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診遵經》~ 卷下 (10)
卷下 (10)
1. 診舌苔垢條目
舌深赤。苔薄而滑者。正勝邪。舌淡紅。苔厚而澀者邪勝正。舌深赤而明潤。苔厚而燥澀者。形氣病氣俱有餘。舌淡紅而枯暗。苔薄而冷滑者。形氣病氣俱不足也。顧前人獨言其苔。後學當察其色。參之五法。合之四診。則凡黃白灰黑之苔。莫不有寒熱虛實之辨。即雜病亦有可驗者。
非特傷寒而已也。金剛經云。如來常說。汝等比邱。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然則學斯法者。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胸中有一定法。無一成法。庶幾其有法歟。
白話文:
診舌苔垢條目
舌頭深紅色,苔薄而光滑,表示正氣旺盛,邪氣較輕。舌頭淡紅色,苔厚而粗糙,表示邪氣旺盛,正氣不足。舌頭深紅色且光潤,苔厚而乾燥粗糙,表示形氣(身體的元氣和氣血)和病氣都過盛。舌頭淡紅色且枯暗,苔薄而濕冷光滑,表示形氣和病氣都虛弱不足。古人只注重觀察舌苔,後學應該同時觀察舌頭顏色,並結合五法(望聞問切等診斷方法)和四診(望、聞、問、切)綜合判斷。因此,無論舌苔是黃色、白色、灰色還是黑色,都能辨別出寒熱虛實的情況,甚至能用於診斷各種雜病,而不僅僅是傷寒。
如同《金刚經》所說:「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學習這種方法,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心中應該掌握一定的診斷方法,但不能墨守成規,這樣才能真正掌握診斷的技巧。
2. 診舌津液條目
既集舌苔之條目,當集津液之條目。夫腎主津液,內溉臟腑,經系舌本,外應病症。故察津液之多少,可知腎氣之盛衰;察津之滑澀,可知病氣之寒熱。由是而言,有因外寒而滑者,有因內寒而滑者,有因虛熱而澀者,有因實熱而澀者。諸書謂舌上白苔而膩滑,咳逆短氣者,
痰飲也。咳而口中有津液,舌上苔滑者,肺寒也。脈陰陽俱緊,口中氣出,唇口乾燥,蜷臥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苔滑,勿妄治也。到七八日來,其人微發熱,手足溫者,此為欲解。到八日以上,反大發熱者,此為難治。設使惡寒者,必欲嘔也;腹內痛者,必欲利也。舌上無苔而冷滑,
脈微惡寒,身蜷而臥者,少陰中寒也。臟結舌上白苔滑者,難治也。兩臂不舉,舌本燥,善太息,胸中痛,不得轉側,食則吐而汗出者,肝中寒也。舌無苔而乾燥者,腎臟不足,津液虛竭也。舌苔中心黑厚而乾者,謂之焙舌,邪傳少陰,熱甚津枯也。惡寒發熱,而津液如常者,
邪在太陽之表也。白苔乾厚,無汗惡寒,身疼痛者,表未解也。熱病五六日,口燥舌乾而渴者,少陰病也。舌乾咽腫,上氣嗌乾及痛,煩心心痛者,病在足少陰也。嗌乾口渴,苔不滑而澀者,邪傳厥陰也。津液乾燥,舌上苔者,表邪傳裡也。舌焦唇槁臘干嗌燥者,腠理閉,汗不出也。
傷寒吐下後,七八日不解,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熱結在裡,表裡俱熱也。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熱在裡而耗其津液也。黑刺破裂而乾燥者,熱甚而津涸也。舌灰黑中有干刺,咽乾口燥者,熱結在少陰也。滿舌黑苔而生大刺,乾燥底紅者,實則可下之證也。
傷寒十一日,舌乾已而嚏者,少陰病衰也。下痢舌黃燥而不渴,胸中實,下不止者,死證也。腹滿口乾舌燥者,腸間有水氣也。舌中黑無苔而燥者,津液受傷,虛火用事也。此集諸書之言津液者,愚謂舌色淡紅,苔薄而滑者,內寒也;舌色深赤,苔厚而滑者,外寒也;苔薄而澀,
