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昰

《脈訣匯辨》~ 卷二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 卷二

小序,崔紫虛所著《四言脈訣》,由來尚矣。刪補之者,為李月池氏,更名《四言舉要》。予取兩刻而損益之,或繁或簡,期合於理而已,敢曰崔、李之功臣哉。

脈為血脈,氣血之先;血之隧道,氣息應焉。

脈為氣乎?而氣為衛,衛行脈外,則知非氣矣。脈為血乎?而血為營,營行脈中,則知非血矣。脈為經隧乎?而經隧實繁,則知非經隧矣。善乎華元化云:「脈者,氣血之先也。」蓋人之身,惟是精與氣與神三者,精氣即血氣,氣血之先,非神而何?人非是神無以主宰血氣,保合太和,流行三焦,灌溉百骸。故脈非他,即神之別名也。

明乎此,則氣也、血也,渾淪條析;所謂氣如橐籥,血如波瀾,一升一降,以成其用,而脈道成矣。

資始於腎,資生於胃;血脈氣息,上下循環。

人未有此身,先有此腎,氣血藉之以立基。而神依於氣,氣依於血,血資於谷,谷本於胃;是知胃氣充則血旺,血旺則氣強,氣強則神昌。故曰:「先天之根本在腎,後天之根本在脾。」(脾胃相為夫妻。)神之昌與否,皆以脈為徵兆。脈之行也,氣行而血隨,上下周匝,起伏交會,呴濡守使,各盡其職。十二經中,皆有動脈;惟手太陰,寸口取決。

《難經·一難》曰:「十二經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何謂也?扁鵲曰:『寸口者,脈之大會,手太陰之動脈也。』」以肺為五臟六腑之華蓋,布一身之陰陽,居於至高之位,凡諸臟腑皆處其下,肺繫上連喉嚨吭嗌,以通呼吸。肺主一身之氣,氣非呼吸不行,脈非肺氣不布故耳。

然《素問·五臟別論》曰:「帝曰『氣口何以獨為五臟主?』岐伯曰:『胃者,水穀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其義又所重在胃矣,細思之而理則一也。氣口本屬太陰,而曰「亦太陰」者,蓋氣口屬肺,手太陰也,布行胃氣,則在於脾足太陰也。按《靈樞·營衛生會篇》曰:「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

」《厥論》曰:「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素問·經脈別論》曰:「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脾氣必歸於肺,而後行於臟腑營衛,所以氣口雖為手太陰,而實即足太陰之所歸,故曰「氣口亦太陰」也。乃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由胃入脾,由脾入肺,此地道卑而上行也。

由肺而分布於臟腑,此天道下濟而光明也。土居中而為金之母,系諸脈之根;肺居高而有君之象,布諸脈之令;故曰肺朝百脈,而寸口為之大會,猶水之朝宗於澥也。又考氣口即寸口也。肺主諸氣,氣之盛衰見於此,故曰氣口。脈出太淵,共長一寸九分,故曰寸口。又肺朝百脈,脈之大會聚於此,故曰脈口。

其實一也。吳草廬曰:「醫者於寸、關、尺,輒名之曰此心脈、此肺脈、此肝脈、此脾脈、此腎脈者,非也。五臟六腑凡十二經,兩手寸、關、尺者,手太陰肺金之一脈也。分其部位以候他藏之氣耳。脈行始於肺,終於肝,而復會於肺,肺為氣出入之門戶,故名曰氣口,而為脈之大會,以佔一身焉。

」李時珍曰「兩手六部,皆肺之經脈也,特取此以候五臟六腑之氣耳,非五臟六腑所居之處也。」《靈樞》、《素問》、《難經》載十二經脈有走於手而不從三部過者,如手陽明大腸經之脈,起大指次指之端,從大指次指之間盡處為合谷一路,為臂之上廉,入肘外,上肩而終迎香,以交於足陽明胃經也。與右寸無干。

足陽明胃經之脈,起於鼻之交頞中,下行屬胃,絡大腸,至足,而終於厲兌,(足大指端。)以交於足太陰脾經也,與右關無干。足太陰脾經之脈,起於足之大指之端,上行膝股,入腹中,以交於手少陰心經也。與右關無干。手少陰心經之脈,起於心中,下絡小腸,其支者循臑下,下肘內後廉小指一路,終於小指之端,(即少衝穴。)以交於手太陽小腸經也。

與左寸無干。手太陽小腸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循臂外側,左右交於兩肩,下屬小腸,上行於頭,絡於顴而終於耳中,(即聽宮穴。)。以交於足太陽膀胱經也。與左寸無干。足太陽膀胱之脈,起於目內眥,下行絡腎,屬膀胱,終於足小指,(至陰穴。)以交於足少陰腎經也。

與左尺無干。足少陰腎經之脈,起於足小指,上行循喉嚨,挾舌本,注於膻中,以交於手厥陰心包絡經也。與左尺無干。手厥陰心包絡經之脈,起於胸中,屬心下之包絡,入肘內之曲澤穴,行臂兩筋之間,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而終,以交於手少陽三焦經也。脈行中指一路,與左尺無干。

手少陽三焦之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即無名指。)行臂外兩骨之間,下絡膀胱,其支者從膻中而止耳,終於絲竹空,而交於足少陽膽經也。小指一路,亦與右尺無干。足少陽膽經之脈,起於目銳眥,下胸中,絡肝屬膽,入足小指次指之間,其支者自足跗出大指端,以交於足厥陰肝經也。

足厥陰肝經之脈,起於足大指叢毛之際,循陰器,屬肝絡膽,上貫膈,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出額,其支者從目系下行至中脘,以交於手太陰肺也。則足之少陽、厥陰、皆不行於手。惟有肺脈起於中焦,循臂內,上魚際,終於大指之端,(即少商穴。)其支者從腕後(臂骨盡處為腕。

)出大指次指之端,以交於大腸經也。乃知此,經正屬寸口,肺之動脈所行之處也。至如諸經動脈,各從所行之處。手陽明大腸脈動合谷,(在手大指次指岐骨間。)手少陰心脈動極泉,(在臂內腋下筋間。)手太陽小腸脈動天窗,(在頸側大筋間曲頰下。)手少陽三焦脈動和髎,(在耳前。

