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昰

《脈訣匯辨》~ 卷一 (4)

回本書目錄

卷一 (4)

1. 脈有亢制論

經曰:「亢則害,承乃制。」言太過之害也。此關於盛衰疑似之間,診者其可忽乎!夫亢者,過於上而不能下之謂也。承者,受也,亢極則反受制也。如火本剋金,克之太過,則為亢,而金之子為水,可以制火,乘其火虛來復母讎,而火反受其制矣。比之吳王夫差,起傾國之兵以與晉爭,自謂無敵,越王勾踐,乘其空虛,已入國中矣。

在脈則當何如?曰,陽盛者脈必洪大,至陽盛之極,而脈反伏匿,陽極似陰也。此干之上九,亢龍有悔也。其證設在傷寒,或因失於汗下,使陽氣亢極,鬱伏於內,狀似陰證,唇焦舌燥,能飲水漿,大便閉硬,小便赤澀,然其脈雖沉,按之著骨必滑數有力,審其失氣,穢臭殊常,或時躁熱,不欲衣被,或揚手擲足,譫語不休,此陽證何疑。故經曰:「其脈滑數,按之鼓擊於指下者,非寒也,此為陽盛拒陰也。

」陰盛者脈必細微,至陰盛之極,而脈反躁疾,陰極似陽也。此坤之上六,龍戰於野也。在傷寒則誤服涼藥,攻熱太速,其人素本腎虛受寒,遂變陰證,逼其浮游之火發見於外,狀似陽證,面赤煩躁,大便自利,小便淡黃,嘔逆氣促,鄭聲咽痛,然其脈按之必沉細遲微,審其渴欲飲水,復不能飲,此陰證何疑。故經曰:「身熱脈數,按之不鼓擊於指下者,非熱也,此謂陰盛拒陽也。

」乃知凡過極者反兼勝己之化,在於學者之細心揣測,則諸證無不洞其真偽矣。

白話文:

脈有亢制論

經典記載:「亢則害,承乃制。」意思是事物過度就會產生危害,而後會受到反制。這是在盛衰之間容易混淆的地方,診斷者怎能忽略呢!所謂「亢」,就是過於旺盛,而無法下降的意思。「承」,就是承受的意思,亢盛到極點就會反過來受到抑制。就像火本來克金,克制得太過,就成了亢盛,而金生水,水可以制火,乘著火虛弱時反過來報復,火就反過來受到水的制約了。就像吳王夫差,興兵攻打晉國,自認為天下無敵,結果越王勾踐趁他虛弱之際,已經攻入吳國了。

脈象方面又該如何理解呢?陽氣過盛的脈象必然洪大,但陽氣盛到極點,脈象反而會伏匿,陽極似陰。這就像乾卦上九爻「亢龍有悔」。如果是在傷寒的病症中,可能是因為過度汗下,導致陽氣亢盛到極點,鬱積在內,表現出類似陰證的症狀,例如嘴唇乾燥、舌燥、能喝水、大便乾燥、小便赤澀,但是脈象雖然沉,按下去卻覺得骨骼之下脈搏滑數有力,仔細觀察,發現病人身上散發異味,與常人不同,有時躁熱,不願蓋被子,或者手舞足蹈,胡言亂語,這些都是陽證的表現,毫無疑問。所以經典記載:「脈滑數,按之鼓擊於指下者,非寒也,此為陽盛拒陰也。」

陰氣過盛的脈象必然細微,陰氣盛到極點,脈象反而會躁疾,陰極似陽。這就像坤卦上六爻「龍戰於野」。在傷寒的病症中,可能是因為誤服涼藥,過度攻伐陽熱,而病人本身腎虛受寒,病情轉變成陰證,逼迫體內的浮游之火外泄,表現出類似陽證的症狀,例如面紅煩躁、大便溏瀉、小便淡黃、嘔吐、呼吸急促、聲音嘶啞、咽喉疼痛,但是脈象按下去必然沉細遲微,仔細觀察,發現病人雖然想喝水,卻又喝不下,這些都是陰證的表現,毫無疑問。所以經典記載:「身熱脈數,按之不鼓擊於指下者,非熱也,此謂陰盛拒陽也。」

由此可知,凡事過度都會反過來被其克制,這需要學習者仔細揣摩,才能夠辨別各種症狀的真偽。

2. 衝陽太谿二脈論

夫身之內,不過陰陽為之根蒂。醫者惟明此二字,病之吉凶,莫不判然矣。故凡傷寒危迫,手脈難明,須察足脈,不知者競相譁笑,更有內室,寧死不願,以為羞恥,是又大可哀矣。予請陳其說焉。經曰:「治病必求於本。」本之為言根也、源也。世未有無源之流,無根之木。

