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訣匯辨》~ 卷一 (5)
卷一 (5)
1. 脈無根有兩說論
天下之醫籍多矣。或者各持一說,而讀者不能融會,漫無可否,則不見書之益,而徒見書之害矣,又何貴乎博學哉!即如脈之無根,便有兩說。一以尺中為根。脈之有尺,猶樹之有根。叔和曰:「寸關雖無,尺猶不絕,如此之流,何憂殞滅?」蓋因其有根也。若腎脈獨敗,是無根矣,安望其發生乎!一以沉候為根。
經曰:「諸浮脈無根者皆死。」是謂有表無里,孤陽不生。夫造化之所以亙萬古而不息者,一陰一陽,互為其根也。使陰既絕矣,孤陽豈能獨存乎!二說似乎不同,久而虛心討論,實無二致也。蓋尺為腎部,而沉候之六脈皆腎也。要知兩尺之無根,與沉取之無根,總為腎水涸絕而無資始之原,宜乎病之重困矣。
又王宗正曰:「診脈之法,當從心肺俱浮,肝腎俱沉,脾在中州。」則與叔和之守寸關尺奇位以候五臟六腑之脈者,大相徑庭。不知宗正亦從經文「諸浮脈無根者皆死」之句悟入,遂謂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心肺居於至高之分,故應乎寸;腎肝處乎至陰之位,故應乎尺;脾胃在中,故應乎關;然能與叔和之法參而用之,正有相成之妙。
淺工俗學,信此則疑彼者,皆不肯深思古人之推本立說,所以除一二師家授受之外,盡屬礙膺。許學士之不肯著書以示後來,乃深鑑於此弊也夫!
白話文:
天下醫書很多,但各家說法不一,讀者無法融會貫通,只會感到困惑,這樣就沒能從書中受益,反而有害,又何必追求博學呢?就拿脈象無根來說,就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尺脈是根,脈象有尺脈就像樹木有根一樣。叔和說:「寸關脈雖沒有,但尺脈還存在,像這樣的情況,有什麼好擔心的呢?」這是因為它還有根。但如果腎脈衰敗,那就是真的無根了,還能指望它恢復嗎?另一種認為沉脈是根。
經書上說:「所有浮脈無根的都將死亡。」這就是指有表象而無裏象,孤陽不生。天地萬物生生不息的奧秘,就在於陰陽互相依存,陰陽互相為根。如果陰氣已經絕了,孤陽還能獨自存在嗎?這兩種說法看似不同,但仔細研討,其實並沒有根本區別。因為尺脈屬於腎經,而沉脈的六脈都與腎經有關。要知道,尺脈無根和沉脈無根,都是因為腎水枯竭,缺乏根本的元氣,所以病情才會如此嚴重。
王宗正也說:「診脈的方法,應該從心肺俱浮,肝腎俱沉,脾在中焦入手。」這與叔和根據寸關尺三部奇位來診斷五臟六腑脈象的方法大相徑庭。但不知宗正也是從經文「諸浮脈無根者皆死」悟出道理,認為上通天者在上,下通地者在下,心肺位於最高位置,所以應在寸脈;腎肝位於最陰的位置,所以應在尺脈;脾胃居中,所以應在關脈;如果能將他和叔和的方法結合起來運用,就會產生相輔相成的妙用。
一些淺薄的醫生和學者,只相信一種說法而懷疑另一種說法,都不肯深入思考古人立論的根本原因,所以除了少數師承關係的醫生外,大多都停滯不前。許學士不肯著書立說,就是深知這種弊端啊!
