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欽安

《醫理真傳》~ (23)

回本書目錄

(23)

1. 陰虛症門問答

【闡釋】此條辨手、足心發癢,應依手、足心外形而定,肉乾枯起粗白皮者是陰虛,肉柔潤不枯無白皮乾粗色,癢極而欲重按重壓者是陽虛。還須結合第一卷論陰虛陽虛症象,參看其各部氣色表現,始作決定。至於上半日病屬陰虛,下半日病屬陽虛之說,系本於時間醫學的理論,亦宜作為辨症的參考。

果屬陰虛者,用黃連雞子阿膠湯,或補血湯,果屬陽虛者,用潛陽丹、四逆湯、封髓丹之類是穩妥的。

問曰:吐血後,頭眩暈不止者,何故?

答曰:此血虛而不能榮於上也。夫頭暈一症,有上實下虛者,有上虛下實者,有清陽不升者,有濁陰上乾者,有挾虛風者,有挾虛火者,有臟腑偏盛而致者,種種不一,括其旨歸,總不出陰、陽兩字。凡治此病,察其人面白無神,飲食減少,二便自利,困倦欲卧,喜熱畏冷,或氣短而心悸不寧,或飽悶而腹痛泄瀉,或遺尿不禁而自汗頻添,脈浮無力而空,諸如此類,都屬陽虛,清氣不充所作,法宜辛甘扶陽之品,按定上、中、下病情消息以斟酌之便了。察其人精神不衰,舌黃、喜冷,飲食易消,二便短少,或心煩熱而咳吐黃痰,或飽食而即刻昏暈,或暈數刻而依舊如常,脈實有力而長,諸如此類,都屬陰虛火旺,上乾所作,法宜苦甘化陰之品,按定上、中、下病情消息以酌量之便了。此病既由吐血而後眩暈,明明陰血暴虛,不能上榮於巔,血虛亦能風生,故作眩,法宜養血為主。方用補血湯主之,加味隨機而施。如外感六淫之氣,只作痛不作眩,學者須知。

【闡釋】此條鄭氏舉出種種頭暈癥狀,推其病因、病理,謂無論風、火、虛、實,臟、腑偏盛,總不外陰、陽兩字,並將所現陰虛、陽虛病情,亦分別詳細列出,實屬握要之法,依法施治,定不致誤。至於此條所問,病者是吐血後頭暈不止,顯系陰血暴虛不能上榮於巔,以致血虛生風而作眩,自宜以養血扶陰為主,故用補血湯隨症加減治之。末復指出由外感六淫而病者,只作痛而不作眩,亦系一條重要的辨症經驗。

眩暈《內經》已幾處提到,主要是屬於腦、肝、腎的病癥,主要癥狀為頭昏、眼花、腦旋。歷代醫家多以虛、火、痰立說,用除痰、降火、平肝、補虛諸法,分別施治,各有許多方劑,可供臨症參考。

問曰:女病血崩後,忽頂巔痛甚者,何故?

答曰:此血虛甚而陽無所附,暴浮於上也。夫氣、血兩字,彼此互為其根,不可稍有缺陷,陽氣暴虛,陰血即無所主,陰血暴虛,陽氣即無所托。今病人血驟下奔,海底枯涸,龍無水養,飛騰於上,故頂巔痛甚。此際若不細察受病之因,而見痛治痛,則既竭於上之陽,傾刻即滅也。法宜峻補其水,海中有水,龍即能返於淵,此真陰、真陽互根之妙用也。方用補血湯主之,解見上。或補水湯可。

白話文:

陰虛症狀辨別

手心、腳心發癢,要看皮膚狀況判斷。如果皮膚乾燥、粗糙、起白色皮屑,是陰虛;如果皮膚柔軟潤澤,沒有乾燥脫屑,只是癢得厲害,而且喜歡重壓,是陽虛。另外,還要參考之前講過的陰虛、陽虛的各種症狀表現,以及各部位的氣色來綜合判斷。至於說上半天發病是陰虛,下半天發病是陽虛的說法,是根據時間醫學的理論,可以作為參考。

如果是陰虛,可以用黃連雞子阿膠湯或補血湯;如果是陽虛,可以用潛陽丹、四逆湯、封髓丹之類的藥方比較穩妥。

**問題:**吐血之後,頭暈得很厲害,這是什麼原因?

**回答:**這是因為血虛,無法滋養頭部。頭暈這個症狀,原因有很多,有的是上實下虛,有的是上虛下實,有的是清陽之氣無法上升,有的是濁陰之氣向上侵擾,有的是挾帶虛風,有的是挾帶虛火,有的是臟腑失調引起的。總的來說,都離不開陰陽失調。治療這種病,要觀察病人,如果臉色蒼白無光,食慾下降,大小便正常,感到疲倦想睡,喜歡溫暖怕冷,或者氣短心悸,或者吃飽了就覺得悶脹腹痛腹瀉,或者小便失禁,容易出汗,脈搏浮而無力,這些都屬於陽虛,是清陽之氣不足引起的。治療方法要用辛甘溫熱的藥物來扶助陽氣,並根據上、中、下各部位的病情來調整用藥。如果病人精神很好,舌苔發黃,喜歡涼爽,容易消化,大小便少,或者心煩發熱咳嗽吐黃痰,或者吃飽就頭暈,或者頭暈一下就恢復正常,脈搏有力而長,這些都屬於陰虛火旺,是虛火上擾引起的。治療方法要用苦甘寒涼的藥物來滋養陰液,並根據上、中、下各部位的病情來調整用藥。這個病例是因為吐血之後頭暈,明顯是陰血虧虛,不能滋養頭部,血虛也會生風,所以會頭暈。治療方法應以養血為主,用補血湯來治療,並根據情況加減藥物。如果是外感風寒暑濕燥火等邪氣引起的病,只會引起疼痛,不會引起頭暈,學醫的人要明白。

**解釋:**這一段說明,鄭氏列舉了各種頭暈的症狀,並分析了病因、病理,認為無論是風、火、虛、實,還是臟腑偏盛引起的,都離不開陰陽失調。他還詳細列出了陰虛和陽虛的具體表現,這是掌握病機要點的方法。只要按照這些方法來治療,就不會出錯。至於這個病例,是因為吐血後頭暈不止,明顯是陰血虧虛,不能滋養頭部,血虛生風引起的頭暈。所以,應該以養血滋陰為主,用補血湯,並根據情況加減藥物。最後還指出,外感風寒等邪氣引起的病,只會引起疼痛,不會引起頭暈,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辨證經驗。

《內經》中也有提到頭暈,主要是跟腦、肝、腎有關,主要症狀是頭昏、眼花、腦袋發暈。歷代醫家多認為頭暈是虛、火、痰引起的,用祛痰、降火、平肝、補虛等方法來治療,也有很多相關的藥方,可以參考使用。

**問題:**女性血崩之後,突然頭頂劇痛,這是什麼原因?

**回答:**這是因為血虛得厲害,陽氣失去了依附,向上浮越引起的。氣和血是互相依存的,不能有絲毫的缺失。陽氣過度虛弱,陰血就失去了主導;陰血過度虛弱,陽氣就失去了依托。現在病人血突然大量流失,就像海底枯竭,龍失去了水的滋養,就會向上飛騰,所以頭頂劇痛。這個時候,如果沒有仔細了解病因,只是看到痛就止痛,就會耗盡已經虛弱的陽氣,很快就會危險。治療方法要趕快滋補陰液,就像海裡有了水,龍才能回到海裡。這就是真陰、真陽互相依存的奧妙。可以用補血湯來治療,道理前面已經說過了。或者用補水湯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