《醫燈續焰》~ 卷七 (1)
卷七 (1)
1. 大便燥結脈證第五十七
大便燥結,須分氣血。陽數而實,陰遲而澀。
燥結一證,稍有分別。大抵血液少者多燥澀,氣火盛者多結滯。然而燥則必結,結則必燥,又似難為分別。但以脈合證,而屬氣屬血,自井然矣。氣火盛者為陽,脈必有餘,故數實也。(宜局方麻仁丸之類。)血液少者為陰,脈必不足,故遲澀也。(宜四物湯、東垣導滯通幽湯之類。
)氣血一判,而再審其因、有風燥、(宜五仁丸、得效皂莢丸、搜風順氣丸之類。)火燥、(宜大小承氣湯、麻仁丸之類。)亡血燥、(宜四物湯之類。)產後脫血燥、(宜四物湯加人參、黃耆之類。)嘔吐傷液燥、(宜四君子加麥冬、五味之類。)汗後亡液燥、(宜八珍湯、十全大補湯之類。
白話文:
大便乾結,需要區分是氣虛還是血虛。陽氣盛實者大便偏硬,陰血不足者大便偏澀。
大便乾結的症狀,略有不同。一般來說,血液不足者多表現為乾澀,氣火旺盛者多表現為結滯。不過,乾燥必定會導致便秘,便秘必定會乾燥,好像很難區分。但只要根據脈象和症狀,就能判斷是氣虛還是血虛。氣火旺盛者屬於陽虛,脈象必定有力,所以脈數而實。氣火旺盛者可以使用麻仁丸等藥物。血液不足者屬於陰虛,脈象必定虛弱,所以脈遲而澀。血液不足者可以使用四物湯、通幽湯等藥物。
確定是氣虛還是血虛之後,再進一步分析病因。如果是風燥,可以使用五仁丸、皂莢丸、搜風順氣丸等藥物。如果是火燥,可以使用小承氣湯、麻仁丸等藥物。如果是失血導致的乾燥,可以使用四物湯等藥物。如果是產後失血導致的乾燥,可以使用四物湯加人參、黃芪等藥物。如果是嘔吐導致的津液不足而乾燥,可以使用四君子湯加麥冬、五味子等藥物。如果是汗出過多導致的津液不足而乾燥,可以使用八珍湯、十全大補湯等藥物。
)腎虛液少燥、(宜六味丸、八味丸之類。)老年血衰燥、(宜四物湯,麻仁丸、濟生蓯蓉潤腸丸之類。)氣實壅盛結、(宜六磨湯、得效橘杏丸、蘇麻粥之類。)氣虛不能傳送亦結、(宜黃耆湯之類。)氣熱乾涸結、(宜大承氣湯、麻仁丸、六一散之類。)氣寒凝滯不行亦結。
(宜局方半硫丸、枳實理中湯之類。)但宜以脈辨證,以證求因。而用藥擬方,無餘蘊矣。
白話文:
腎臟虛弱,津液不足,乾燥
,適合服用六味丸、八味丸等藥物。
老年人血氣衰弱,乾燥
,適合服用四物湯、麻仁丸、濟生蓯蓉潤腸丸等藥物。
氣機充實,壅塞凝聚
,適合服用六磨湯、得效橘杏丸、蘇麻粥等藥物。
氣虛乏力,不能運送,也會導致凝聚
,適合服用黃耆湯等藥物。
氣機過熱,乾燥枯竭,導致凝聚
,適合服用大承氣湯、麻仁丸、六一散等藥物。
氣機寒冷,凝滯不通,也會導致凝聚
,適合服用局方半硫丸、枳實理中湯等藥物。
然而,用藥配伍需要根據脈象辨證,根據病症追溯病因。
依照此原則擬定藥方,則無需再贅述。
2. 附方
和劑麻仁丸,治腸胃熱燥,大便秘結。
厚朴(去皮、薑製炒),白芍藥,枳實(麩炒,各半斤),大黃(蒸焙,一斤),麻仁(別研,五兩),杏仁(去皮尖、炒,五兩半)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臨臥溫水下。大便通利則止。
四物湯(見第二十一)
東垣導滯通幽湯,治幽門不通,上衝吸門不開,噎塞氣不得上下,大便難。脾胃初受熱中,多有此證。治在幽門,以辛潤之。
白話文:
麻仁丸用於治療腸胃燥熱,大便秘結。配方包括厚朴、白芍、枳實、大黃、麻仁、杏仁,製成蜜丸,每次服用二十丸,睡前溫水送服,大便通暢即可停止服用。若有需要,也可參考四物湯及東垣導滯通幽湯。
當歸身,升麻梢,桃仁泥,甘草(各一錢),紅花(少許),熟地黃,生地黃(各五分)
水二盞,煎一盞,調檳榔末五分,稍熱服。
得效五仁丸,治津液枯竭,大腸秘澀,傳道艱難。
桃仁,杏仁(炒、去皮尖,各一兩),柏子仁(半兩),松子仁(一錢二分半),郁李仁(炒,一錢),陳皮(四兩,另為末)
白話文:
當歸、升麻、桃仁、甘草各一錢,紅花少許,熟地黃、生地黃各五分,水煎成一半,調入檳榔末五分,溫服。治津液枯竭、大腸便秘、排便困難,可用五仁丸。五仁丸由桃仁、杏仁(炒去皮尖,各一兩)、柏子仁(半兩)、松子仁(一錢二分半)、郁李仁(炒,一錢)、陳皮(四兩,另研末)組成。
上將五仁另研如膏,入陳皮末,研勻,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飲下。
得效皂角丸,專治有風人臟腑秘塞。大效。
豬牙皂角,枳殼(去瓤),羌活,桑白皮,檳榔,杏仁(去皮尖、另研),麻仁(另研),防風,川白芷,陳皮(去白,各等分)
上為末,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白湯下。蜜湯亦可。
白話文:
將五仁研磨成膏狀,加入研磨好的陳皮粉,混合均勻,用蜂蜜製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用米湯送服。
此方名為「皂角丸」,專門治療因風邪侵襲導致臟腑阻塞的病症,療效顯著。
取豬牙皂角、枳殼(去除瓤)、羌活、桑白皮、檳榔、杏仁(去皮尖,單獨研磨)、麻仁(單獨研磨)、防風、川白芷、陳皮(去除白皮),各取等量。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至五十丸,用白開水或蜂蜜水送服。
聖惠搜風順氣丸,治三十六種風,七十二種氣。去上熱下冷,腰腳疼痛,四肢無力,多睡少食,羸瘦,顏色不完黃赤,惡瘡下疰,口苦無味,憎寒毛聳,積年癥瘕氣塊,丈夫陽事斷絕,女子久無子嗣,久患寒瘧,吐逆瀉痢,變成勞疾,百節痠疼。小兒、老人皆可服。補精駐顏,疏風順氣。
車前子(二兩半),白檳榔,火麻子(微炒、去殼另研),郁李仁(湯泡、去皮、研),菟絲子(酒浸,焙、炮、曬乾),牛膝(酒浸一宿),乾山藥(各三兩),枳殼(去瓤,麩炒),防風(去叉),獨活(各一兩),錦紋大黃(五錢,半生半熟)
白話文:
聖惠搜風順氣丸,治三十六種風,七十二種氣。
此丸藥能治癒三十六種風寒濕邪所致的疾病,以及七十二種氣虛、氣滯、氣逆等所引發的病症。
症狀包括:
- 上半身發熱,下半身冰冷。
- 腰部和腳部疼痛。
- 四肢無力。
- 嗜睡、食慾不振。
- 身體消瘦、面色蒼白或發黃。
- 患有惡瘡、下肢潰爛。
- 口苦無味。
- 怕冷、毛髮豎立。
- 長期患有積年腫塊、氣塊。
- 男性陽痿。
- 女性不孕。
- 長期患有瘧疾。
- 嘔吐、腹瀉、痢疾。
- 勞損導致的各種疾病。
- 全身關節痠痛。
適用人羣:
- 兒童、老人皆可服用。
功效:
- 補益精氣、駐顏美容。
- 疏散風寒、順暢氣血。
藥方組成:
- 車前子(二兩半)
- 白檳榔(適量)
- 火麻子(微炒去殼,另研磨)
- 郁李仁(湯泡去皮,研磨)
- 菟絲子(酒浸,烘焙、炮製、曬乾)
- 牛膝(酒浸一宿)
- 乾山藥(三兩)
- 枳殼(去瓤,麩炒)
- 防風(去叉)
- 獨活(一兩)
- 錦紋大黃(五錢,半生半熟)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酒茶米飲任下,百無所忌。早晨、臨臥各一服。服一月消食,二月去腸內宿滯,三月無倦少睡,四月精神強勝,五月耳目聰明,六月腰腳輕健,一年百病皆除,老者返少。如服藥覺臟腑微動,以羊肚肺羹補之。久患腸風便血,服之除根。如顫語蹇澀及癱瘓,服之隨即平復。酒後一服,宿酲消盡,百病不生。孕婦勿服。
濟生蓯蓉潤腸丸,治發汗利小便,亡津液,大腸秘。老人、虛人皆可服。
肉蓯蓉(酒浸、焙,二兩),沉香(另研,一兩)
白話文:
將藥材煉製成蜜丸,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二十丸,佐以酒、茶、米飲皆可,無需忌口。早晚各服用一次,服用一個月可消食積,兩個月可清除腸道宿餘,三個月無倦怠少睡,四個月精神強健,五個月耳目靈敏,六個月腰腿輕鬆,一年百病皆除,老年人可返老還童。若服用後感覺臟腑微動,可用羊肚肺羹補之。久患腸風便血者,服用此丸可根治。若患有顫語蹇澀或癱瘓,服用此丸可立即恢復。酒後服用一丸,可消酒宿醉,百病不生。孕婦不可服用。