)手厥陰心包絡脈動勞宮,(在掌中,屈中指無名指盡處是。)足太陽膀胱脈動委中,(在膝骨約紋里。)足少陰腎脈動太谿,(在踝後跟骨上。)足太陰脾脈動衝門,(在期門下尺五寸。)足陽明胃脈動衝陽,(足大指次指陷中為內庭,上內庭五寸是。)足厥陰肝脈動太衝,(足大指本節後二寸。

)足少陽膽脈動聽會。(在耳前陷中。)夫諸經脈之動,各自不同,況不盡行於三部,偽訣胡為漫無分疏乎?《難經·二難》雖言尺寸,其意以關為界,從關至魚際為一寸為陽,陽得寸內之九分;從關至尺澤為一尺為陰,陰得尺中一寸;乃以陰陽而言,未嘗分經絡也。然則臟腑果何藉以診乎?經不云乎,「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

呼吸之間,脾受穀味也。」脈之盛衰本於胃,出入由於肺。胃氣如物之有輕重,肺氣如物之輕重者權衡以平也。如偽訣即以某部為某經,其鑿甚矣。

脈之行於十二經絡者,即手足三陰三陽之經脈也。《難經·二十三難》曰:「經脈十二,絡脈十五,何始何窮也?然,經脈者,行血氣,通陰陽,以營衛於一身者也。其始中焦注手太陰肺,手太陰肺注手陽明大腸,手陽明大腸注足陽明胃,足陽明胃注足太陰脾,足太陰脾注手少陰心,手少陰心注手太陽小腸,手太陽小腸注足太陽膀胱,足太陽膀胱注足少陰腎,足少陰腎注手厥陰心包,手厥陰心包注手少陽三焦,手少陽三焦注足少陽膽,足少陽膽注足厥陰肝,足厥陰肝還復注手太陰,是謂一周也。」身形之中,有營氣,有衛氣,有宗氣,有臟腑之氣,有經絡之氣,各為區分。

其所以統攝臟腑、經絡、營衛、而令充滿無間,環流不息於通體者,全恃胸中大氣為之主持。大氣之說,嘗一言之。《素問·五運行大論》曰:「黃帝問地之為下否乎?岐伯曰:『地為人之下,太虛之中者也。』曰:『馮乎?』曰:『大氣舉之也。』」可見太虛寥廓,而能充周磅礴,包舉地之全體者,莫非氣也。

故四虛無著,然後寒暑燥濕風火之氣,入地中而生化。若不繇大氣苞地於無外,則地之崩墜震動,且不可言,胡以巍然中處,而永生其化耶!人身亦然。五臟六腑,大經小絡,晝夜循環不息,必賴胸中大氣斡旋其間。大氣一衰,出入廢而升降息矣。神機化滅,立見危殆。或謂大氣即膻中之氣,所以膻中為心主,宣布政令,臣使之官。

然而參之天運,膻中臣使,但可盡寒暑燥濕風火六入之職,必如太虛沕穆,無可名象,苞舉地形,永奠厥中,始為大氣,膻中既稱臣使,是有其職,未可言大氣也。或謂大氣即宗氣之別名。宗者,尊也,主也,十二經脈奉之為尊主也。詎知宗氣與營氣、衛氣分為三隧,既有隧之可言,即同六入地中之氣,而非太虛之比矣。

膻中之診,即心包絡;宗氣之診,在左乳下。原不與大氣混診也。然則大氣如何而診之,《內經》標示昭然,而讀者不察耳。其謂「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者,正其診也。肺主一身之氣,而治節行焉。苞舉無外之氣於人身者,獨由胸中之肺,故分其診於右手主氣之天部,朝百脈而稱大會也。

脈之大會,息之出入;一呼一吸,四至為息。

醫者調勻氣息,自一呼人之脈再至,自一吸人之脈亦再至,呼吸之間,而脈准來四至者為平脈;間有五至者,亦未可斷病。蓋人之氣息,時長時短。凡鼓三息,必有一息之長,鼓五息,又有一息之長,名為太息;如歷家三歲一閏,五歲再閏也。言脈必有四至為平,五至便為太過,惟正當太息之時,亦曰無疴,此息之長,非脈之急也。若非太息,正合四至也。

呼吸既定,合為一息;日夜一萬,三千五百。

呼出於陽,吸入於陰。一呼脈二至,一吸脈二至,合四至為一息。一日一夜共計之,約一萬三千五百息。呼吸之間,脈行六寸;八百十丈,日夜為準。

即此一呼一吸計之,一呼氣行三寸,一吸氣行三寸,呼吸既定,脈氣行去六寸。以一萬三千五百息算之,共得八百一十丈。以脈數之十六丈二尺折算,應周行身五十度,此晝夜脈行之度數準則也。按越人《二十三難》云:脈數總長十六丈二尺,任、督、二蹺在內。以一呼一吸行六寸算之,晝夜一萬三千五百息,共計八百一十丈。

周於身者,得五十度。後又云:其始從中焦注手太陰,終於足厥陰,厥陰復還注手太陰。所謂如環無端者,不知二蹺、任、督,從何接入,豈附行於足少陰、太陽耶?附則不能在循環注接之內,當俟知者。

凡診病脈,平旦為準;虛靜凝神調息細審。

平旦者,陰陽之交也。陽主晝,陰主夜;陽主表,陰主裡。《靈樞·營衛生會篇》曰:「平旦陰盡而陽受氣矣。日中而陽隴。日西而陽衰,日入陽盡而陰受氣矣。」《靈樞·口問篇》曰:「陽氣盡,陰氣盛,則目瞑。陰氣盡而陽氣盛,則寤矣。」故診法當於平旦初寤之時,陰氣正平而未動,陽氣將盛而未散,飲食未進,穀氣未行,故經脈未盛,絡脈調勻,氣血未至擾亂,脈體未及變更,乃可以診有病之脈。

