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燈續焰》~ 卷八 (2)
卷八 (2)
1. 心腹痛脈證第六十三
而當脈所過如胃口、胸、膈、心包、膻中、脊、脅、臍、腹等處,隨經相引而痛。乃諸經之痛,豈心痛哉。(諸經之痛,則隨經有兼見之證。如肺經痛,惡寒、氣急、脹滿、痛引缺盆,宜參蘇飲、香蘇散、蘇合丸之類。大腸痛,上引膈,腸鳴口乾,宜四七湯、枳桔二陳湯之類。
胃痛,引脾及膺乳、嘔吐,宜二陳湯、平胃散、東垣溫胃湯、來復丹之類。脾痛,引胃脘、心下,腹脹善噫、善嘔、食不下,宜二陳湯、香砂平胃散、理中湯、來復丹之類。小腸痛,引膈胃,腸鳴,宜二陳湯、四七湯、蘇合丸之類。膀胱痛,引腰脊,惡寒,宜參蘇飲、東垣天台烏藥散。
腎痛,引胸中腰脊,心如飢、上氣、喝喝而喘、善恐,宜半硫丸、烏藥順氣散之類。心包痛,引包絡胸脅,胸脅支滿、心動、心煩、喜笑,宜二陳湯、鐵甕先生交感丹之類。三焦,痛引心包膻中,耳鳴,宜二陳湯、越鞠丸之類。膽痛,引胸膈脅肋、口苦、善太息、振寒,宜二陳湯、溫膽湯、小柴胡湯之類。
肝痛,引膈胃脅肋,嗌乾、嘔逆、胸滿,宜二陳湯四七湯、來復丹之類。)真心痛者,真臟痛也。蓋心為一身君主,神明所居,邪不易侵,病不易及。必也真臟自虛,神明失守,致心包厥痛之邪,乘虛而入。《難經》言其痛甚但在心。但在心,則毫不控引他處。必兼見神昏舌短,手足青冷。
斯為旦發夕死,夕發旦死之真心痛耳。以上諸痛,若脈見細遲,是氣減舒徐,厥邪衰退之象,理應從吉。設或大浮,知邪方盛。況心腹裡證而得表脈,更非所宜。雖不至於殞軀,亦難愈也。
白話文:
心腹疼痛的脈象診斷
如果疼痛沿著脈絡波及胃部、胸部、膈肌、心包、膻中、脊椎、脅肋、肚臍、腹部等處,這是經脈循行路線引起的疼痛。其實這並非單純的心臟疼痛,而是多種經脈的疼痛。各經脈疼痛會有不同的伴隨症狀。例如:
肺經疼痛,會伴隨惡寒、氣急、脹滿、疼痛牽扯到鎖骨上窩,可以使用參蘇飲、香蘇散、蘇合丸等藥物。大腸疼痛,疼痛會向上牽扯到膈肌,伴隨腸鳴、口乾,可以使用四七湯、枳桔二陳湯等藥物。
胃痛,會牽扯到脾經和胸部乳房部位,伴隨嘔吐,可以使用二陳湯、平胃散、東垣溫胃湯、來復丹等藥物。脾臟疼痛,會牽扯到胃脘部和心窩處,伴隨腹脹、頻繁打嗝、嘔吐、食慾不振,可以使用二陳湯、香砂平胃散、理中湯、來復丹等藥物。小腸疼痛,疼痛會牽扯到膈肌和胃部,伴隨腸鳴,可以使用二陳湯、四七湯、蘇合丸等藥物。膀胱疼痛,疼痛會牽扯到腰脊,伴隨惡寒,可以使用參蘇飲、東垣天台烏藥散等藥物。
腎臟疼痛,疼痛會牽扯到胸部和腰脊,伴隨飢餓感、氣短、呼吸急促、容易恐懼,可以使用半硫丸、烏藥順氣散等藥物。心包疼痛,疼痛會牽扯到包絡和胸脅,伴隨胸脅部脹滿、心悸、心煩、愛笑,可以使用二陳湯、鐵甕先生交感丹等藥物。三焦疼痛,疼痛會牽扯到心包和膻中,伴隨耳鳴,可以使用二陳湯、越鞠丸等藥物。膽囊疼痛,疼痛會牽扯到胸膈、脅肋,伴隨口苦、容易嘆氣、畏寒,可以使用二陳湯、溫膽湯、小柴胡湯等藥物。
肝臟疼痛,疼痛會牽扯到膈肌、胃部、脅肋,伴隨咽喉乾燥、嘔逆、胸悶,可以使用二陳湯、四七湯、來復丹等藥物。
真正的心臟疼痛,是心臟本身的疼痛。因為心臟是人體的君主,是神明居住的地方,邪氣不易入侵,疾病不易侵犯。只有心臟本身虛弱,神明失守,心包的邪氣才會乘虛而入,導致心包厥逆疼痛。《難經》說這種疼痛很劇烈,而且只在心臟部位。如果疼痛只在心臟,則不會牽扯到其他部位,並且會伴隨神志不清、舌短、手腳冰冷等症狀。
這種情況預後很差,可能是早晨發病晚上死亡,或者晚上發病早晨死亡。
以上這些疼痛,如果脈象呈現細弱遲緩,說明氣血虛弱,邪氣衰退,預後較好。但如果脈象大浮,說明邪氣正盛。更糟糕的是,如果心腹疼痛而脈象卻表現為表證,則預後不佳,即使不至於死亡,也很難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