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欽安

《醫理真傳》~ (2)

回本書目錄

(2)

1. 坎卦

坎卦詩

天施地潤水才通,一氣含三造化工。

萬物根基從此立,生生化化沐時中。

坎卦解

白話文:

坎卦詩

天施地潤水才通,一氣含三造化工。

萬物根基從此立,生生化化沐時中。

坎卦解釋

坎為水,屬陰,血也,而真陽寓焉。中一爻,即天也。天一生水,在人身為腎,一點真陽,含於二陰之中,居於至陰之地,乃人立命之根,真種子也。諸書稱為真陽。真陽二字,各處講解字眼不同,恐初學看書,一時領悟不到,以致認症不清,今將各處字眼搜出,以便參究。真陽二字,一名相火,一名命門火,一名龍雷火,一名無根火,一名陰火,一名虛火。

白話文:

坎卦代表水,屬陰,是血液的象徵,但真陽寄寓其中。中間一爻,即為天。天之初生,產生了水,在人體中就是腎。一點真陽,蘊含在兩陰之中,處於最陰之地,是人立命的根本,是真正的種子。各種書籍都稱之為真陽。真陽這兩個字,在各處講解中字眼不同,恐怕初學者看書時難以理解,從而導致認識不清。現在將各處字眼蒐集出來,方便參究。真陽一詞,又稱相火,又稱命門火,又稱龍雷火,又稱無根火,又稱陰火,又稱虛火。

發而為病,一名元氣不納,一名元陽外越,一名真火沸騰,一名腎氣不納,一名氣不歸源,一名孤陽上浮,一名虛火上沖,種種名目,皆指坎中之一陽也。一陽本先天乾金所化,故有龍之名。一陽落於二陰之中,化而為水,立水之極(是陽為陰根也),水性下流,此後天坎卦定位,不易之理也。

白話文:

發病時出現的症狀,有種說法叫「元氣不納」,有種說法叫「元陽外越」,有種說法叫「真火沸騰」,有種說法叫「腎氣不納」,有種說法叫「氣不歸根」,有種說法叫「孤陽上浮」,有種說法叫「虛火上沖」,這些不同的名稱,其實都是指腎卦中的那唯一的一陽。一陽原本是先天乾金(金卦)所化生的,所以被稱為「龍」。一陽落入兩個陰之中,轉化為水,形成了水的終點(也就是說陽是陰的根源)。水性是向下流的,這是後天腎卦的定位,也是不變的道理。

須知此際之龍,乃初生之龍(龍指坎中一陽也),不能飛騰而興雲布雨,惟潛於淵中,以水為家,以水為性,遂安其在下之位,而俯首於下也。若虛火上沖等症,明系水盛(水即陰也),水盛一分,龍亦盛一分(龍即火也),水高一尺,龍亦高一尺,是龍之因水盛而游,非龍之不潛而反其常。故經雲:陰盛者,陽必衰,即此可悟用藥之必扶陽抑陰也。

白話文:

要知道,此時的「龍」,是初生的小龍,它還不能飛升騰空,呼風喚雨。只能潛藏在深淵之中,以水為家,以水為性,安於卑下的位置,低頭屈從。

如果出現虛火上炎等症狀,那是因為水的勢力太大了(水代表陰),水勢每漲一分,龍(代表陽)的勢力也會漲一分,水位上升一尺,龍也會升高一尺。所以,龍之所以遊動,是因為水勢太盛,而不是龍不願意潛藏,反而逆其常理。

因此,經典上說:陰強盛,則陽必定衰弱。從這句話中可以領悟到,用藥時一定要扶助陽氣,抑制陰氣。

乃市醫一見虛火上沖等症,並不察其所以然之要,開口滋陰降火,自謂得其把握,獨不思本原陰盛(陰盛二字,指腎水旺)陽虛(陽虛二字,指君火弱),今不扶其陽,而更滋其陰,實不啻雪地加霜,非醫中之庸手乎?餘亦每見虛火上沖等症,病人多喜飲熱湯,冷物全不受者,即此更足徵滋陰之誤矣。

白話文:

街上的醫師一旦看到虛火上炎等症狀,都不探究其背後的原因,開口就是滋陰降火,自以為掌握了方法。卻沒有考慮到根本原因是腎水太旺(陰盛)、君火太弱(陽虛)。現在不補強君火,反而再滋補腎水,不就像是在冰天雪地裡加霜雪一樣嗎?這豈不是庸醫所為?我常常見到虛火上炎等症狀,病人大多喜歡喝熱湯,完全不碰冷的東西,這就更能證明滋陰降火是錯誤的。

