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欽安

《醫理真傳》~ (4)

回本書目錄

(4)

1. 切脈約言

切脈一事,前賢無非借寸口動脈,以決人身氣血之盛衰耳。盛者氣之盈,脈動有力,如洪、大、長、實、浮、緊、數之類,皆為太過、為有餘、為火旺,火旺則陰必虧,用藥即當平其有餘之氣,以協於和平。衰者氣之縮,如遲、微、沉、細、濡、弱、短、小之類,皆為不及、為不足、為火虛,火虛則水必盛,用藥即當助其不足之氣,以協於和平。只此兩法,為切脈用藥至簡至便至當不易之總口訣也。

白話文:

把脈這件事,古人都是用寸口動脈,來判斷人的氣血是否旺盛。

氣血旺盛的人,脈搏會跳動有力,表現為洪、大、長、實、浮、緊、數等特徵,這代表過盛、有餘、火旺,而火旺則會導致陰氣虧損,因此用藥時必須平衡過剩的氣,才能達到平和。

氣血衰弱的人,脈搏會跳動無力,表現為遲、微、沉、細、濡、弱、短、小等特徵,這代表不及、不足、火虛,而火虛則會導致水氣過剩,因此用藥時必須補充不足的氣,才能達到平和。

這兩條原則,是把脈用藥最簡單、最方便、最合適,也是最不容易變更的總口訣。

後人未解得人活一口氣之至理,未明得千萬病形,都是這一個氣字之盛衰為之,一味在後天五行生剋上講究,二十八脈上揣摹,究竟源頭這一點氣機盈、縮的宗旨,漸為諸脈所掩矣。

白話文:

後人未能理解“人活一口氣”的道理,不明白千萬種病症,都是因爲這口氣的盛衰引起的,一味在五行生剋上做文章,在二十八種脈象上揣摩,最終忽略了氣機盈縮這一源頭,被各種脈象掩蓋了。

【闡釋】本段所說切脈,無非借寸口動脈以決人身氣血之盛衰,只有平其有餘,益其不足二法,為切脈用藥至當不易之總口訣,可謂言簡意賅。一卷切脈歌所述較詳,不再贊及。

白話文:

【解釋】這段話所說的「切脈」,就是通過探查寸口動脈的脈搏來判斷人體氣血的盛衰,治療時只有一種方法,就是「平有餘,益不足」,這就是切脈用藥最正確、最不容易變化的總訣竅,簡明扼要。題為《切脈歌》的那捲書說得很詳細,這裡就不再評論了。

2. 三指說

前人於寸口之動脈,以三指按之,分出上、中、下,是將一氣分為三氣,三氣即天、地、水,分而為三,合而為一。又於三部,而分出浮、中、沉,合三三如九之數,亦有至理,法亦可從,不得為錯。其意欲藉此以窮人身在上、在中、在下之臟腑、經絡,以決人之疾病,可按法而治之,實屬大費苦心。但理愈多,而旨愈晦,且紛紛聚訟。

白話文:

古人將手腕上的脈搏分為上、中、下三部,象徵著宇宙中的天、地、水。三部互不獨立,又相互聯繫,合而為一。

在此三部中,又分為浮、中、沉三候,三三相乘得到九,這個數字蘊含著一定的道理,也可以作為診斷疾病的依據。古人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了解人體臟腑經絡在不同部位的變化,從而判斷疾病並制定治療方法。

然而,越深入探究,理論就越難以理解,而且爭議也越來越多。

有雲左心、小腸、肝、膽、腎,右肺、大腸、脾、胃、命;有雲左心、膻中、肝、膽、腎,右肺,胸中、脾、胃、命;有謂小腸當候於左尺,大腸當候於右尺;有雲左尺候腎之元陰,右尺候腎之元陽;互相矛盾,教後人果何遵從,餘更不能無疑也。疑者何?疑分配之未當也。

白話文:

