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楫

《醫燈續焰》~ 卷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

1. 卷三

2. 遲脈主病第十八

遲脈主臟,陽氣伏潛。有力為痛,無力虛寒。

遲為陰脈。五臟為陰,故主臟。《難經》九難曰:遲者藏也。又曰:遲則為寒。《傷寒論》亦曰:遲為在臟。以陽氣伏潛,不能健行,故至數遲耳。遲而有力,有壅實不通利之意,痛可想見。(宜溫而行,和劑蘇合香丸、四七湯之類。)遲雲陽伏,而又無力焉,虛寒必矣。(宜溫而補,四君子湯薑桂附子之類。)

白話文:

遲脈反映的是臟腑的問題,代表體內的陽氣處於潛伏狀態。如果遲脈有力,通常表示有疼痛的情況;若遲脈無力,則可能是虛弱或寒涼的徵兆。

遲脈被認為是與陰性相關的脈象。因為五臟屬陰,所以遲脈能反映出臟腑的狀況。根據《難經》第九難的記載:遲脈顯示的是臟腑的問題。又說:遲脈意味著體內有寒。《傷寒論》同樣提到:遲脈顯示出病在臟腑。這是因為陽氣被抑制,無法順暢運行,所以脈搏的跳動速率會減慢。當遲脈有力時,顯示有阻塞不通的現象,可以預見會有疼痛的問題。(應採取溫熱並促進循環的方法,例如使用和劑蘇合香丸、四七湯等。)當遲脈代表陽氣潛伏,且同時無力時,這肯定是虛弱和寒涼的徵兆。(應採取溫補的方式,例如使用四君子湯、薑、桂、附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