又切脈之道,貴於精誠,嫌其擾亂,故必心虛而無妄想,身靜而不言動,然後可以得脈之妙也。

診人之脈,令仰其掌;掌後高骨,是名關上。審位既確,可以布指;疏密得宜,長短不失。凡診脈者,令人仰手,醫者覆手診之。掌後有高骨對平處謂之關上,看定部位,徐以中指先下於關部,次以食指下於寸部,次以無名指下於尺部。人長則下指宜疏,人短則下指宜密。指爪不可養長,長則指頭不能取齊,難於候脈。

且沉取之時,爪長則按處必有深痕,在於閨閣,尤為不便。

布指輕重,各自不同;曰舉按尋,消息從容。

看脈惟在指法之巧。大法輕手循之曰舉,重手取之曰按,不輕不重,委曲求之曰尋。極須體認。如舉必先按之,按則必先舉之,以舉物必自下而上,按物必自上而下也。則舉中有按,按中有舉,抑揚反覆,而尋之義盡見矣。

《難經·五難》曰:「脈有輕重,何謂也?然,初持脈,如三菽之重,與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與血脈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與肌骨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與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舉指來疾者,腎部也。」蓋言脈有六部,輕重不同。菽者,豆也。

豆之多寡,因舉按有輕重也。凡持脈者,下手當明舉按之法,先輕手取浮,而後重手取沉。肺脈甚浮而先得,故經文下「初持脈」三字,以下心、脾、肝、腎脈一臟重於一臟。肺主皮毛,心主血脈,脾主肌肉,肝主筋,腎主骨。相得者,得其所主之分,而即得其本部之脈也。

腎部不言十五菽而言至骨者,因至骨明於十五菽也。

關前為陽,關後為陰;陽寸陰尺,先後推尋。

從魚際至高骨卻有一寸,因名曰寸。從尺澤至高骨有一尺,因名曰尺。界乎尺寸之間,因名曰關。關前寸為陽,關後尺為陰。關居中若為陰陽界,而陰陽實互交於此。寸候上焦,關候中焦,尺候下焦。須先後細為推尋,推其虛實,尋其體象也。

男子之脈,左大為順;女人之脈,右大為順。

朱丹溪曰:「脈分屬左右手。心、小腸、肝、膽、腎、膀胱在左主血,肺、大腸、脾、胃、命門在右主氣。男以氣成胎,故氣為之主。女以血為胎,故血為之主。若男子久病,氣口充於人迎者,有胃氣也,病雖重可治。反此者逆。或曰,人迎在左,氣口在右,男女所同,不易之位也。

脈法贊曰,左大順男,右大順女。何子言之悖耶?曰,《脈經》一部,叔和諄諄於教醫者,此左右手以醫者之手為主。而若主於病者之手,奚止千里之謬。」

按診家多曰:「陰氣右行,陽氣左行。男子陽氣多而左脈大為順,女子陰氣多而右脈大為順。」其說似是而實非也。丹溪所以力排俗見,以合經旨,蓋醫者切脈與病者相對,醫者之左手對病者之右手,醫者之右手對病者之左手,其義易曉。學者臨證多則理自見。

男尺恆虛,女尺恆盛。

寸為陽,尺為陰。故男子尺虛,象離中虛也;女人尺盛,象坎中滿也。男女脈同,同於定位;惟尺則異,異於盛衰。

朱丹溪曰:「昔日軒轅使伶倫截蟹谷之竹,作黃鐘律管以候天地之節氣;使岐伯取氣口作脈法,以候人之動氣。故黃鐘之數九分,氣口之數亦九分,律管具而寸之數始形。故脈之動也,陽得九分,陰得一寸,吻合於黃鐘。天不足西北,陽南而陰北,故男子寸盛而尺弱,肖乎天也。

地不滿東南,陽北而陰南,故女子尺盛而寸弱,肖乎地也。黃鐘者,氣之先兆,故能測天地之節候;氣口者,脈之要會,故能知人命之生死。」

陽弱陰強,反此則病。

男尺脈弱,女尺脈盛,故男女之脈不同。若男尺脈盛,女尺脈弱,則為相反而病矣。

參黃子曰:「男子以陽為主,故兩寸脈常旺於尺。若兩寸反弱尺反盛者,腎氣不足也。女子以陰為主,故兩尺脈常旺於寸,若兩尺反弱寸反盛者,上焦有餘也。不足固病,有餘亦病,所謂過猶不及也。」

龍丘葉氏曰:「脈者,天地之元性,故男女尺寸盛弱,肖乎天地。越人以為男生於寅,女生於申,三陽從天生,三陰從地長,謬之甚也。獨丹溪推本律法,混合天人而闢之,使千載之誤,一旦昭然,豈不韙哉!偽訣云:『女人反此背看之,尺脈第三同斷病。』若解云,女人右心、小腸、肝、膽、腎,左肺、大腸、脾、胃、命。

則惑亂經旨。曾不知男女一皆以尺脈為根本。所謂反者,非男女脈位相易也。當如男子尺脈常弱今反盛,女人尺脈常盛今反弱,便斷其病,於義即通。」

關前一分,人命之主。左偏緊盛,風邪在表;右偏緊盛,飲食傷里。

關前一分者,寸關尺各有三分,共得九分,今曰關前一分,仍在關上,但在前之一分耳。故左關之前一分,辨外因之風;右關之前一分,辨內因之食。或以前一分為寸上,豈有左寸之心可以辨風,右寸之肺可以辨食乎?其說大謬。蓋寸關尺三部,各佔三分,共成寸口,故知關前一分,正在關之前一分也。

左關之前一分,屬少陽膽部,膽為風木之司,故緊盛則傷於風也。何則?以風木主天地春升之令,萬物之始生也。《素問·靈蘭秘典論》曰:「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與足少陽膽相為表裡。「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人身之中,膽少陽之脈行肝脈之分外,肝厥陰之脈行膽脈之位內,兩陰至是而交盡,一陽至是而初生,十二經脈至是而終。且膽為中正之官,剛毅果決,凡十一臟咸取決於膽。

