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楫

《醫燈續焰》~ 卷四 (3)

回本書目錄

卷四 (3)

1. 附方

金匱千金小續命湯,通治八風五痹痿厥等疾。以一歲為總,六經為別。春夏加石膏、知母、黃芩,秋冬加官桂、附子、芍藥。又於六經別藥內,隨證細分加減。自古名醫不能越此。

麻黃(去節),人參(去蘆),黃芩(去腐),芍藥,甘草,川芎,杏仁(去皮尖、炒),防風(兩半),防己,官桂(各一兩),附子(炮、去皮臍,半兩)

白話文:

小續命湯主治各種風寒濕邪引起的痹痛、痿弱、厥逆等疾病。以一年為整體,六經為分別。春季夏季加石膏、知母、黃芩,秋季冬季加官桂、附子、芍藥。另外,根據不同的六經證候,還要細分加減藥物。自古以來,名醫都無法超越這個方劑。

方劑組成:麻黃(去節)、人參(去蘆)、黃芩(去腐)、芍藥、甘草、川芎、杏仁(去皮尖、炒)、防風(兩半)、防己、官桂(各一兩)、附子(炮、去皮臍,半兩)。

上除附子、杏仁外,為粗末,後入二味和勻。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煎至一盞。去滓,稍熱,食前服。

附云岐子加減法:如精神恍惚,加茯苓、遠志。心煩多熱者,加犀角屑半兩。骨節間煩痛有熱者,去附子,倍芍藥。骨節冷痛,倍用桂枝、附子。燥悶小便澀者,去附子,倍芍藥,入竹瀝一合煎。臟寒下痢者,去防己、黃芩,倍附子,加白朮一兩。熱痢不可用附子。腳弱加牛膝、石斛各一兩。

白話文:

除了附子、杏仁以外,其他藥材研磨成粗末,再將附子、杏仁加入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盞半,加入生薑五片,煎煮至一盞。去掉藥渣,稍微加熱後,飯前服用。

附:岐子加減法:如果精神恍惚,可以加入茯苓、遠志。心煩多熱者,可以加入犀角屑半兩。骨節間煩痛有熱者,去掉附子,芍藥加倍。骨節冷痛,桂枝、附子加倍。燥悶小便澀者,去掉附子,芍藥加倍,加入竹瀝一合煎煮。臟寒下痢者,去掉防己、黃芩,附子加倍,加入白朮一兩。熱痢不可使用附子。腳弱者可以加入牛膝、石斛各一兩。

身疼痛,加秦艽一兩。腰痛,加桃仁、杜仲各半兩。失音加杏仁一兩。如或歌或笑,無所不至者,用麻黃三兩,人參、桂枝、白朮各二兩。去附子、防風、生薑,加當歸一兩。自汗者,去麻黃、杏仁,加白朮一兩。春加麻黃一兩;夏加黃芩七錢;秋加當歸四兩;冬加附子半兩。

仲景桂枝(見第十九)

二陳湯(見第十六)

和劑四七湯(見第十七)

白話文:

身體疼痛,加入秦艽一兩。腰痛,加入桃仁、杜仲各半兩。失音加入杏仁一兩。如果患者經常無緣無故地唱歌或大笑,就用麻黃三兩、人參、桂枝、白朮各二兩,去除附子、防風、生薑,加入當歸一兩。容易自汗者,去除麻黃、杏仁,加入白朮一兩。春天加麻黃一兩;夏天加黃芩七錢;秋天加當歸四兩;冬天加附子半兩。

易簡星香湯,治中風痰盛,服熱藥不得者。

南星(八錢),木香(一錢)

每服四錢。水一盞,姜十片,煎七分。不拘時溫服。

蘇合香丸(見第十八)

仲景三物備急丸

大黃(一兩),乾薑(一兩),巴豆(一兩,去皮心、熬、外研如脂)

上藥各須精新。先搗大黃、乾薑為末,研巴豆內末中,合搗一千杵,用為散。蜜和丸亦佳。密器中貯之,莫令泄。主心腹諸卒暴百病,苦中惡客忤,心腹脹滿,卒痛如錐刺,氣急口噤,停屍卒死。以暖水若酒,服大豆許三四丸。或不下,捧頭起,灌令下咽,須臾當瘥;如未瘥,更與三丸;當腹中鳴,即吐下便瘥。若口噤,亦須折齒灌之。

白話文:

易簡星香湯

此方用於治療中風痰盛,服用溫熱藥物無效的患者。

藥物組成

  • 南星(8錢)
  • 木香(1錢)

用法用量

每次服用4錢,水一盞,加入薑十片,煎煮至七分,不拘時溫服。

其他參考方劑

  • 蘇合香丸(見第十八)
  • 仲景三物備急丸

藥物組成

  • 大黃(1兩)
  • 乾薑(1兩)
  • 巴豆(1兩,去皮心,熬製成膏狀)