此藥方名為濟生蓯蓉潤腸丸,適用於發汗利尿後,津液虧損,大腸便秘的患者。老人、體虛者皆可服用。
藥材選用肉蓯蓉(酒浸後焙乾,二兩)和沉香(研磨成粉,一兩)。
上為末,麻子仁汁打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飲下。
大承氣湯(見第十七)
小承氣湯(見第十七)
四君子湯(見第十六)
八珍湯(見第十六)
十全大補湯(見第十六)
六味丸(見第十六)
八味丸(見第十六)
六磨湯,治氣滯腹急,大便秘澀。
白話文:
將麻子仁研磨成汁,打成糊狀,做成如桐子般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七十丸,空腹用米湯送服。
以上藥方可參考以下書籍:
- 《大承氣湯》(見第十七章)
- 《小承氣湯》(見第十七章)
- 《四君子湯》(見第十六章)
- 《八珍湯》(見第十六章)
- 《十全大補湯》(見第十六章)
- 《六味丸》(見第十六章)
- 《八味丸》(見第十六章)
此外,**《六磨湯》**可治療氣滯腹脹、大便祕結。
沉香,木香,檳榔,烏藥,枳殼,大黃(各等分)
上各件熱湯磨服。
得效橘杏丸,氣秘老人、虛弱人皆可服。
橘紅(取末),杏仁(去皮尖另研,各等分)
上和勻,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飲下。
蘇麻粥,順氣,滑大便。
紫蘇子,麻子仁(不拘多少)
二味研爛,水濾取汁,煮粥食之。
黃耆湯,年高便秘宜服。
綿黃耆,陳皮(去白,各半兩)
白話文:
沉香、木香、檳榔、烏藥、枳殼、大黃,這些藥材各取等量。
將這些藥材用熱水磨碎後服用。
這個方子叫做「得效橘杏丸」,適合氣秘的老人和虛弱的人服用。
橘紅和杏仁各取等量,橘紅研磨成粉末,杏仁去皮尖後另外研磨。
將橘紅粉和杏仁粉混合在一起,用蜂蜜煉成丸子,每個丸子的大小像桐子一樣。每次服用七十丸,空腹用米湯送服。
這個方子叫做「蘇麻粥」,可以順氣、潤腸通便。
紫蘇子和麻子仁,不論多少都可以。
將這兩種藥材研磨成糊狀,用清水過濾取汁,煮粥食用。
這個方子叫做「黃耆湯」,適合年紀大便秘的人服用。
綿黃耆和陳皮各取半兩,陳皮去掉白色的外皮。
為末。每服三錢。用大麻仁一合爛研,以水投取漿水一盞,濾去滓,於銀、石器內煎。候有乳起,即入白蜜一大匙,再煎令沸,調藥末空心服。此藥不冷不燥,其效如神。
六一散(見第四十四)
局方半硫丸,年高泠秘、虛秘,及痃癖冷氣。
半夏(湯洗七次,焙乾為細末),硫黃(明淨者、研極細、用柳木槌殺過)
上以生薑自然汁同熬,入干蒸餅末攪和勻,入臼內杵數百下。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無灰溫酒或生薑湯任下。婦人醋湯下。俱空心服。
枳實理中湯(見第十七)
白話文:
六一散
將藥末分成每次服用三錢。取大麻仁一合,研磨成泥狀,加入水浸泡取汁一盞,過濾掉渣滓,倒入銀器或石器中煎煮。待有乳狀物出現,加入白蜜一大匙,繼續煎煮至沸騰,再將藥末加入,空腹服用。此藥不寒不燥,療效如同神靈。
局方半硫丸
適用於年老體虛、大便乾燥、虛寒便祕,以及痃癖(腹部腫塊)寒氣等症狀。
藥材
- 半夏:用水洗七次,烘乾磨成細末。
- 硫黃:取淨者研磨成極細末,用柳木槌敲打研磨。
製作方法
將以上藥材與生薑汁一起熬煮,加入乾蒸餅末攪拌均勻,放入臼中搗碎數百下。製成如桐子大小的丸藥。
服用方法
每次服用十五至二十丸,無灰溫酒或生薑湯送服。婦女可用醋湯送服。均需空腹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