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楫

《醫燈續焰》~ 卷二十(附余) (2)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附余) (2)

1. 醫範

陸宣公論云:醫以活人為心,故曰醫乃仁術。有疾而求療,不啻求救焚溺於水火也。醫乃仁慈之術,須披髮攖冠而往救之可也。否則焦濡之禍及,少有仁心者能忍乎?竊有醫者,乘人之急而詐取貨財,是則孜孜為利,蹠之徒也,豈仁術而然哉。比之作不善者尤甚也,天地豈不報之以殃乎?今見醫家後裔,多獲餘慶,榮擢高科,此天道果報之驗。奚必計一時之利而戕賊仁義之心,甚與道術相反背,有乖生物之天理也。

從事者,可不鑑哉!

醫者當自念云:人身疾苦,與我無異。凡來請召,急去無遲。或止求藥,宜即發付。勿問貴賤,勿擇貧富。專以救人為心,冥冥中自有祐之者。乘人之急,故意求財,用心不仁,冥冥中自有禍之者。吾鄉有張彥明,善醫。僧道、貧士、軍兵及貧者求藥,皆不受錢,或反以錢米與之。

人來請召,雖至貧下,亦去。富者以錢求藥,不問多寡,必多與藥,期於必愈。未嘗萌再攜錢來求藥之心。病若危篤,亦多與好藥,以慰其心,終不肯受錢。予與處甚久,詳知其人為醫而口終不言錢,可謂醫人中第一等人矣。一日城中火災,周迴焚盡,煙焰中獨存其居。一歲牛災尤甚,而彥明莊上獨全。

此神明祐助之也。其子讀書,乃與魁薦。孫二、三人,皆龐厚俊爽,亦天道福善之信然也。使其孜孜以錢物為心,失此數者,所得不足以償其所失矣、同門之人,可不鑑哉。

孫真人曰:其有患瘡痍下痢,臭穢不可瞻視,人所惡見者,但發憐憫愛恤之心,不得起畏難蒂芥之意,是吾志也。

孫真人曰:夫為醫之法,不得多語調笑,談謔喧譁,道說是非,議論人物,炫耀聲名,訾毀諸醫,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則昂頭戴面,而有自許之貌,謂天下無雙,此醫人之膏肓也。

孫真人曰:醫到病家,縱綺羅滿目,勿左右顧盼。絲竹湊耳,無得自有所娛。珍羞迭薦,食如無味。醽醁兼陳,看若無有。所以爾者,夫一人向隅,滿堂不樂,而況病人苦楚,不離斯須,而醫者安然歡娛,傲然自得,真人神之所共恥,至人之所不為也。

老君曰:人行陽德,人自報之。行陰德,鬼神善之。陰陽報施,豈誣也哉。所以醫人不得恃己所長,專心經略財物。但作救苦之心,於冥冥之中,自膺多福矣。

錢乙在神宗時,治皇子儀國公病瘛瘲。國醫莫能治。乙進黃土湯,遂愈。神宗問曰:黃土湯何以愈斯疾?乙對曰:以土勝水,木得其平,則風自止。且諸醫所治垂愈,但小臣適當其愈耳。神宗悅其對,賞賚甚厚。

程篁墩云:近世有儒名者,立說斥東垣、丹溪之書為不足觀。曰:二家動引《素》、《難》,猶儒者動引唐虞三代,何益於事?噫!為此言者,亦悖之甚矣。

白話文:

醫範

陸宣公說:醫生以救活病人為己任,所以說醫術是仁慈的技藝。病人求醫治病,如同在水火之中求救一樣迫切。醫術是仁慈的技藝,應該不顧自身的打扮,立即前往救治。否則,病人遭受火燒水淹的禍害,有仁心的醫生怎麼能坐視不管呢?有一些醫生卻乘人之危,詐取錢財,一心只圖利,如同市井無賴一般,這怎麼算是仁慈的醫術呢?這種行為比作惡的人更可惡,天地豈能不降下災禍報應嗎?現在看見很多名醫的後代都獲得福澤,榮登高位,這就是天道因果報應的證明。何必只顧眼前一點小利,而損害仁義之心呢?這與道家醫術背道而馳,違背了天地生養萬物的道理。

從事醫業的人,難道不值得好好反省嗎?

醫生應該時刻提醒自己:人的疾苦與我沒有差別。凡是有人請我去看病,都要儘快前往,不要耽擱。如果只是求藥,就要立即給予。不要問病人貴賤貧富,專心以救人為念,冥冥之中自然會有神明保佑。如果乘人之危,故意索取錢財,用心不仁,冥冥之中自然會有災禍降臨。我家鄉有位張彥明,醫術精湛。僧道、貧窮的讀書人、軍人以及窮人都來求藥,他都不收錢,反而還會給他們錢米。

有人請他看病,即使再貧窮,他也會去。富人用錢買藥,不管多少,他都會給予更多的藥,務求病人痊癒,從不讓病人再來求藥。如果病人病情危急,他也會給予最好的藥物,安慰病人,從來不收錢。我和他相處很久,深知他為人,從不開口談錢,可以說是醫生中的第一等人了。有一天城裡發生火災,四處都被燒毀,唯獨他的家毫髮無損。一年後發生牛瘟,災情嚴重,而張彥明的莊稼卻安然無恙。

這是神明在庇佑他。他的兒子讀書,高中狀元。孫子兩三個,都相貌堂堂,英俊瀟灑,這也是天道獎善的明證。如果他一心只追求錢財,失去這些福澤,那麼所得的財富不足以彌補他的損失。同業之人,難道不值得好好反省嗎?

孫真人說:如果遇到患有瘡痍、下痢等骯髒的疾病,令人難以直視,讓人厭惡的病人,就要發慈悲心,憐憫愛護他們,不能產生厭惡和畏懼的心態,這就是我的志向。

孫真人說:行醫的規矩,不能多說話,調笑、說笑打鬧,議論是非,評論人物,炫耀名聲,誹謗其他醫生,自誇自己的德行。偶然治好一個病人,就趾高氣揚,自以為了不起,認為天下無雙,這是醫生的大忌。

孫真人說:醫生到病人家的時候,即使看到滿屋子的錦衣華服,也不要東張西望;聽到絲竹之聲,也不要自娛自樂;即使擺滿珍餚佳餚,也要像沒吃過一樣;即使擺上美酒,也要像沒看到一樣。這是因為,一個人愁眉苦臉,滿屋子人都會不開心,何況病人正受著痛苦,一刻都不能休息,而醫生卻安然自得,享受歡樂,這是神仙和聖人都會恥笑,聖賢君子絕對不會做的事情。

老君說:人做了好事,自己就會得到回報;做了好事不讓人知道,鬼神都會保佑他。陰陽報應,豈是虛言?所以醫生不能依仗自己的醫術,一心只想著錢財,要抱著救苦救難的心,在冥冥之中,自然會得到許多福報。

錢乙在神宗時期,治好了皇子儀國公的癲癇病。當時的御醫都束手無策。錢乙用黃土湯治好了他的病。神宗問道:黃土湯為什麼能治好這種病?錢乙回答說:用土克水,使木性平和,風就能止息。而且其他醫生治療到快要痊癒的時候,我只是恰好趕上他痊癒而已。神宗很高興他的回答,賞賜了他很多東西。

程篁墩說:近來有些儒生,批評東垣、丹溪的醫書不值得一看,說:這兩家醫書動不動就引用《素問》、《難經》,就像儒生動不動就引用唐虞三代的典故一樣,有什麼用呢?唉!說出這種話的人,也太過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