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昰

《脈訣匯辨》~ 卷四 (4)

回本書目錄

卷四 (4)

1. 伏脈(陰)

體象,伏為隱伏,更下於沉;推筋著骨,始得其形。

伏之為義,隱伏而不見之謂也。浮中二候,絕無影響;雖至沉候,亦不可見;必推筋至骨,方始得見耳。

主病,伏脈為陰,受病入深。左寸伏者,血鬱之愆。伏在左關,肝血在腹。左尺得伏,疝瘕可驗。右寸伏者,氣鬱之殃。伏在右關,寒凝水穀。右尺得伏,少火消亡。

其主病多在沉陰之分,隱深之地,非輕淺之劑所能破其籓垣也。諸證莫非氣血結滯,惟右關、右尺責其無火。蓋火性炎上,推筋至骨而形始見,積衰可知。更須以有力無力細為分辨,則伏中之虛實燎然矣。

按《傷寒論》中以一手脈伏為單伏,兩手脈伏曰雙伏,不可以陽證見陰脈為例也。火邪內郁,不得發越,乃陽極似陰。故脈伏者,必有大汗而解,正如久旱將雨,必先六合陰晦一回,雨後庶物咸蘇也。又有陰證傷寒,先有伏陰在內,而外復感冒寒邪,陰氣壯盛,陽氣衰微,四肢厥逆,六脈沉伏,須投薑、附及灸關元,陽乃復回,脈乃復出也。若太谿、衝陽皆無脈者,則必死無疑。

劉玄賓云:「伏脈不可發汗。」為其非表脈也,亦為其將自有汗也。乃偽訣云:「徐徐發汗。」而潔古欲以附子細辛麻黃湯發之,皆非伏脈所宜也。偽訣論形象則妄曰「尋之似有,定息全無」,是於中候見形矣,於伏之名義何居乎?

2. 動脈(陽)

體象,動無頭尾,其形如豆,厥厥動搖,必兼滑數。

動脈厥厥動搖,急數有力,兩頭俯下,中間突起,極與短脈相類。但短脈為陰,不數、不硬、不滑也;動脈為陽,且數、且硬、且滑也。

主病,動脈主痛,亦主於驚。左寸動者,驚悸可斷。動在左關,驚及拘攣。左尺得動,亡精失血。右寸動者,自汗無疑。動在右關,心脾疼痛。右尺得動,龍火奮迅。

陰陽不和,氣搏擊則痛,氣攛迸則驚。動居左寸,心主受侮,驚悸至矣。肝膽同居,肝主筋而膽主震定,動則皆病。人之根蒂在尺,動則陽不能衛,陰不能守,亡精失血,可立而待。肺家主氣。動則外衛不密,汗因之泄。陰陽相搏,心脾不安,動乃痛作。右尺真陽潛伏之所,而亦見動象,則陽氣不得蟄藏,必有非時奮迅之患。

按關前為陽,關後為陰。故仲景云:「陽動則汗出。」分明指左寸之心,汗為心之液;右寸之肺,肺主皮毛而司腠理,故汗出也。又曰:「陰動則發熱。」分明指左尺見動,為腎水不足;右尺見動,謂相火虛炎,故發熱也。因是而知舊說言動脈只見於關上者,非也。且《素問》曰:「婦人手少陰心脈動甚者,為妊子也。

」然則手少陰明隸於左寸矣,而謂獨見於關可乎?成無己曰:「陰陽相搏而虛者動。故陽虛則陽動,陰虛則陰動。以關前為陽主汗出,關後為陰主發熱。」豈不精妥。而龐安常強為之說云:「關前三分為陽,關後二分為陰,正當關位半陰半陽,故動隨虛見。」是亦泥動脈只見於關之說也。

偽訣云:「尋之似有,舉之還無。」是弱脈而非動脈矣。又曰:「不離其處,不往不來,三關沉沉。」含糊謬妄無一字與動脈合義矣。詹氏曰:「如鉤如毛。」則混於浮大之脈,尤堪捧腹。

王宇泰曰:「陽生陰降,二者交通,上下往來於尺寸之內,方且沖和安靜,焉睹所謂動者哉!惟夫陽欲降而陰逆之,陰欲升而陽逆之,兩者相搏,不得上下,擊鼓之勢,隴然高起,而動脈之形著矣。」此言不啻與動脈寫照。

3. 促脈(陽)

體象,促為急促,數時一止;如趨而蹶,進則必死。

促之為義,於急促之中,時見一歇止,為陽盛之象也。黎氏曰:「如蹶之趨,徐疾不常。」深得其義。叔和云:「促脈來去數,時一止,復來。」亦頗明快。

主病,促因火亢,亦因物停。左寸促者,心火炎炎。促在左關,血滯為殃。左尺得促,遺滑堪憂。右寸促者,肺鳴咯咯。促在右關,脾宮食滯。右尺得促,灼熱為定。

按人身之氣血貫注於經脈之間者,刻刻流行,綿綿不息,凡一晝夜當五十營,不應數者,名曰狂生。其應於脈之至數者,如鼓應桴,罔或有忒也。藏氣乖違,則稽留凝泣,阻其運行之機,因而歇止者,其止為輕;若真元衰憊,則陽弛陰涸,失其揆度之常,因而歇止者,其止為重。然促脈之故,得於藏氣乖違者十之六七,得於真元衰憊者十之二三。

或因氣滯,或因血凝,或因痰停,或因食壅,或外因六氣,或內因七情,皆能阻遏其運行之機,故雖當往來急數之時,忽見一止耳。如止數漸稀,則為病瘥;止數漸增,則為病劇。所見諸症,不出血凝氣滯,更當與他脈相參耳。促脈隨病呈形,偽訣但言「並居寸口」,已非促脈之義;且不言時止,猶為瞶瞶矣。

4. 結脈(陰)

體象,結為凝結,緩時一止;徐行而怠,頗得其旨。

結而不散,遲滯中時見一止也。古人譬諸徐行而怠,偶羈一步,可為結脈傳神。

主病,結屬陰寒,亦由凝積。左寸結者,心寒疼痛。結在左關,疝瘕必現。左尺得結,痿躄之疴。右寸結者,肺虛氣寒。結在右關,痰滯食停。右尺得結,陰寒為楚。

熱則流行,寒則停凝,理勢然也。夫陰寒之中,且挾凝結,喻如隆冬天氣嚴肅,流水冰堅也。少火衰弱,中氣虛寒,失其乾健之運,則血氣痰食,互相糾纏,浮結者外有痛積,伏結者內有積聚。故知結而有力者,方為積聚;而無力者,是真氣衰弱,違其運化之常,惟一味溫補為正治。

越人云:「結甚則積甚,結微則氣微。」是知又當以止歇之多寡,而斷病之重輕也。

按運行之機緘不利,則脈應之而成結。仲景云:「累累如循長竿,曰陰結。藹藹如車蓋,曰陽結。」叔和云:「如麻子動搖,旋引旋收,聚散不常為結。」則結之體狀,有非淺人所領會也。夫是三者,雖同名為結,而義實有別。浮分得之為陽結;沉分得之為陰結;止數頻多,三五不調,為不治之症。

由斯測之,結之主症,未可以一端盡也。偽訣云:「或來或去,聚而卻還。」律以緩時一止之義,全無相涉。豈欲彷彿叔和旋引旋收之狀,而詞不達意乎?此著述之所以不可易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