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楫

《醫燈續焰》~ 卷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五 (1)

1. 痰病脈證第四十二

滑主多痰,弦主留飲。熱則滑數,寒則弦緊。

浮滑兼風,沉滑兼氣。食傷短疾,濕留濡細。

滑為水物兼有之象。主多痰者,以痰為飲結成形故也。弦則弦直而斂,不能抑揚鼓盪,是陽運之力薄,故飲留焉。(宜和劑倍術丸、苓桂朮甘湯之類。)以飲較痰,尚未結聚,所以弦不似滑之累累替替有物形也。大約氣機鼓動屬熱,滑數是已。斂束屬寒,弦緊是已。鼓動浮越,風之象也,故浮滑者兼風。

(宜青州白丸子、法制半夏、清心牛黃丸、沉香墮痰丸、清氣化痰丸之類。)動疾沉下,氣之郁也,故動滑者兼氣。停食於中,則氣為食礙,不能透達,脈為之短。短則氣遏於內,勢反成疾。短疾之脈,與滑近似,故滑亦主食也。(宜丹溪保和丸之類。)濕為陰邪,留必緩滲,非若陽邪之變動迅疾,故脈亦濡細耳。

(宜仲景澤瀉湯之類。)

白話文:

滑主多痰,弦主留飲。熱則滑數,寒則弦緊。

脈象「滑」主要表現為多痰,而「弦」則代表著留飲。
脈象「滑」如果表現為脈搏跳動快速,則代表體內有熱;若「滑」的表現為脈搏跳動緩慢,則代表體內有寒。脈象「弦」如果表現為脈搏跳動緊實,則代表體內有寒;若「弦」的表現為脈搏跳動鬆散,則代表體內有熱。

浮滑兼風,沉滑兼氣。食傷短疾,濕留濡細。

脈象「浮滑」代表體內有風邪,而「沉滑」則代表體內有氣鬱。
飲食不當導致的短暫疾病,脈象表現為「滑」且脈搏跳動短促。濕邪留滯體內,則脈象表現為「滑」且脈搏跳動細弱。

滑為水物兼有之象。主多痰者,以痰為飲結成形故也。弦則弦直而斂,不能抑揚鼓盪,是陽運之力薄,故飲留焉。(宜和劑倍術丸、苓桂朮甘湯之類。)以飲較痰,尚未結聚,所以弦不似滑之累累替替有物形也。大約氣機鼓動屬熱,滑數是已。斂束屬寒,弦緊是已。鼓動浮越,風之象也,故浮滑者兼風。

脈象「滑」代表體內有水濕,並且表現出有物質存在的跡象。
脈象「滑」表現為多痰,是因為痰液是由水濕積聚而成。
脈象「弦」表現為脈搏緊縮,無法順暢地跳動,這是因為陽氣不足,導致水濕停留體內。
與痰液相比,水濕尚未凝結成形,因此「弦」脈不像「滑」脈那樣有明顯的物質感覺。
氣機運行快速,屬熱,因此「滑」脈表現為脈搏跳動快速。
氣機運行緩慢,屬寒,因此「弦」脈表現為脈搏跳動緊縮。
氣機運行快速且浮於表面,代表有風邪,因此「浮滑」脈象代表風邪侵襲。

(治療「浮滑」脈象,可使用和劑倍術丸、苓桂朮甘湯等藥物。)

(宜青州白丸子、法制半夏、清心牛黃丸、沉香墮痰丸、清氣化痰丸之類。)動疾沉下,氣之鬱也,故動滑者兼氣。停食於中,則氣為食礙,不能透達,脈為之短。短則氣遏於內,勢反成疾。短疾之脈,與滑近似,故滑亦主食也。(宜丹溪保和丸之類。)濕為陰邪,留必緩滲,非若陽邪之變動迅疾,故脈亦濡細耳。

(治療「浮滑」脈象,可使用青州白丸子、法制半夏、清心牛黃丸、沉香墮痰丸、清氣化痰丸等藥物。) 脈搏跳動快速且沉於內,代表氣機鬱滯。
食物停滯在胃腸,就會阻礙氣機運行,導致脈象表現為短促。
短促的脈象代表氣機停滯,容易導致疾病。
短促的脈象與「滑」脈相似,因此「滑」脈也代表飲食不當。

(治療「短疾」脈象,可使用丹溪保和丸等藥物。) 濕邪屬於陰邪,它會緩慢地滲入體內,不像陽邪那樣迅速地變化,因此濕邪導致的脈象表現為細弱。

2. 附方

和劑倍術丸(見第二十二)

