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楫

《醫燈續焰》~ 卷二 (8)

回本書目錄

卷二 (8)

1. 附方

上用五靈脂、二橘皮為末,次入玄精石末,及前二氣末拌勻,好醋打糊為丸,豌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下。印作錠子,磨服更佳。

仲景五苓散,《傷寒論》云: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干,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此蓋治汗後表不盡解,渴多飲水,水液復停。服此解未盡之表。一以行停中之水。今人用為行飲利小便之常藥,亦多效驗。

豬苓(十八銖,去皮),澤瀉(一兩六銖),白朮(十八錢),茯苓(十八銖),桂枝(半兩,去皮)

上五味,搗為末,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

和劑大七香丸,治脾胃虛冷,心膈噎塞,漸成膈氣,脾泄瀉利,反胃嘔吐。

香附子(二兩),麥糵(一兩),丁香皮(三兩半),縮砂仁,藿香,官桂,甘草,陳皮(各二兩半),甘松,烏藥(各六錢半)

上十味為末,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鹽酒、鹽湯任嚼下。忌生冷肥膩物。

和劑小七香丸,溫中快膈,化積和氣。治中酒嘔逆,氣膈食噎,茶酒食積,小兒疳氣。

甘松(八兩),益智仁(六兩),香附子(炒),丁香皮,甘草(炙,各十二兩),蓬朮(煨),縮砂(各二兩)

上為末,蒸餅為丸,綠豆大。每服二十丸,溫酒、薑湯、熱水任下。

神芎導水丸

黃芩(一兩),黃連,川芎,薄荷(各半兩),大黃(二兩),滑石,黑牽牛(頭末各四兩)

河間制。治一切熱證,其功不可盡述。設或久病熱鬱,無問瘦痿老弱,並一切證可下者,始自十丸以為度。常服此藥,除腸胃積滯,不傷和氣。推陳致新,得利便快。並無藥燥騷擾,亦不困倦虛損,遂病人心意。或熱甚,必急須下者,使服四五十丸。未效再服,以意消息。常服二三十丸,不動臟腑,有益無損。

或婦人血病下惡物,加桂半兩。病微者常服,甚者取利,因而結滯開通,惡物自下也。凡老弱虛人,脾胃經虛,風熱所郁,色黑齒槁,身瘦萎黃。或服甘熱過度,成三消等病。若熱甚於外,則肢體躁擾。病於內,則神志躁動,怫鬱不開,變生諸證,皆令服之。惟臟腑滑泄者,或裡寒脈遲者,或婦人經病產後,血下不止,及孕婦等不宜服。

金匱腎氣丸(見第十六)

六味丸(見第十六)

金匱桂枝附子湯,《傷寒論》云: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此湯主之。蓋亡陽脫液,故見上證。是湯和營衛以復陽。若風寒濕痹等證,用之亦妙。

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附子(三枚)

白話文:

[附方]

五靈脂丸: 將五靈脂、橘皮研磨成粉末,再加入玄精石粉末,與前兩種藥粉混合均勻,用好醋調成糊狀,製成豌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用米湯送服。製成藥錠,研磨服用效果更好。

五苓散: 《傷寒論》記載:太陽病,發汗後,出汗很多,胃中乾燥,煩躁睡不著,想喝水,少量給水喝,讓胃氣調和就能痊癒。如果脈象浮,小便不利,微熱口渴,則服用五苓散。這是治療汗後表症未解,口渴多飲水,導致水液停滯的方劑。一方面解表,一方面利水。現代人常將其作為利尿的常用藥,也多有療效。 藥材包括:豬苓(十八銖,去皮)、澤瀉(一兩六銖)、白朮(十八錢)、茯苓(十八銖)、桂枝(半兩,去皮)。將以上五味藥搗碎成粉末,用白開水調和服用,每次方寸匕(約一湯匙),一日三次。多喝溫水,出汗後病症就會痊癒。

和劑大七香丸: 治療脾胃虛寒,心膈堵塞,逐漸形成膈氣,脾胃泄瀉,反胃嘔吐。藥材包括:香附子(二兩)、麥芽(一兩)、丁香皮(三兩半)、縮砂仁、藿香、官桂、甘草、陳皮(各二兩半)、甘松、烏藥(各六錢半)。將以上十味藥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彈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用鹽酒或鹽湯送服,咀嚼後服用。忌食生冷肥膩的食物。

和劑小七香丸: 溫中快膈,化積和氣。治療飲酒後嘔逆,氣滯膈食,茶酒食積,小兒疳氣。藥材包括:甘松(八兩)、益智仁(六兩)、香附子(炒)、丁香皮、甘草(炙,各十二兩)、蓬朮(煨)、縮砂仁(各二兩)。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粉末,用蒸餅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用溫酒、薑湯或熱水送服。

神芎導水丸: 河間學派所製。治療各種熱證,其功效不可盡數。如果久病熱鬱,不論瘦弱老幼,凡是可以瀉下者,開始時每次服用十丸。經常服用此藥,可以去除腸胃積滯,而不傷及元氣,促進新陳代謝,通利大便。沒有藥物燥熱的副作用,也不會感到疲倦虛損,讓病人身心舒暢。如果熱症嚴重,必須緊急瀉下者,可以服用四五十丸。如果沒有效,可以再次服用,根據病情調整劑量。常服二三十丸,不會傷及臟腑,有益無害。婦女血病排出惡物,可以加桂枝半兩。病情輕微者長期服用,病情嚴重者服用以達到通利的效果,使阻塞消除,惡物自然排出。凡是老年體弱虛弱的人,脾胃經虛,風熱鬱結,面色黑、牙齒鬆動、身體消瘦萎黃,或者服用溫熱藥過度,導致消渴等病症;如果熱症在外,則肢體煩躁;如果病在內,則精神煩躁,鬱悶不通,產生各種病症,都應該服用此藥。但是臟腑滑泄者,或裡寒脈遲者,或婦女經期、產後血流不止,以及孕婦等都不宜服用。

金匱腎氣丸: (見第十六)

六味丸: (見第十六)

金匱桂枝附子湯: 《傷寒論》記載:太陽病發汗,汗出不止。病人惡風,小便困難,四肢略微拘緊,難以屈伸,此湯主治。這是因為陽氣虛損,津液外泄,所以出現上述症狀。此湯調和營衛,以恢復陽氣。若風寒濕痹等症,服用此湯也有奇效。藥材包括: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附子(三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