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訣匯辨》~ 卷七 (4)
卷七 (4)
1. 面部
面上白點,腹中蟲積。如蟹爪路,一黃一白,食積何疑。兩顴時赤,虛火上炎。面無血色,又無寒熱,脈見沉弦,將必衄血。病人黃色,時現光澤,為有胃氣,自必不死;干黃少潤,凶災立應。赤現兩顴,大如拇指,病雖小愈,必將卒死。黑色出庭,拇指相似,不病卒亡。冬月面慘,傷寒已至。紫濁時病。色白而肥,氣虛多痰。黑而且瘦,陰虛火旺。
白話文:
[面部]
臉上出現白點,腹內有蟲積。像蟹爪一樣,一黃一白相間,積食是無疑的了。兩顴時常發紅,是虛火上炎。臉色沒有血色,也沒有寒熱症狀,脈象沉而弦,將要流鼻血。病人皮膚發黃,有時還泛光澤,說明還有胃氣,自然不會死;如果發黃乾燥少潤澤,凶兆就會立刻應驗。兩顴發紅,紅腫範圍像拇指那麼大,即使病情稍有好轉,也將很快死亡。庭(額頭)部出現黑色,像拇指那麼大,即使沒有其他疾病也會突然死亡。冬天臉色慘白,說明傷寒已經侵犯體內。臉色紫暗混濁,是疾病的徵兆。臉色白而肥胖,是氣虛痰多的表現。臉色黑而消瘦,是陰虛火旺的表現。
2. 目部
目赤色者,其病在心。白病在肺。青病在肝。黃病在脾。黑病在腎。黃而難名,病在胸中。白睛黃淡,脾傷泄痢。黃而且濁,或似煙燻,濕盛黃疸。黃如橘明,則為熱多。黃兼青紫,脈來必芤,血瘀胸中。眼黑頰赤,乃系熱痰。眼胞上下,有如姻煤,亦為痰病。眼黑步艱,呻吟不已,痰已入骨,遍體痠痛。
眼黑麵黃,四肢痿痹,聚沫風痰,隨在皆有。目黃心煩,脈大病進;目黃心煩,脈和病愈。目睛暈黃,衄則未止。目睛黃者,酒疸已成。黃白及面,眼胞上下,皆覺腫者,指為谷疸,心下必脹。明堂眼下,青色多欲,精神勞傷,不爾未睡。面黃目青,必為傷酒。面無精光,齒黑者危。
瘰癧赤脈,貫瞳者凶;一脈一歲,死期已終。目間青脈,膽滯掣痛。瞳子高大,太陽不足。病人面目,俱等無疴。面黃目青,面黃目赤,面黃目白,面黃目黑,此有胃氣,理皆不死。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此無胃氣,皆死何辭。眼下青色,傷寒挾陰。目正圓者,太陽經絕,痓病不治。
色青為痛。色黑為勞。色赤為風。色黃溺難。鮮明留飲。(鮮明者,俗言水汪汪也。俱指白珠。)目睛皆鈍,不能了了,鼻呼不出,吸而不入,氣促而冷,則為陰病。目睛了了,呼吸出入,能往能來,息長而熱,則為陽病。
白話文:
眼睛發紅,病在心臟;發白,病在肺;發青,病在肝臟;發黃,病在脾臟;發黑,病在腎臟。眼睛發黃,難以形容顏色,病在胸腔。眼白發黃略淡,脾臟受損,導致腹瀉痢疾。眼睛發黃且混濁,或像煙燻過一樣,是濕邪盛而引起的黃疸。眼睛發黃如同橘子般明亮,則表示體內熱邪較多。眼睛發黃又帶青紫,脈搏必定浮大,是血瘀在胸腔。眼睛發黑,臉頰發紅,是熱痰所致。眼皮上下,像塗了煤煙一樣,也是痰病。眼睛發黑,行走困難,不斷呻吟,表示痰邪已入骨髓,全身痠痛。
眼睛發黑,臉色發黃,四肢痿痺,是風痰聚集,病灶可能出現在身體任何部位。眼睛發黃,心煩意亂,脈搏有力,病情加重;眼睛發黃,心煩意亂,脈搏平和,病情好轉。眼睛發黃模糊,流鼻血尚未停止。眼睛發黃,酒疸已成。臉色和眼睛都發黃,眼皮上下都腫脹,這是谷疸,心下必定脹滿。眼睛下方明堂處呈現青色,慾望多而難以滿足,是精神過度勞累所致,否則不會睡不好。臉色發黃,眼睛發青,一定是傷酒所致。臉上沒有光澤,牙齒發黑,情況危急。
頸部淋巴結腫大發紅,血管貫穿瞳孔,凶兆;一條血管代表一年,死亡時間已到。眼睛之間出現青色血管,膽經阻塞,導致疼痛。瞳孔放大,陽氣不足。病人臉色和身體都正常,沒有疾病。臉色發黃,眼睛發青、發紅、發白、發黑,這些情況都有胃氣,一般不會死。臉色發紅,眼睛發白;臉色發青,眼睛發黑;臉色發黑,眼睛發白;臉色發紅,眼睛發青,這些情況沒有胃氣,都會死亡。眼睛下方呈現青色,是傷寒夾雜陰邪。眼睛又圓又正,太陽經脈衰竭,痓病無法治愈。
