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欽安

《醫理真傳》~ (3)

回本書目錄

(3)

1. 痰飲

痰飲者,水濕之別名也。脾無濕不生痰,水道清則飲不作。痰清而不膠者,胃陽不足以行水也(宜溫中、理中湯)。痰黃而膠,喜生冷者,火旺而津枯也(宜雞子黃連湯)。痰白、痰青、痰咸,皆由於陽不足(宜溫、宜補)。痰臭、痰吐如絲不斷,痰結如砂石者,皆由於陰虧火旺(宜五味子湯養血湯)

《金匱》列五飲之名,亦當熟看。

白話文:

痰飲是水濕的別名。脾臟沒有濕氣就不會產生痰,水液流動通暢就不會產生飲。

痰清稀不黏稠: 胃陽不足,無法運行水液。(可服用溫中湯、理中湯)

痰黃稠黏,喜歡吃生冷食物: 陽氣旺盛,津液不足。(可服用雞子黃連湯)

痰白、痰青、痰鹹: 都是因為陽氣不足。(可溫補)

痰臭、痰如絲狀不斷,痰結塊像砂石: 都是因為陰液虧損,陽氣旺盛。(可服用五味子湯、養血湯)

2. 咳嗽

咳而兼發熱身疼者,外感也(小青龍、麻黃湯之類)。咳而不發熱身痛,飽悶噯腐臭者,飲食為病也,亦間有發熱者(宜平胃散加麥、曲)。咳而身大熱,喜極熱湯,唇舌青白者,元陽外越,陰氣上乾清道也(宜吳萸四逆湯)。咳而身如瓮中,欲飲熱者,肺為寒痰閉塞也(宜苓桂術甘湯加細辛、乾薑、五味子)。咳而口乾喜冷飲,二便不利者,肺為火逼也(宜瀉白散中加蘇葉、桅子)

白話文:

咳嗽同時發燒、身體疼痛:這是外感風寒引起的咳嗽,可用小青龍湯或麻黃湯等中藥方劑治療。

咳嗽但沒有發燒或身體疼痛,伴有飽脹、打嗝有酸腐臭味 :這是因飲食不當引起的咳嗽,偶爾也會出現發燒的症狀,可以用平胃散加入麥芽、神曲治療。

咳嗽同時身體發高燒,喜歡喝極熱的湯,嘴脣和舌頭發青發白 :這是由於元陽外越,陰氣上升導致的咳嗽,可以用吳萸四逆湯治療。

咳嗽時感覺身體像在甕中,想要喝熱飲 :這是由於肺部被寒痰阻塞造成的咳嗽,可以用苓桂術甘湯加入細辛、乾薑、五味子治療。

咳嗽時口乾、喜歡喝冷飲,小便和大便不通暢 :這是由於肺部被火熱逼迫引起的咳嗽,可以用瀉白散加入蘇葉、桅子治療。

乾咳而無痰者,肺燥血虛也(宜補血湯合黑薑甘草湯,加五味子)。咳而痰水如泉涌者,脾陽不運也(宜理中加砂、半、吳萸、茯苓)。咳症雖多,總以陰、陽兩法辨之即可。

白話文:

**乾咳無痰:**是由於肺部乾燥、氣血不足造成的 (建議使用補血湯搭配黑薑甘草湯,並加入五味子)

**咳出大量痰液:是由於脾臟機能不佳引起的 ** (建議使用理中湯,並加入砂仁、半夏、吳茱萸、茯苓)

雖然咳嗽症狀有很多種,但總的來說,可以用陰陽兩法來辨別。

3.

