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學山

《高註金匱要略》~ 奔豚氣病脈證治第八 (1)

回本書目錄

奔豚氣病脈證治第八 (1)

1. 奔豚氣病脈證治第八

一條,師曰。病有奔豚。有吐膿。有驚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從驚發得之。

病字。貫下文四部而言。豚、即豬畜。奔豚者。足少陰腎水之癸氣。寄位於亥。動則上衝。如驚豬奔突。故以之為名。然心陽照臨。而胸中氤氳之氣。能逼下陰靜伏。驚則神散而上虛。故奔豚之氣。得以乘虛而突犯之矣。吐膿者。肺屬金而主氣。又心之神為火。神火因驚而出。

如電光石火。則肺金受克。而敗其阻滯之金液故也。驚怖之驚。指惕然自儆。如兒童病風熱。及神虛之人。睡夢驚跳之義。與下文驚發之驚不同。蓋下文之驚。凡一切奇險境遇。及耳目之所猝然見聞者。皆是。怖。合恐懼而言。蓋恐屬血虛。似乎內無憑依之主。懼屬氣削。似乎外有凌駕之疑。

怖則陰血內空。而虛神外張。常有不遑設備之象。故曰合恐懼而言也。蓋驚則神明渙散。而其中之精汁。亦與之而從空俱耗。如氣出釜甑。而濕潤隨之以飛越之義。及心君復辟。而內外之倉庫已虛也。火邪者。外火也。外火逼出心液而為汗。則心神已在孤危。而外火已有乘虛之勢。

加之以驚。則靈明出舍。而為外火騰內入之室矣。故曰此四部病。皆從驚而發。遂致得此病也。吐膿等三症。雖不入本篇。因與奔豚同得於驚。故類及之。然亦可借彼以明奔豚一症。有氣虛血虛。並氣血兩虛之別也。

二條,師曰。奔豚病。從少腹起。上衝咽喉。發作欲死。復還止。皆從驚恐得之。

此敘奔豚之正病也。上下二焦。譬之天地陰陽。各相當而無所侵犯。於是上焦以天之陽氣。從西肺而下降。下焦以地之陰精。從東肝而上升。故曰左右者陰陽之道路。若上焦之心氣一空。則下焦少腹之陰。不由左右升降之道路。而於中衝直上。以犯清虛。且更至於咽喉矣。夫上焦胸分。

為心肺之城郭。奔豚之氣。迫肺。則氣道幾阻。迫心。則神機將竄。故發作欲死。但上極必復。沖極必還。下焦之賊陰。復還於下。則上焦之神氣。亦復還於上矣。故止。凡不測之事。猝然臨之於意外。則驚。凜然持之於意中。則恐。皆能銷鑠其陽神陽液。而招奔脈之上突。

故曰皆從驚恐得之也。張子和謂驚為自不知。恐為自知。確甚。

三條,奔豚。氣上衝胸。腹痛。往來寒熱。奔豚湯主之。

奔豚湯方

芎藭(二兩),當歸(二兩),芍藥(二兩),半夏(四兩),黃芩(二兩),甘草(二兩),生薑(四兩),生葛(五兩),甘李根白皮(一升)

上九味。以水二斗。煮取五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夜一服。(以四服各一升計之。當作煮取四升。否則宜云溫服一升二合為是。其當日傳寫之訛耶。)

此平日陽明胃氣。少陽膈氣素壯。乍受驚恐。心陽既馳。而心血尤短。以致陽明少陽二腑之氣。同上而爭趨空處。而為奔豚之變症也。夫奔豚之義。原因北方亥氣。衝突上焦。故名。不知三焦臣伏之用。從上制中。從中制下者也。上氣因驚而虛。則上不能制中。於是陽明少陽之氣。

白話文:

