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燈續焰》~ 卷三 (5)
卷三 (5)
1. 緊脈主病第二十三
緊脈主寒,又主諸痛。浮緊表寒,沉緊里痛。
緊與弦相似,但多裊動夭矯之勢,所謂如轉索者是也。陽為寒束,崛強不平,故作是狀。為諸病者,亦此義耳。浮以候表,浮而緊,寒在表也。(宜溫散。)沉以候里,沉而緊,寒在裡也。(宜溫中。)里為陰分,以陰寒而襲陰分,陽困陰凝,故痛也。
白話文:
緊脈與弦脈有些相似,但緊脈更多呈現出細微的跳動和不規則的變化,如同轉動的繩索一般。這是因為陽氣受到寒邪的束縛,表現出強硬而扭曲的狀態,因此產生這種脈象。對於各種疾病來說,也同樣適用這個道理。
浮以候表,浮而緊,寒在表也。(宜溫散。)沉以候裏,沉而緊,寒在裡也。(宜溫中。)裏為陰分,以陰寒而襲陰分,陽困陰凝,故痛也。
觀察脈象浮沉可以判斷病症所在的部位,如果脈象浮而緊,則說明寒邪表淺,在表層部位。(治療宜溫散寒。)如果脈象沉而緊,則說明寒邪深入內裏,在內臟部位。(治療宜溫中散寒。)內裏屬陰,寒邪入侵陰分,陽氣受困,陰氣凝滯,因此就會出現疼痛。
2. 長短細大主病第二十四
長脈氣平,短脈氣病,細則氣少,大則病進。
長脈氣暢,故曰平。短脈氣促,故曰病。細為正不足,故氣少也。大為邪有餘,故病進也。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描述的是中醫診斷病情的方法之一——脈象辨證法。簡而言之:
- 長脈:表示身體狀況良好、氣血流通順暢;
- 短脈:表示身體出現疾病或不適,可能與心肺功能有關;
- 細脈:表示人體正氣(即免疫力)較弱,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襲;
- 大脈:表示疾病正在進一步發展和加重。
因此,在進行脈診時,醫生會根據患者的不同脈象來判斷其健康狀態及病情嚴重程度。需要注意的是,單純依靠脈象不能完全確定一個人是否患病或者病情如何,還需結合其他症狀以及相關檢查結果等多方面因素綜合考慮。
3. 浮沉主病第二十五
浮長風癇,沉短宿食。血虛脈虛,氣實脈實。
長類乎弦,亦肝木之象也。《素問》玉機真藏論曰:肝脈端直以長是也。浮則為風,風木偏勝,癇證作矣。(宜疏風豁痰養榮,如河間犀角丸、集驗龍腦安神丸之類。)沉主裡,沉而短,為中氣侷促,宿食停留之礙也。(宜溫而推之,如和劑感應丸、紅丸子之類。)脈為血府,脈虛者血虛。脈由氣行,氣實者脈實。
白話文:
脈象浮而長,屬於風癇,脈象沉而短,屬於宿食積滯。血虛則脈虛,氣實則脈實。
脈象長而似弦,也屬於肝木的象徵。《素問‧玉機真藏論》說:「肝脈端直以長是也。」浮則為風,風木偏勝,就容易出現癇證。(治療宜疏風豁痰、養榮,可使用如河間犀角丸、集驗龍腦安神丸等方劑。)沉主裡,沉而短,表示中氣侷促,宿食停留造成阻礙。(治療宜溫而推之,可使用如和劑感應丸、紅丸子等方劑。)脈象代表血的運行,脈象虛弱則血虛。脈象是由氣的運行所形成,氣實則脈實。
4. 附方
河間犀角丸,治風癲癇,發作有時,揚手擲足,口吐痰涎,不省人事,暗倒屈伸。
犀角末(半兩),赤石脂(三兩),朴硝(二兩),白殭蠶(一兩),薄荷葉(一兩)
上為末,麵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溫水下。二、三服,不拘時。如覺痰多,即減數。忌油膩炙炒。
集驗龍腦安神丸(見第十九)
和劑感應丸,治中虛積冷,氣弱有傷,停積胃脘,不能傳化。或因氣傷冷,或因飢飽食,飲酒過多,心下堅滿,兩脅脹痛,心腹大痛,霍亂吐瀉,大便頻數,後重遲澀,久痢赤白,膿血相雜,米穀不化,愈而復發。又治中酒嘔吐,痰逆噁心喜睡頭眩,胸膈痞滿,四肢倦怠,不思飲食,不拘新舊冷積,並皆治之。
白話文:
治風癲癇,發作時揚手擲足,口吐痰涎,昏迷不醒,肢體抽搐。將犀角、赤石脂、朴硝、白殭蠶、薄荷葉研成粉末,用麵糊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二十至三十丸,溫水送服,一天服用兩三次,無需固定時間。如果痰多,可減少服用量。忌食油膩煎炸食物。
南木香,肉豆蔻,丁香(各一兩半),乾薑(炮,一兩),巴豆(七十粒,去皮、心、膜,研出油),杏仁(一百四十粒,湯泡、去皮尖、研),百草霜(二兩)
上前四味為末,外入百草霜研,與巴豆、杏仁七味同和勻。用好黃蠟六兩,溶化成汁,以重絹濾去滓;更以好酒一升,於銀石器內煮蠟數沸,傾出候酒冷,其蠟自浮於上,取蠟稱用。丸,春夏修合。用清油一兩,銚內熬令香熟,次下酒煮蠟四兩,同化成汁,就銚內乘熱拌和前項藥末。