喘而發熱、身疼者,寒邪閉塞肺竅也(宜麻黃湯倍麻)。喘而不發熱、身疼,舌青、二便自利者,元氣上騰也(宜潛陽丹)。喘而身大熱,面赤如硃,口不渴,唇、舌青、白者,元陽外越也(宜吳萸四逆湯)

白話文:

氣喘伴隨發燒、身體疼痛:

原因: 寒邪阻滯肺部,導致肺氣鬱滯。

治療: 使用麻黃湯,加倍麻黃的用量。

氣喘但不發燒、身體疼痛:

特徵: 舌頭發青、小便和大便通暢。

原因: 元氣上逆。

治療: 使用潛陽丹。

氣喘且身體發熱嚴重:

特徵: 臉色鮮紅如硃砂、口不渴、嘴脣和舌頭發青或發白。

原因: 元陽外泄。

治療: 使用吳茱萸四逆湯。

4. 嘔吐

嘔吐水谷,尚欲飲冷者,熱隔於中也(宜黃連生薑湯)。嘔吐而欲飲極熱者,寒隔於中也(宜理中加吳萸)。嘔吐身熱頭痛者,挾外感也(宜桂枝湯倍生薑、加吳萸)。嘔吐身大熱而無外感,尚欲飲熱者,脾陽外越也(宜附子理中加吳萸)。凡吐症發熱者多,因吐氣機向外,故身亦發熱,以身不痛為據。

白話文:

嘔吐食物,還想喝冷水:胃中過熱**(建議服用黃連生薑湯)**。

嘔吐而想喝很熱的水:胃中過寒** (建議在理中湯中加入吳茱萸)**。

嘔吐、發熱、頭痛:同時感染外邪** (建議服用桂枝湯,加倍生薑,再加入吳茱萸)**。

嘔吐、發高燒但沒有外感,還想喝熱水:脾陽外泄** (建議在附子理中湯中加入吳茱萸)**。

一般而言,嘔吐症狀伴有發熱很常見,因為嘔吐會使氣機向外,所以身體也會發熱。但如果身體不疼痛,則為判斷要點。

5. 雜問

問曰: 吐血一症,其陽虛乎?其陰虛乎?

答曰:吐血一症,其要有三:有陽虛者,有陰虛者,有因外邪阻滯者,不可不知,亦不可不辨也。夫人身不外氣、血兩字,氣為陽,天也、夫也;血為陰,地也、妻也。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內,陰、陽自然之定理,氣、血相依而行,氣法乎上,血法乎下,流通無滯,均平不偏,何吐血之有乎?至於吐血,乃氣機之逆也。陽虛之逆血者,緣由陽氣衰弱,不能統血,陰氣太旺,勢必上僭,漸乾清道,以致外越,如今之懦弱丈夫,不能約束其妻也。陰虛之逆血者,由於陽氣獨旺,陽氣過旺,勢必上沖,沖之過節,血亦因而外越,如今人之丈夫酷烈,而妻不敢安其室也。外邪阻滯之逆血者,或因風、寒之邪,阻其升、降之氣機,而循行經絡之血液,失其常度,或留胸膈,或停胃口,一觸即發,血故外越。如溝渠之水,流行自如,忽從中閘定,上流欲下之水,勢必逆行上涌,亦氣機自然之理也。又曰:吐血三要,已得聞矣,敢問三要之症,如何辨認?如何施治?曰:凡陽虛吐血之人,言語無神,脈息無神,面色無神,氣衰力竭,困倦喜卧,不思飲食,咳多清痰,又須審察上、中、下三部,何處病情獨見,便可按法治之也。法宜辛甘化陽之品,調其中土,扶其元陽,如甘草乾薑湯、理中、建中之類。陰虛吐血之人,言語有神,面色有神,脈息有神,吐雖多不覺其病,咳多膠粘之痰,又貴察其上、中、下三部,何處病形獨現,便可識其臟腑之偏,而用藥自有據也。法宜苦甘化陰之品,如瀉心湯、導赤散、雞子湯(即《傷寒論》黃連阿膠湯) 之類。風寒阻滯而吐者,必現發熱、頭疼、身痛,脈浮或緊,看定提綱,按法治之。法宜升散清涼為主,如桂枝、麻黃、葛根湯之類。桂、麻、建中、理中、甘草諸方,見陽虛門;瀉心、導赤、雞子諸方,見陰虛門。

葛根湯

白話文:

問道:吐血這種症狀,是陽虛呢,還是陰虛呢?

