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訣匯辨》~ 卷四 (4)
卷四 (4)
1. 伏脈(陰)
體象,伏為隱伏,更下於沉;推筋著骨,始得其形。
伏之為義,隱伏而不見之謂也。浮中二候,絕無影響;雖至沉候,亦不可見;必推筋至骨,方始得見耳。
主病,伏脈為陰,受病入深。左寸伏者,血鬱之愆。伏在左關,肝血在腹。左尺得伏,疝瘕可驗。右寸伏者,氣鬱之殃。伏在右關,寒凝水穀。右尺得伏,少火消亡。
其主病多在沉陰之分,隱深之地,非輕淺之劑所能破其籓垣也。諸證莫非氣血結滯,惟右關、右尺責其無火。蓋火性炎上,推筋至骨而形始見,積衰可知。更須以有力無力細為分辨,則伏中之虛實燎然矣。
按《傷寒論》中以一手脈伏為單伏,兩手脈伏曰雙伏,不可以陽證見陰脈為例也。火邪內郁,不得發越,乃陽極似陰。故脈伏者,必有大汗而解,正如久旱將雨,必先六合陰晦一回,雨後庶物咸蘇也。又有陰證傷寒,先有伏陰在內,而外復感冒寒邪,陰氣壯盛,陽氣衰微,四肢厥逆,六脈沉伏,須投薑、附及灸關元,陽乃復回,脈乃復出也。若太谿、衝陽皆無脈者,則必死無疑。
劉玄賓云:「伏脈不可發汗。」為其非表脈也,亦為其將自有汗也。乃偽訣云:「徐徐發汗。」而潔古欲以附子細辛麻黃湯發之,皆非伏脈所宜也。偽訣論形象則妄曰「尋之似有,定息全無」,是於中候見形矣,於伏之名義何居乎?
白話文:
伏脈(陰)
脈象隱伏於沉脈之下,必須仔細探查,深入到筋骨才能感覺到它的存在。
所謂伏脈,就是隱伏不見的脈象。即使在浮脈和中脈都找不到,即便在沉脈也難以察覺,必須用力探至筋骨才能感受到。
伏脈屬陰,表示病情深入臟腑。左寸脈伏,代表血瘀;伏在左關,則肝血瘀滯於腹部;左尺脈伏,則疝氣、腹部腫塊可驗證。右寸脈伏,代表氣鬱;伏在右關,則寒邪凝滯水穀;右尺脈伏,則少火衰竭。
伏脈所主之病多位於臟腑深處,非淺表之藥物所能奏效。各種症狀皆因氣血瘀滯所致,唯獨右關、右尺脈伏,則反映陽氣不足。因為陽氣具有向上之性,唯有用力探查到筋骨才能感受到,由此可推知病情之嚴重。更需仔細區分脈象的有力與無力,才能判斷伏脈的虛實。
《傷寒論》中將一手脈伏稱為單伏,兩手脈皆伏則為雙伏。但不能以陽證出現陰脈來類比。火邪內鬱,不能宣洩,則表現為類似陰證的脈象。因此,伏脈患者往往會大汗淋漓而痊癒,如同久旱之際,先陰雨晦暗,之後雨水才會滋潤萬物。也有些陰證傷寒,原本就存在伏陰,再感受寒邪,陰氣盛而陽氣衰,四肢厥冷,脈象沉伏,需要用生薑、附子灸關元穴,以恢復陽氣,脈象才會重新出現。如果太谿穴、衝陽穴都摸不到脈象,則必死無疑。
劉玄賓說:「伏脈不可發汗。」因為它不是表證,而且很快就會自行出汗。所謂的「偽訣」說:「徐徐發汗。」而潔古則想用附子細辛麻黃湯來治療,這些都不是治療伏脈的正確方法。「偽訣」描述脈象說「看似有脈,細察卻無」,這是在中脈中看到脈象,與伏脈的定義不符。
2. 動脈(陽)
體象,動無頭尾,其形如豆,厥厥動搖,必兼滑數。
動脈厥厥動搖,急數有力,兩頭俯下,中間突起,極與短脈相類。但短脈為陰,不數、不硬、不滑也;動脈為陽,且數、且硬、且滑也。