有人說左邊有心、小腸、肝、膽、腎;右邊有肺、大腸、脾、胃、命門。

也有人說左邊有心、膻中、肝、膽、腎;右邊有肺、胸中、脾、胃、命門。

還有人說小腸應該在左手的「寸關尺」脈象中探測,大腸應該在右手的「寸關尺」脈象中探測。

又有人說左手的「尺」脈象探測腎的元陰,右手的「尺」脈象探測腎的元陽。

這些說法互相矛盾,不知道該聽從哪一個,我也有點疑惑。

疑惑的原因是什麼呢?疑惑的是這些臟腑分配得不正確。

後天以子午立極,左寸候心火,左關候肝木,左尺候腎水,是子午對針,不為錯,肝布於左,居左關,合法,肺布於右,何不居右關,而居右寸,是子午對針,而卯酉不對針也。又可疑者,左尺候腎之元陰,右尺候腎之元陽,查人身二氣合一,充塞上下四旁,陰、陽打成一片,何嘗定要分左、右之陰、陽乎?既分左為陽,元陽應在左尺候之,右為陰,元陰應在右尺候之,何左右候之不相符也?總而言之,陰陽氣機出入之道不明也,千古混淆,不得不急正之。

白話文:

後天經絡以子午線為中心,左手寸關尺三部分別對應心火、肝木、腎水,這是子午線對應,沒有錯。肝經在左側,位於左手關脈,符合經絡分布規律。肺經在右側,為什麼不位於右手關脈,反而在右手寸脈呢?這是因為子午線對應,但卯酉線卻沒有對應。另外,還有個疑惑,左手尺脈診察的是腎臟的元陰,右手尺脈診察的是腎臟的元陽。然而,人體的陰陽二氣是相互交融的,遍布全身上下,陰陽相輔相成,哪裡有絕對的左右分陰陽呢?既然左邊屬陽,元陽應該在左手尺脈,右邊屬陰,元陰應該在右手尺脈,為什麼左右診脈卻不符呢?總之,陰陽氣機出入的原理還沒有完全明白,千百年來一直混淆不清,必須要徹底澄清。

【闡釋】三指切脈法通行較久,但左右寸、關、尺三部各何所主,則向無一定論據,以左候心、肝、腎,右候肺、脾、命說較為通行。鄭氏認為三部九候之說雖有至理,但理愈多而旨愈晦,提出疑問,是有見地的。至其所謂陰陽氣機出入之道,在後面略有說明,可參。

白話文:

闡述: 三指切脈法流傳已久,但左右寸、關、尺三部分別代表什麼,過去一直沒有確定的依據。比較流行的說法是,左手對應心、肝、腎,右手對應肺、脾、命門。

鄭氏認為三部九候的說法雖然有道理,但道理越多,意思就越模糊。他提出疑問,這是很有見地的。至於他所說的陰陽氣機出入之道,在後文中有簡要的說明,可以參考。

3. 拙見解

夫人身立命,本乾元一氣,落於坤宮,二氣合一,化生六子,分佈上、中、下,雖有定位,卻是死機,全憑這一團真氣運行,周流不已。天開於子,人身這一團真氣,即從子時發動,自下而中而上,上極復返於下,由上而中而下,循環出入,人之性命賴焉。切脈一事,無非定這一點氣盛衰耳。

白話文:

我們的身體是形成於乾元的一股元氣,降落在坤宮,兩氣合而為一,化生出六個部分,分佈於上、中、下三焦。雖然各部分都有自己的位置,但它們只是死氣而已,必須依靠這股真氣運轉起來,才能生生不息。

真氣運行的規律是這樣的:真氣從子時開始從下焦發動,由下到中再到上,到了極點又返回到下焦,然後從上到中再到下,這樣循環出入,人的生命就依賴於此。中醫把脈,就是為了診斷這股真氣的盛衰。

查後賢分配臟腑脈圖,與一元真氣、出入之機不符,餘意當以仲景六經次序排之,方與一元真氣出入之機相符。然仲景雖未論脈,而六經流行之氣機,即脈也。今人不識一元之義,以兩手寸口動脈,將陰陽分作兩道看,不知左右固有陰陽之分,其實二氣渾為一氣,何嘗分為二道也?不過真氣運行,先從左而後及於右,從右而復及於左。左手屬三陽,三陽用事,陽在外,而陰在內,當以立極之う卦形之。