故左關之前一分,為六腑之源頭,為諸陽之主宰,察表者之不能外也。右關之前一分,屬陽明胃部,中央濕土,得天地中和之氣,萬物所歸之鄉也。又曰:「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土為君象,土不主時,寄王於四季之末,故名孤臟。夫胃為五臟六腑之海,蓋清氣上交於肺,肺氣從太陰而行之,為十二經脈之始。

故右關之前一分,為五臟之隘口,為百脈之根荄,察里者不能廢也。況乎肝膽主春令,春氣浮而上升,陽之象也;陽應乎外,故以候表焉。脾胃為居中,土性凝而重濁,陰之象也;陰應乎內,故以候里焉。若夫左寸之前違度,則生生之本虧;右寸之前先發,則資生之元廢。

古人以為人命之主,顧不重哉!舊以左關之前一分為人迎,右關之前一分為氣口,然考之《靈樞·本輸、動腧、經脈》、《素問·解精微論》等篇,明指人迎為結喉旁胃經動脈,故《綱目》之釋人迎,亦曰在兩喉旁。龐安常論脈曰:「何謂人迎?喉旁取之。」以此論之,則左關之前一分,不可名為人迎矣。

《經脈篇》曰:「手太陰之脈,入寸口,上循魚際。」又曰:「經脈者,常不可見也。其盛實也,以氣口知之。」《靈樞·經筋篇》曰:「手太陰之筋,結於魚際後,行寸口外側。」《經脈別論》曰:「欲知寸口太過與不及。」《靈樞·小針解》曰:「氣口虛而當補,實而當瀉。

」以此論之,則氣口乃統兩手而言。右關之前一分,不可名氣口矣。《靈樞·四時氣篇》曰:「氣口候陰,人迎候陽。」《靈樞·禁服篇》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靈樞·終始》等篇曰:「人迎一盛,二盛,三盛」等義,皆言人迎為陽之府脈,故主乎表;脈口為太陰之動脈,故主乎里。如《素問·太陰陽明論》曰:「太陰為之行氣於三陰,陽明為之行氣於三陽。

」《靈樞·陰陽別論》曰:「三陽在頭」,正言人迎行氣於三陽也。「三陰在手」,正言脈口行氣於三陰也。蓋因上古診法有三:一取三部九候,以診通身之脈;一取太陰、陽明,以診陰陽之本;一取左右氣口,以診臟腑之氣。細繹前後經旨,則人迎自有定位,何得扯入左關;氣口概指兩手,何得偏指右關也耶!此名創自叔和,群然附和,莫可復正。予少從家先生遊,及同郡施笠澤、秦景明,皆當代名彥,相與議論。

咸謂人迎、氣口之名,固不可妄為移易,以亂經常;左右關前一分,亦可通融以徵表裡。故予但分左右關前一分,而不列人迎、氣口之名,如前所注者,不識其當否。至若藏氣有不齊,稟賦有厚薄,或左脈素大於右,或右脈素大於左,孰者為常,孰者為變;或於偏弱中略見有力,已隱虛中之實,或於偏盛中稍覺無神,便是實中之虛,活潑施治,不攻代無過可也。神門屬腎,兩在關後;人無二脈,必死不救。

《難經·十四難》曰:「上部無脈,下部有脈,雖困無能為害。夫脈之有尺,猶樹之有根,枝葉雖枯槁,根本將自生。」蓋兩尺屬腎水,為天一之元,人之元神在焉。即《難經·八難》所謂三焦之原,守邪之神,故為根本之脈,而稱神門也。若無此二脈,則根本敗絕,決無生理。

而脈微指為心脈者誤矣。彼因心經有穴名曰神門,正在掌後兌骨之端,故錯認耳。殊不知心在上焦,豈有候於尺中之理乎!

脈有七診,曰浮中沉;上下左右,七法推尋。

浮者,輕下指於皮毛之間,探其腑脈也。表也。中者,略重指於肌肉之間,候其胃氣也。半表半裡也。沉者,重下指於筋骨之間,察其臟脈也。里也。上者,即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即於寸內前一分取之。下者,即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即於尺內後一分取之。左右者,即左右手也。

凡此七法,共為七診。又《素問·三部九候論》曰:「獨大者病,獨小者病,獨疾者病,獨遲者病,獨寒者病,獨熱者病,獨陷下者病。」王冰注曰:「診凡有七者,此之謂也。」蓋指病者而言。故曰:「七診雖見,九候皆從者,不死。」若本文專授醫家診法,義各不同。勿聽子則以靜其心,忘外慮,均呼吸,分浮中沉三法為七診,皆贅辭也。

又有九候,即浮中沉;三部各三,合而為名;每候五十,方合於經。

每部有浮中沉三候,合寸關尺三部算之,共得九候之數也,夫每侯必五十動者,出自《難經》,合大衍之數也。乃偽訣以四十五動為準,乖於經旨。必每候五十,乃知五臟缺失。柳東陽曰:「今人指到腕臂,即云見了,五十動豈彈指間事?凡九候共得四百五十,兩手合計九百,方與經旨相合也。」按《素問·三部九候論》曰:「天之至數,始於一,終於九焉。

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應九野。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則以天地人言上中下,謂之三才。以人身言上中下,謂之三部。於三部中而各分其三,謂之三候。三而三之,是為三部九候。蓋上古診法,於人身三部九候之脈,各有所取,以診五臟之氣,而針邪除疾,非獨以寸口為言也。如仲景上取寸口,下取跗陽,是亦此意。

自《十八難》專以寸口而分三部九候之診,以其簡捷,言脈者靡不宗之,然非古法。

上下來去,至止六字;陰陽虛實,其中奧旨。

上下、來去、至止六字者,足以明乎陰陽虛實,本岐黃之奧旨,而滑攖寧闡明之。上者為陽,來者為陽,至者為陽;下者為陰,去者為陰,止者為陰。上者,自尺部上於寸口,陽生於陰也。下者,自寸口下於尺部,陰生於陽也。脈有上下,是陰陽相生,病雖重不死。來者,自骨肉之分,出於皮膚之際,氣之升也。

去者,自皮膚之際,還於骨肉之分,氣之降也。脈有來去,是表裡交泰,病雖重必起。此謂之人病脈和也。若脈無上下來去,死無日矣。故曰,脈不往來者死。若來疾去徐,上實下虛為癲厥;來徐去疾,上虛下實為惡風也。至者,脈之應。止者,脈之息也。止而暫息者愈之疾,止久有常者死也。

按《素問·陰陽別論》云:「謹熟陰陽,無與眾謀。所謂陰陽者,去者為陰,至者為陽;靜者為陰,動者為陽;遲者為陰,數者為陽。」陰陽之理,不可不熟,故曰謹。獨聞獨見,非眾所知,故曰無與謀。則果能明於上下、來去、至止六字,以通陰陽虛實之理者,在昔猶難之。初學於此道,其有懵然無知者,乃可肆口以談耶!