回答道:吐血的病因主要有三個:陽虛、陰虛、外邪阻滯,這三種情況都需要清楚地了解,也需要仔細辨別。人體是由氣、血構成的,氣屬陽,代表著天,如同丈夫;血屬陰,代表著地,如同妻子。男人在外,女人在內,陰陽是自然規律,氣血相互依賴,氣主上升,血主下降,流通無阻,平衡穩定,怎麼會吐血呢?吐血是氣機逆亂造成的。陽虛逆血,是因為陽氣衰弱,無法統攝血液,陰氣過盛,勢必上逆,逐漸侵入清道,導致外溢,就好像軟弱無力的丈夫,無法約束自己的妻子一樣。陰虛逆血,是因為陽氣過旺,陽氣過盛,勢必上衝,衝擊過度,血液也因此外溢,就好像暴躁的丈夫,讓妻子無法安寧一樣。外邪阻滯逆血,可能是風寒之邪阻礙了升降之氣機,導致經絡中的血液失去正常運行軌跡,或停留在胸膈,或滯留在胃口,一觸即發,血就會外溢。就像水溝中的水流,暢通無阻,突然被攔住,上游的水流想要往下流,必然會逆流而上,這就是氣機的自然規律。

又問道:吐血的三種主要病因已經聽明白了,請問如何辨別這三種病因?如何施治呢?

回答道:凡是陽虛吐血的人,說話無力,脈息虛弱,面色蒼白,氣力衰竭,倦怠嗜睡,不思飲食,咳嗽咳出清痰,還要觀察上、中、下三部,哪個部位的病症最明顯,就可以根據病情施治。治療方法應該使用辛甘化陽的藥物,調和中土,扶助元陽,比如甘草乾薑湯、理中湯、建中湯等。

陰虛吐血的人,說話有神,面色紅潤,脈息有力,吐血雖然多,但感覺不到病痛,咳嗽咳出膠粘的痰,也要仔細觀察上、中、下三部,哪個部位的病症最明顯,就可以辨別出哪個臟腑出了問題,然後再用藥。治療方法應該使用苦甘化陰的藥物,比如瀉心湯、導赤散、雞子湯(即《傷寒論》黃連阿膠湯)等。

風寒阻滯導致吐血的人,必然出現發熱、頭痛、身痛,脈象浮或緊,根據這些表現施治。治療方法應該以升散清涼為主,比如桂枝、麻黃、葛根湯等。桂枝、麻黃、建中、理中、甘草這些藥方,是治療陽虛的;瀉心、導赤、雞子這些藥方,是治療陰虛的。

葛根四錢,麻黃三錢,甘草二錢,芍藥一錢,桂枝二錢,生薑三錢,大棗三枚

白話文:

葛根 60 克 麻黃 45 克 甘草 30 克 芍藥 15 克 桂枝 30 克 生薑 45 克 大棗 3 顆

古方分兩太重,取其直達太陽膀胱之經輸,而祛邪早出也。若用以治吐血,務要果真有太陽病,項背几几,無汗惡風,與陽明合病,下利方可,不然未可輕試也。今改用分兩,從俗之意,亦當察病輕重,再為酌量。

用藥意解

白話文:

古方藥物分量較重,目的是為了讓藥物直接到達太陽經和膀胱經,以便及時驅除邪氣。如果用來治療吐血,一定要確定是太陽經病症,患者有項背痠痛、無汗惡風,並與陽明經病症同時並發,同時有大便稀溏的症狀,纔可以使用。如果不符合這些條件,則不可輕易嘗試。現在改用調整分量的方式,符合近代習慣,但也應根據患者病情輕重再做斟酌。