仲景苓桂朮甘湯(見第十六)

和劑青州白丸子,治男婦手足癱瘓,風痰壅盛,嘔吐涎沫,及小兒驚風,婦人血風。

半夏(生七兩,水浸洗),南星(生三兩),白附子(生二兩),川烏(生半兩,去皮臍)

上為末,以生絹袋盛,於井花水內擺出粉。如未出者,更以手揉出。如有滓,更研,再入絹袋,擺盡為度。置瓷盆中,日曬夜露。至曉撇去舊水,別用井水攪,又曬至來日早,再換新水,攪如此法。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去水曬乾後如玉片。研細,以糯米粉煎粥清丸綠豆大,薑湯下二十丸。無時。如癱瘓風,溫酒下。小兒驚風,薄荷湯下五丸。

白話文:

青州白丸子是治療男女手足癱瘓、風痰壅盛、嘔吐涎沫,以及小兒驚風、婦女血風的藥丸。方劑以半夏、南星、白附子、川烏等藥物製成,需要經過水浸、研磨、曬乾等多道工序,最后用糯米粉煎粥清丸,大小如綠豆。服用方法根據病症不同而有所區別,癱瘓風患者溫酒下,小兒驚風患者薄荷湯下。

法制半夏,治一切痰嗽,或嘔吐冷飲酸水,風痰痰癖,胸膈痞悶,喘促等證。

半夏(揀大者五斤),明礬(一斤四兩搗碎),生薑(一斤四兩搗碎)

上三味,用泉水共浸七日,擦去半夏皮,加朴硝二斤八兩,換水浸七日。加豬牙皂角切片一斤四兩,浸七日。此後用泉水,每日一換。至四十九日,撈起曬乾為末。每用二錢,煎蘿蔔湯調下。小兒量減之。

和劑清心牛黃丸,治諸風緩縱不隨,語言蹇澀,心怔健忘,恍惚去來,頭目眩冒,胸中煩郁,痰涎壅塞,精神昏憒。又治心氣不足,神志不定,驚恐悲憂,虛煩少睡,喜怒無時。或發狂癲,神情昏亂。

白話文:

法制半夏 方劑說明

功效: 治療各種痰嗽,或嘔吐冷飲酸水,風痰痰癖,胸膈痞悶,喘促等症狀。

藥材:

  • 半夏(選擇較大的,五斤)
  • 明礬(一斤四兩,搗碎)
  • 生薑(一斤四兩,搗碎)

製作方法:

  1. 將半夏、明礬、生薑三味藥材,放入泉水中浸泡七天。
  2. 去除半夏的皮,加入朴硝二斤八兩,換水再浸泡七天。
  3. 加入豬牙皁角切片一斤四兩,浸泡七天。
  4. 繼續用泉水浸泡,每天換水一次,持續四十九天。
  5. 將浸泡好的藥材撈出,曬乾研磨成粉末。

用法: 每次取二錢,用蘿蔔湯調服。小兒減量。

清心牛黃丸 方劑說明

功效: 治療諸風緩縱不隨,語言蹇澀,心怔健忘,恍惚去來,頭目眩冒,胸中煩鬱,痰涎壅塞,精神昏憒。也可用於治療心氣不足,神志不定,驚恐悲憂,虛煩少睡,喜怒無時。或發狂癲,神情昏亂。

白芍藥,麥門冬(去心),黃芩,當歸(去苗),防風(去苗),白朮(各一兩半),柴胡,桔梗,芎藭,白茯苓(去皮),杏仁(去皮尖雙仁、麩炒黃、別研,各一兩二錢半),神麯(研),蒲黃(炒),人參(去蘆,各二兩半),羚羊角(屑),麝香(研),龍腦(研,各一兩),肉桂(去粗皮),大豆黃卷(碎、炒),阿膠(碎、炒,各一兩七錢半),白蘞,乾薑(炮,各七錢半),牛黃(研,一兩二錢),犀角(屑二兩),雄黃(研飛八錢),乾山藥(七兩),甘草(銼炒,五兩),金箔(一千二百片,內四百片為衣),大棗(一百枚,蒸熟、去皮核、研成膏)

白話文:

此方劑包含了二十七種藥材,包括白芍、麥門冬、黃芩、當歸、防風、白朮、柴胡、桔梗、芎藭、白茯苓、杏仁、神麯、蒲黃、人參、羚羊角、麝香、龍腦、肉桂、大豆黃卷、阿膠、白蘞、乾薑、牛黃、犀角、雄黃、乾山藥、甘草、金箔、大棗等,每種藥材都有特定的劑量和處理方式,經過精心調配,可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上除棗、杏仁、金箔、二角屑及牛黃、雄黃、腦、麝外,共為細末,入余藥和勻。用煉蜜與棗膏為丸。每兩作十丸,金箔為衣。每服一丸,溫水化下,食後服。

小兒驚癇,酌量多少,竹葉湯化下。

沉香墮痰丸,治宿食不消,咽膈不利,咳嗽痰涎,頭目昏暈,嘔逆噁心,胸膈不快。

沉香,木香(各二錢),青皮(去白,二錢半),半夏曲(二兩),檳榔(大者,三枚,用麵裹煨熟)

白話文:

藥方

  1. 除去棗、杏仁、金箔、二角屑、牛黃、雄黃、腦、麝,將其餘藥材研磨成細末,與其他藥材混合均勻。
  2. 以煉蜜和棗膏混合,製成丸劑。
  3. 每兩藥末製成十丸,以金箔包裹。
  4. 每服一丸,溫水送服,飯後服用。

用法

  • 小兒驚癇,可依病情輕重,以竹葉湯送服。

功效

  • 沉香墮痰丸主治宿食不消,咽喉不暢,咳嗽痰多,頭昏眼花,嘔吐噁心,胸悶氣短等症狀。

藥材

  • 沉香、木香(各二錢)
  • 青皮(去白,二錢半)
  • 半夏曲(二兩)
  • 檳榔(大者,三枚,用麵裹煨熟)

注釋

  • 「二角屑」指兩角錢的碎屑,是一種金屬成分,通常用於藥物中作為輔料,提高藥效。
  • 「煉蜜」指經過提煉的蜂蜜,更易於吸收。
  • 「棗膏」指用紅棗熬製成的膏狀物,具有補血益氣的功效。
  • 「竹葉湯」是指用竹葉煮成的湯,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 「沉香」和「木香」都是中藥材,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瀉的功效。
  • 「青皮」是一種中藥材,具有行氣消積,降逆止嘔的功效。
  • 「半夏曲」是一種中藥材,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
  • 「檳榔」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消食導滯,行氣止痛的功效。

現代醫學角度

此方劑主要用於治療消化不良、咳嗽痰多等症狀。其中沉香、木香、青皮等藥材具有促進消化、消炎止痛的功效;半夏曲和檳榔則可以幫助化痰止咳。需要注意的是,此方劑僅供參考,實際用藥請諮詢醫生。

上為細末,用生薑汁浸,蒸餅為丸,如小綠豆大。每服二十丸,不拘時,薑湯下。

清氣化痰丸,順氣快脾,化痰消食。

半夏,南星(去皮臍),皂角(切),白礬,乾薑(各四兩)

上先將白礬等三味,用清水五碗,煎取水三碗。卻入半夏二味,浸兩日。再煮至半夏、南星無白點為度,曬乾。

青皮(去穰),陳皮,真蘇子(炒),蘿蔔子(炒、另研),杏仁(去皮尖、炒、研),葛根,神麯(炒),麥糵(炒焦),山楂(去核),香附(各二兩)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生薑汁浸泡,再用蒸餅做成藥丸,大小如綠豆般。每次服用二十丸,不限時間,用薑湯送服。

清氣化痰丸可以順暢氣機、健脾胃、化痰消食。

準備半夏、南星(去皮臍)、皂角(切)、白礬、乾薑(各四兩)。

首先將白礬、皂角、乾薑三味藥材,用清水五碗煎煮,取汁三碗。然後將半夏和南星放入藥汁中浸泡兩天,再煮至半夏、南星沒有白色斑點為止,晒乾。

準備青皮(去穰)、陳皮、真蘇子(炒)、蘿蔔子(炒、另研)、杏仁(去皮尖、炒、研)、葛根、神麯(炒)、麥糵(炒焦)、山楂(去核)、香附(各二兩)。

上為末,蒸餅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臨臥食後茶湯下。

丹溪保和丸(見第十七)

仲景澤瀉湯(見第二十二)

白話文:

以上三種藥物混合研磨成粉末,用蒸熟的麵團做成像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十到七十字丸,睡前飯後用茶水送服。 丹溪保和丸:這個方劑是為了保持身體平和而設計的。 仲景澤瀉湯:這是一道能夠利尿、消除浮腫的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