白話文:

近代醫家繪製的臟腑脈圖與一元真氣運行及出入的方式不符。我認為應該按照張仲景《傷寒論》中的六經順序排列,這樣才符合一元真氣出入的規律。雖然仲景沒有明確討論脈象,但六經運行所涉及的氣機就是脈象。

現在的醫家不理解一元的道理,只看到兩手寸口動脈的搏動,就把陰陽分成了兩條不同的路徑。他們不知道左右手本身就有陰陽之分,實際上這兩種氣息融合為一體,怎麼可能分為兩條路徑呢?只不過真氣運行時,先從左手開始,然後再到右手,再從右手返回左手。左手屬三陽經,三陽經旺盛時,陽氣在外,陰氣在內,可以用八卦中的「乾」卦來表示。

右手屬三陰,三陰用事,以陰在上而陽在下,當以立極之ぅ卦喻之。脈體左手當以浮分取三陽,沉分取三陰,右手當以浮分取三陰,沉分取三陽,庶與氣機出陰入陽,出陽入陰之理相合,亦不致將一元分作二道看也。是否有當,高明斧正之。附氣機循環圖於下。

白話文:

右手屬三陰經,三陰經當令時,由於陰在上面,陽在下面,所以用乾卦象徵。脈體方面,左手當以浮脈取三陽經,沉脈取三陰經;右手當以浮脈取三陰經,沉脈取三陽經,這樣才能符合氣機由陰入陽,由陽入陰的道理,也不會將一個整體分為兩條脈道來看。是否恰當,請高明指正。附上氣機循環圖如下。

4. 氣機循環圖

【闡釋】本段提出切脈當依仲景六經次序,始與一元真氣出入之機相符。脈體左手當以浮分取三陽,沉分取三陰,右手當以浮分取三陰,沉分取三陽,始與氣機出陰入陽,出陽入陰之理相合。並附氣機循環圖,亦不過聊備一家之說,不見得比舊說高明。

白話文:

解釋:

這段文字指出,切脈應該按照中醫經典《傷寒雜病論》中提出的六經順序進行,才能與人體內元氣的出入規律相符。

按此方法,左手切脈時,浮脈代表三陽經,沉脈代表三陰經;右手切脈時,浮脈代表三陰經,沉脈代表三陽經。這與元氣從陰經出,入陽經;從陽經出,入陰經的原理相一致。

附圖所示的元氣循環圖,僅供參考,不一定比傳統說法更優越。

5. 再解古脈說

古來聖聖相傳,原不專在切脈一事,其要在望而知之,聞而知之,稱為聖、神(經雲“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此處“神”、“聖”二字疑次序顛倒),為上一等說法也。問而知之,切而知之,稱為工、巧,為下一等說法也。然考分配脈圖,卻不與六經氣機相合。

白話文:

自古以來,聖人相傳的醫術,並不只專注在切脈這件事上。更重要的是通過「望診」和「聞診」來瞭解病情。稱為聖人、神人。認為「望而知之」是神技,「聞而知之」是聖術,這是最高級的醫術。而通過「問診」和「切脈」來瞭解病情,稱為技藝、巧妙,是次一等的醫術。然而,檢視所分配的脈圖,卻不符合六經氣機的原理。

若與六經氣機相合,則醫家治傷寒方有實據,餘甚不解何以不如斯也。再三追索,以為心肺居膈膜上,法天,故配之於寸,以為上者上也,胸喉中事也;脾胃居膈膜下,至臍,法地,故配之於中,中也者,上下之樞機也;肝腎居臍下,法水,故配之於下,以為下者下也,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此是就後天生成之定位言之,理實的確可從,即以仲景六經排之,差錯不遠。

白話文:

如果與六經的氣機相符合,那麼醫家治療傷寒就有確實的依據。這一點,我曾經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不照這樣的理論來做呢?