包絡與心,左寸之應。惟膽與肝,左關所認。膀胱及腎,左尺為定。胸中及肺,右寸昭彰。胃與脾脈,屬在右關。大腸並腎,右尺班班。

包絡與心脈,皆在左手寸上。膽脈與肝脈,皆在左手關上。膀胱及腎脈,皆在左手尺上。肺脈在右手寸上。胃與脾脈,皆在右手關上。大腸與腎脈,皆在右手尺上。偽訣以大小腸列於寸上,三焦配於左尺,命門列於右尺,膻中置而不言,男女易位,至數差訛,形脈不分,圖象妄設,良可笑也。若寸主上焦以候胸中,關主中焦以候膈中,尺主下焦以候腹中,此人身之定位也。

大小腸皆在下焦腹中,偽訣越中焦而候之寸上,謬矣。滑伯仁以左尺主小腸、膀胱、前陰之病,右尺主大腸、後陰之病,可稱千古隻眼。偽訣之誤,特因心與小腸為表裡,肺與大腸為表裡耳。抑知經絡相為表裡,診候自有定位。且如脾經自足而上行走腹,胃經自頭而下行走足,升降交通,以成陰陽之用。

夫脾胃乃夫婦也,而其脈行之上下不同如此,豈必心與小腸,肺與大腸,上則皆上,下則皆下,強謂其盡屬一處耶!則經所謂尺外以候腎,尺裡以候腹,二經將安歸乎?蓋胸中屬陽,腹中屬陰,大腸、小腸、膀胱、三焦所傳渣滓波濁皆陰,惟腹中可以位置;非若胃為水殼之海,清氣在上,膽為決斷之官,靜藏於肝,可得位之於中焦也。心主高拱,重重膈膜遮蔽,惟心肺居之。

至若大腸、小腸,濁陰之最者,而可混之耶!《金匱真言篇》曰:「肝、心、脾、肺、腎,五臟為陰。膽、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六腑為陽。」止十一經矣,則手厥陰之一經,竟何在乎?《素問·靈蘭秘典篇》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

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腎者,作強之言,伎巧出焉。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此以膻中足十二臟之數,則是配手厥陰者,實膻中也。及《靈樞》敘經脈,又見包絡而無膻中,然曰「動則喜笑不休」,正與「喜樂出焉」之句相合矣。夫喜笑者,心火所司,則知其與心應也。獨膻中稱臣使者,君主之親臣也。繇是則包絡即為膻中,斷無可疑。膻中以配心臟,自有確據。

以心君無為而治,肺為相傅,如華蓋之覆於心上,以布胸中之氣,而燮理其陰陽;膻中為臣使,如包裹而絡於心下,以寄喉舌之司,而宣布其政令。第心火寂然不動,動而傳之心包,即合相火。設君火不動,不過為相火之虛位而已。三焦之火。傳入心包,即為相火。設三焦之火不上,亦不過為相火之虛位而已。

《素問·血氣形志篇》謂「手少陽與心主為表裡」,《靈樞·經脈》謂「手厥陰之脈,出屬心包絡,下膈,歷絡三焦。手少陽之脈,散絡心包,合心主」,正見心包相火與手少陽相火為表裡,故歷絡於上下而兩相輸應也。心君泰寧,則相火不動,而膻中喜樂出焉。心君擾亂,則相火翕然從之,而改其常度。

心包所主二火之出入關係甚重,是以亦得分手經之一,而可稱為府也。乃偽訣竟不之及,則手厥陰為虛懸之位矣。《靈樞·營衛生會篇》曰:「上焦出於胃上口,並咽以上貫膈,而布胸中。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泌糟粕,蒸精液,化精微而為血。下焦者別迴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

水穀者,居於胃中,成糟粕,下大腸,而成下焦。」又曰:「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繇是則明以上中下分三焦矣。偽訣列於右尺,不亦妄乎!又曰:「密理厚皮者,三焦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薄。」繇是則明有形象矣。偽訣以為無形,不亦妄乎!又按《靈樞·本輸篇》曰:「三焦者,中瀆之府也,水道出焉,屬膀胱,是孤之府也。

」謂之中瀆者,以其如川如瀆,源流皆出其中,即水穀之入於口,出於便,自上而下,必歷三焦,故曰,中瀆之府,水道出焉。膀胱受三焦之水,而當其疏泄之道,氣本相依,理同一致,故三焦下輸出於委陽,並太陽之正,入絡膀胱,約下焦也。然於十二臟之中,惟三焦獨大,諸臟無與匹者,故曰是孤之府也。

要知三焦雖為水瀆之府,而實總護諸陽,亦稱相火,是又水中之火府。故在《本輸篇》曰:「三焦屬膀胱。」在《素問·血氣形志篇》曰:「少陽與心主為表裡。」蓋其在下者為陰,屬膀胱而合腎水,在上者為陽,合包絡而通心火,此三焦之所以際上極下,象同六合,而無所不包也。觀《本輸篇》六腑之別,極為明顯,以其皆有盛貯,因名為府。

而三焦者曰「中瀆之府」,「是孤之府」,分明確有一府;蓋即臟腑之外,軀體之內,包羅諸臟,一腔之大府也。故有「中瀆」、「是孤」之名,而亦有大府之形。《難經》已謂其有名無形,況高陽生之妄人哉!是蓋譬之探囊以計物,而忘其囊之為物耳。遂致後世紛紛,無所憑據,有分為前後三焦者,有言為腎傍之脂者,即如東垣之明,亦以手三焦、足三焦分而為二。夫以一三焦尚云其無形,而諸論不一,又何三焦之多也。

