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昰

《脈訣匯辨》~ 卷二 (6)

回本書目錄

卷二 (6)

1. 卷二

地不滿東南,陽北而陰南,故女子尺盛而寸弱,肖乎地也。黃鐘者,氣之先兆,故能測天地之節候;氣口者,脈之要會,故能知人命之生死。」

陽弱陰強,反此則病。

男尺脈弱,女尺脈盛,故男女之脈不同。若男尺脈盛,女尺脈弱,則為相反而病矣。

參黃子曰:「男子以陽為主,故兩寸脈常旺於尺。若兩寸反弱尺反盛者,腎氣不足也。女子以陰為主,故兩尺脈常旺於寸,若兩尺反弱寸反盛者,上焦有餘也。不足固病,有餘亦病,所謂過猶不及也。」

龍丘葉氏曰:「脈者,天地之元性,故男女尺寸盛弱,肖乎天地。越人以為男生於寅,女生於申,三陽從天生,三陰從地長,謬之甚也。獨丹溪推本律法,混合天人而闢之,使千載之誤,一旦昭然,豈不韙哉!偽訣云:『女人反此背看之,尺脈第三同斷病。』若解云,女人右心、小腸、肝、膽、腎,左肺、大腸、脾、胃、命。

則惑亂經旨。曾不知男女一皆以尺脈為根本。所謂反者,非男女脈位相易也。當如男子尺脈常弱今反盛,女人尺脈常盛今反弱,便斷其病,於義即通。」

關前一分,人命之主。左偏緊盛,風邪在表;右偏緊盛,飲食傷里。

關前一分者,寸關尺各有三分,共得九分,今曰關前一分,仍在關上,但在前之一分耳。故左關之前一分,辨外因之風;右關之前一分,辨內因之食。或以前一分為寸上,豈有左寸之心可以辨風,右寸之肺可以辨食乎?其說大謬。蓋寸關尺三部,各佔三分,共成寸口,故知關前一分,正在關之前一分也。

左關之前一分,屬少陽膽部,膽為風木之司,故緊盛則傷於風也。何則?以風木主天地春升之令,萬物之始生也。《素問·靈蘭秘典論》曰:「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與足少陽膽相為表裡。「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人身之中,膽少陽之脈行肝脈之分外,肝厥陰之脈行膽脈之位內,兩陰至是而交盡,一陽至是而初生,十二經脈至是而終。且膽為中正之官,剛毅果決,凡十一臟咸取決於膽。

故左關之前一分,為六腑之源頭,為諸陽之主宰,察表者之不能外也。右關之前一分,屬陽明胃部,中央濕土,得天地中和之氣,萬物所歸之鄉也。又曰:「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土為君象,土不主時,寄王於四季之末,故名孤臟。夫胃為五臟六腑之海,蓋清氣上交於肺,肺氣從太陰而行之,為十二經脈之始。

故右關之前一分,為五臟之隘口,為百脈之根荄,察里者不能廢也。況乎肝膽主春令,春氣浮而上升,陽之象也;陽應乎外,故以候表焉。脾胃為居中,土性凝而重濁,陰之象也;陰應乎內,故以候里焉。若夫左寸之前違度,則生生之本虧;右寸之前先發,則資生之元廢。

白話文:

[卷二]

女子脈象尺脈強盛,寸脈微弱,這是因為地勢東南低窪,陽氣偏北,陰氣偏南,女子的脈象與地勢相應。黃鐘之氣是氣機的先兆,可以測知天地節氣的變化;寸口脈是脈象的要衝,可以判斷人的生死。

陽氣虛弱,陰氣旺盛則生病;反之亦然。

男子尺脈微弱,女子尺脈強盛,所以男女脈象不同。如果男子尺脈強盛,女子尺脈微弱,就屬於脈象相反而生病。

參黃子說:男子以陽氣為主,所以寸脈通常比尺脈強盛。如果寸脈反而微弱,尺脈反而強盛,說明腎氣不足。女子以陰氣為主,所以尺脈通常比寸脈強盛。如果尺脈反而微弱,寸脈反而強盛,說明上焦陽氣過盛。氣不足是病,氣過盛也是病,過猶不及。

龍丘葉氏說:脈象是天地之氣的根本,所以男女寸脈尺脈的盛衰,與天地之氣相應。有人認為男子出生於寅時(凌晨3-5點),女子出生於申時(下午3-5點),三陽之氣從天而生,三陰之氣從地而長,這種說法大錯特錯。只有朱丹溪根據生理規律,將天人合一思想運用其中,才澄清了千年的誤解,真是功不可沒!一些偽造的脈訣說:「女子脈象與男子相反,尺脈第三位相同,以此診斷疾病。」如果這樣理解,就認為女子右手寸脈代表心、小腸、肝、膽、腎,左手寸脈代表肺、大腸、脾、胃、命門,這就混淆了經絡的意義。其實男女都以尺脈為根本。所謂相反,並不是指男女脈位的互換,而是指男子尺脈通常微弱,現在反而強盛;女子尺脈通常強盛,現在反而微弱,這樣才能判斷其疾病,這樣理解才符合道理。

關前一分,是人命攸關之處。左關前一分脈象緊盛,是風邪侵犯肌表;右關前一分脈象緊盛,是飲食傷及內臟。

關前一分是指寸、關、尺各三分,共九分,現在說的關前一分,仍然在關脈範圍內,只是關脈的前一分而已。所以左關前一分,診斷外感風邪;右關前一分,診斷內傷飲食。有人把關前一分當作寸脈的最後一分,難道左寸脈代表心可以診斷風邪,右寸脈代表肺可以診斷飲食嗎?這種說法是大錯特錯的。寸、關、尺三部,各佔三分,組成寸口脈,所以關前一分,就是關脈前一分。

左關前一分,屬於少陽膽經,膽主風木,所以脈象緊盛,就是受風邪侵害。因為風木主宰天地春季上升之氣,萬物生長之始。《素問·靈蘭秘典論》說:「肝為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與足少陽膽經互為表裡。「膽為中正之官,決斷出焉。」人體膽少陽經脈行於肝經脈之外,肝厥陰經脈行於膽經脈之內,兩陰經至此交匯完畢,一陽經至此開始,十二經脈至此終止。而且膽為中正之官,剛毅果決,十一臟腑都受膽的統轄。

所以左關前一分,是六腑的源頭,是諸陽的主宰,觀察表證不能忽視此處。右關前一分,屬於陽明胃經,胃居中焦,為濕土,得到天地中和之氣,是萬物所歸之處。又說:「脾胃為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土為君,土不主時,寄居在四季之末,所以稱為孤臟。胃是五臟六腑之海,清氣上升於肺,肺氣循太陰經運行,為十二經脈之始。

所以右關前一分,是五臟的隘口,是百脈的根源,觀察裡證不能忽略此處。況且肝膽主春令,春氣浮升,是陽氣的象徵;陽氣應於外,所以用它來診斷表證。脾胃居中,土性凝重,是陰氣的象徵;陰氣應於內,所以用它來診斷裡證。如果左寸脈之前異常,則生機之本受損;如果右寸脈之前先出現異常,則生機之源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