2. 調息已定然後診脈論
經曰:「常以不病調病人。」蓋以醫者無病,氣靜息勻,用自己之呼吸,合病人之至數,則太過不及之形見矣。斯時也,如對敵之將,操舟之工,心如走珠,形似木雞,不得多語調笑,妄論工拙,珍玩滿前,切勿顧盼,絲竹湊耳,恍若無聞,凡此豈欲矯眾以邀譽哉!夫君子之遊藝,與據德依仁,皆為實學。診雖流為賤技,非可苟且圖功者也。
故經又曰:「診無治數之道,從容之葆,坐持寸口,診不中五脈,百病所起,始以自怨,遺師其咎。」其諄切垂訓,無非欲診者收攝心體,忙中習定,使彼我之神交,而心手之用應也。在吾黨學有淵源,路無岐惑三指之下,自可十得其五。但求診者多,紛紜酬應,酷暑嚴寒,舟輿困頓,醫者之氣息先已不調,則與病者之至數焉能准合。
又況富貴之家,一人抱病,親戚填門,或粗曉方脈而鼓舌搖唇;或偏執己見而黨同伐異;或素有不合而傲睨唐突,使高潔之士即欲拂衣;或故為關切而叮嚀煩絮,令通脫之性輒將掩耳;或陽與陰擠,旁敲暗擊;或執流忘源,稱寒道熱;或但求穩當,欲帶消而帶補;或反覆不常,乃忽是而忽非;或小利小害,一日而喜懼多端;或且疑且信,每事而逡巡不決;或醫者陳說病機,援引經典,務欲詳明,則指為江湖之口訣;或處投藥餌,本屬尋常,彼實未知,則誚為詭異之家風;或玄心靜氣。不妄問答,則謂之簡傲;或坦衷直腸,無所逢迎,則笑其粗疏。
嗟乎!昔人懼病而求醫,故尊之過於師保;今之醫呈身而售技,故賤之下於輿儓。所以一進病家,除拱揖寒溫之外,即好惡是非之中,九候未明,方寸已亂,孰標孰本,斷不能行指下之巧矣。若夫大雅之彥,本期博濟一時,而肯苟悅取容,貽笑識者哉!庸眾人之情,固有所不暇盡,亦有所不能盡,而並有所不屑盡也。
身當其際,一以先聖之道為重,誰毀誰譽,不屈不昂,去留之心灑然,得失之念不起,意思從容,布指安穩,呼吸定息,至數分明,則脈雖幽微,可以直窮二豎之情技矣。
白話文:
調息已定然後診脈論
古書上說:「平常就要調養好自己的身體,才能治病。」意思是說,醫生自己沒病,氣息平靜均勻,才能用自己的呼吸來配合病人的脈搏,判斷脈象是否過盛或不足。診脈時,醫生要像將領臨陣、舵工掌舵一樣,心思敏捷,神情鎮定,不能多說話嬉笑,妄加評論,更不能被珍寶或音樂等外物所干擾。這些都不是為了裝模作樣,博取名聲。真正的醫術,如同君子修德行仁一樣,都要腳踏實地。診脈雖然看似低賤的技藝,但也不能敷衍了事,圖一時之功。
古書還說:「診脈沒有固定的方法,要從容不迫,穩穩地坐在病人身旁,診脈時如果不能準確地診出五種脈象,就無法判斷疾病的根本原因,這時就只能自怨自艾,怪罪老師沒教好。」這段話的意思是,醫生診脈時必須收斂心神,在忙碌中保持平靜,讓自己和病人達到心靈上的交流,才能做到心手合一。我們學醫有師承淵源,方法明確,只要用心,就能診斷準確。但現實中,病人很多,醫生經常疲於應付,加上天氣炎熱或寒冷,舟車勞頓,醫生自己的氣息已先亂了,這樣就無法準確地配合病人的脈搏。
更何況,富貴人家一旦有人生病,親戚朋友就會湧來,其中有些人可能略懂醫理,卻喜歡指手畫腳,發表意見;有些人固執己見,排斥異議;有些人與醫生素有嫌隙,態度傲慢;有些人過於關心,喋喋不休;有些人暗中使絆,旁敲側擊;有些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胡亂下判斷;有些人只求穩妥,既想消炎又想補益;有些人反覆無常,一会儿這樣說,一会儿那樣說;有些人斤斤計較,一会儿憂愁,一会儿高興;有些人猶豫不決,處處掣肘。醫生如果詳細解釋病情,引用醫書典籍,就會被說成是江湖術士;如果用藥,就會被說成是奇奇怪怪的偏方;如果沉靜寡言,就被說成是傲慢;如果坦誠直率,不阿諛奉承,就被說成是粗魯。