至韓飛霞巧其說曰:「切脈至右尺,必兩手並診消息之。取三焦應脈浮為上焦,與心肺脈合;中為中焦,與脾胃脈合;沉為下焦,與肝腎脈合。故曰,尺脈第三同斷病。」此又飛霞訛以傳訛,違道愈遠。《素問·脈要精微論》曰:「尺外以候腎,尺裡以候腹中。」未嘗謂尺候三焦也。

《脈經》曰:「尺脈芤,下焦虛。尺脈遲,下焦有寒。」又曰:「尺脈浮者,客陽在下焦。」觀此三言,則尺主下焦耳。何以韓之巧說附入哉?《脈經·一卷·第七篇·脈法贊》云:「右為子戶,名曰三焦。」子戶,命門也。右腎為命門,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故為子戶。

而名之為三焦者,此猶兩額之傍亦名為太陽云耳。非謂即太陽經也。安得執詞而害義耶!若《第二卷·第二篇》雖云「右腎合三焦」,然上有「一說云」三字,則叔和亦附此語,以俟參考,不敢自居為定論明矣。今論定上焦從兩寸,中焦從兩關,下焦從兩尺,斯則與《脈要精微論》「上竟上者,胸喉中事。

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二句符合,更何必紛紛異議哉!一醫常謂余曰:吾四十餘年行醫,從不知分剖三焦,乃亦見推於當世矣。噫,淺近如此者,猶存而不論,又安能司八正邪,別五中部,按脈動靜耶?心、肝、脾、肺,俱各一候,惟腎一臟而分兩尺候者,謂腎有兩枚,形如豇豆,分列於腰脊之左右。偽訣以左為腎,右為命門。

考諸《明堂》、《銅人》等經,命門一穴,在督脈十四椎下陷中,兩腎之間,蓋一陽居二陰之中,所以成乎坎也。且脈之應於指下者,為有經絡,循經朝於寸口。《內經》並無命門之經絡,何以應診而可列之右尺乎?夫男女之異,惟莖戶、精血及胞門、子戶耳。若夫脈象,自有定位。

如左尺水生左關木,左關木生左寸火。君火付權於相火,故右尺火生右關土,右關土生右寸金,復生左尺水。五行循序相生之理也。偽訣乃云「女人反此背看之」,豈理也哉!甚有以左尺候心,右尺候肺,本褚澄地道右行之說,而五行紊亂極矣。

《內經》候法,分配昭彰,如揭日月。從偽訣盛行,束《靈素》於高閣,千古陰霾,莫之能掃。因附列《素問》脈法數則,示尊經也。世有不信鳴鼓之攻者,試進而求之於經,則趨向定矣。予言豈誣哉!

《素問·脈要精微論》曰:「尺內兩傍,則季脅也。」

季脅,小肋也。在脅下兩傍,為腎所近之處也。

「尺外以候腎,尺裡以候腹。」

尺外者,尺脈前半部也。尺裡者,尺脈後半部也。前以候陽,後以候陰。人身以背為陽,腎附於背,故外以候腎。腹為陰,故里以候腹。所謂腹者,凡大小腸、膀胱,皆在其中矣。以下諸部,俱言左右,而此獨不分者,以兩尺皆主乎腎也。

「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內以候鬲。」

中附上者,言附尺之上而居乎中,即關脈也。左外者,言左關前半部;內者,言左關後半部。余仿此。肝為陰中之陽藏,而亦附近於背,故外以候肝,內以候鬲。舉一鬲而中焦之鬲膜、膽府皆在其中矣。

「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

右關之前,所以候胃。右關之後,所以候脾。脾胃皆中州之官也,而以表裡言之,則胃為陽,脾為陰,故外以候胃,內以候脾也。

按寸口者,手太陰也。太陰行氣於三陰,故曰,三陰在手,而主五臟。所以本篇止言五臟,而不及六腑。然胃亦府也,而此獨言之,何也?經所謂五臟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臟之本也。藏氣者,不能自致於手太陰也,故胃氣當於此察之。又《五臟別論》云:「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氣口亦太陰也。

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然則此篇雖止言胃,而六腑之氣亦並見乎此矣。

「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

上附上者,言上而又上,則寸脈也。五臟之位,惟肺最高,故右寸之前以候肺,右寸之後以候胸中。胸中者,鬲膜之上皆是也。

「左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

心肺皆居膈上,故左寸之前以候心,左寸之後以候膻中。膻中者,即心包絡之別名也。按五臟所居之位,皆五行一定之理。火旺於南,故心居左寸。木旺於東,故肝居左關。金旺於西,故肺居右寸。土旺於中,而寄位西南,故脾胃居右關。此即河圖五行之次序也。

「前以候前,後以候後。」

此重申上下內外之義也。統而言之,寸為前,尺為後。分而言之,上半部為前,下半部為後。蓋言上以候上,下以候下也。

「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

竟者,盡也。言上而盡於上,在脈則盡於魚際,在體則應乎胸喉也。下而盡於下,在脈則盡於尺部,在體則應乎少腹腰足也。

按此篇首言尺,次言中附上而為關,又次言上附上而為寸,皆自內以及外者,蓋以太陰之脈,從胸走手,以尺為根本,寸為枝葉也。故曰,凡人之脈,寧可有根而無葉,不可有葉而無根。

又按內外二字,諸家之注,皆云內側。若以側為言,必脈形扁闊,或有兩條者乃可耳。不然,則於義不通矣。如前以候前,後以候後,上竟上,下竟下者,皆內外之義也。觀易卦六爻,自下而上,以上三爻為外卦,以下三爻為內卦,則上下內外之義昭然矣。

