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昰

《脈訣匯辨》~ 卷三 (6)

回本書目錄

卷三 (6)

1. 澀脈(陰)

體象,澀脈蹇滯,如刀刮竹;遲細而短,三象俱足。

澀者,不流利之義。《素問·三部九候篇》曰:「參伍不調者病。」謂其凝滯而至數不和勻也。《脈訣》以輕刀刮竹為喻者,刀刮竹則阻滯而不滑也。通真子以如雨沾沙為喻者,謂雨沾金石則滑而流利,雨沾沙土則澀而不流也。時珍以病蠶食葉為喻者,謂其遲慢而艱難也。

主病,澀為血少,亦主精傷。左寸澀者,心痛怔忡。澀在左關,血虛肋脹。左尺得澀,精傷胎漏。右寸澀者,痞氣自汗。澀在右關,不食而嘔。右尺得澀,大便艱秘,腹寒脛冷。

中焦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壅遏營氣令無所避,是謂脈。兩者同質異名。況血為陰液,多則滑利,少則枯澀,勢所然也。精也,血也,皆屬於陰,故共主之。藉以供神明之用者血也,血少則不能養心而痛作;積久而加以驚疑,則怔忡至矣。肝為血海,血少則不能自榮,而所部作痛。

腎傷則精無餘蓄,男子溲淋,婦人血敗胎漏,真陽喪矣。肺家真氣既虧,胸中不能運行,則為痞塞;不能衛外而為固,則汗時自出;出則液耗,謂之脫液;漏而不止,衛氣散失四肢厥寒,謂之亡陽;陽亡液脫,故亦主澀。血少則脾陰弱而食減嘔作,甚而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或隨食隨吐。

胃無餘液,血少則津液枯,無由下致,而大便艱。腹寒脛冷,皆緣血少不獲隨真陽之氣以運行耳。

兼脈,澀而堅大,為有實熱;澀而虛軟,虛大炎灼。

澀本血少而再得堅大之形,乃邪火熾甚,陰不勝陽;若僅見虛軟,此屬無根之火熏灼耳。或因憂鬱,或因厚味,或因無汗,或因妄補,氣騰血沸,清化為濁,老痰宿飲,膠固雜糅,脈道阻澀,不能自至,亦見澀狀。若重取至骨,似有力而帶數,以意參之於證,驗之形氣,但有熱證,當作痼熱可也。

按一切世間之物,濡潤者則必滑,枯槁者則必澀。故滑為痰飲,澀主陰衰,理有固然,無足辨者。肺之為臟,氣多血少,故右寸見之為合度之診。腎之為臟,專司精血,故右尺見之為虛殘之候。不問男婦,凡尺中沉澀者,必艱於嗣,正血少精傷之確證也。故女人懷子而得澀脈,則血不足養胎;如無孕而得澀脈,將有陰衰髓竭之憂。

偽訣云:「指下尋之似有,舉之全無。」則是微脈而非澀脈矣。叔和謂其「一止復來」,亦有疵病。蓋澀脈往來遲難,有類乎止而實非止也。又曰:「細而遲,往來難,且散者。」乃浮分多而沉分少,有類乎散,而實非散也。須知極細極軟、似有若無為微脈,浮而且細且軟為濡脈,沉而且細且軟為弱脈。

三者之脈,皆指下模糊,有似乎澀,而實有分別也。然一脈澀也,更有外邪相襲,使氣分不利而成滯澀,衛氣散失,使陽衰不守而成虛澀;腸胃燥渴,津液亦亡,使血分欲盡而成枯澀;在診之者自為靈通耳。

白話文:

澀脈(陰)

澀脈脈象遲滯,像刀刮竹子一樣不順暢;脈象遲緩細小而短促,三者兼具。

澀,是指脈象不流利的意思。《素問·三部九候篇》說:「參伍不調者病。」意思是脈象凝滯,導致脈搏數次不勻稱。《脈訣》用輕刀刮竹來比喻,刀刮竹子會阻滯而不順滑。通真子用雨沾沙來比喻,雨沾金石則滑利,雨沾沙土則澀滯不流利。李時珍則用病蠶食葉來比喻,說明脈象遲緩艱難。

