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雲峰

《臨症驗舌法》~ 下卷 (7)

回本書目錄

下卷 (7)

1. 八味地黃丸方

附子(一兩),肉桂(一兩),熟地(八兩),山藥(四兩),萸肉(四兩),丹皮(三兩),茯苓(三兩),澤瀉(三兩)

按:上方主治命門火衰,元陽虛憊,變為泄瀉,腹脹陽痿,精寒不育,兩膝痠疼,腰軟無力,兩目昏花,不能遠視,悉以此方治之。易曰:「日以煊之。」此方是也。

凡舌見黑色乾燥,而形色反見胖嫩者,腎與膀胱陰陽俱虛也,枸杞養榮湯主之。繼用十補丸。

白話文:

八味地黃丸方:

此方由附子、肉桂、熟地黃、山藥、茱萸肉、丹皮、茯苓、澤瀉組成。主要治療腎陽不足引起的症狀,例如:腹瀉、腹脹、陽痿、精子不足導致不育、膝蓋酸痛、腰酸無力、視力模糊等。此方如同太陽般溫煦滋養腎陽。

如果舌頭呈現黑色乾燥,但身體卻顯得肥胖滋潤,表示腎臟與膀胱的陰陽都虛弱,則需服用枸杞養榮湯,之後再服用十全大補丸。

2. 枸杞養榮湯方

枸杞(四錢),遠志(一錢),歸身(二錢),五味(錢半),白芍(三錢),熟地(六錢),人參(錢半),白朮(三錢),炙草(錢半),茯苓(錢半),肉桂(五分),陳皮(錢半),炙耆(三錢無參倍用),煨姜(錢半),大棗(五枚)

白話文:

枸杞養榮湯:枸杞4克,遠志1克,當歸2克,五味子1.5克,白芍藥3克,熟地黃6克,人參1.5克,白朮3克,炙甘草1.5克,茯苓1.5克,肉桂0.5克,陳皮1.5克,炙黃耆3克(無參倍用),炮薑1.5克,大棗5枚。

3. 十補丸方

熟地(八兩),山藥(四兩),萸肉(四兩),丹皮(三兩),茯苓(三兩),澤瀉(三兩),附子(一兩制),肉桂(一兩),鹿茸(二兩無則鹿膠代之),五味(一兩),蜜丸

按:上方主治,腎臟虛冷,面黑足寒,耳聾膝軟,小便不利等症。

凡舌見黑色滑潤,而形色又兼胖嫩者,腎與膀胱元氣大憊也,附子養榮湯主之。繼用右歸丸。

白話文:

十補丸方

此方由熟地、山藥、萸肉、丹皮、茯苓、澤瀉、附子、肉桂、鹿茸(無則用鹿膠代替)、五味子組成,主治腎臟虛寒,症狀包括面色黑、腳冷、耳聾、膝蓋無力、小便不利等。

如果舌頭呈現黑色、濕潤、肥胖且柔軟,表示腎臟和膀胱的元氣嚴重虧損,應先服用附子養榮湯,然後再服用右歸丸。

4. 附子養榮湯方

附子(錢半),遠志(一錢),白芍(三錢酒炒),歸身(二錢),五味(錢半),熟地(六錢),肉桂(五分),茯苓(錢半),人參(錢半或二三錢),炙耆(五錢無參倍用),白朮(三錢),陳皮(錢半),炙草(錢半),煨姜(二錢),大棗(五枚)

上將熟地棗肉搗爛,其餘炒磨為末,加蜜為丸,即予家所制萬應一粒丹者是也。凡中風傷寒,痘疹胎產,及血症喉痹等症,勢在危急,刻不可緩者,每用一粒,滾湯研化,不時灌服,其勢自定。繼予兩粒三粒,其病自退。如調治久病,則作細丸,每服五錢,早晚兩時,空心米飲送下。

