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註金匱要略》~ 黃疸病脈證治第十五 (3)
黃疸病脈證治第十五 (3)
1. 黃疸病脈證治第十五
此言酒疸之初症變症也。酒於酸、苦、甘、辛、咸中。無正味。其味屈曲。而性從木。故先入肝膽。肝膽受熱而乘其所勝。故脾胃為酒黃疸之總根。但脾通於肺。胃浮於脘。而症從上見。故有上條之心中熱。及本條之腹滿、欲吐、鼻燥等候。脾熱滿而還注少厥二陰。胃熱滿而下注大小腸、膀胱。
故有上條之小便不利。及足下熱。並二十條之茵陳五苓散。十七條之梔子大黃湯等方。此條。特揭其總法耳。蓋謂因酒而黃疸者。其上下固多熱候。然又有一種陽衰陰盛之人。傷酒之熱濕。堆積中土。因無陽氣以搏之。故其初症。竟或上而心下。下而足下。俱無熱者。夫心下病熱。
則液短而生煩。煩則語言必冒突而急錯。今靜言了了。故知其無熱也。濕自勝。故腹滿。熱自勝。故欲吐、鼻燥。此皆上炎之症。上炎者脈必浮。脈症俱高。故宜吐以越之也。此句是主。若腹滿諸症雖具。加之足下熱。小便不利。則熱濕下逼。脈必以沉弦下應。脈症俱深。又宜導而下之之為便矣。
曰先吐、先下。則吐後再下。下後再吐。其隨症施治之意。又在言外矣。但下藥。則有梔子大黃湯。而吐藥不列方者。其意。或以吐惟瓜蒂一散。故不復贅耶。舊注。謂宜梔豉湯。若論主酒疸之本湯內。兩用梔豉。主谷疸之茵陳湯。並從主黃疸之大黃硝石湯。俱單用梔子。則主梔豉湯。
似於本門為近理。殊不知梔豉。非吐劑。辨詳傷寒本湯注。豈服此而探以為吐乎。是有待於高明之鑑定焉。
八條,酒疸。心中熱。欲嘔者。吐之愈。
心中熱。欲嘔。為熱濕上衝之應。故亦宜吐以越之。承上文。言不特無熱而腹滿、欲吐、鼻燥者。宜用吐法。即有熱而下部之症未見者。其例亦同。且與但見下部之症。而不見上症者。其當遵攻下之例。交相互發也。
九條,酒疸下之。久久為黑疸。目青面黑。心中如啖蒜齏狀。大便正黑。皮膚、爪之不仁。其脈浮弱。雖黑微黃。故知之。
此言酒疸所變之黑疸。與三條及十六條之女勞疸。黑雖同。而症自懸絕之辨也。酒疸。有宜吐、宜下兩症。熱濕在心下者。當吐。而先下之。則徒傷其陰。而心下之熱濕仍在也。且熱邪以陰傷而愈熾。熱極則血欲枯。而其色漸黑。故久久則為黑疸。目為膽之果。膽熱則蒸其汁於上。
故目青。面為胃之應。胃熱如焦其土於中。故面黑。心中如啖蒜齏者。陽液不足供熱邪之暴殘。而刻削嘈雜似之。故藉以為狀也。大便正黑者。亢火奪中土之化。故其所下者。有草灰木炭之象也。皮膚不仁者。熱逼少陰。心主之神靈。中阻而不外貫也。其脈浮弱。浮為熱。為在上。
浮而弱。為陰虛。夫陽分上熱而陰分下虛。豈非宜吐之酒疸。而誤下之所致乎。但額黑便黑。分明女勞疸之候。而謂成於酒疸之變症者。以黃為酒疸。今雖黑而微有黃色。故知其非女勞也。
白話文:
黃疸病脈證治第十五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酒疸的初期和轉變症狀。酒的滋味在酸、苦、甘、辛、鹹五味之外,沒有固定的味道,滋味複雜,而其性屬木,所以先進入肝膽。肝膽受熱而影響其所克制的臟器,因此脾胃是酒黃疸的根本原因。但脾與肺相通,胃在腹部上部,所以症狀先從上部出現,例如文中提到的心中煩熱,以及腹脹、想吐、鼻乾等症狀。脾熱導致熱邪下注少陰經(腎經),胃熱則下注大小腸、膀胱,因此出現小便不利和腳底發熱等症狀,並需使用茵陳五苓散、梔子大黃湯等藥方。這段文字主要闡述治療酒疸的總體方法。
