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楫

《醫燈續焰》~ 卷十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四 (1)

1. 卷十四

2. 肺癰脈證第七十五

肺癰已成,寸數而實。肺痿之形,數而無力。

肺癰色白,脈宜短澀,不宜浮大,唾糊嘔血。

《金匱要略》問曰: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肺痿之病,何從得之?師曰:或從汗出,或從嘔吐,或從消渴,小便利數,或從便難,又被快藥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曰:寸口脈數,其人咳,口中反有濁唾涎沫者何?師曰: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隱隱痛,脈反滑數,此為肺癰,咳唾膿血。

脈數虛者為肺痿,數實者為肺癰。又問曰:病咳逆,脈之。何以知此為肺癰?當有膿血,吐之則死,其脈何類?師曰: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為風,數則為熱。微則汗出,數則惡寒。風中於衛,呼氣不入。熱過於榮,吸而不出。風傷皮毛,熱傷血脈。風舍於衛,其人則咳,口乾喘滿,咽燥不渴,時唾濁沫,時時振寒。

熱之所過,血為之凝滯。蓄結癰膿,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膿成則死。又云: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乾薑湯以溫之。若服湯已,渴者,屬消渴。又云:肺癰喘不得臥,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

又云:咳而胸滿,振寒脈數,咽乾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者,為肺癰,桔梗湯主之。又云:肺癰胸滿脹,一身面目浮腫,鼻塞清涕出,不聞香臭酸辛,咳逆上氣,喘鳴迫塞,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以上數條,《金匱要略》辯肺痿、肺癰之所成不同也。其言熱在上焦者,痿癰皆有熱也。

其言咳者,痿癰皆有咳也。其言亡津液者,痿癰皆亡津液也。其言脈數者,痿癰皆脈數也。但痿屬肺氣虛,虛則雖有熱而不烈。熱不烈,則雖亡津液,不至燥涸,故雖咳而口中反有濁唾涎沫。熱雖客肺,亦不致腐良為膿,惟肺臟痿萃而已,其脈雖數而必虛。癰則不然,乃肺臟氣壅邪實。

實則熱烈。熱烈,則津液亡而更加乾涸,故口中辟辟燥。烈熱迫肺,肺將腐傷,故氣逆而咳。咳即胸中隱痛也。津液既涸,脈應澀滯,而反滑數者,蓄熱腐化,挾有膿血之象,即謂之數實亦可。次條云:寸口脈微而數者,以衛疏故微,邪郁故數。衛疏邪郁,故汗出表熱而且惡寒也。

此言風之初襲,邪猶在表,不入於裡,惟隨呼出。中於衛而外傷皮毛,鬱而為熱,其熱則不出於外,惟隨吸入,過於榮而內傷血脈。夫衛者,主表,主皮毛,陽也。風客之,則內關於肺。肺氣壅逆,故咳而喘滿。衛主氣,肺亦主氣。口咽為氣之門戶。氣不通調,則津液不周布,故口乾咽燥,或有時反唾濁沫。

以熱不在胃,故不渴。衛疏邪客,時為振寒,此皆風中於衛,激動肺氣之證驗也。榮主裡,主血脈,陰也。熱迫之,則內及於脈。肺朝百脈而行榮衛,況邪自皮毛始。皮毛者,肺之合。由合入肺,肺受其熱,血為之凝結。久則腐敗為膿,隨吐而出如米粥。此皆熱過於榮,敗傷肺體之證驗也。

白話文:

肺癰的脈象診斷

肺癰已經形成,寸關尺脈皆沉實有力。肺痿的表現,脈象頻數但無力。

肺癰患者面色蒼白,脈象應當短促而澀滯,不應該浮大,並且伴有痰液粘稠、嘔吐血液的症狀。

《金匱要略》中記載:上焦有熱,因咳嗽而導致肺痿。請問肺痿是如何發生的?回答:可能是因為汗出過多、嘔吐、消渴(糖尿病)、小便頻繁、便秘,或者因為服用峻下之藥導致體液大量流失而引起的。問:寸口脈頻數,病人咳嗽,口中卻有濁痰涎沫,這是什麼病?回答:這是肺痿。如果口乾舌燥,咳嗽時胸中隱隱作痛,脈象反而滑利而頻數,這是肺癰,會咳嗽吐出膿血。