又有稱桂附為引火歸源者,皆未識其指歸,不知桂附乾薑,純是一團烈火,火旺則陰自消,如日烈而片雲無。況桂附二物,力能補坎離中之陽,其性剛烈至極,足以消盡僭上之陰氣。

白話文:

也有人稱桂枝附子是引火歸原的藥材,但他們都不瞭解它的真正用途。其實桂枝、附子和乾薑都是烈火一樣的藥物。火氣旺盛,陰氣自然會消散,就像烈日當空時,浮雲都會消散。更何況桂枝和附子具有補益坎水和離火中陽氣的能力,它們的性質極為剛烈,足以消滅所有異常的上浮陰氣。

陰氣消盡,太空為之(廊廊)〔廓朗〕,自然上下奠安,無偏盛也,豈真引火歸源哉!歷代註家,俱未將一陽潛於水中底蘊搜出,以致後學懵然無據,滋陰降火,殺人無算,真千古流弊,醫門大憾也。

【闡釋】八卦坎

為水,是一陽居於二陰之中;離

白話文:

陰氣耗盡時,天地之間就會變得開闊明朗,自然而然地達到上下一致的平衡狀態,不會偏向哪一方,這難道是引火歸源的結果嗎?歷代註釋家都沒有發現潛藏於水中的那一陽之氣,導致後學者茫然無所依據,盲目滋陰降火,害死無數人,這真是千古流傳的禍患,醫學界的重大遺憾啊!

為火,是一陰藏於二陽之內。古謂“天地生萬物,水火最為先”,“五行各具形質,而水火最為輕清”,即是此義。就水火而言,水又在火先。故《尚書·洪範》五行“一曰水也”,道書謂“天一生水,地二生火。”《管子·水地篇》說:“水者,萬物之準也……萬物之本原也。

白話文:

火,是陰藏在兩個陽之間。古人說「天地生成萬物,水火最先出現」,「五行各有形狀,其中水火最輕最清澈」,就是這個意思。討論水火,水先於火。因此《尚書.洪範》的五行,「第一個是水」,道教書籍說「天先產生水,地接著產生火」。《管子.水地篇》提到:「水,是萬物的標準,也是萬物的根源。

”這種萬物本原為水說,當比五行、八卦說還要早。坎卦詩“天施地潤水才通”,即是說有了天地才有水,這天地水三氣上中下相通,實只一氣,所以說是一氣含三,有水而後萬物生化無窮,即是全詩大義。

白話文:

最初提出「萬物起源於水」的說法,比五行、八卦的理論更早。「坎」卦的卦辭「天施地潤,水流通暢」,說的是天地形成之後纔有水。天地水三種氣相通,實質上只是一個氣體。所以說「一氣包含三種氣體」。有了水之後,萬物才能不斷生長變化,這就是這首卦辭的主要意思。

坎水在人身雖屬陰血,但中有真陽,為人立命的真種子。各家醫書有相火、命門火、龍雷火、無根火、陰火、虛火種種名稱,內容雖彼此不盡相同,但大多指這腎中真陽,與君火屬心有別。這真陽如發而為病,多屬虛火上沖。鄭氏特別指出這等病人多喜飲熱湯,而全不受冷物,明是水盛逼陽於上,用藥自當扶陽抑陰。一般醫生反以滋陰降火之法治之,實等於雪地加霜,鮮不誤人。

白話文:

腎臟的水液雖屬陰液,但其中蘊藏著真陽,是人體生存的根本。各種中醫典籍中提到相火、命門火、龍雷火、無根火、陰火、虛火等,內容雖然各有不同,但大多是指腎中的真陽,與心臟的君火有所區別。當這真陽出現問題而導致疾病時,通常是虛火上衝所致。鄭氏特別指出,這種體質的病人大多喜歡喝熱湯,卻完全不能接受冷的東西,很明顯是因為水液過多而逼迫陽氣上升,用藥時應當扶助陽氣,抑制陰液。一般的醫生卻採用滋補陰液、降火的治療方法,這簡直是雪上加霜,很容易誤診。

又指出一般人認桂、附為引火歸源之非是,而系借二物火熱剛烈之性,以補坎離中之陽,而消滅僭上之陰氣,使上下無偏盛,疾病自然痊愈,這兩點都是值得重視的。最末幾句,謂滋陰降火,殺人無數,措辭未免過激。

