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燈續焰》~ 卷九 (1)
卷九 (1)
1. 腰痛脈證第六十五
腰痛之脈,多沉而弦。兼浮者風,兼緊者寒。
弦滑痰飲,濡細腎著。大乃腎虛,沉實閃肭。
腰痛者,足之六經病也。足三陽從頭走足,足三陰從足入腹。各經受邪,則隨各經之所過者為痛,與頭心為痛之義略同,而手之六經不與焉,以手經不至於腰也。其因有三,曰外因、內因、曰不內外因。外因者,風、熱、寒、濕也。木化風,火化熱,水化寒,土化濕。風多傷厥陰,火多傷少陽,寒多傷太陽、少陰,濕多傷太陰、陽明。
此言邪傷足三陰、三陽之經也,亦各從其類也。厥陰腰痛,腰中如張弓弩弦(宜調肝散、加味逍遙散之類。)少陽腰痛,如以針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顧。(宜逍遙散倍白芍加枳殼、木香之類。)太陽腰痛,則引項脊尻背如重狀(宜東垣羌活勝濕湯、川芎肉桂湯、九味羌活湯之類。
)足少陰腰痛,痛引脊內廉。(宜金匱八味丸、六味丸、青娥丸之類。)太陰散脈腰痛,腰下如有橫木居其中,甚則遺溲。(宜東垣蒼朮湯、統旨清濕散之類。)陽明腰痛,不可以顧,顧如有見者,善悲(宜四物湯、平胃散、導痰湯之類。)內因者,恐懼失志、恚怒忿恨、抑鬱憂思也。
恐懼失志則傷腎,恚怒忿恨則傷肝,抑鬱憂思則傷脾。此言情志不得其所,三陰臟氣自傷也。亦各從其類也。腎傷腰痛,虛羸不足,面目黧黑,遠行久立,力不能盡。(宜六味丸、煨腎丸、黑地黃丸之類。)肝傷腰痛,腹急脅脹,目視䀮䀮,所祈不得,意淫於外,宗筋弛縱,及為白淫。
(宜六味丸加知柏之類。)脾傷腰痛,肌肉濡漬,痹而不仁,飲食不化,腸胃脹滿,閉墜腰脅。(宜平胃散、局方普賢正氣散之類。)不內外因者,房室過度,煩勞不節,以致精力耗竭,腰膂空虛,發為腰痛。蓋精藏於腎,而腰者腎之府。力出於膂,而腰者膂所繫。其痛轉側屈伸不得,膝酸脛冷,腰中冷,面黑,傴僂不能久立。
(宜二至丸、子和無比山藥丸、六味丸之類。)一種腰痛,因作勞多汗,衣里冷濕,久久得之。其證身重不渴,小便自利,食飲如常,腰以下冷重,如帶五千錢者。(名曰腎著。腎著者,因勞極,腎膂之氣張散,汗濕乘之,乘其已所勝也。濕因注滲腰膂之間,著而不行,猶邪有著落,無礙他處,故但腰痛而重,更無他證。
如上所云,宜仲景腎著湯、子和禹功散、統旨清濕散、滲濕湯之類。)一種因搏擊、墮墜、閃肭,氣血凝滯,或只氣滯而血未至於瘀,或血瘀結而氣久方行,令人傴僂腫痛而重,牽引脅脊。氣滯者,呼吸亦痛,不能轉側,鼻塞。身不動,則痛亦定。(宜良方人參順氣散、烏藥順氣散之類。
)血瘀者,亦轉側不能,腰下重痛,若錐刀之刺,大便黑,面目黃,日輕夜重。(宜調榮活絡飲、仲景桃核承氣湯之類。)一種積痰停飲,阻滯於腰脅之間,有礙氣道,亦能作痛。其痛或作或止,或移易不定,或不仁,或麻木,或痛處如冰,腰脊重墜。(宜導痰湯、王隱君滾痰丸之類。
白話文:
標題:[第六十五篇:腰痛的脈象與症狀]