唉!以前,人們害怕生病,求醫問藥,非常尊敬醫生,勝過師長;現在,醫生卻以賣藝為生,地位低下,比不上普通的車夫。因此,醫生一進病人家門,除了寒暄問候之外,稍有不慎,還沒診好脈,心境就已紊亂,也就無法發揮診脈的技巧了。那些有道德的醫生,本想廣濟眾生,卻為了討好病人,反而貽笑大方。普通人總有些力所不及,也有些顧慮,更有些不屑去做的。
面對這種情況,醫生應該以聖賢的教誨為準則,不論別人如何毀譽,都能泰然處之,不為得失所動,保持心境平和,穩穩地診脈,呼吸平順,準確地掌握病人的脈象。這樣,即使脈象很微弱,也能準確地判斷病情。
3. 問情論
經曰:「閉戶塞牖,系之病者,數問其情,以從其意。」蓋欲病人靜而無擾,然後從容詢其情,委曲順其氣。使不厭煩,悉其本末之因,而治始無誤也。乃近世醫者,自附於知脈,而病家亦欲試其本領,遂絕口不言,惟伸手就診。醫者強為揣摩,揣摩偶合,則信為神奇;揣摩不合,則薄為愚昧。
致兩者相失,而訖無成功,良足嘆也。故仲景曰:「觀今之醫,省疾問病,務在口給。相對斯須,便處湯藥。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跗陽,三部不參。動數發息,不滿五十。短期未至決診,九候曾無彷彿。明堂闕庭,盡不見察。所謂管窺而已。」望聞問切,猶人有四肢也。
一肢廢不成其為人,一診缺不成其為醫。然必先望、次聞、次問而後切者,所重有甚於切也。王海藏云:病人拱默,惟令切脈,試其知否。夫熱則脈數,寒則脈遲,實則有力,虛則無力,可以脈知也。若得病之由及所傷之物。豈能以脈知乎?其如病家不知此理者眾,往往秘其所患,以俟醫之先言。
豈知病固有證似脈同,而所患大相剌謬。若不先言明白,猝持氣口,其何能中?又如其人或先貴後賤,或先貧後富,暴樂暴苦,始樂始苦,及所思、所喜、所惡、所欲、所疑、所懼之云何,其始病所傷、所感、所起、所在之云何,以至病體日逐轉移之情形,病後所服藥餌之違合,必詳言之,則切脈自無疑惑。今人多偏執己見,逆之則拂其意,順之則加其病,莫如之何。
然苟設誠致問,明告以如此則善,如彼則敗,誰甘死亡而不降心以從耶!夫受病情形,百端難盡。如初病口大渴,久病口中和,若不問而概以常法治之,寧不傷人乎?如未病素脾約,才病忽便利,若不問而計日以施治,寧不傷人乎?如未病先有錮疾,已病重添新患,如不問而概守成法治之,寧不傷人乎?如疑難證著意根究,遽不得情,他事閒言,反呈真面,若不細問而倉卒妄投寧不傷人乎?《病形篇》謂:「問其病,知其處,命曰工。」今之稱為工者,問非所問,諛佞其間,病者欣然樂從;及病增更醫,亦復如是。
徬徨醫藥,終於不救者多矣。故留心濟世者,須委曲開導,以全仁術。未可任意而飄然事外也。予每見縉紳之家,凡診內室,皆重帷密幄,以帛纏手,使醫者三指不能盡按,而醫亦潦草診視,此又不能行望、聞、問之神妙,並切而且失之度,其視醫不啻如盜賊然。東坡、海藏之言,豈能家喻而戶說哉!惟願病家以病為重,不循故習,使醫者得盡其長,醫者以道自處,不蹈陋規,使病家誠告以故。庶病無遁形,而醫者之與病者有相成之功矣。