白話文:

這段話還指出一般人認為桂枝和附子是「引火歸源」的觀念是不正確的。它們的作用是利用兩種藥材的火熱剛烈特性,來補充坎宮和離宮中的陽氣,從而消滅僭越上方的陰氣,讓上下沒有偏盛的情況,疾病自然就能痊癒。這兩點觀念都是值得重視的。最後幾句話說「滋陰降火,殺人無數」,措辭未免有些過於激進。

虛火上沖之病最常見者,為現今醫學所稱之慢性咽炎、喉炎、口腔炎等,雖經清熱解毒,滋陰降火等法治療,如六神丸、喉炎丸等,而病終不愈。筆者常用扶陽抑陰,如甘草乾薑湯、附子理中湯等方劑施治,每獲良效。

白話文:

虛火上沖的疾病最常見的,就是現代醫學所說的慢性咽炎、喉炎、口腔炎等。即使經過清熱解毒、滋陰降火等方法治療,例如六神丸、喉炎丸等,但疾病仍然無法痊癒。我經常使用扶陽抑陰的方法,例如甘草乾薑湯、附子理中湯等方劑治療,效果往往很好。

2. 離卦

離卦詩

地產天成號火王,陰陽互合隱維皇,

神明出入真無定,箇里機關只伏藏。

離卦解

白話文:

離卦詩

地產天成號火王,陰陽互合隱維皇,

神明出入真無定,個裏機關只伏藏。

離卦解釋

離為火,屬陽,氣也,而真陰寄焉。中二爻,即地也。地二生火,在人為心,一點真陰,藏於二陽之中,居於正南之位,有人君之象,為十二官之尊,萬神之宰,人身之主也。故曰:“心藏神。”坎中真陽,肇自乾元,一也;離中真陰,肇自坤元,二也。一而二,二而一,彼此互為其根,有夫婦之義。

故子時一陽發動,起真水上交於心,午時一陰初生,降心火下交於腎。一升一降,往來不窮,性命於是乎立。

【闡釋】八卦離

白話文:

離卦代表火,屬性為陽,是氣,但是真正的陰性藏在其中。中間兩條陰爻,代表地。地中產生火,在人體中對應的是心臟。一點真正的陰性藏在兩條陽爻的中間,位於正南方位,具有君王之相,是十二個官員的最高領導,也是萬神之主,是人體的主宰。因此說:“心臟藏著神識。”坎卦中間的真正的陽性,起源於乾卦的元氣,是一;離卦中間真正的陰性,起源於坤卦的元氣,是二。一而二,二而一,彼此互相依存,有夫婦的意義。

因此,凌晨時間(子時)有一股陽氣開始運作,將真實的水氣上升到心臟。中午時間(午時)有一股陰氣開始產生,把心臟的火氣下降到腎臟。這股氣息一升一降,循環不息,人的生命因此建立。

為火,在五臟配心,在方位居南。古人君皆南面而朝,故謂有人君之象。《素問·靈蘭秘典論》謂:“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故為手足三陰三陽十二官之尊,萬神之宰,人身之主。離為火,屬陽、氣也,而中一爻來自坤元,真陰寄在其中。坎為水,而其中一爻來自乾元,真陽寄在其中。

白話文:

火,在五臟對應心臟,在方位位於南方。古代君王都面朝南方而坐,所以說火具有君王的象徵。《素問·靈蘭祕典論》說:“心臟,是君主的官邸,精神意識從這裡產生。”因此,火是手足三陰三陽十二經脈和各個器官之首,是一切精神的主宰,人體的主人。離卦代表火,屬陽性、屬氣,但中部有一爻源自坤卦,其中寄存着純陰。坎卦代表水,但其中部有一爻源自乾卦,其中寄存着純陽。

合二為一,互為消長,故說是地產天成,陰陽互合。在天時每年夏至一陰生,冬至一陽生,每日子時一陽生,午時一陰生,在人身則腎中真陽升發,能使水上交於心,心中真陰能使火下交於腎。氣血循環,周流不息,水升火降,陰平陽秘,使人身體健康,心智煥發,與天地自然相適應,都由於這乾坤坎離,即天地水火的互濟交融,有不知其然而然之妙用。故說是“神明出入真無定,箇里機關只伏藏。