酒疸患者多半有上下的熱症,但也有陽氣不足、陰盛之人,因酒導致的濕熱積聚於中焦(脾胃),由於缺乏陽氣來驅散,所以初期症狀可能上部(心下)和下部(腳底)都沒有發熱。若心下有熱,則津液不足而煩躁,煩躁則說話必然急促而語無倫次,但若說話清晰,則說明沒有熱症。濕邪盛則腹脹,熱邪盛則想吐、鼻乾,這些都是上焦熱盛的症狀,上焦熱盛則脈象浮滑,脈症都偏於上焦,因此應該用吐法來治療。這是主要的治療方法。如果腹脹等症狀俱全,再加上腳底發熱、小便不利,則說明熱濕下注,脈象則沉弦,脈症都偏於下焦,應該用瀉下法治療。
因此,先用吐法還是瀉下法,要根據情況而定,吐後再瀉,瀉後再吐,具體治療方法需根據症狀而定。瀉下藥方有梔子大黃湯,但文中沒有列出吐藥的方劑,可能是因為吐法主要用瓜蒂散,所以不再贅述。舊注提到宜用梔豉湯,但考慮到治療酒疸的主要方劑中,兩者都用到梔豉,而治療谷疸的茵陳湯以及治療黃疸的大黃硝石湯只用梔子,因此用梔豉湯似乎更符合本篇的論述。然而,梔豉湯並非吐劑,詳見傷寒論的注釋,服用此方並不能達到吐的效果,這需要高明的醫師來判斷。
第八條提到,酒疸心中煩熱,想吐的,用吐法治療效果好。
心中煩熱,想吐,是熱濕上衝的表現,因此也應該用吐法治療。這段文字說明,不僅是沒有發熱,而有腹脹、想吐、鼻乾的患者要用吐法,即使有發熱,而下部症狀未出現的患者,也適用於此法;而只有下部症狀而沒有上部症狀的患者,則應該採用攻下法,這兩種方法可以互相運用。
第九條提到,酒疸瀉下後,久而變為黑疸,眼睛青綠,面色黑,心中感覺像吃了蒜泥一樣,大便黑色,皮膚和指甲感覺麻木,脈象浮弱,雖然發黑但略帶黃色,由此可以判斷。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酒疸轉變成黑疸的情況,與文中提到的其他黑疸類型不同。酒疸患者有的需要吐法,有的需要瀉下法,熱濕在心下的應該用吐法,如果先用瀉下法,則會損傷陰氣,而心下的熱濕仍然存在。而且熱邪會因陰氣受損而加重,熱極則血液將會枯竭,顏色逐漸變黑,所以久而久之就會變成黑疸。眼睛是膽的表現,膽熱則蒸騰膽汁向上,所以眼睛青綠;臉是胃的表現,胃熱如同灼燒土地,所以臉色發黑;心中感覺像吃了蒜泥一樣,是因為陽氣不足,無法抵禦熱邪的侵襲,因此形容其感覺如刀割般嘈雜;大便黑色是因為亢盛的火氣奪取了中焦的運化功能,所以排泄物如同草木灰和木炭;皮膚麻木是因為熱邪逼迫少陰經,心主神明,中焦受阻,神氣不能外達;脈象浮弱,浮代表熱邪在上,浮而弱則代表陰虛,陽在上焦亢盛而陰在下焦虛弱,這豈不是因為本該用吐法治療的酒疸而誤用瀉下法造成的嗎?雖然額頭和便黑,與女勞疸的症狀相似,但說是酒疸轉變而成的,是因為酒疸以黃色為表現,現在雖然是黑色,但仍略帶黃色,所以可以判斷這不是女勞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