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昰

《脈訣匯辨》~ 卷四 (3)

回本書目錄

卷四 (3)

1. 弦脈(陽中之陰)

體象,弦如琴絃,輕虛而滑;端直以長,指下挺然。

弦之為義,如琴絃之挺直而略帶長也。弦脈與長脈皆主春令,但弦為初春之象,陽中之陰,天氣猶寒,故如琴絃之端直,而挺然稍帶一分之緊急也。長為暮春之象,純屬於陽,絕無寒意,故如木干之迢直以長,純是發生氣象也。

主病,弦為肝風,主痛主瘧,主痰主飲。左寸弦者,頭痛心勞。弦在左關,痰瘧癥瘕。左尺得弦,飲在下焦。右寸弦者,胸及頭疼。弦在右關,胃寒膈痛。右尺得弦,足攣疝痛。

膽為甲木,肝為乙木。自北而東,在肝為厥陰而陰盡,在膽為少陽而陽微。初春之象,逗氣尚少,升如一縷,有弦義焉。風屬木而應春,弦是其本脈,生於風則象風,故脈自弦。弦寒斂束,氣不舒暢,故又主痛瘧之作也。邪正交爭,或寒而熱,熱而寒,寒熱往來,正邪出入,樞主於中。

《素問·陰陽離合論》曰:「少陽為樞」,故脈亦當弦。飲者,痰之類也。弦直而斂,無鼓盪之力,故飲留焉。頭乃六陽所聚,陽虛不能張大,或致外邪所乘,安得不痛。瘧疾寒熱往來,常在少陽經,故曰「瘧脈自弦」,又曰「無痰不成瘧」。癥瘕處於其地,則邪正不敵,小腹沉陰之位,受寒乃痛。

肺家陽氣衰微,更受陰寒,或右邊頭痛,或胸次作疼。木來乘土,胃寒不化,真火不足,無以溫暖肝木,攣痛之自來也。

兼脈,浮弦支飲,沉弦懸飲。弦數多熱,弦遲多寒。陽弦頭疼,陰弦腹痛。單絃飲癖,雙弦寒痼。

飲停在上不在胃,而支留於心胸;飲停在下不在胃,而懸留於腹脅。故一弦而浮,一弦而沉也。數則為熱,弦而兼數者,病亦兼熱。遲則為寒,弦而兼遲者,病亦兼寒。陽弦者,寸弦也。邪在三陽,三陽走頭,故頭疼。陰弦者,尺弦也。邪在三陰,三陰走腹,故腹痛。單絃則止為飲癖。若脈見雙弦,已具純陰之象,若不能食,為木來剋土,必不可治。

按弦脈在八卦為震,在五行為木,在四時為春,在五臟為肝。《素問·玉機真藏論》曰:「春脈,肝也,東方木也,萬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氣來軟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故曰弦。反此者病。其氣來而實強,此為太過,病在外;其氣來不實而微,此為不及,病在中。太過則令人善怒,忽忽眩冒而巔疾;不及則令人胸脅痛引背,兩脅胠滿。

」《素問·平人氣象論》曰:「平肝脈來,軟弱招招,如揭長竿末梢,曰肝平。春以胃氣為本。病肝脈來,盈實而滑,如循長竿,曰肝病。死肝脈來,急益勁,如新張弓弦,曰肝死。」戴同父云:「弦而軟,其病輕。弦而硬,其病重。」深契《內經》之旨。《素問·玉機真藏論》云:「端直以長。

」叔和云:「如張弓弦。」巢氏云:「按之不移,察察如按琴瑟弦。」戴同父云:「從中直過,挺然指下。」諸家之論弦脈,可謂深切著明。而偽訣乃言「時時帶數」,又言「脈緊狀繩牽」,則是緊脈之象,安在其弦脈之義哉!弦亦謂其主痰。然以飲較痰尚未結聚,所以弦不似滑之累累替替之有物形也。

白話文:

弦脈(陽中之陰)