經過反覆追究,我認為是因為:心肺位於橫膈膜之上,法於天,所以將它配在上寸,也就是上部的事務;脾胃位於橫膈膜之下,到達肚臍,法於地,所以將它配在中焦,中焦是上下樞紐;肝腎位於肚臍之下,法於水,所以將它配在下焦,也就是下部的事務。這是從後天形成的位置來說的,其道理確實可以理解,就是以仲景的六經來比對,相差也不遠。

餘按後天生成定位,乃是死機,全憑這二五合一,這一團真氣,呼吸運用,方是真機。五行充塞二氣之中,二氣即在五行之內。二氣盛,則五行之氣即盛;二氣衰,則五行之氣即衰;二氣亡,則五行之氣即亡。溯治病之要,望色以有神無神,定氣之盛衰;聞聲以微厲,判氣之盈縮;問病以飲熱飲冷,知氣之偏盛;切脈以有力無力,知氣之虛實。

白話文:

我認為後天的身體結構是固定的,完全仰賴水分(腎水)與氣(命門火)這兩者合而為一,這個真氣,在呼吸時能運用,纔是真正的靈動力。五行充斥於兩氣之中,兩氣又存在於五行的範圍內。兩氣旺盛,那麼五行的氣勢也旺盛;兩氣衰退,那麼五行的氣勢也衰退;兩氣不存在,那麼五行的氣勢也就不存在。追溯治療疾病的要點,觀察神色有神或無神,來判斷氣的盛衰;傾聽聲音強弱,來辨別氣的盈虧;詢問患者喜食冷飲或熱飲,來瞭解氣的偏盛;切脈有力的或無力,來瞭解氣的虛實。

以此推求,萬病都是一個氣字,以盛、衰兩字判之便了,即以一氣分為三氣,以定上、中、下之盛衰,亦可。諸脈紛紛摹揣,試問天下醫生,幾人將二十八脈明晰?以餘拙見,有力無力盡之矣。不必多求。論分配臟腑,《內經》不差;論氣機出入,一定法則,仲景六經為最。

從《內經》也可,從仲景也可,餘不敢以己見臆說為即是,姑存之,以與來者共商。

白話文:

由此推論,所有的疾病都源自氣,以氣的盛衰來判斷即可。也就是說,將氣一分為三,以此判斷上、中、下三焦的盛衰。諸多脈象紛繁複雜,難以揣測。請問天下所有的醫生,有幾個人能明辨二十八脈?依我拙見,只要能辨別脈搏強弱,也就足夠了。不必過於追求詳盡。至於臟腑的分配,在《內經》裡記載得很清楚;至於氣機的出入,則有固定的法則,以仲景的六經論為最精確。

【闡釋】本段再解古脈三部配法,乃後天生成定位,全憑一團真氣呼吸運用,方是真機,五行二氣是二而一,理甚平實可從。論治病之要,望色以有神無神定氣之盛衰,聞聲以微厲判氣之盈縮,問病以飲熱飲冷知氣之偏盛,切脈以有力無力知氣之虛實,數語最為精切賅備。

白話文:

本段繼續說明古代的脈診三部定位法,它是依據後天形成的定位,完全依靠真氣的運行,這樣纔是真正的關鍵。五行二氣是兩個部分但合為一體,道理很淺顯易懂。治療疾病的要點是:

  • 望神色:看有無神采來確定氣血的盛衰。
  • 聽聲音:辨別聲音的低微或洪亮來判斷氣血的盈虧。
  • 問病情:詢問患者喜熱飲還是喜冷飲來瞭解氣血的偏盛情況。
  • 切脈象:感覺脈搏有力無力來確定氣血的虛實。

這幾句話非常精確而全面。

以脈象定氣血之盛衰,並參合望、聞、問,審察細節變化,然後處方用藥,是穩妥的,如專在二十八脈上揣摹,則不易掌握全面,從整體觀點辨證論治。

白話文:

通過診察脈象,判斷氣血旺衰。再結合望聞問切,仔細觀察細微變化,這樣開藥方用藥才穩妥可行。如果只在二十八種脈象上反覆推敲,就不容易全面掌握病人的病情,從整體角度辨證論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