按葛根湯一方,乃肌、表兩解之方,亦太陽、陽明合解之方也。夫風寒之邪,一從肌腠而入,則為桂枝湯症,一從膚表而入,則為麻黃湯症,今以桂枝湯加麻黃、葛根,是從肌腠以達膚表,俾邪直出。太陽與陽明接壤,太陽之邪已在經輸,逼近陽明,此刻陽明不病亦病也。去太陽之邪,即所以救陽明也。

白話文:

根據《葛根湯》這個方劑,它既能解除肌表兩方的問題,也能同時解除太陽經和陽明經的問題。

當風邪寒邪從肌膚腠理進入時,就會產生桂枝湯的症狀;從皮膚表面進入時,就會產生麻黃湯的症狀。現在用桂枝湯加上麻黃和葛根,就是從肌腠通達皮膚表面,讓邪氣直接出去。

太陽經和陽明經交界的地方,太陽經的邪氣已經在經絡中流動,逼近陽明經,此時陽明經雖然還沒有生病,但也會感到不適。去除太陽經的邪氣,同時也能救治陽明經的問題。

師取葛根,乃三路進剿之法,葛根為陽明之主藥,用之以截陽明之路,而邪不敢入,又能鼓胃氣上騰,足以助桂、麻發散祛邪之力,是以攻無不勝,戰無不克也。吐血門中,罕用此方,此方原不治此病,設有因風、寒閉塞,以致吐血,兼見項背几几,自汗惡寒者,此方亦未始不可用也。

白話文:

老師選用葛根,這是三路進攻的策略。葛根是陽明經的主要藥物,用它來阻斷陽明經的路徑,讓邪氣無法入侵,同時也能促進胃氣上升,幫助桂枝、麻黃發散祛除邪氣的力量,因此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吐血的病症中,很少用這個方子,因為這個方子本來就不是用來治療吐血的。但如果因為風寒阻塞導致吐血,並伴隨頸項僵硬、自汗怕冷等症狀,這個方子也未嘗不可使用。

【闡釋】本條論吐血有三因,即陽虛、陰虛、與外邪阻滯,並各就其病理、病象、治則及方藥,詳加論列,明白切實,易於遵循,無煩細說。惟現今獨重陰虛,一見血出,紅光遍地,皆謂之火。處方用藥,舉半都是六味地黃湯、生地四物湯,以及炒荊芥、藕節、茅根、茜草、仙鶴草、大黃、蒲黃之類,專主滋陰降火,涼血止血。

白話文:

這一段論述中指出吐血有三個原因:陽氣虛弱、陰血虛損和外邪阻滯。文中詳細地討論了每種類型的病理、症狀、治療原則和藥方,條理清晰,易於理解和遵循,不需要再作贅述。

然而,目前臨牀上往往過分重視陰虛。只要看到出血,無論血色如何,都認為是火氣上炎。在處方用藥時,常常使用六味地黃丸、八珍散、炒荊芥、藕節、茅根、茜草、仙鶴草、大黃、蒲黃等藥物,主要目的在於滋陰降火,涼血止血。

近代名醫曹穎甫指出用涼藥之害,謂:“人之一身,惟血最熱,少年血盛則耐寒,老年血衰則畏寒,血虛故也。婦人血敗,雖當盛暑,亦必寒戰,此其明驗也。故無論吐血、衄血、便血及婦人崩漏,其體必屬虛寒。至於亡血而身熱,則里陰不能抱陽,陽盪而無歸矣。至是而用涼血之藥,十不活一,所以然者,為其陰中之陽氣,一戕於亡血,再戕於涼藥故也。”又謂:“吐血無止法,強止之則積為淤血,而病變不測。

白話文:

現代名醫曹穎甫指出使用寒涼藥物對身體的危害,說道:「人體中,血液是最熱的。年輕時氣血旺盛,能耐受寒冷;年老時氣血衰弱,就容易怕冷,這是因為血液虛弱的緣故。婦女氣血不足,即使在大熱天,也可能會發冷發抖,這是明顯的證據。因此,無論是吐血、流鼻血、便血,還是婦女崩漏,身體都必定虛寒。至於失血而發熱的,那是因為體內的陰氣無法擁抱陽氣,導致陽氣浮動無依。如果這時再使用寒涼的藥物,十個人中難保活命。這是因為失血後人體內的陰中之陽氣已經受損,再用寒涼藥物損害,就雪上加霜了。」曹穎甫還說:「吐血沒有什麼特效的止血方法,強行止血只會讓血液積聚成淤血,導致病情變化難以預測。

嘗見四明某患吐血,西醫用止血針止之,遂至瘀結大腸,大便不通。後用豬膽汁導下其燥糞,投之水中,化為血色。又有用鮮生地、地骨皮止之者,其人腹中常痛。”又言“丁甘仁常用附子理中湯以治血症,非深明此理者,不足與言亡血之治法也。”較鄭氏闡發更詳。筆者每治血症,無論其為吐血、衄血、牙血、二便血,先不分其陰陽,都先止其血,用大劑甘草乾薑湯加血餘炭,屢用屢效。取其辛甘化陽,苦甘化陰之用也。

白話文:

我曾見過一位四明的患者患有吐血癥,西醫使用止血針來止血,結果導致大腸瘀結,大便不通。後來,患者使用了豬膽汁來導出乾燥的糞便,將糞便投入水中,糞便變成血色。還有患者使用鮮生地和地骨皮來止血,但患者之後出現經常腹痛的情況。又有人說:「丁甘仁經常使用附子理中湯來治療血癥,如果沒有深入瞭解這種原理,就不適合與人討論失血的治療方法。」這比鄭氏的闡述更加詳細。我每次治療血癥,無論是吐血、流鼻血、牙齦出血、大小便出血,都不會先區分這些症狀是屬於陰症還是陽症,而是先止血,使用大量甘草、乾薑湯加血餘炭,多次使用,屢見成效。這是因為甘草和乾薑具有辛甘化陽的作用,而血餘炭具有苦甘化陰的作用。

然後審察病情,按法治之。如李某牙齒出血,經年累月治療,非但牙血不止,反而牙齒鬆動,嚼食痛,擬全拔其牙而安假牙。連服甘草乾薑湯加血餘炭五劑而血止。因齒屬腎,繼治以金匱腎氣丸,續服十劑,齒牙鬆動及嚼食痛諸症悉愈。惟論外感風寒阻塞氣機而致吐血者,宜以升散清涼為主,治以桂枝、麻黃、葛根諸方,則一再告誡,要審病確實,減輕原方分量,始可應用。

一般吐血病,純由外感而發者少,常多伏有內因,鄭氏只論其大要,唐容川《血證論》,較為詳實,可以參看。

白話文:

診斷病情後,按照法則治療。例如李某牙齒出血,長時間治療後,不僅出血不止,反而牙齒鬆動、咀嚼疼痛,打算全部拔掉牙齒並安裝假牙。他服用了甘草乾薑湯加上血餘炭五劑後,出血停止。由於牙齒屬於腎臟,於是接著使用金匱腎氣丸治療,連續服用十劑,牙齒鬆動和咀嚼疼痛等症狀都痊癒了。

但如果出血是因外感風寒阻滯氣機所致,應以升散清涼為主,使用桂枝、麻黃、葛根等方劑治療。但要反覆告誡,必須準確診斷病情,酌減原方劑量後才能使用。

問曰: 大便下血如註,其有要乎?