眼睛發青表示疼痛;發黑表示勞累;發紅表示風邪;發黃表示小便困難;眼睛清澈明亮,則表示體內積聚了水液(鮮明,指眼睛清澈明亮,像水一樣)。眼睛渾濁不清,呼吸困難,吸氣費力,呼吸急促而冰冷,這是陰邪的疾病。眼睛清澈明亮,呼吸通暢,吸氣呼氣自如,呼吸緩慢而溫熱,這是陽邪的疾病。
3. 鼻部
鼻頭微黑,為有水氣。色見黃者,胸上有寒。色白亡血。微赤非時,見之者死。
察色精微,莫先於目下之精明,鼻間之明堂。經謂「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是五臟之精華,上見為五色,變化於精明之間,某色為善,某色為惡,可先知也。仲景更出精微,尤要在中央鼻準,毋亦以鼻準在天為鎮星,在地為中獄,木金水火四藏,氣必歸併於中土耶!其謂「鼻頭色青,腹中苦冷者死」,此一語獨創千古。後人每恨《卒病論》亡,莫由仰溯淵源,不知此語正其大者。
蓋厥陰肝木之青色,挾腎水之寒威,上徵於鼻,下徵於腹,是為暴病,頃之亡陽而卒死耳。其謂「鼻頭色微黑者有水氣」,又亙上句之意,見黑雖為腎陰之色,微黑且無腹病,但主水氣而非暴病也。謂「色黃者胸上有寒」,寒字《傷寒論》中多指為痰,言胸有積痰也。謂「色白者亡血」,白者肺之色,肺主上焦以行營衛,營不充則鼻色白,故知亡血也。
謂「設微赤非時者死」,火之色歸於土,何遽主死?然非其時而有其氣。則火非生土之火,乃剋金之火,又主臟燥而死矣。
鼻頭色黃,小便必難。(鼻頭黃色,又主胸中有寒,寒則水穀不運,故小便難。)余處無恙,鼻尖青黃,其人必淋。鼻青腹痛,舌冷者死。鼻孔忽仰,可決短期。鼻色枯槁,死亡將及。鼻冷連頤,十無一生。(鼻者屬土,而為肺氣之所出入。肺胃之神機已絕,故枯槁而冷,顧其能活乎!)
白話文:
鼻部
鼻頭顏色略微發黑,表示體內有水濕之氣。如果顏色偏黃,則表示胸部有寒邪。鼻頭顏色發白,說明氣血不足。如果鼻頭在非正常情況下呈現微紅,則預示著死亡。
觀察顏色的細微變化,最重要的是觀察眼睛下方(精明)和鼻樑中間(明堂)的顏色。經書上說:「精明處的五種顏色,是人體氣血的精華」,五臟的精華之氣,會在上焦體表呈現出不同的顏色,不同的顏色代表著不同的健康狀況,可以據此預知疾病。張仲景更進一步闡述了觀察鼻準(鼻尖)顏色來判斷病情的重要性,或許是因為鼻準在人體的中心位置,如同天上的鎮星,地上的中獄,五行之氣都匯聚於此。他說:「鼻頭顏色發青,腹中感到寒冷,這種情況會導致死亡」,這句話獨具慧眼,影響深遠。後世許多人惋惜《卒病論》失傳,無法追溯其淵源,殊不知這句話正是其精髓所在。
這是因為厥陰肝經屬木,其顏色為青色,夾雜著腎水寒邪的侵襲,上則反映在鼻頭,下則反映在腹部,這屬於暴病,很快就會失去陽氣而死亡。他說:「鼻頭顏色略微發黑,表示體內有水濕之氣」,這句話與上一句意思相通,雖然黑色是腎陰的顏色,但只是略微發黑且沒有腹部疾病,只是表示體內有水濕,並非暴病。他說:「顏色偏黃,則表示胸部有寒邪」,這裡的「寒」在《傷寒論》中多指痰飲,也就是說胸部有痰飲積聚。他說:「顏色發白,說明氣血不足」,白色是肺的顏色,肺主上焦,運行營氣和衛氣,營氣不足則鼻色發白,所以知道氣血不足。
他說:「如果鼻頭在非正常情況下呈現微紅,則預示著死亡」,紅色屬火,歸於土,為何會導致死亡?因為在非正常情況下出現紅色,則這不是培育土的火,而是克制金的火,會導致臟腑乾燥而死亡。
鼻頭顏色發黃,則小便必然困難。(鼻頭發黃,也表示胸中有寒邪,寒邪會導致水穀運化失常,所以小便困難。)其他情況一切正常,但鼻尖呈現青黃色,則此人必然患有淋證。鼻樑發青,腹部疼痛,舌頭冰冷,則會死亡。鼻孔突然向上翻,則可以判斷為短期內會死亡。鼻色枯槁,則死亡將至。鼻子和下巴都冰冷,則十死無生。(鼻子屬土,是肺氣出入的地方。肺胃的功能已經衰竭,所以鼻子枯槁冰冷,還能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