按:上方主治勞役過度,飢飽失時,思慮太甚,鬱結尤多,以致脾肺氣虛,榮血不足,畏寒發熱,食少無味,四肢無力,懶動怠惰,嗜臥身倦,飢瘦色枯,氣短驚悸,怔忡健忘少寐;或中風卒倒,張口直視,手撒遺尿,或傷寒重劇,譫妄昏沉,撮空見鬼;或身振脈搖;或筋惕肉潤;或吐血、衄血、便血不止;或自汗、盜汗、頭汗不收;或嘔吐泄瀉;或水腫腹脹;或眩暈呃逆;或痰湧喘急;或筋骨疼痛;或手足痿痹;或心腹腰背肋脅諸痛難當;或九竅不利;或瘧痢疾疾,諸藥不效;或脫肛痔漏,積久不痊;或夜熱咳嗽;或夢遺白濁;或婦女經閉、血淋崩中帶下,胎前產後;或幼稚急驚慢脾,疳積吐瀉,麻疹痘瘡;或發背癰疽,不能起發收功;或瘰癧流注,不能消散潰斂,種種雜症。

不拘新久,但看其面色㿠白痿黃,病勢日輕夜重,而其舌胖嫩滑潤者,勿論其脈症,投以此方,無不立應。更有其舌由白而黃,由黃而黑,甚至焦乾燥裂,而其舌頭浮大而胖壯者,屬寒涼太過,五臟虛冷也,亦必此方救之。余家救活各科危症,夙號專門,三吳遠近,兩浙東西,活人無算,而起死回生之力,此方十居六七。蓋其用之廣而效之神,誠有不能殫述者,姑陳其略,以為重生者告。

白話文:

附子養榮湯方

此方以附子、遠志等藥材組成,用於治療多種危急重症及久病。方中熟地、大棗搗爛,其餘藥材炒磨成末,加蜜製成丸劑。

危急重症如中風、傷寒、痘疹、產後病、血症、喉痹等,可取一丸以滾水溶化,隨時服用,病情危急時可服用數丸。久病調理則可製成小丸,每次服用五錢,每日早晚空腹服用,米湯送服。

此方主治因勞累過度、飲食不規律、思慮過重等導致的脾肺氣虛、血虛等症狀,例如畏寒發熱、食慾不振、四肢無力、嗜睡乏力、消瘦、氣短心悸、健忘失眠等;以及中風、傷寒等危重症狀,如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等;其他如吐血、鼻出血、便血、自汗盜汗、嘔吐腹瀉、水腫、眩暈、呃逆、喘息、筋骨疼痛、手足麻痺、各種疼痛、九竅不通、瘧疾痢疾、脫肛痔漏、夜間發熱咳嗽、夢遺、婦女經閉、血淋、帶下、產後病、小兒疳積、麻疹、痘瘡、癰疽、瘰癧等,甚至一些西醫難以治療的疑難雜症。

無論病情新舊,只要患者面色蒼白萎黃,病情夜間加重,舌頭胖嫩濕潤,即可使用此方,療效顯著。即使舌苔由白轉黃、由黃轉黑,甚至乾燥裂開,但舌頭仍然肥大,表明寒邪入侵,五臟虛寒,也可用此方治療。此方曾救治無數危重病人,療效顯著,應用範圍廣泛。

5. 右歸丸方

附子(一兩),肉桂(一兩),熟地(八兩),枸杞(四兩),山藥(四兩),萸肉(四兩),杜仲(三兩),歸身(三兩),菟絲(三兩),鹿膠(三兩),蜜丸

按:上方主治,凡命門空虛等症,八味丸治之,不愈者,此方神效。見症已詳八味丸下。

白話文:

右歸丸方:

此方以附子、肉桂溫補腎陽,熟地滋陰補血,枸杞、山藥、萸肉、杜仲、續斷、菟絲子滋補肝腎,鹿膠補益精血。主治命門火衰,腎陽不足等症。若服用八味丸無效者,此方療效顯著。症狀詳見八味丸條目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