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楫

《醫燈續焰》~ 卷二十一(附余) (13)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一(附余) (13)

1. 醫家難事有三情

關情而薦者,別圖冀望。甚有斗筲之輩者,妄自驕矜,好人趨奉,薰蕕不辨,擅肆品評。譽之則盜蹠即堯舜,毀之則鸞鳳亦鴟鴞,洗垢索瘢,無所不至。而懷真抱德之士,必其不侔。若此流者,雖其發言容易,欣戚無關,其於淆亂人情,莫此為甚。多致明醫有掣肘之去,病家起刻骨之疑。

此所以千古是非之不明,總為庸人擾之耳。故竭力為人任事者,豈不岌岌其危哉。凡此皆旁人之情,不可不察也。

三曰同道人之情。所謂同道人之情者,尤為閃灼,更多隱微。如管窺蠡測,醯雞笑天者,固不足道;而見偏性拗,必不可移者,又安足論。有專恃口給者,牽合支吾,無稽信口。或為套語以誑人,或為甘言以悅人,或為強辯以欺人,或為危詞以嚇人,儼然格物君子,此便佞之流也。

有專務人事者,典籍經書,不知何物,道聽途說,拾人唾餘,然而終日營營,綽風求售,不邀自赴,儇媚取容,偏投好者之心,此阿諂之流也。有專務奇異者,腹無藏墨,眼不識丁,乃詭言神授,偽託秘傳,或假脈以言禍福,或弄巧以亂經常,最覺新奇,動人甚易,此欺詐之流也。有務飾外觀者,誇張侈口,羊質虎皮。

不望色,不聞聲,不詳問,一診而藥,若謂人淺我深,我明人昧,此粗疏孟浪之流也。有專務排擠者,陽若同心,陰為浸潤。夫是曰是,非曰非,猶避隱惡之嫌,第以死生之際,有不得不辨者,固未失為真誠之君子。若以非為是,以是為非,顛倒陰陽,掀翻禍福,不知而然,庸庸不免,知而故言,此其良心已喪,讒妒之小人也。有貪得無知,藐人性命者。

如事已疑難,死生反掌,斯時也,雖在神良,未必其活。故一藥不敢苟,一著不敢亂,而僅僅冀於挽回。忽遭若輩,求速貪功,謬妄一投,中流失楫,以致必不可救。因而嫁謗自文,極口反噬。雖朱紫或被混淆,而蒼赤何辜受害,此貪幸無知之流也。有道不同不相為謀者,意見各持,異同不決。

夫輕者不妨少謬,重者難以略瘥。故凡非常之病,非非常之醫不能察。用非常之治,又豈常人之所知。故獨聞者,不侔於眾;獨見者,不合於人。大都行高者謗多,曲高者和寡,所以一齊之傅,何當眾楚之咻。直至於敗,而後群然退散,什之一人,則事已無及矣,此庸庸不揣之流也。

又有久習成風,苟且應命者。病不關心,些須惟利。蓋病家既不識醫,則倏趙倏錢;醫家莫肯任怨,則惟苓惟梗。或延醫務多,則互為觀望。或利害攸系,則彼此避嫌。故爬之不癢,撾之不痛。醫稱穩當,誠然得矣。其於坐失機宜,奚堪耽誤乎?此無他,亦惟知醫者不真,而任醫者不專耳。

詩云:發言盈庭,誰執其咎?築室於道,不潰於成。此病家、醫家近日之通弊也,尚多難盡。必期不失,未免遷就。但遷就,則礙於病情。不遷就,則礙於人情。有必不可遷就之病情,而復有不得不遷就之人情,其將奈之何哉。當局者,能詳察斯言,而各為儆省。非惟病人之情,旁人之情,同道人之情,不難於不失,而相與共保天年,同登壽域之地,端從此始,惟明者鑑之。

白話文:

醫家難事有三情

有些醫生因為私心而推薦藥物或療法,別有所圖,有所企望。甚至有些庸醫,自視甚高,傲慢自大,身邊圍繞著阿諛奉承的人,是非不分,隨意評斷他人。稱讚別人時,就說壞人變成了堯舜,貶低別人時,就說好人都成了惡鳥,不擇手段地抹黑別人。而真正有德行、有醫術的醫生,一定不會這樣做。像這些庸醫,雖然說話容易,喜怒不形於色,但最擅長的就是混淆是非,擾亂人心,導致好醫生受到牽制,病人產生懷疑。