腰痛時的脈象,大多呈沉而弦的特徵。如果脈象同時帶有浮象,則可能是風邪所致;如果帶有緊象,則可能是因爲寒氣。
如果脈象弦滑,可能是痰飲導致;如果脈象濡細,可能是腎溼。如果脈象過大,可能是腎虛;如果脈象沉實,可能是閃挫傷。
腰痛通常是由足部的六條經絡出現問題引起的。足三陽經從頭部延伸到腳部,而足三陰經則從腳部進入腹部。當這些經絡受到邪氣侵襲,疼痛就會出現在它們經過的部位,這和頭痛、心痛的原因大致相同。然而,手部的六條經絡並不參與其中,因爲它們並不延伸到腰部。
腰痛的成因有三種,分別是外因、內因和不內外因。外因包括風、熱、寒、溼等環境因素。木生風,火生熱,水生寒,土生溼。風多傷及厥陰經,火多傷及少陽經,寒多傷及太陽和少陰經,溼多傷及太陰和陽明經。
例如,厥陰經引起的腰痛,感覺就像弓弦被拉緊;少陽經引起的腰痛,像針刺皮膚,無法俯仰或轉頭;太陽經引起的腰痛,會牽連頸部、背部和臀部,感覺沉重;少陰經引起的腰痛,會牽連到脊柱內側;太陰經引起的腰痛,腰部下方就像有橫木壓着,嚴重時可能尿失禁;陽明經引起的腰痛,無法轉頭,彷彿有東西在眼前,情緒容易悲傷。
內因主要包括恐懼、憤怒、抑鬱和憂慮等情緒問題。恐懼和失去意志會傷害腎臟,憤怒會傷害肝臟,抑鬱和憂慮會傷害脾臟。
例如,腎傷引起的腰痛,表現爲虛弱無力,面色暗黑,長途行走或長時間站立後,體力消耗殆盡;肝傷引起的腰痛,腹部緊張脹滿,視力模糊,慾望無法滿足,生殖器鬆弛,甚至出現白色分泌物;脾傷引起的腰痛,肌肉溼軟,失去知覺,飲食消化不良,腸胃脹滿,排泄困難。
不內外因指的是過度的性生活、勞累過度,導致精力耗盡,腰部空虛,引發腰痛。這是因爲精液儲存在腎臟,而腰是腎臟所在的地方。力量來自腰背,腰痛時,膝蓋痠軟,小腿冰冷,腰部感覺寒冷,面色發黑,身體彎曲,無法長時間站立。
還有一種腰痛,是因爲過度勞累出汗後,衣物潮溼,長期累積而成。症狀包括身體沉重,但不口渴,小便正常,飲食如常,但腰部以下感覺冷重,就像帶着五千錢一樣。
另一種腰痛,是因爲跌打、閃挫,導致氣血凝滯,或只是氣滯而未致血瘀,或血瘀結而氣滯久存,使人彎腰腫痛,牽連脅脊。氣滯者,呼吸也痛,無法轉身,鼻塞,不動時,疼痛就減輕。
血瘀者,也無法轉身,腰部下方疼痛沉重,如同錐刀刺痛,大便顏色變黑,面容黃疸,晚上疼痛加重。
還有一種是因爲痰飲積聚在腰部,阻礙氣道,也會引起疼痛。這種疼痛時有時無,位置不確定,或失去知覺,或麻木,或疼痛處如冰,腰部沉重。
總的來說,外因中,寒溼較多,風熱較少;內因中,腎虛最多,肝次之,脾臟最少。不內外因的影響也很明顯。謹慎生活的人,很少會遭受這些痛苦,可能一生都不會遇到。
所有腰痛的脈象,大多是沉弦,沉表示在裏在下,弦則表示疼痛,因此大多數是沉弦。如果脈象同時帶有浮象,是風邪虛浮的跡象,不是說在表面的浮象。如果脈象同時帶有緊象,可能是因爲寒氣緊縮。如果脈象同時帶有滑象,可能是痰飲。如果脈象同時帶有濡細象,可能是腎溼。如果脈象過大,可能是腎虛。如果脈象同時帶有實象,可能是閃挫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