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訣匯辨》~ 卷二 (16)
卷二 (16)
1. 卷二
南人北脈,取氣必剛。北人南脈,取氣必柔。東西不齊,可以類剖。又永年者天稟必厚,故察證則將絕而脈猶不絕。夭促者天稟必薄,故察證則未絕而脈已先絕。其可執一乎?《左傳》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淮南子》曰:「堅土人剛,弱土人肥,壚土人大,沙土人細,息土人美,耗土人醜。
山氣多男,澤氣多女,水氣多喑,風氣多聾,林氣多癃,木氣多傴,濕氣多腫,石氣多力,陰氣多癭,暑氣多夭,寒氣多壽,穀氣多痹,丘氣多狂,野氣多仁,陵氣多貪。輕土人利,重土人遲;清水音小,濁水音大;湍水人輕,遲水人重;中土多聖。」凡此數端,乃一定之論也。
然一地而或妍媸壽夭之各異同者,蓋其生雖由於水土之氣,而偏全厚薄,又自不同也。
白話文:
南方人脈象偏北方,取氣時要剛強有力;北方人脈象偏南方,取氣時要柔和。東西方地域差異明顯,可以歸類分析。長壽的人天賦稟賦一定深厚,所以觀察病情時,即使病情快要結束,脈象仍然不會立即消失。短命的人天賦稟賦一定薄弱,所以觀察病情時,病情尚未結束,脈象就已經先消失了。難道能執著於單一的標準嗎?《左傳》說:「土壤肥沃、水源深厚的地方,居住在那裡的人們不會生病。」《淮南子》說:「堅硬的土壤,人民強壯;鬆軟的土壤,人民肥胖;粗糙的土壤,人民高大;細沙的土壤,人民細小;滋潤的土壤,人民美麗;貧瘠的土壤,人民醜陋。
山區的氣候多出男性,沼澤地的氣候多出女性;水氣重的地方多出啞巴,風氣大的地方多出聾子;森林的氣候多出患有痼疾的人,樹木茂盛的地方多出駝背的人;潮濕的氣候多出腫脹的人,岩石多的地方多出有力氣的人;陰氣重的地方多出患癭瘤的人,炎熱的氣候多出短命的人,寒冷的氣候多出長壽的人,穀物生長的地方多出患痹症的人,丘陵地帶多出瘋狂的人,荒野地區多出仁慈的人,陵墓附近多出貪婪的人。輕質土壤的人反應敏捷,重質土壤的人反應遲鈍;清澈的水聲音小,渾濁的水聲音大;水流湍急的地方人民輕快,水流緩慢的地方人民穩重;中原地區多出聖人。」以上這些種種,都是一定的論述。
然而同一地區,人們卻有美醜、壽夭的差異,那是因為他們雖然都受到水土之氣的影響,但是吸收的氣的偏頗、完全和厚薄,又各自不同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