製備方法

以上藥材均需精選。先將大黃、乾薑研磨成粉末,再將巴豆膏加入粉末中,共同研磨一千杵。可直接服用散劑,或用蜜調和成丸劑。保存於密封容器中,避免受潮。

主治

心腹諸卒暴百病,如苦中惡客忤、心腹脹滿、突發劇痛如錐刺、氣急口噤、昏迷猝死等。

用法用量

用溫水或酒送服,每次服用大豆大小的丸劑三至四丸。若服下後無反應,可將患者頭部抬起,灌服藥丸至咽喉,片刻後應當會見效。若無效,可再服三丸。當腹中發出響聲,即可吐下藥物,病症痊癒。若患者口噤,則需用器具撬開牙齒灌服藥物。

本事勝金丸,治中風忽然昏倒若醉,形體昏悶,四肢不收,風涎潮於上膈,氣閉不通。

生薄荷(半兩),豬牙皂角(二兩,槌碎,水一升,二味一處浸,取汁,研成膏),瓜蒂(末一兩),藜蘆(二兩),硃砂(半兩,研)

上將硃砂末二分,與二味末研勻,用膏子搜和,丸如龍眼大,以硃砂為衣。溫酒化下一丸,甚者二丸,以吐為度。得吐即醒,不醒不可治。必用方論中風無吐法,引金虎碧霞為戒。且如卒暴涎生,聲如引鋸,牙關緊急,氣閉不行,湯藥不能入,命在須臾者,執以無吐法可乎?但不當用銀粉藥。恐損脾,壞人四肢爾。(羅謙甫方有粉霜、鉛粉,無藜蘆。)

白話文:

「勝金丸」治療中風突然昏迷,神智不清,身體昏沉,四肢無法控制,口中流出泡沫,呼吸不暢的病症。

配方使用薄荷、豬牙皂、瓜蒂、藜蘆、硃砂等藥材,將硃砂研磨成粉,與其他藥材粉末混合,用豬牙皂汁調和成丸子,大小如龍眼,再以硃砂作為外衣。溫酒服用一丸,嚴重者可服用兩丸,以吐出為度。吐出後即可清醒,若不吐則無法治癒。一定要按照方子治療中風,不要用不吐的方法,引以為戒。尤其是突然出現大量泡沫,聲音嘶啞,牙關緊閉,呼吸不暢,藥物無法入口,生命危在旦夕的情況,更不能採用不吐的方法。但不要使用含銀粉的藥物,以免損傷脾胃,導致四肢無力。

千金返魂湯,治卒感忤,鬼擊飛屍。諸奄忽氣絕,無復覺。或已死,絞口,口噤不開。去齒下湯。湯入口不下者,分病人發,左右捉踏肩引之。藥下,復增取盡一升,須臾立醒。

麻黃(三兩),桂心(二兩),甘草(一兩),杏仁(七十枚)

上㕮咀,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肘後方》云:張仲景方無桂心,只三味。)

灸法,灸風池、百會、曲池、合谷、風市、絕骨、環跳、肩髃、三里等穴。皆灸之以鑿竅疏風。

白話文:

「千金返魂湯」用於治療突然昏迷、中風、鬼壓床等症狀。病人昏迷不醒,甚至已無呼吸,嘴巴緊閉,牙關緊咬。將藥湯灌入病人嘴中,若無法吞嚥,則需用手拉開病人嘴巴,將藥湯灌入,並不斷地拍打病人肩膀和背部。藥物灌下後,病人很快就會蘇醒。配方為麻黃三兩、桂心二兩、甘草一兩、杏仁七十枚,一起研磨成粉,用水八升煎煮至三升,分三次服用。灸法方面,則需要灸風池、百會、曲池、合谷、風市、絕骨、環跳、肩髃、三里等穴位,以疏通經絡,驅散風寒。

2. 風寒脈證第三十六

風傷於衛,浮緩有汗。寒傷於營,浮緊無汗。

風為陽邪,衛為陽氣。風陽空疏,衛陽浮越。寒為陰邪,營為陰血。寒陰斂束,血陰凝泣。故風必傷衛,寒必傷營者,皆類同而象似也。空疏浮越,自當有汗而脈緩矣。(仲景桂枝湯證。)斂束凝泣,自當無汗而脈緊矣。(仲景麻黃湯證。)

白話文:

風邪侵犯到人體的衛氣,就會出現脈象浮緩,伴隨有汗的情況。寒邪侵犯到人體的營氣,就會出現脈象浮緊,沒有汗的情況。

風屬於陽邪,衛氣屬於人體的陽氣。風邪的性質輕揚空虛,因此衛氣也會變得浮越散亂。寒邪屬於陰邪,營氣屬於人體的陰血。寒邪的性質收斂凝固,因此營血也會變得凝滯沉積。所以風邪必然侵犯衛氣,寒邪必然侵犯營氣,這是因為它們的特性相似,表現也類似。

衛氣空疏浮越,自然會出現汗出和脈象緩慢的情況,這正是仲景桂枝湯證的表現。營氣斂束凝滯,自然會出現無汗和脈象緊弦的情況,這正是仲景麻黃湯證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