澄其源而流自清,灌其根而枝乃茂,自然之經也。故善為醫者,必責根本,而本有先天后天之辨。先天之本維何,足少陰腎是也。腎應北方之水,水為天一之源。後天之本維何,足陽明胃是也。胃應中宮之土,土為萬物之母。腎何以為先天之本?蓋嬰兒未成,先結胞胎,其象中空,一莖透起,形如蓮蕊;一莖即臍帶,蓮蕊即兩腎也,而命寓焉。水生木而後肝成,木生火而後心成,火生土而後脾成,土生金而後肺成。

五臟既生,六腑隨之,四肢乃具,百骸乃全。仙經曰:「借問如何是玄牝,嬰兒初生先兩腎。」故腎為臟腑之本,十二脈之根呼吸之本,三焦之源,而人資之以為始者也。故曰,先天之本在腎。而太谿一穴,在足內踝後五分跟骨上動脈陷中,此足少陰所注為腧之地也。脾胃何以為後天之本?蓋嬰兒既生,一日不再食則飢,七日不食則腸胃涸絕而死。

經曰:「安穀則昌絕谷則亡。」猶兵家之有餉道也。餉道一絕,萬眾立散;胃氣一敗,百藥難施。一有此身,先資穀氣。谷入於胃,灑陳於六腑而氣至,和調於五臟而血生,而人資之以為生者也。故曰,後天之本在脾。而衝陽一穴,在足跗上五寸高骨間動脈去陷谷二寸,此足陽明所過為原之地也。

(脾胃相為夫婦,故列胃之動脈,而脾即在其中矣。)古人見腎為先天之本,故著之脈曰:「人之有尺,猶樹之有根,枝葉雖枯槁,根本將自生。」見脾胃為後天之本,故著之脈曰:「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所以傷寒必診太谿以察腎氣之盛衰,必診衝陽以察胃氣之有無。

兩脈既在,他脈可勿問也。如婦人則又獨重太衝者,太衝應肝,在足指本節後二寸陷中。蓋肝者,東方木也,生物之始;又婦人主血,而肝為血海,此脈不衰,則生生之機猶可望也。予見按手而不及足者多矣,將欲拯人於危,殆蓋亦少探本之學乎!

白話文:

人體的根本在於陰陽。醫生只要明瞭陰陽二字,就能判斷疾病的吉凶。所以,遇到危急的傷寒病人,手脈難以診斷時,必須觀察足脈。不懂這個道理的人反而訕笑,甚至有些婦女寧死也不願讓人診察足脈,覺得羞恥,這實在令人惋惜。我來解釋一下其中的道理。

經典說:「治療疾病一定要尋找根本。」「本」就是根本、來源的意思。世上沒有無源之水,無根之木。澄清水源,水流自然清澈;滋養樹根,樹枝自然茂盛,這是自然的規律。所以,善於行醫的人,必定追究根本。而根本又分先天和後天。

先天之本是什麼?是足少陰腎。腎屬北方之水,水是天一生一之源。後天之本是什麼?是足陽明胃。胃屬中宮之土,土是萬物之母。為什麼腎是先天之本呢?因為嬰兒未成形之前,先有胎兒,其形狀中空,有一條莖幹向上,形狀像蓮藕的蕊;這莖幹就是臍帶,蓮藕的蕊就是兩腎,生命就寄託在裡面。水生木,然後肝臟形成;木生火,然後心臟形成;火生土,然後脾臟形成;土生金,然後肺臟形成。

五臟既生,六腑隨之而生,四肢也具備了,全身骨骼也完整了。道家經典說:「請問什麼是玄牝?嬰兒出生時,先有兩腎。」所以,腎是臟腑的根本,十二經脈的根源,呼吸的根本,三焦的源頭,人體的開始就依靠它。所以說,先天之本在腎。而太溪穴,位於足內踝後方五分,跟骨上方動脈的凹陷處,這是足少陰經氣血輸注的穴位。

為什麼脾胃是後天之本呢?因為嬰兒出生後,一天不進食就會飢餓,七天不進食就會腸胃枯竭而死。經典說:「飲食充足則興盛,飲食缺乏則死亡。」這就像軍隊要有糧道一樣。糧道斷絕,萬眾立散;胃氣衰敗,百藥難施。人活著,首先依靠谷氣。食物進入胃中,經過六腑的運化而產生氣,調節五臟而產生血,人體賴以生存。所以說,後天之本在脾。而衝陽穴,位於足背上五寸高骨之間,動脈凹陷處,距離陷谷穴二寸,這是足陽明經所經過的要穴。

(脾胃互相依存,如同夫妻,所以列出胃的動脈,而脾就在其中。)古人認為腎是先天之本,所以記載的脈象是:「人有尺脈,如同樹有根,枝葉即使枯萎,根本仍然會再生。」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所以記載的脈象是:「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因此,診斷傷寒必須診察太溪穴以觀察腎氣的盛衰,必須診察衝陽穴以觀察胃氣的有無。

這兩個穴位的脈象已知,其他脈象就可以不必診察了。如果是婦女,還要特別重視太衝穴,太衝穴屬肝,位於足趾本節後方二寸的凹陷處。因為肝屬東方之木,是萬物生長的開始;又婦女以血為本,而肝臟是貯藏血液的地方,這個脈象不衰弱,則生生不息的機制還有希望。我看到很多醫生只診察手脈而不診察足脈,想要在危急時刻拯救病人,恐怕也是因為很少探究根本的道理吧!