「推而外之,內而不外,有心腹積也。」

推者,察也,求也。凡診脈先推求於外,若但沉脈而無浮脈,是有內而無外矣,故知其病在心腹而有積也。

「推而內之,外而不內,身有熱也。」

推求於內,浮而不沉,則病在外而非內矣。惟表有邪,故身熱也。

「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

清者,冷也。推求於腰,上部則脈強盛,下部則脈虛弱,此上盛下虛,故足清冷也。上下有二義:以寸關尺言之,寸為上,尺為下也;以浮中沉言之,浮為上,沉為下也。

「推而下之,下而不上,頭項痛也。」

推求於下部,下部有力,上部無力,此清陽不能上升,故頭項痛。或陽虛而陰湊之,亦頭項痛也。

「按之至骨,脈氣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

按之至骨,腎肝之分也。脈氣少者,言無力也。腎水虛故腰脊痛,肝血虧則身有痹也。

按本篇上竟上者,言胸喉中事,下竟下者,言小腹膝足中事,分明上以候上,下以候下,而叔和乃謂「心部在左手關前寸口,與手太陽為表裡,以小腸合為府,合於上焦」云云,偽訣遂有左心、小腸之說。不知自秦漢而下,從未有以大小腸取於兩寸者,扁鵲、仲景諸君心傳可考,偽訣何能以手障天也。

五臟不同,各有本脈。左寸之心,浮大而散。右寸之肺,浮澀而短。肝在左關,沉而弦長。腎在左尺,沉石而濡。右關屬脾,脈象和緩。右尺相火,與心同斷。心肺居上,脈應浮。腎肝居下,脈應沉。脾胃居心肺腎肝之間,謂之中州,脈亦應在浮沉之間。心肺同一浮也,但浮大而散者象夏火,故屬心;浮澀而短者象秋金,故屬肺。

肝腎同一沉也,但沉而弦長者象春木,故屬肝,沉石而濡者象冬水,故屬腎。脈和而緩,氣象沖融,土之性也,故屬脾。右腎雖為水位,而相火所寓,故與左寸同斷也。

又按呼出者心與肺為陽,故心肺之脈皆浮。心為陽中之陽,故浮且大而散;肺為陽中之陰,故浮而兼短澀。吸入者腎與肝為陰,故腎肝之脈皆沉。腎為陰中之陰,故沉而且實;肝為陰中之陽,故沉而兼長。脾為中州,故不浮不沉,而脈在中。若趙正宗本《難經圖說》,以土居金木水火之中,兩關宜皆屬脾;肝既為陰,不宜在半浮半沉之左關。不知越人推明《素問》之義,約而可守,不必轉滋議論也。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之末,和緩不忒。太過實強,病生於外;不及虛微,病生於內。

此言四季各有平脈也。天地之氣,東昇屬木,位當寅卯,於時為春,萬物始生。其氣從伏藏中透出,如一縷之煙,一線之泉,在人則肝應之,而見弦脈。即《素問·玉機真藏論》所謂其氣來軟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素問·平人氣象論》所謂軟弱招招,如揭長竿末梢者是也。氣轉而南屬火,位當巳午;於時為夏,萬物盛長。

其氣從升後散大於外,如騰湧之波,燎原之火,在人則心應之,而見鉤脈。即《玉機真藏論》所謂其氣來盛去衰;《平人氣象論》所謂脈來累累如連珠,如循琅玕者是也。氣轉而西屬金,位當申酉;於時為秋,萬物收成。其氣從散大之極自表初收,如浪靜波恬,煙清焰息,在人則肺應之,而見毛脈。

即《平人氣象論》所謂脈來厭厭聶聶,如落榆莢者是也。氣轉而北屬水,位當亥子;於時為冬,萬物合藏。其氣收降而斂實,如埋壚之火,匯潭之泉,在人則腎應之,而見石脈。即《玉機真藏論》所謂其氣來沉以搏;《平人氣象論》所謂脈來喘喘累累如鉤,按之而堅者是也。以上經論所云四時諸脈,形狀雖因時變易,其中總不可無和柔平緩景象。

蓋和緩為土,即是胃氣,有胃氣而合時,便是平脈。《玉機真藏論》云:「脾脈者,土也,孤藏以灌溉四旁者也。」今弦鉤毛石中有此一種和緩,即是灌溉四旁,即是土矣,亦即是脾脈矣。以其寓於四脈中,故又曰:「善者不可得見。」《平人氣象論》亦云:「長夏屬脾,其脈和柔相離,如雞踐地。

」察此脈象,亦不過形容其和緩耳。辰戌丑未之月,各有土旺一十八日,即是灌溉四旁之義。故分而為四,有土而不見土也。若論五行,則析而為五,土居其中,是屬長夏。況長夏居金火之間,為相生之過脈,較他季月不同,故獨見主時之脈。二說雖殊,其義不悖,當參看之。

所謂太過不及者,言弦、鉤、毛、石之脈,與時相應,俱宜和緩而適中,欲其微似,不欲其太顯;欲其微見,不欲其不見。今即以一弦脈論之,若過於微弦而太弦,是謂太過,太過則氣實強,氣實強則氣鼓於外而病生於外。脈來洪大、緊數、弦長、滑實為太過,必外因風寒暑濕燥火之傷。

不及於微弦而不弦,是謂不及,不及則氣虛微,氣虛微則氣餒於內而病生於內。脈來虛微、細弱、短澀、濡芤為不及,必內因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之害。其鉤、毛、石之太過不及,病亦猶是。

循序漸進,運合自然;應時即至,躁促為愆。上古《脈要》曰:「春不沉,夏不弦,秋不數,冬不澀,是謂四塞。」謂脈之從四時者,不循序漸進,則四塞而不通也。所以初當春夏秋冬孟月之脈,則宜仍循冬春夏秋季月之常,未改其度,俟二分、二至以後,始轉而從本令之王氣,乃為平人順脈也。故天道春不分不溫,夏不至不熱,自然之運,悠久無疆。

使在人之脈,方春即以弦應,方夏即以數應,躁促所加,不三時而歲度終矣。其能長世乎!故曰,一歲之中,脈象不可再見。如春宜弦而脈得洪,病脈見也,謂真藏之氣先泄耳。今人遇立春以前而得弦脈,反曰時已近春,不為病脈;所謂四時之氣,成功者退,將來者進。言則似辨,而實悖於理矣。