主病,動脈主痛,亦主於驚。左寸動者,驚悸可斷。動在左關,驚及拘攣。左尺得動,亡精失血。右寸動者,自汗無疑。動在右關,心脾疼痛。右尺得動,龍火奮迅。
陰陽不和,氣搏擊則痛,氣攛迸則驚。動居左寸,心主受侮,驚悸至矣。肝膽同居,肝主筋而膽主震定,動則皆病。人之根蒂在尺,動則陽不能衛,陰不能守,亡精失血,可立而待。肺家主氣。動則外衛不密,汗因之泄。陰陽相搏,心脾不安,動乃痛作。右尺真陽潛伏之所,而亦見動象,則陽氣不得蟄藏,必有非時奮迅之患。
按關前為陽,關後為陰。故仲景云:「陽動則汗出。」分明指左寸之心,汗為心之液;右寸之肺,肺主皮毛而司腠理,故汗出也。又曰:「陰動則發熱。」分明指左尺見動,為腎水不足;右尺見動,謂相火虛炎,故發熱也。因是而知舊說言動脈只見於關上者,非也。且《素問》曰:「婦人手少陰心脈動甚者,為妊子也。
」然則手少陰明隸於左寸矣,而謂獨見於關可乎?成無己曰:「陰陽相搏而虛者動。故陽虛則陽動,陰虛則陰動。以關前為陽主汗出,關後為陰主發熱。」豈不精妥。而龐安常強為之說云:「關前三分為陽,關後二分為陰,正當關位半陰半陽,故動隨虛見。」是亦泥動脈只見於關之說也。
偽訣云:「尋之似有,舉之還無。」是弱脈而非動脈矣。又曰:「不離其處,不往不來,三關沉沉。」含糊謬妄無一字與動脈合義矣。詹氏曰:「如鉤如毛。」則混於浮大之脈,尤堪捧腹。
王宇泰曰:「陽生陰降,二者交通,上下往來於尺寸之內,方且沖和安靜,焉睹所謂動者哉!惟夫陽欲降而陰逆之,陰欲升而陽逆之,兩者相搏,不得上下,擊鼓之勢,隴然高起,而動脈之形著矣。」此言不啻與動脈寫照。
白話文:
脈象觀察中,動脈(陽脈)的表現是:跳動沒有規律,形狀像豆子般,持續震顫,脈象滑數。
動脈的震顫跳動急促有力,兩端下陷,中間隆起,與短脈相似。但短脈屬陰,不急促、不硬、不滑;動脈屬陽,則急促、硬、滑。
動脈主症為疼痛和驚悸。左寸脈動,可診斷為驚悸。左關脈動,則驚悸並伴隨肢體拘攣。左尺脈動,則會出現遺精、失血。右寸脈動,則必然自汗。右關脈動,則心脾疼痛。右尺脈動,則陽氣亢盛。
陰陽失調,氣機衝擊則疼痛,氣機逆亂則驚悸。動脈位於左寸,心臟受損,則驚悸明顯。肝膽同居一處,肝主筋,膽主鎮靜,脈動則皆病。人體根本在尺脈,脈動則陽氣不能護衛,陰氣不能守藏,導致遺精、失血。肺主氣,脈動則衛氣不足,汗液外泄。陰陽相爭,心脾不安,則疼痛發生。右尺脈是真陽潛伏之處,若出現脈動,則陽氣不得潛藏,必有異常亢盛之症。
按:關脈之前為陽,關脈之後為陰。所以張仲景說:「陽動則汗出。」明確指出了左寸(心脈),汗液為心之液;右寸(肺脈),肺主皮毛,司腠理,故汗出。又說:「陰動則發熱。」明確指出了左尺脈動,為腎水不足;右尺脈動,為相火虛熱,故發熱。由此可知,舊說認為動脈只見於關脈之上是錯誤的。《素問》記載:「婦女手少陰心脈跳動厲害者,為懷孕。」然而手少陰脈明顯位於左寸,怎能說只見於關脈呢?成無己說:「陰陽相搏而虛者動。故陽虛則陽動,陰虛則陰動。以關前為陽主汗出,關後為陰主發熱。」此說精確妥當。而龐安常強行解釋說:「關前三分為陽,關後二分為陰,正當關位半陰半陽,故動隨虛見。」這也是拘泥於動脈只見於關脈之說的說法。