脈象頻數而虛弱的是肺痿,頻數而沉實的是肺癰。又問:病人咳嗽氣逆,檢查脈象。如何判斷這是肺癰?應該有膿血,吐出膿血就會死亡,脈象是什麼樣的?回答:寸口脈微弱而頻數,微弱是風邪,頻數是熱邪。微弱則出汗,頻數則惡寒。風邪侵犯衛氣,呼氣不暢。熱邪侵犯營氣,吸氣困難。風邪傷及皮毛,熱邪傷及血脈。風邪停留在衛氣,病人就會咳嗽、口乾氣喘、咽喉乾燥但不渴,有時會吐出濁痰,有時會發冷。

熱邪所到之處,血液就會凝滯。積聚成癰膿,吐出來像米粥一樣。初期可以治療,膿液形成就危及生命了。又說:肺痿吐出涎沫但不咳嗽,病人不渴,必定遺尿、小便頻數。這是因為上焦虛弱,不能制約下焦造成的。這是肺部寒冷,必定頭暈目眩,涎唾增多,用甘草乾薑湯溫中。如果服藥後口渴,則屬於消渴。又說:肺癰喘息不能平臥,用葶藶大棗瀉肺湯治療。

又說:咳嗽胸悶,發冷脈象頻數,咽喉乾燥但不渴,時常吐出濁痰,腥臭,長期吐出像米粥一樣的膿液,這是肺癰,用桔梗湯治療。又說:肺癰胸悶脹滿,全身面目浮腫,鼻塞流清涕,聞不到香臭酸辛的味道,咳嗽氣逆,喘息胸悶,用葶藶大棗瀉肺湯治療。以上幾條,《金匱要略》闡述了肺痿、肺癰形成原因的不同之處。書中提到上焦有熱,肺痿和肺癰都有熱邪。

書中提到咳嗽,肺痿和肺癰都會咳嗽。書中提到津液虧損,肺痿和肺癰都會津液虧損。書中提到脈象頻數,肺痿和肺癰脈象都頻數。但是肺痿屬於肺氣虛弱,虛弱則即使有熱邪也不會很盛。熱邪不盛,即使津液虧損,也不會乾燥枯竭,所以雖然咳嗽,口中卻有濁痰涎沫。熱邪雖然侵犯肺部,也不會腐敗成膿,只是肺臟虛弱而已,脈象雖然頻數,但一定是虛弱的。肺癰則不同,是肺臟氣機壅塞,邪氣實證。

實證則熱邪盛烈。熱邪盛烈,則津液虧損更加乾燥,所以口中乾渴。盛烈的熱邪迫害肺臟,肺臟將會腐敗受傷,所以氣逆咳嗽。咳嗽時胸中隱隱作痛。津液已經枯竭,脈象應該澀滯,而反而滑利頻數,這是蓄積的熱邪腐化,伴有膿血的表現,也就是所謂的頻數而實證。下一條說:寸口脈微弱而頻數,是因為衛氣疏鬆所以微弱,邪氣鬱結所以頻數。衛氣疏鬆邪氣鬱結,所以出汗、表熱而且惡寒。

這是說風邪最初侵犯,邪氣還在表層,沒有深入內裡,只是隨著呼氣排出。侵犯衛氣而外傷皮毛,鬱結而化為熱邪,熱邪則不能外洩,只能隨著吸氣進入,過於營氣而內傷血脈。衛氣,主管表層,主管皮毛,屬陽。風邪侵犯它,則內關乎肺臟。肺氣壅塞逆亂,所以咳嗽氣喘。衛氣主氣,肺也主氣。口咽是氣機的門戶。氣機不通調,則津液不能周身布散,所以口乾咽燥,有時反而吐出濁痰。

因為熱邪不在胃,所以不渴。衛氣疏鬆邪氣侵犯,有時發冷,這些都是風邪侵犯衛氣,激動肺氣的證據。營氣主裡,主管血脈,屬陰。熱邪迫害它,則內及於血脈。肺臟朝百脈而運行營衛,何況邪氣從皮毛開始。皮毛,是肺的合處。由合處進入肺臟,肺臟受到熱邪,血液就會凝結。久則腐敗為膿,隨著咳嗽吐出來像米粥一樣。這些都是熱邪過於營氣,損傷肺臟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