舌淡紅者,虛熱也;苔厚而澀,舌深赤者,實熱也。然正虛者,邪氣有有無之辨;邪實者,正氣有盛衰之分。宜合之五法,參之四時,庶不至虛虛實實,損不足而益有餘矣。第察舌之時,病人宜診而後食,則苔之厚薄易分;診而後飲,則苔之滑澀易辨。至於乾黑之舌,又當以蜜拭苔垢,
然後視其形色,紅赤者可治,青黑者不可治。亦望舌之所宜知也。若夫部位之分,或因形色,或因苔垢,或因津液,可以類推,故不復集。
白話文:
[診斷舌頭津液的情況]
既然我們已經討論了舌苔的相關知識,現在該來看看舌頭的津液情況。因為腎臟主導著津液的生成,它從內部滋潤著我們的臟腑,並且與舌頭有直接的聯繫,反映在外部就是各種疾病症狀。所以,通過觀察津液的多寡,可以判斷腎氣的強弱;透過津液的滑順或乾澀,可以得知病情的寒熱程度。
進一步來說,舌頭滑順可能由外感寒氣或內有寒氣引起;而乾澀則可能是虛熱或實熱的結果。醫書中指出,舌頭上有白色膩滑的苔層,且有咳嗽、呼吸困難的現象,這通常是痰飲的症狀。如果咳嗽時口中會產生津液,舌苔滑潤,那可能是肺部有寒氣。當脈搏呈現陰陽皆緊的狀態,口中有氣息散出,嘴脣和口腔乾燥,蜷縮躺臥且腳冷,鼻涕流不停,舌頭上有滑潤的苔層,這種情況不宜隨意治療。一般在七八天之後,病人稍微發熱,手腳回暖,這是病情好轉的跡象。但如果八天之後,病人的發熱症狀劇烈,治療起來就較為困難。假如出現畏寒的症狀,病人很可能會想嘔吐;若是腹部疼痛,可能預示著拉肚子的可能。
舌頭沒有苔層,且冰冷滑潤,脈搏微弱且畏寒,身體蜷縮躺臥,這表示病患可能受到少陰經的寒氣影響。如果舌頭上有白苔且滑潤,這通常很難治療。兩臂無法抬起,舌根乾燥,常常嘆氣,胸部疼痛,無法翻身,吃東西會嘔吐並伴隨出汗,這些都是肝臟受寒的徵兆。舌頭無苔且乾燥,顯示腎臟功能不佳,津液虛弱。舌苔中心黑色厚重且乾燥,這種被稱為焙舌的情況,是邪氣傳入少陰經,熱度高且津液乾涸的表現。若病人畏寒發燒,但津液正常,這表示邪氣在太陽經的表面。白色苔層乾厚,無汗且畏寒,全身疼痛,表示邪氣尚未被排除。熱性疾病到了第五六天,口乾舌燥且口渴,這可能是少陰經的問題。舌頭乾燥,咽喉腫脹,上氣道乾燥疼痛,心情煩躁,胸口疼痛,這表示病變可能在足少陰經。咽喉乾燥,口渴,苔層不滑潤且乾澀,這通常表示邪氣已傳入厥陰經。津液乾燥,舌頭上有苔層,這表示邪氣由表皮進入體內。舌頭乾燥,嘴脣裂開,咽喉乾燥,這表示皮膚毛孔閉塞,無法排汗。
感冒後嘔吐或瀉肚,七八天後仍未康復,偶爾畏風,極度口渴,舌頭乾燥且煩躁,想要喝大量水,這表示熱毒積聚於體內,表裡皆熱。口渴想喝水,口乾舌燥,這表示熱毒在體內消耗津液。舌頭上的黑色刺破且乾燥,表示熱度高且津液耗盡。舌頭上灰黑的苔層中夾雜著乾燥的刺狀物,咽喉乾燥,口渴,這表示熱毒在少陰經。舌頭上布滿黑色苔層,長出大刺,乾燥且底部呈紅色,這表示可以使用通便療法。
感冒第十一日,舌頭乾燥後打噴嚏,這表示少陰經的病情正在減輕。下痢,舌頭黃色乾燥但不口渴,胸部滿悶,瀉肚不停,這是死亡的徵兆。腹部飽脹,口乾舌燥,這表示腸胃有水氣。舌頭中央黑色無苔且乾燥,這表示津液受損,虛火上升。以上整理了醫書中關於津液的描述,我認為,舌色淡紅,苔層薄且滑潤,這表示內有寒氣;舌色深紅,苔層厚且滑潤,這表示外有寒氣。苔層薄且乾澀,舌色淡紅,這表示虛熱;苔層厚且乾澀,舌色深紅,這表示實熱。
然而,對於正氣虛弱的病人,邪氣可能或顯或隱;對於邪氣實在的病人,正氣可能強壯也可能虛弱。因此,應該結合五種診斷方法,參考四季變化,才能避免誤診,不會傷害體虛的人,也不會讓體質好的人過度進補。在觀察舌頭時,病人應在診斷後再進食,這樣可以更容易分辨苔層的厚薄;診斷後再喝水,可以更清楚區分苔層的滑順或乾澀。對於乾燥黑色的舌頭,可以用蜂蜜擦拭掉苔垢,再仔細觀察其形態和顏色,紅色或橙色的舌頭還可以治療,但青色或黑色的舌頭則表示病情嚴重。這也是觀舌時需要注意的地方。
至於舌頭各部位的特徵,可能根據形態、顏色、苔垢或津液狀況來判斷,這些都可以類推,所以不再重複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