弦脈摸起來像琴弦一樣,輕微、虛弱且滑利;脈象端正直長,按壓時感覺挺拔有力。

弦脈的意義,如同琴弦般挺直,略帶些長度。弦脈和長脈都屬於春季的脈象,但弦脈代表初春,屬陽中之陰,天氣還寒冷,所以脈象像琴弦般端直,略帶一分緊迫感。長脈則代表暮春,純屬陽氣,沒有寒意,像樹幹般筆直而長,完全是生發之象。

弦脈主要反映肝風,導致疼痛、瘧疾、痰飲等疾病。左寸脈弦,則頭痛心煩;左關脈弦,則痰飲、瘧疾、癥瘕;左尺脈弦,則下焦有痰飲。右寸脈弦,則胸痛頭痛;右關脈弦,則胃寒膈痛;右尺脈弦,則足部抽搐、疝氣疼痛。

膽屬甲木,肝屬乙木。從北向東,肝屬厥陰,陰氣將盡;膽屬少陽,陽氣微弱。初春時氣機尚弱,升發之氣如同細線般,因此出現弦脈的表現。風屬木,應於春季,弦脈是其根本脈象,因風而生,故而表現為弦脈。弦脈寒邪收斂束縛,氣機不暢,所以也主疼痛和瘧疾。邪正交爭,寒熱往來,正邪出入,少陽經如同樞紐般居中調節。

《素問·陰陽離合論》說:「少陽為樞」,所以脈象也應當是弦脈。飲是指痰飲,弦脈直而收斂,沒有蓬鬆鼓盪之感,所以痰飲停滯。頭部是六陽經聚集之處,陽氣虛弱不能舒展,容易受到外邪侵襲,所以會疼痛。瘧疾寒熱往來,常在少陽經,所以說「瘧脈自弦」,又說「無痰不成瘧」。癥瘕停滯於腹部,邪正相爭,下腹部屬陰寒之位,受寒則疼痛。

肺部陽氣衰弱,更受陰寒侵襲,可能導致右側頭痛或胸痛。木氣克土,導致胃寒不化,真火不足,不能溫暖肝木,因此產生攣痛。

弦脈的兼見脈象有:浮弦脈見於支飲,沉弦脈見於懸飲;弦脈數者多為熱證,弦脈遲者多為寒證;陽弦脈見於頭痛,陰弦脈見於腹痛;單弦脈見於飲癖,雙弦脈見於寒邪痼疾。

飲停在上不在胃,而停滯於心胸;飲停在下不在胃,而停滯於腹部脅肋。所以有的弦脈浮,有的弦脈沉。脈象數則為熱,弦脈兼數則病兼有熱證;脈象遲則為寒,弦脈兼遲則病兼有寒證。陽弦脈指寸脈弦,邪氣在三陽經,三陽經循行於頭部,所以頭痛;陰弦脈指尺脈弦,邪氣在三陰經,三陰經循行於腹部,所以腹痛。單弦脈僅為飲癖。如果脈象出現雙弦,已經是純陰的表現,如果不能進食,是木克土,難以治療。

弦脈在八卦屬震卦,五行屬木,四時屬春,五臟屬肝。《素問·玉機真藏論》說:「春脈,肝也,東方木也,萬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氣來軟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故曰弦。反此者病。其氣來而實強,此為太過,病在外;其氣來不實而微,此為不及,病在中。太過則令人善怒,忽忽眩冒而巔疾;不及則令人胸脅痛引背,兩脅胠滿。」《素問·平人氣象論》說:「平肝脈來,軟弱招招,如揭長竿末梢,曰肝平。春以胃氣為本。病肝脈來,盈實而滑,如循長竿,曰肝病。死肝脈來,急益勁,如新張弓弦,曰肝死。」戴同父說:「弦而軟,其病輕。弦而硬,其病重。」這與《內經》的觀點非常契合。《素問·玉機真藏論》說:「端直以長。」 叔和說:「如張弓弦。」巢氏說:「按之不移,察察如按琴瑟弦。」戴同父說:「從中直過,挺然指下。」諸家對於弦脈的論述,都非常精闢透徹。但一些偽訣卻說「時時帶數」,又說「脈緊狀繩牽」,這是緊脈的表現,怎麼能算是弦脈呢!弦脈也主痰飲,但飲比痰尚未凝結,所以弦脈不像滑脈那樣有明顯的沉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