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昰

《脈訣匯辨》~ 卷四 (10)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0)

1. 代脈(陰)

在《靈樞·五臟生成篇》曰:「心合脈。」蓋心與心包,雖分二經,原屬一藏故耳。代脈主病,但標脾臟虛衰,而不及他症,故附列焉。

白話文:

《靈樞經·五臟生成篇》說:「心與脈相通。」因為心與心包絡,雖然各有經脈,但本質上屬於同一個臟器。代脈主要反映脾臟虛衰的病症,其他病症它則無法顯示,所以這裡只列出與脾虛相關的部分。

2. 疾脈(陽)

體象,疾為疾急,數之至極;七至八至,脈流薄疾。

六至以上,脈有兩稱,或名曰疾,或名曰極。總是急速之形,數之甚者也。

主病,疾為陽極,陰氣欲竭。脈號離經,虛魂將絕。漸進漸疾,旦夕殞滅。毋論寸尺,短期已決。陰陽相等,脈至停均。若脈來過數而至於疾,有陽無陰,其何以生!是惟傷寒熱極,方見此脈,非他疾所恆有也。若癆瘵虛憊之人,亦或見之,則陰髓下竭,陽光上亢,可與之決短期矣。

陰陽易病者,脈常七八至,號為離經,是已登鬼籙者也。至夫孕婦將產,亦得離經之脈,此又非以七八至得名。如昨浮今沉,昨大今小,昨遲今數,昨滑今澀,但離於平素經常之脈,即名為離經矣。心肺諸證,總之真陰消竭之兆。譬如繁弦急管,樂作將終,烈焰騰空,薪傳欲盡。

夫一息四至,則一晝一夜約一萬三千五百息,通計之當五十周於身,而脈行八百一十丈,此人身經脈流行之常度也。若一息八至,則一日一夜周於一身者,當一百營,而脈遂行一千六百餘丈矣,必至喘促聲嘶,僅呼吸於胸中數寸之間,而不能達於根蒂,真陰極於下,孤陽亢於上,而氣之短已極矣。夫人之生死由於氣,氣之聚散由乎血,凡殘喘之尚延者,只憑此一線之氣未絕耳。

一息八至之候,則氣已欲脫,而猶冀以草木生之,何怪其不相及也。

白話文:

疾脈(陽性脈象)的表現是脈搏急速,達到極點;每分鐘脈搏七至八次,脈象細弱而急速。

每分鐘脈搏六次以上,脈象有兩種名稱,或稱疾脈,或稱極脈。總體來說,都是急速的脈象,脈搏非常快速。

疾脈的主症是陽氣達到極點,陰氣將要耗盡。脈象稱作離經之脈,虛弱的魂魄將要離散。脈象越來越急速,很快就會死亡。不論是寸脈還是尺脈,都會在短期內死亡。只有陰陽平衡時,脈象才會平穩。如果脈搏過速而成為疾脈,說明有陽氣而無陰氣,怎麼還能生存呢!只有傷寒熱症極度嚴重時,才會出現這種脈象,其他疾病很少見。如果患有肺癆等虛弱疾病的人也出現這種脈象,說明陰精耗竭,陽氣亢盛,不久於人世。

陰陽失調易患疾病的人,脈象通常是每分鐘七到八次,稱為離經之脈,這是將死之人。臨產的孕婦也可能出現離經之脈,但這並非以每分鐘七到八次脈搏來命名。例如,脈象今天浮,昨天沉;今天大,昨天小;今天快,昨天慢;今天滑,昨天澀;只要與平時的脈象不同,就稱為離經之脈。心肺等疾病,總體來說都是真陰耗竭的徵兆。這就好比演奏繁複急促的音樂,樂曲將要結束;烈火熊熊,柴薪將要燃盡。

正常情況下,每呼吸一次脈搏跳動四次,那麼一天一夜約呼吸一萬三千五百次,脈搏在全身循環約五十周,脈搏運行距離約八百一十丈,這是人體經脈運行常規。如果每呼吸一次脈搏跳動八次,那麼一天一夜脈搏在全身循環約一百周,脈搏運行距離約一千六百餘丈,這時就會氣喘吁吁,聲音嘶啞,呼吸困難,氣息僅限於胸腔中幾寸,無法到達臟腑根蒂,真陰極度衰竭,孤陽亢盛於上,氣息已經極度短促。人的生死取決於氣,氣的聚散取決於血,那些奄奄一息還能存活的人,僅僅依靠最後一線氣息未絕。

每呼吸一次脈搏跳動八次,氣息將要脫離身體,即使用草木來比喻生命力,也無法形容其微弱程度,難怪會這樣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