四時百病,胃氣為本;脈貴有神,不可不審。

土得天地衝和之氣,長養萬物,分王四時,而人胃應之。凡平人之常,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五臟六腑皆以受氣。故胃為臟腑之本。此胃氣者,實平人之常氣,不可一日無者,無則為逆,逆則死矣。胃氣之見於脈者,如《素問·玉機真藏論》曰:「脈弱以滑,是有胃氣。」《終始篇》曰:「邪氣來也緊而疾,穀氣來也徐而和。

」是皆胃氣之謂。故四時有四時之脈,四時有四時之病,但土灌溉四旁,雖病態百出,必賴之以為出死入生之機也。比如春令木旺,其脈當弦,但宜微弦而不至太過,是得春胃之沖和。若脈來過於弦者,是肝邪之勝,胃氣之衰,而肝病見矣。倘脈來但有弦急,而絕無沖和之氣者,乃春時胃氣已絕,而見肝家真藏之脈,病必危矣。

鉤、毛、石俱准此。以此察胃氣之多寡有無,而病之輕重存亡,燎然在目矣。故蔡氏曰:「不大不小,不長不短,不滑不澀,不疾不遲,應手中和,意思欣欣,悠悠揚揚,難以名狀者,胃氣脈也。」東垣曰:「有病之脈,當求其神。如六數、七極,熱也。脈中有力,即有神矣。

為泄其熱。三遲、二敗,寒也。脈中有力,即有神矣。為去其寒。若數極、遲敗,脈中不復有力,為無神也。而遽泄之、去之,神將何依耶!故經曰:『脈者,氣血之先;氣血者,人之神也。』」按王宗正診脈之法,當從心肺俱浮,肝腎俱沉,脾在中州。即王氏之說,而知東垣所謂脈中有力之中,蓋指中央戊己土,正在中候也。

胃氣未散,雖數而至於極,遲而至於敗,尚可圖也。故東垣之所謂有神,即《內經》之所謂有胃氣也。

三至為遲,遲則為冷;六至為數,數即熱證。

一息而脈僅三至,即為遲慢而不及矣。遲主冷病。若一息而脈遂六至,即為急數而太過矣。數主熱病。若一息僅得二至,甚而一至,則轉遲而轉冷矣。若一息七至,甚而八至九至,則轉數而轉熱矣。凡一二至與八九至,皆死脈也。

遲數既明,浮沉須別。

遲則為寒,數則為熱,固一定之理。欲知寒熱之所屬,又當別乎浮沉耳。

浮沉遲數。辨內外因。

因則有二,此內外之不可不辨也。

外因於天,內因於人。

外感六淫,因之於天。內傷七情,因之於人。

天有陰陽,風雨晦明;人喜怒憂,思悲恐驚。

《左傳》醫和云:「陰淫寒疾,陽淫熱疾,風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也。淫者,淫佚偏勝,久而不復之謂。故陰淫則過於清冷,而陽氣不治,寒疾從起,如上下厥逆,中外寒慄之類。陽淫則過於炎燠,而陰氣不治,熱疾從起,如狂譫煩渴,血泄吐衄之類。

風淫則過於動搖,而疾生杪末,如肢廢毛落,昏冒瘛瘲之類。雨淫則過於水濕,而疾生腸腹,如腹滿腫脹,腸鳴濡泄之類,晦淫則過於昏暗,陽光內鬱而成惑疾,如百合狐惑,熱中臟燥之類。明淫則過於彰露,陽光外散而成心疾,如恍惚動悸,錯妄失神之類。七情者,人之喜怒憂思悲恐驚也,即所謂七氣。

喜則氣緩,怒則氣上,憂則氣亂,思則氣結,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喜氣緩者,喜則氣和,營衛通利,故氣緩矣。怒氣上者,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食,故氣上矣。憂氣亂者,憂則抑鬱不解,故氣亂矣。思氣結者,思則身心有所止,氣留不行,故氣結矣。悲氣消者,悲則心系急,肺布葉舉,使上焦不通,營衛不散,故氣消矣。

恐氣下者,恐則精卻,精卻則上焦閉,故氣還,還則下焦脹,故氣下矣。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

老弱不同,風土各異;既明至理,還貴圓通。

老弱之盛衰,與時變遷。風土之剛柔,隨地移易。如老弱之人,脈宜緩弱,若過於旺者,病也。少壯之人,脈宜充實,若過於弱者,病也。東極之地,四時皆春,其氣暄和,民脈多緩。南極之地,四時皆夏,其氣炎蒸,民脈多軟。西極之地,四時皆秋,其氣清肅,民脈多勁。

北極之地,四時皆冬,其氣凜冽,民脈多石。然猶有說焉。老人脈旺而躁者,此天稟之厚,引年之叟也,名曰壽脈;躁疾有表無里,則為孤陽,其死近矣。壯者脈細而和緩,三部同等,此天稟之靜,清逸之士也,名曰陰脈;若脈細小而勁直,前後不等,其可久乎?東南卑濕,其脈軟緩,居於高巔,亦西北也。西北高燥,其脈剛勁,居於汙澤,亦東南也。

南人北脈,取氣必剛。北人南脈,取氣必柔。東西不齊,可以類剖。又永年者天稟必厚,故察證則將絕而脈猶不絕。夭促者天稟必薄,故察證則未絕而脈已先絕。其可執一乎?《左傳》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淮南子》曰:「堅土人剛,弱土人肥,壚土人大,沙土人細,息土人美,耗土人醜。

山氣多男,澤氣多女,水氣多喑,風氣多聾,林氣多癃,木氣多傴,濕氣多腫,石氣多力,陰氣多癭,暑氣多夭,寒氣多壽,穀氣多痹,丘氣多狂,野氣多仁,陵氣多貪。輕土人利,重土人遲;清水音小,濁水音大;湍水人輕,遲水人重;中土多聖。」凡此數端,乃一定之論也。

然一地而或妍媸壽夭之各異同者,蓋其生雖由於水土之氣,而偏全厚薄,又自不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