白話文:
問情論
古書記載:「關閉門窗,診治病人時,要多次詢問病人的情況,順應病人的意願。」意思是希望病人能處於安靜、不受打擾的狀態,然後慢慢詢問病情,溫和地順應病人的情緒,避免病人感到厭煩,詳細了解疾病的來龍去脈,才能正確治療。但現代醫生往往只依賴把脈,病人也想要試驗醫生的本事,結果一言不發,只伸出手讓醫生把脈。醫生只能憑感覺推測,推測準確就認為是神醫,推測錯誤就認為是庸醫。
這樣醫生和病人互相誤解,最終治療無效,實在令人惋惜。所以張仲景說:「現在的醫生,診斷疾病時,只注重口頭上的應對。稍微一會兒就開藥方。把脈只摸寸關尺,不摸手足;不觀察人迎、跗陽等三部脈象;不仔細觀察脈搏的次數和呼吸,不到五十次就下結論;九候診法完全沒用上;面部觀察也不仔細,只像從竹筒里看天一樣。」望聞問切,就如同人有四肢一樣,
缺少一肢就不能稱之為人,診斷缺少一樣就不能稱之為醫生。然而,必須先望診、次聞診、次問診,然後才是切診,問診的重要性甚至超過切診。王海藏說:病人沉默寡言,只讓醫生把脈,考驗醫生的水平。的確,疾病的寒熱虛實,可以從脈象得知。但疾病的病因、致病因素,怎麼能單憑脈象知道呢?然而,很多病人不懂這個道理,往往隱瞞病情,等待醫生先開口。
殊不知,有些疾病的症狀和脈象相似,但病因卻大相徑庭。如果不先詳細詢問,直接下結論,怎麼能診斷準確呢?還有,病人之前的身份地位、貧富狀況、經歷的喜怒哀樂,以及他的想法、喜好、厭惡、慾望、疑慮、恐懼等等,以及他患病的原因、感受、發病過程、病灶位置等等,甚至病情日漸發展的變化,以及病後服用藥物的效果等等,都必須詳細詢問,才能在把脈時不至於產生疑惑。現在很多人固執己見,違背他們的意願,他們就會不高興;順應他們的意願,反而會加重病情,真是左右為難。
但是,如果醫生誠懇地詢問病情,明確告知病人哪種做法有利,哪種做法有害,又有誰願意冒著死亡的危險而不聽從醫生的建議呢?病情的細節,千變萬化,難以一一盡述。例如,初期患病時口渴,久病則口不渴,如果不詢問而用一般的療法治療,難道不會傷害病人嗎?例如,本來脾胃虛弱,突然腹瀉,如果不詢問而按照固定療程治療,難道不會傷害病人嗎?例如,本來就有舊疾,又添了新的疾病,如果不詢問而沿用舊的治療方法,難道不會傷害病人嗎?例如,遇到疑難雜症,如果追根究底卻得不到病情信息,而從其他閒談中卻發現了真相,如果不仔細詢問而草率用藥,難道不會傷害病人嗎?《病形篇》說:「詢問病情,了解病灶,這才是稱職的醫生。」現在那些自稱是好醫生的,詢問的不是重點,只是阿諛奉承,病人也欣然接受;病情加重後再換醫生,也是如此。
這樣反覆求醫,最終不能治癒的病人很多。所以,真心想救死扶傷的醫生,必須委婉地開導病人,才能體現仁術。不能隨意放任,置身事外。我常常看到官宦人家,診治婦女時,都用厚厚的帷帳遮擋,用布包裹病人的手,使醫生不能充分把脈,醫生也草草診治,這樣就無法運用望聞問切的神妙之處,反而失之毫釐,病人把醫生當成賊一樣看待。蘇軾和王海藏的論述,又怎麼能家喻戶曉呢!只希望病人能重視病情,不要墨守成規,讓醫生盡展所能;醫生也要以醫德為準則,不要墨守成規,讓病人誠實告知病情。這樣,病情就不會隱瞞,醫生和病人就能共同取得治療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