偽訣云:「尋之似有,舉之還無。」這是弱脈,而非動脈。又說:「不離其處,不往不來,三關沉沉。」這些說法含糊不清,謬誤百出,與動脈毫無關聯。詹氏說:「如鉤如毛。」這是將動脈與浮大之脈混淆,更是荒謬可笑。
王宇泰說:「陽氣上升,陰氣下降,二者互相交通,上下往來於寸口脈之間,方能平和安靜,哪裡還能見到所謂的動脈呢!只有陽氣欲降而陰氣阻礙,陰氣欲升而陽氣阻礙,兩者相搏,不得上下,如同擊鼓之勢,隆然高起,這就是動脈的形態。」這番話如同動脈的寫照。
3. 促脈(陽)
體象,促為急促,數時一止;如趨而蹶,進則必死。
促之為義,於急促之中,時見一歇止,為陽盛之象也。黎氏曰:「如蹶之趨,徐疾不常。」深得其義。叔和云:「促脈來去數,時一止,復來。」亦頗明快。
主病,促因火亢,亦因物停。左寸促者,心火炎炎。促在左關,血滯為殃。左尺得促,遺滑堪憂。右寸促者,肺鳴咯咯。促在右關,脾宮食滯。右尺得促,灼熱為定。
按人身之氣血貫注於經脈之間者,刻刻流行,綿綿不息,凡一晝夜當五十營,不應數者,名曰狂生。其應於脈之至數者,如鼓應桴,罔或有忒也。藏氣乖違,則稽留凝泣,阻其運行之機,因而歇止者,其止為輕;若真元衰憊,則陽弛陰涸,失其揆度之常,因而歇止者,其止為重。然促脈之故,得於藏氣乖違者十之六七,得於真元衰憊者十之二三。
或因氣滯,或因血凝,或因痰停,或因食壅,或外因六氣,或內因七情,皆能阻遏其運行之機,故雖當往來急數之時,忽見一止耳。如止數漸稀,則為病瘥;止數漸增,則為病劇。所見諸症,不出血凝氣滯,更當與他脈相參耳。促脈隨病呈形,偽訣但言「並居寸口」,已非促脈之義;且不言時止,猶為瞶瞶矣。
白話文:
脈象急促,但有時會突然停止一下,像奔跑的人突然跌倒一樣,如果脈象持續這樣,病情危急,預後不良。
這種脈象的特點是急促中夾雜著間歇性的停頓,是陽氣過盛的表現。黎氏的描述「像跌倒一樣的奔跑,速度忽快忽慢」非常貼切。叔和也說:「促脈的脈搏來去很快,時不時會停頓一下,然後又繼續。」這兩種說法都十分準確。
促脈的主症是由於心火過旺或某些病理物質停滯造成。左寸脈促,代表心火旺盛;左關脈促,表示血液瘀滯;左尺脈促,則提示滑精遺精的風險。右寸脈促,代表肺部有痰鳴;右關脈促,表示脾胃積滯;右尺脈促,則代表體內有灼熱之象。
人體的氣血在經脈中運行,周而復始,綿延不斷,一天一夜應有五十個周期的運作。如果脈象不規律,就稱為狂生之脈。正常情況下,脈搏的跳動規律如同擊鼓應桴,不會出現差錯。但如果臟腑氣機失調,就會導致氣血運行受阻,出現間歇停頓,這種停頓較輕微。若因精氣神衰竭,則陽氣虛弱,陰氣偏盛,脈搏的規律性也會遭到破壞,這種停頓則較嚴重。促脈多由臟腑氣機失調引起(佔六七成),因精氣神衰竭而引起的較少(佔二三成)。
氣滯、血凝、痰飲停滯、飲食積滯、外感六淫邪氣或內傷七情,都可能阻礙氣血運行,導致脈象在急促的跳動中突然停頓。如果脈象停頓的次數逐漸減少,說明病情好轉;如果停頓次數逐漸增多,則表示病情加重。總體來說,促脈所反映的病症,離不開氣滯血瘀,需要結合其他脈象綜合判斷。一些簡略的脈法只提到促脈出現在寸口部位,這並不能完整體現促脈的含義;而且不提及間歇停頓的特點,更是籠統模糊。
4. 結脈(陰)
體象,結為凝結,緩時一止;徐行而怠,頗得其旨。
