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燈續焰》~ 卷二 (3)
卷二 (3)
1. 附方
地萹蓄,瞿麥穗,大麥糵(各五錢),神麯(二錢半),沉香,木香(各一錢半),甘草(五錢),大黃(二兩)
上為細末淨,依分兩和勻。男以燈心、淡竹葉二味等分煎,及無灰酒同調服,湯多於酒。婦人用紅花、燈心、當歸等分煎湯,及無灰酒同調服,酒多於湯。忌油膩動氣之物,及房事一月。藥須於黃昏服。大、小便見惡物為度。
寶鑑醋煮三稜丸,治一切積聚,不拘遠年近日,治之神效。
京三稜(四兩醋煮軟,竹刀切片,曬乾),川芎(二兩,醋煮微軟,切片),大黃(半兩,醋浸,濕紙裹煨過切)
上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水下無時。病甚者,一月效。小者半月效。
寶鑑聖散子,治遠年積塊,及婦人乾血氣。
硇砂,大黃(各八錢),麥糵(六兩,炒取淨面),乾漆(炒煙盡,二兩),萹蓄,茴香(炒),檳榔(各一兩)
婦人乾血氣,加穿山甲二兩炮。
上為細末,每服五錢,臨臥溫酒調下。仰臥,此藥只在心頭。至天明大便如爛魚腸,小便赤為驗。藥並無毒,有神效。小兒用一錢,十五以上三錢。空心服之,更效。(此按古方校定。今綱目刻本硇砂六兩,大黃八兩,豈不誤人。)
三聖散,消積塊,進飲食。
橘紅(一斤,淨),甘草(四兩),鹽(半兩)
用水三、四碗,從早煮至夜,以爛為度。水乾則添水。曬乾為末,淡薑湯調下。有塊者加薑黃半兩,同前藥煮。氣滯加香附二兩,同前藥煮。氣虛者,加沉香半兩,另入。噤口痢,加蓮肉二兩,去心另入。
控涎丹(見第二十二)
云岐牡丹散,治婦人久虛羸瘦,血塊走注,心腹疼痛。
牡丹皮,桂心,當歸,玄胡索(各一兩),莪朮,牛膝,赤芍藥(各三兩),京三稜(一兩半)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酒各半鍾,煎服。
三因化氣丸(見第三十二)
保和丸(見第三十七)
沉香化氣丸,專攻赤、白、青、黃等色痢疾,諸般腹痛,飲食傷積,酒積,痰積,血積、跌撲損傷,五積六聚,胸膈氣逆痞塞,胃中積熱,中滿腹脹,瘧痞茶癖,及中諸毒惡氣,傷寒大便不通,下後遺積未盡,感時疫氣,瘴氣,並諸惡腫瘡瘍腫毒,及食諸般牛畜等物中毒。不問婦人小兒,並皆治之。
大黃(綿紋者),黃芩(條實者,各一兩),人參(官揀去蘆),白朮(去蘆,肥者各三錢),沉香(上好角沉水者四錢,另為末)
上將前四味銼碎,用雷竹瀝七浸七曝。候乾,為極細末,和沉香末再研勻,用竹瀝入薑汁少許為丸。如綠豆大,硃砂為衣,曬乾,不見火。每服一錢,淡薑湯送下。小兒六分。
白話文:
[附方]
地膚子、瞿麥穗、大麥粉(各五錢)、神麴(二錢半)、沉香、木香(各一錢半)、甘草(五錢)、大黃(二兩)。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按比例混合均勻。男性用燈芯草、淡竹葉等量煎湯,與無灰酒混合服用,湯的量多於酒;女性用紅花、燈芯草、當歸等量煎湯,與無灰酒混合服用,酒的量多於湯。忌食油膩、容易動氣的食物,並禁止房事一個月。藥物需在黃昏服用,大小便排出惡物即為藥效結束。
寶鑑醋煮三稜丸,治療各種積聚,無論病程長短,療效顯著。
京三稜(四兩,用醋煮軟,切片曬乾)、川芎(二兩,用醋煮至略軟,切片)、大黃(半兩,用醋浸泡,用濕紙包裹煨過再切片)。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醋糊做成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溫水送服,不限時間。病情嚴重者,一個月見效;病情輕者,半個月見效。
寶鑑聖散子,治療多年積塊及婦女血虛。
硇砂、大黃(各八錢)、大麥粉(六兩,炒至顏色變淺)、乾漆(炒至煙消盡,二兩)、地膚子、茴香(炒)、檳榔(各一兩)。婦女血虛者,再加炮製過的穿山甲二兩。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五錢,睡前用溫酒送服,仰臥。此藥只作用於心臟部位。至天明,大便如爛魚腸,小便呈紅色即為藥效。此藥無毒,療效顯著。兒童服用量為一錢,十五歲以上者為三錢。空腹服用效果更好。(此處根據古方校訂,今綱目刻本中硇砂六兩,大黃八兩,恐有錯誤。)
三聖散,消積塊,促進食慾。
橘紅(一斤,去雜質)、甘草(四兩)、鹽(半兩)。用水三、四碗,從早煮到夜,直至藥材煮爛為止,水乾則添加清水。曬乾磨成粉末,用淡薑湯送服。如有積塊,加薑黃半兩,與其他藥材一同煎煮。氣滯者,加香附二兩,與其他藥材一同煎煮。氣虛者,加沉香半兩,另煎煮服用。噤口痢者,加蓮子肉二兩(去心),另煎煮服用。
控涎丹(見第二十二)
云岐牡丹散,治療婦女長期虛弱消瘦、血塊瘀滯、心腹疼痛。
牡丹皮、桂枝、當歸、玄胡索(各一兩)、莪朮、牛膝、赤芍藥(各三兩)、京三稜(一兩半)。將以上藥材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等量的水和酒煎服。
三因化氣丸(見第三十二)
保和丸(見第三十七)
沉香化氣丸,專門治療赤、白、青、黃等各種痢疾,各種腹痛,飲食積滯,酒積,痰積,血積,跌撲損傷,五積六聚,胸膈氣逆痞塞,胃中積熱,中滿腹脹,瘧疾、茶癖,以及各種中毒、惡氣,傷寒大便不通,大便後仍有積滯未盡,感染時疫、瘴氣,以及各種惡性腫瘡腫毒,以及食用牛畜等中毒。不論男女老幼,均可服用。
大黃(綿紋的)、黃芩(莖幹粗壯的,各一兩)、人參(官選的,去蘆頭)、白朮(去蘆頭,肥厚的,各三錢)、沉香(上好的角沉香四錢,另磨成粉)。將前四味藥材切碎,用雷竹瀝浸泡七次,曬乾七次。然後磨成極細的粉末,與沉香粉混合研磨均勻,用雷竹瀝和少許薑汁做成丸藥,如綠豆大小,用硃砂做外衣,曬乾,避免用火烘烤。每次服用一錢,淡薑湯送服。兒童服用量為六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