答曰:下血之症,論因則多,論要則二。二者何?即陰、陽兩字也。陰、陽即氣、血,夫血固以下行為順,是順行其經絡之謂,非妄行之謂也。陽虛之人,下血如註,是下焦之陽不足,而不能統攝也;陰虛之人,下血如註,是下焦之陰不足,陰虛則火旺,火旺遂逼血外溢也。陽虛陰虛,察脈察色,與上辨吐血法同。陽虛之下血,宜培中下之陽,方用四逆湯、理中湯,見陽虛門。陰虛之下血,宜培中下之陰,方用瀉心湯、六味、補血湯(即六味地黃湯、當歸補血湯) ,見陰虛門。或又曰:糞前血、糞後血,何謂也?曰:糞前血者,循行大腸之血失度也;糞後血者,脾胃之陰失度也。亦不必細分,總在這糞之鞕、溏,以判腸胃之虛、實,又要察其人平日起居,外形之有神無神,而虛、實自判也。先血而糞鞕者,胃火旺而致也,人參白虎、麻仁丸可用;先血而糞溏者,脾不攝血也,理中、建中可用;糞鞕而血後來者,心火旺也,導赤散可用;糞溏而血後來者,心血之虛也,補血湯、參棗湯可醫。仲景以先便後血為遠血,主以黃土湯;先血後便為近血,主以赤小豆當歸散。

黃土湯

白話文:

問:人如果大便帶血,像血流不止一樣,這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

答:大便帶血,原因很多,但主要的關鍵在於兩個字:陰陽。陰陽指的是氣血。血液本來就應該往下流,這是順著經絡流動,而不是亂流。陽虛的人大便帶血,是因為下焦陽氣不足,無法控制血液。陰虛的人大便帶血,是因為下焦陰氣不足,陰虛則火旺,火旺就會逼迫血液往外流。陽虛陰虛,可以觀察脈象和面色,跟辨別吐血的方法一樣。陽虛的大便帶血,應該補益中下焦的陽氣,可以用四逆湯、理中湯,這屬於陽虛的治療方法。陰虛的大便帶血,應該補益中下焦的陰氣,可以用瀉心湯、六味地黃湯、當歸補血湯,這屬於陰虛的治療方法。

有些人會問:糞便前帶血,跟糞便後帶血有什麼不同?糞便前帶血,是腸道血液循環不正常。糞便後帶血,是脾胃陰氣不足。其實不必太細分,只要看糞便的形狀,是乾硬還是稀軟,就能判斷腸胃的虛實。還要觀察病人的平時生活起居,外形是否有精神,就能判斷虛實。如果先出現血,然後糞便乾硬,是胃火旺盛引起的,可以用人參白虎湯、麻仁丸。如果先出現血,然後糞便稀軟,是脾臟無法收攝血液,可以用理中湯、建中湯。如果糞便乾硬,然後才出現血,是心火旺盛引起的,可以用導赤散。如果糞便稀軟,然後才出現血,是心血不足引起的,可以用補血湯、參棗湯。

仲景醫書中,先大便後出血叫遠血,可以用黃土湯治療;先出血後大便叫近血,可以用赤小豆當歸散治療。

地黃八錢,白朮一兩,附片一兩,阿膠八錢,黃芩五錢,甘草八錢,黃土二兩

赤小豆當歸散

白話文:

地黃 40 克 白術 60 克 附片 60 克 阿膠 40 克 黃芩 25 克 甘草 40 克 黃土 120 克

赤小豆三升、即小紅豆,非太極豆。,當歸十兩

白話文:

赤小豆三升(即小紅豆,不是太極豆)。 當歸十兩。

用藥意解

按黃土湯一方,乃先、後並補之方也。夫先便後血,是脾陽之衰,補脾必先助火,故用附子以壯元陽而補脾陽,又以白朮、甘草、黃土,專助脾中之氣,最妙在地黃、阿膠、黃芩,甘寒苦寒,以滋脾中之陰,水土合德,火土生成,不寒不燥,乃溫和之妙方,可使脾陰立復,而無漏血之虞,何憂此病之不除哉!