澀脈主要反映血虛,也主精氣受損。左寸脈澀,表示心痛心悸;左關脈澀,表示血虛肋部脹痛;左尺脈澀,表示精氣受損,婦女易發生胎漏。右寸脈澀,表示痞氣自汗;右關脈澀,表示不食而嘔吐;右尺脈澀,表示大便秘結,腹部寒冷,小腿冰冷。

中焦運化水谷精華而成血,血的運行受阻滯,就會影響脈象。血和脈象本質相同,只是名稱不同。血是陰液,血多則脈象滑利,血少則脈象枯澀,這是必然的。精血都屬於陰,所以澀脈都與精血不足有關。血少則不能滋養心臟,導致心痛;時間久了,又伴隨驚恐疑慮,就會出現心悸。肝臟是血的倉庫,血少則肝臟失於濡養,導致肝區疼痛。

腎臟受損,精氣不足,男性會出現尿頻尿急,女性則易出現月經不調和胎漏,陽氣受損。肺氣不足,胸中氣機運行不暢,則出現胸悶痞塞;肺氣不能抵禦外邪,則容易自汗;自汗則體液消耗,稱為脫液;汗出不止,衛氣散失,四肢厥冷,稱為亡陽;陽氣亡失,體液耗竭,因此也會出現澀脈。血少則脾陰虛弱,食慾減退,容易嘔吐,甚至出現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或隨吃隨吐的情況。

胃液不足,血少則津液枯竭,大便不能排出,導致大便秘結。腹部寒冷、小腿冰冷,都是因為血少,不能隨著陽氣運行所致。

澀脈兼見其他脈象,如果澀脈且脈象堅實有力,則表示有實熱;如果澀脈而脈象虛軟,則表示虛火炎熱。

澀脈本是血少,如果脈象又堅實有力,則邪火熾盛,陰氣不能制約陽氣;如果僅見脈象虛軟,則屬於虛火灼傷。這可能是由於憂鬱、飲食過度、無汗、妄加補益等原因,導致氣血逆亂,清氣化濁,痰飲瘀滯,阻塞脈道,使脈象澀滯不通。如果按壓脈搏至骨,感覺有力且脈搏數次不勻,結合臨床症狀和氣血情況判斷,如果有熱證,則應診斷為痼熱。

所有事物,濕潤則滑利,乾燥則澀滯。因此滑脈多見於痰飲,澀脈多見於陰虛,這是自然規律,不必多加辯解。肺氣多血少,因此右寸脈澀是肺虛的表現;腎臟主司精血,因此右尺脈澀是腎虛的表現。不論男女,尺脈沉澀,都難於生育,這是血少精傷的明確證據。女性懷孕出現澀脈,表示血不足以養胎;未孕而出現澀脈,則有陰虛髓竭的危險。

偽訣說:「指下好像摸到,但抬起手指就沒有了。」這是微弱的脈象,而不是澀脈。有人說澀脈「一止復來」,也有錯誤。澀脈往來遲緩,好像停止了,但實際上並沒有真正停止。又有人說澀脈「細而遲,往來難,且散者。」這是浮脈多而沉脈少,好像散脈,但實際上並不是散脈。必須知道,極細極軟、似有若無的是微脈;浮而細而軟的是濡脈;沉而細而軟的是弱脈。

這三種脈象,指下都模糊不清,似乎都像澀脈,但實際上是有區別的。而澀脈本身,又可能由於外邪侵襲,導致氣機不暢而形成氣滯血瘀的澀脈;也可能由於衛氣散失,陽氣衰弱而形成虛澀脈;也可能由於腸胃乾燥,津液不足,導致血分將盡而形成枯澀脈;臨證時需要醫生靈活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