白話文:

天地陰陽交合,互相影響,因此稱之為天地自然形成的,陰陽相互配合。在自然界中,每年夏至陰氣開始產生,冬至陽氣開始產生;每天子時陽氣開始產生,午時陰氣開始產生;在人體中,腎中的真陽升發,使水氣上達心臟,心臟中的真陰可以使火氣下達腎臟。氣血循環,周而復始,水氣上升,火氣下降,陰陽平衡,使人身體健康,精神煥發,與天地自然相符。這都是因為乾坤坎離,也就是天地水火的互相濟助和交融,有自然而然的神奇作用。因此說:“神明出入沒有定規,這個機理只有暗中隱藏。”

祖國醫學謂“心主神明”,“心藏神”,而少言及腦,常被認為不科學。實則藏神而出神明的心,不僅指心臟,而亦兼及腦與神經系統。《素問·脈要精微論》謂:“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靈樞·海論》謂:“腦為髓之海,……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痠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卧。”已指出腦與視、聽、觸、動、感覺、知覺等精神活動的關係。

白話文:

中國傳統醫學認為「心主神明」,「心藏神」,但很少提及大腦,因此經常被認為不科學。事實上,藏神而發揮神明作用的心,不只指心臟,還包含大腦和神經系統。《素問·脈要精微論》說:「頭部,是神明之處,頭部傾斜視線過於深遠,精神就會受損。」《靈樞·海論》說:「大腦是骨髓的中心,……骨髓中心不夠,就會導致大腦轉動時耳鳴,小腿痠痛眩暈,眼前一片模糊,感到疲倦而安逸。」這些論述已經說明瞭大腦與視覺、聽覺、觸覺、運動、感覺、知覺等精神活動的關係。

以後隋代楊上善註《太素》謂“頭是心神所居。”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廣知》說:“腦神曰覺元。”明代李時珍說:“腦為元神之府。”以後清代汪昂、王清任等參以西說,而有腦主記憶靈機之論。程杏軒《醫述》所引《醫參》之說,尤為詳明。其說謂:“腦髓純者靈,雜者鈍,耳目皆由以稟令,故聰明焉。

白話文:

隋朝以後,楊上善註解《太素》時說:「頭部是人體的領導者。」唐朝段成式在《酉陽雜俎·廣知》中寫道:「大腦裡的神叫做覺元。」明朝李時珍說:「大腦是元神居住的地方。」之後,清朝汪昂、王清任等人參考西方說法,提出「大腦主管記憶和機敏」的理論。程杏軒的《醫述》中引用的《醫參》一書中的說法,特別詳細。其中說到:「大腦髓質純淨的人靈敏,混雜的人遲鈍。耳朵和眼睛都是由大腦支配的,所以大腦能使人聰明。」

思則心氣上通於滷(即俗說腦門心),腦髓實則思易得,過思則心火爍腦,頭眩眼花耳鳴之象立見,而髓傷矣。”古人造字時,思字從滷從心,明指思維時心氣上通於腦,腦必賴心的血液營養而始發生思維智慧的現象。至《靈樞·\u26412X神篇》“所以任物者謂之心”及《逆順肥瘦篇》“將審察於物而心生”之心,更是指心的認識與思維作用,而非僅指心臟,尤為明顯。

白話文:

思考時,心氣會通往頭頂的腦部。腦髓充足的話,思考就容易進行。但過度思考會導致心火灼燒腦部,造成頭暈、眼花、耳鳴等症狀,傷及腦髓。

「思」這個字的造字本義,就是心氣通往腦部的過程。腦部需要心臟提供的血液養分,才能產生思考和智慧。在《靈樞·本神篇》中,提到「所以任物者謂之心」,這裡的「心」指的是認識和思考能力,不只是單純的心臟,這點非常明顯。

所以古醫家實因心統攝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以及一切經絡、血氣以營養全身,尤其是腦及神經系統,而始發生意志、知情等心理活動,而心又居全身上下左右前後之中心,故以心為一身之主宰而統攝一切,即腦亦為心之使,並非不認識腦的作用。

白話文:

因此,古代醫學家認為,心實際上統管著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以及全身的經絡和血氣,為全身(尤其是大腦和神經系統)提供營養。因此,心能產生意志、情感等心理活動。此外,心位於身體的中心位置,左右前後皆有,因此心被認為是身體的主宰,統攝一切,而大腦也是心的指揮,並非不承認大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