千百年來醫學界的紛爭,大多是這些庸醫造成的。因此,那些盡心盡力為病人看病的醫生,處境往往非常危險。以上這些都是旁人的因素,不可不察。

其次是同道之人的情況,更是複雜微妙。那些目光短淺、無知淺見的人,固然不足掛齒;但那些固執己見、不可理喻的人,又怎能輕易論斷呢?有些醫生專靠巧舌如簧,推諉塞責,信口開河,胡說八道;有的用套話欺騙病人,有的用甜言蜜語討好病人,有的強詞奪理欺騙病人,有的危言聳聽嚇唬病人,裝作學識淵博的樣子,都是些奸詐之輩。

有些醫生專門巴結奉承人,不學無術,道聽途說,拾人牙慧,整天忙著鑽營,拉攏顧客,不請自來,阿諛奉承,只迎合那些喜歡他們的病人,都是些諂媚之徒。有些醫生專門追求奇特古怪的醫術,自己一竅不通,卻謊稱是神授或秘傳,有的藉由把脈來危言聳聽,有的耍小聰明來擾亂常規,這些新奇的玩意兒很容易迷惑病人,都是些欺詐之輩。有些醫生只注重外表,誇大其詞,徒有虛名,不仔細觀察病人的面色,不仔細傾聽病人的描述,不仔細詢問病史,只憑一次診脈就開藥,自以為自己醫術高明,病人愚昧無知,都是些粗心大意之輩。有些醫生專門排擠同行,表面上裝作同心協力,暗地裡卻使壞。對於對錯,他們會假裝分辨,但遇到生死攸關的時刻,不得不有所辨別時,也未嘗不是真誠的君子。但如果故意顛倒是非,混淆黑白,不知者尚可原諒,明知故犯,那便是良心喪盡,嫉妒讒謗的小人。還有一些醫生貪婪無知,漠視人命。

如果遇到疑難雜症,生死關頭,即使是名醫,也未必能治好。因此,醫生不敢隨便用藥,不敢輕舉妄動,只希望能挽回病人的性命。但如果遇到那些急功近利,妄下判斷的醫生,隨便用藥,結果導致病人病情加重,不可救藥,他們還會反過來誣陷病人,甚至惡語相向。雖然有時候會造成醫生的名聲受損,但病人卻是無辜受苦。這些都是貪婪無知之輩。還有一些醫生因為理念不同,意見相左。

病情輕微的,也許可以勉強治癒,病情嚴重的,就難以治癒了。所以,對於非常特殊的疾病,只有非常高明的醫生才能診斷,用非常規的治療方法,也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因此,獨特的見解和方法,往往不被世人所理解。一般來說,醫術高超的人容易遭受非議,技藝精湛的人難以得到認同。因此,即使名醫也會因為受到眾人的非議而失敗,等到他們失敗了,眾人才會散去,等眾人散去,一切就都來不及了,這些都是那些不了解情況的庸醫。

還有一些醫生因為長期習慣,得過且過,敷衍了事,對病人的病情漠不關心,只顧著賺錢。因為病人不懂醫術,所以醫生就漫天要價;醫生也不願意承擔責任,所以就胡亂開藥。如果同時請多位醫生看病,他們就會互相觀望;如果涉及到利益關係,他們就會互相迴避。因此,病人得不到有效的治療,醫生也稱病情穩妥,實際上耽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這都是因為醫生不盡職,病人也不信任醫生。

詩經上說:「說話滿庭,誰該負責?在道路上蓋房子,最後還是會倒塌。」這就是目前病人和醫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還有很多問題難以盡述。為了避免錯誤,醫生往往不得不妥協,但妥協就會影響治療效果,不妥協就會得罪人。有些病情絕對不能妥協,但有些情況不得不妥協,那該怎麼辦呢?希望當事者能仔細思考這些話,並以此為戒。只有了解病人、旁人和同行的處境,才能避免錯誤,一起保重身體,長命百歲,這一切都要從此開始,希望聰明的人能以此為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