3. 脈有不可言傳論

脈之理微,自古記之。昔在黃帝,生而神靈。猶曰:「若窺深淵而迎浮雲。」許叔微曰:「脈之理幽而難明,吾意所解,口莫能宣也。凡可以筆墨載,可以口舌言者,皆跡象也。至於神理,非心領神會,焉能盡其玄微耶?如古人形容一胃氣脈也,而曰不浮不沉,此跡象也,可以中候求也。不疾不徐,此跡象也,可以至數求也。

獨所謂意思欣欣,悠悠揚揚,難以名狀,此非古人秘而不言,雖欲名狀之而不可得,姑引而不發,躍然於言詞之表,以待能者之自從耳。」東垣至此,亦窮於詞,而但言脈貴有神。惟其神也,故不可以跡象求,言語告也。又如形容滑脈。而曰替替然如珠之圓轉。形容澀脈,而曰如雨沾沙。

形容緊脈,而曰如切繩轉索。形容散脈,而曰如楊花散漫。形容任脈,而曰寸口丸丸。此皆跡象之外,別有神理,就其言狀,正惟窮於言語,姑借形似以揣摹之耳。予昔寓泉州開元寺,月夜與林澹庵論脈。凡脈各設一形似最確之物以體象之。至於虛脈曰虛,合四形浮、大、遲、軟極其摹擬,終不相類。

林最後曰:「得之矣,譬如發酵饅首。」竟失遲字之義。有羽衣錢存三在傍曰:「何不比之海䖳浮水。」林大笑擊節。蓋海䖳質柔而大,隨波上下,若人以手按之,則驚而沒矣,於浮、大、遲、軟,字字逼真,然為學究訓詁之語,設不善領略者,不先於虛脈中發憤參求,但守一海䖳浮水於胸中,豈非戲論乎!故以有限之跡象,合無窮之疾病,則跡象乃有時而窮。以無盡之靈明,運有限之跡象,則疾病無往而不驗。

所謂口莫能宣者,終成絕學也哉!

白話文:

脈象的道理非常微妙,自古以來就難以完全記錄下來。傳說黃帝天生神靈,曾說:「診脈就像窺探深淵,去迎接漂浮的雲彩一樣困難。」許叔微也說:「脈象的道理深奧難明,我所理解的,難以用言語表達。凡是用筆墨可以記錄,用言語可以描述的,都只是脈象的表面現象。至於脈象深層的道理,如果不是用心領會,又怎能完全了解它的玄妙呢?比如古人形容胃氣的脈象,說『不浮不沉』,這是表面現象,可以用一般的診脈方法去判斷。『不疾不徐』也是表面現象,可以用脈搏次數來判斷。

但所謂脈象中『欣欣然』、『悠悠揚揚』的感覺,卻難以用言語形容。這並不是古人故意隱瞞不說,而是因為實在無法用言語描述,只好含而不露,讓它在文字之外體現出來,等待有能力的人自己去領悟。東垣(張仲景)到了這裡,也窮於辭彙,只說脈象貴在有神。正因為有神,所以不能只從表面現象和言語來判斷。又比如形容滑脈,說『替替然如珠之圓轉』;形容澀脈,說『如雨沾沙』;形容緊脈,說『如切繩轉索』;形容散脈,說『如楊花散漫』;形容任脈,說『寸口丸丸』。這些都只是表面現象,其內在的道理更深奧難解。這些描述也只是盡力用形似之物來比喻罷了。

我以前住在泉州開元寺,月夜與林澹庵討論脈象。我們都用最貼切的比喻來形容各種脈象。比如虛脈,我們用浮、大、遲、軟四個字來形容,儘管盡力摹擬,但總覺得不夠貼切。林澹庵最後說:「明白了,就像發酵的饅頭。」卻忽略了『遲』字的意思。在旁的羽衣錢存三說:「為何不比作海螵蛸浮在水上?」林澹庵大笑並擊節稱讚。因為海螵蛸質地柔軟而體積大,隨著水波上下浮動,如果用手按它,它就會受驚嚇而沉下去,這與浮、大、遲、軟四個字非常貼切,但這是學究式的訓詁之說。如果不懂得先在虛脈的診斷中努力鑽研,只把『海螵蛸浮水』記在心裡,豈不是空談?所以,用有限的表面現象來診斷無窮的疾病,那麼表面現象就會有不足之處。而用無盡的智慧去運用有限的表面現象,那麼就能診斷出各種疾病。

所謂『口莫能宣』的道理,最終就成為了絕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