白話文:
南木香、肉豆蔻、丁香各一兩半,乾薑(炮製,一兩),巴豆(七十粒,去除皮、心、膜,研磨出油),杏仁(一百四十粒,用湯泡過,去除皮尖,研磨),百草霜二兩。
將前四味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百草霜一起研磨,與巴豆、杏仁混合均勻。用好的黃蠟六兩,溶化成汁液,用厚重的絹布過濾去除雜質。再用好的酒一升,在銀石器中煮沸黃蠟數次,倒出,等酒冷卻後,黃蠟會浮在上面,取出黃蠟備用。將藥末製成丸劑,在春夏季節調製。用清油一兩,在銚子中熬煮至香熟,然後加入酒煮沸黃蠟四兩,使其完全溶化成汁液,趁熱在銚子中將藥末與蠟汁混合均勻。
秋冬修合,用清油一兩半,同煎煮熟成汁,和前藥末成劑,分作小錠,油紙裹放,旋丸服之。每三十丸,空心薑湯下。
和劑紅丸子,壯脾胃,消宿食,去膨脹。
京三稜(浸軟、切片),蓬莪朮(煨),青皮(去白),陳皮(去白,各五斤),乾薑(炮),胡椒(各三斤)
上為末,用醋麵糊丸,如梧桐子大,礬紅為衣。每服三十丸,食後薑湯送下。
小兒臨時加減與服。
白話文:
秋冬時節調養身體,用清油一兩半,和藥材一起煎煮至熟成汁,再把藥末混合成藥劑,分裝成小錠,用油紙包裹放置,每次服用時,用溫熱水旋轉著吞服。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時用生薑湯送服。
此方名為「紅丸子」,能增強脾胃功能,消化宿食,消除腹脹。
配方:京三稜(浸泡至軟,切片),蓬莪朮(煨熟),青皮(去白),陳皮(去白,各五斤),乾薑(炮製),胡椒(各三斤)。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醋麵糊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用礬紅染色。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後用生薑湯送服。
小兒服用此方時,可根據情況臨時加減藥量。
5. 洪細主病第二十六
洪脈為熱,其陰則虛。細脈為濕,其血則虛。
洪脈滿指,浮大兼備,陽有餘之象,故當為熱。有餘於陽,則不足於陰,故為陰虛。細為陰脈,細藐不振,陰濕之候。細又為血虛者,蓋脈以血為體,細藐之甚,體於何有?故血虛。
白話文:
脈搏有力強勁,表示體內有熱,而陰氣不足。脈搏細弱无力,表示體內有濕,且血液不足。 脈搏充盈,浮於指上,且脈象很大,這是陽氣過盛的表现,所以是熱症。陽氣過盛,陰氣就會不足,所以是阴虚。細弱的脈象是陰脈,細小无力,表示体内有湿气。細弱的脈象也是血虚的表现,因为脉象是以血为基础的,细小无力,血气不足。
6. 緩類主病第二十七
緩大者風,緩細者濕,緩澀血少,緩滑內熱。
空疏緩大,風所致也。緩漫濡細,濕所侵也。緩而澀滯,血必少也。緩而滑疾,內有熱也。
白話文:
以上文本的大致意思是:脈搏跳動緩慢且強烈是因為受到風邪影響;脈搏跳動緩慢且微弱是因爲空氣溼度高或被溼氣入侵;脈搏跳動緩慢且阻塞不通暢表示血液不足;脈搏跳動緩慢但快速流動則代表身體內部發燒。
7. 濡弱小主病第二十八
濡小陰虛,弱小陽竭。陽竭惡寒,陰虛發熱。
濡小之脈,即所謂如帛浮水面,有上無下,陰虛之候也。弱小之脈,體不充,勢不鼓,陽竭之候也。陽竭,則陰乘陽,故惡寒。陰虛,則陽乘陰,故發熱。(陽竭者補陽,宜四君耆附之類。陰竭者補陰,宜六味丸、四物湯之類。)
白話文:
脈象濡小,如同絲綢漂浮水面,上有無下,是陰虛的徵兆。脈象弱小,脈體不充實,無力鼓動,是陽虛的徵兆。陽氣虛竭,則陰氣乘陽,所以怕冷。陰氣虛弱,則陽氣乘陰,所以發熱。
8. 附方
四君子湯(見第十六)
六味丸(見第十六)
四物湯(見第二十一)
9. 微脈主病第二十九
陽微惡寒,陰微發熱。男微虛損,女微瀉血。
《脈經》云:微脈不勝尋按,若有若無,言其虛極也。寸微為陽微,陽微即陽虛,而陰氣上入陽中,故惡寒也。尺微為陰微,陰微即陰虛,而陽氣下陷入陰中,故發熱也。男人得此,不惟惡寒發熱,而且為虛損。女人得此,不惟惡寒發熱,而且為瀉血。(虛損者未必不失血,瀉血者未必不成虛損。男子補其陽,女子補其陰。)
白話文:
身體稍感寒涼,卻又伴隨輕微發熱。男性可能出現虛損,女性則可能出現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