奔豚氣病脈證治第八

第一部分:老師說,奔豚病有四種成因:奔豚、吐膿、驚怖、火邪。這四種病都是由驚嚇引起的。

「病」字貫穿下文四種病症。「豚」就是豬。「奔豚」指的是足少陰腎經的癸水之氣,寄居在亥位,動起來就會向上衝,像受驚的豬一樣奔突,所以叫做奔豚。然而,心陽照臨,胸中氤氳之氣能夠抑制下焦陰氣的躁動。驚嚇則使神氣渙散,上焦虛弱,所以奔豚之氣得以乘虛而上犯。吐膿是因為肺屬金主氣,而心之神為火,神火因驚嚇而外洩,如同電光火石,則肺金受克,損傷了肺臟的津液。驚怖中的「驚」,指的是突然受驚,如同兒童患風熱或神虛之人睡夢中驚跳,和下文「驚發」的「驚」不同。下文的「驚」,指的是一切突發的危險遭遇,以及耳目突然見聞到的驚嚇。「怖」則是恐懼的意思,恐屬血虛,好像內心沒有依託;懼屬氣虛,好像外有威脅。怖則陰血內虛,而虛神外張,常常有措手不及的樣子。所以說「合恐懼而言」。驚嚇會使神明渙散,精氣也隨之消耗,就像氣體從釜甑中噴出,濕潤之氣也隨之飛散,等到心神恢復,內外精氣已經空虛了。火邪,指的是外來的火邪,外火逼迫心液排出汗液,則心神已經處於危險之中,外火已經有乘虛而入的勢頭。再加上驚嚇,則心神離體,外火得以侵入。所以說這四種病都是由驚嚇引起的,導致了這些病症。吐膿等三種症狀雖不屬於本篇,但與奔豚一樣都是由驚嚇引起,所以一併列舉,也可以借此說明奔豚一症,有氣虛、血虛和氣血兩虛之分。

第二部分:老師說,奔豚病從少腹開始,向上衝到咽喉,發作時像要死了一樣,然後又自行停止,都是由驚恐引起的。

這是奔豚病的症狀描述。上下二焦,比作天地陰陽,各司其職,互不干擾。上焦依靠天之陽氣,從西肺下降;下焦依靠地之陰精,從東肝上升。所以說左右是陰陽之氣運行的道路。如果上焦心氣虛空,則下焦少腹的陰氣就不再循經絡升降,而從中間直衝向上,犯了清虛之位,甚至到達咽喉。上焦胸部是心肺的屏障,奔豚之氣逼迫肺臟,則氣道幾乎阻塞;逼迫心臟,則神機將亂,所以發作時像要死了一樣。但是向上衝到極點就會回落,衝到極點就會返回,下焦的陰邪之氣返回下焦,則上焦的神氣也返回上焦,所以停止。凡是不測之事,突然遇到,就是驚;心中凜然害怕,就是恐。都能消耗陽氣和津液,導致奔豚之氣上衝。所以說都是由驚恐引起的。張子和說「驚」為不知, 「恐」為自知,非常精確。

第三部分:奔豚,氣向上衝擊胸部,腹部疼痛,往來寒熱,奔豚湯主治。

奔豚湯方:

芎藭(二兩),當歸(二兩),芍藥(二兩),半夏(四兩),黃芩(二兩),甘草(二兩),生薑(四兩),生葛(五兩),甘李根白皮(一升)

上九味,以水二斗,煮取五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夜一服。(按:以四服各一升計之,當作煮取四升。否則宜云溫服一升二合為是。其當日傳寫之訛耶。)

這是平日陽明胃氣、少陽膈氣素來強壯的人,突然受到驚恐,心陽外馳,而心血不足,以致陽明少陽二腑之氣,向上爭奪空虛之處,而形成奔豚的變證。奔豚的病機,是因為北方亥氣衝擊上焦,所以得名。不知道三焦互相協調運用的道理,上焦制中焦,中焦制下焦。上焦之氣因驚嚇而虛,則上焦不能制約中焦,於是陽明少陽之氣……

(原文最後一句殘缺,無法翻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