結而不散,遲滯中時見一止也。古人譬諸徐行而怠,偶羈一步,可為結脈傳神。
主病,結屬陰寒,亦由凝積。左寸結者,心寒疼痛。結在左關,疝瘕必現。左尺得結,痿躄之疴。右寸結者,肺虛氣寒。結在右關,痰滯食停。右尺得結,陰寒為楚。
熱則流行,寒則停凝,理勢然也。夫陰寒之中,且挾凝結,喻如隆冬天氣嚴肅,流水冰堅也。少火衰弱,中氣虛寒,失其乾健之運,則血氣痰食,互相糾纏,浮結者外有痛積,伏結者內有積聚。故知結而有力者,方為積聚;而無力者,是真氣衰弱,違其運化之常,惟一味溫補為正治。
越人云:「結甚則積甚,結微則氣微。」是知又當以止歇之多寡,而斷病之重輕也。
按運行之機緘不利,則脈應之而成結。仲景云:「累累如循長竿,曰陰結。藹藹如車蓋,曰陽結。」叔和云:「如麻子動搖,旋引旋收,聚散不常為結。」則結之體狀,有非淺人所領會也。夫是三者,雖同名為結,而義實有別。浮分得之為陽結;沉分得之為陰結;止數頻多,三五不調,為不治之症。
由斯測之,結之主症,未可以一端盡也。偽訣云:「或來或去,聚而卻還。」律以緩時一止之義,全無相涉。豈欲彷彿叔和旋引旋收之狀,而詞不達意乎?此著述之所以不可易易也。
白話文:
結脈(陰)
脈象呈現凝結狀態,緩慢時則停頓一下;脈象緩慢而疲憊,很符合結脈的症狀。
脈象凝結而不散,遲滯停留,時常出現停頓。古人比喻為緩慢行走而疲憊,偶爾停滯一步,就能很好地說明結脈的特徵。
主要病症:結脈屬於陰寒之症,也因積聚而生。左寸脈結,則心寒疼痛。結在左關脈,則疝氣、積聚必定出現。左尺脈結,則出現痿痺等疾病。右寸脈結,則肺虛氣寒。結在右關脈,則痰滯、食積停滯。右尺脈結,則陰寒疼痛。
熱則氣血流通,寒則氣血停滯凝結,這是自然的道理。陰寒之中,又伴隨著凝結,就像隆冬天氣嚴寒,流水結成冰一樣。陽氣衰弱,中氣虛寒,失去正常的運化功能,則血氣、痰食互相糾纏,浮在表面的結脈會有疼痛的積聚,潛伏在體內的結脈則會有內部的積聚。所以,脈象凝結而有力者,就是積聚;而脈象凝結而無力者,是真氣衰弱,違背了正常的運化,只有溫補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
越人說:「結脈嚴重則積聚嚴重,結脈輕微則氣虛輕微。」因此,應該根據脈象停頓的多少來判斷疾病的輕重。
按脈象運行的機制不暢,就會在脈象上表現為結脈。張仲景說:「脈象一個個像沿著長竿排列,叫做陰結;脈象蓬鬆像車蓋一樣,叫做陽結。」王叔和說:「脈象像麻子一樣跳動,旋轉牽引,時聚時散,這種不規則的脈象就是結脈。」可見結脈的形態,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這三種說法,雖然都稱為結脈,但實際含義卻有所不同。浮在表面的稱為陽結;沉在裡面的稱為陰結;停頓次數頻繁,三五次不規律,則屬於不治之症。
由此推測,結脈的主症,不能用單一的方面來概括。一些偽造的醫訣說:「脈象時有時無,聚攏又散開。」這與緩慢時停頓一下的意義完全不相符。難道是想模擬王叔和所說的旋轉牽引的狀態,但卻詞不達意嗎?所以醫書著述不可輕易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