白話文:

用藥意解

黃土湯這個方子,是先後並補的藥方。因為先便後血,說明脾陽衰弱,補脾必須先助火。所以用附子來壯元陽,進而補脾陽。再用白朮、甘草、黃土,專門幫助脾氣。最妙的地方在於地黃、阿膠、黃芩,甘寒苦寒,滋養脾陰。水土相合,火土相生,不寒不燥,這就是溫和的妙方。可以使脾陰迅速恢復,避免漏血的風險,何愁此病不除呢!

按赤小豆當歸散一方,乃解毒清熱之方也。病人既先血後便,是濕熱蘊釀已在大腸,而不在脾胃,大腸血液為熱所傷,失其常度。當大便欲出,氣機下行,而腸中之血,不啻若溝渠之水,得一團土草以趕之,而流行不已也。此方重在赤小豆,以清腸中之濕熱,又佐以當歸活血行氣之品,自然病可立瘳。仲景又立此方於狐惑門,詳《金匱要略》。

白話文:

按照赤小豆當歸散這個方子,是解毒清熱的方劑。病人先出血再拉肚子,說明濕熱已經積聚在腸道,而不是脾胃。腸道中的血液因為熱氣的傷害,失去正常狀態。當要排便時,氣機向下運行,而腸道中的血液就像溝渠里的水,遇到一團土草就流動不止。這個方子主要依靠赤小豆來清熱利濕,再輔以當歸活血行氣,自然能很快治好病。張仲景將這個方子放在《金匱要略》的狐惑門,詳細說明了這個方子的作用。

【闡釋】本條論下血主要在察下焦之陰虛或陽虛。陽虛者宜用四逆湯,理中湯之類,以培中、下焦之陽;陰虛者宜用瀉心湯、六味地黃湯及當歸補血湯以培中、下焦之陰。而糞前血與糞後血,則須由糞之溏、鞕,以判腸胃之虛、實。細析為胃火旺、脾不攝血、心血旺、心血虛四種,分別以病機、麻仁丸、建中湯、理中湯、導赤散及補血湯、參棗湯施治。

白話文:

解釋:

本條討論血便時,主要著眼於觀察下焦是陰虛還是陽虛。

  • **陽虛:**應該使用四逆湯、理中湯等藥方,以溫補中、下焦的陽氣。
  • **陰虛:**應該使用瀉心湯、六味地黃湯和當歸補血湯等藥方,以滋養中、下焦的陰液。

而血便出現在便前還是便後,則需要根據糞便的溏或硬,來判斷腸胃的虛證或實證。

具體來說,可以細分為以下四種情況:

  • **胃火旺盛:**使用麻仁丸治療。
  • **脾虛不攝血:**使用建中湯治療。
  • **心血旺盛:**使用理中湯治療。
  • **心血虛弱:**使用導赤散、補血湯和參棗湯治療。

末復引《金匱》以黃土湯治遠血,赤小豆當歸散治近血之例,而加以申說,謂前者為先後並補,溫涼併進,不寒不燥之妙方,功專在脾、胃。後者為解毒、清熱、活血、行氣之妙方,功專在大腸,故能對遠血、近血,各擅其長,均屬切要之論。祖國醫學對下血,或稱便血、瀉血、結陰,有腸風、臟毒、遠血、近血之分。

白話文:

接著引用《金匱要略》用黃土湯治療遠血(便血的遠端因素),赤小豆當歸散治療近血(便血的近端因素)的例子,並加以說明。認為前者是先後補益,溫涼相併,不寒不燥的妙方,專門作用於脾胃。後者是解毒、清熱、活血、行氣的妙方,專門作用於大腸,所以能夠分別治療遠血和近血,各有專長,都是切合要害的論述。中國醫學對下血,也稱便血、瀉血、結陰,分為腸風、臟毒、遠血、近血。

近血不專在大腸,亦有小腸出血的腸炎;遠血即現代醫學的上消化道出血,尤以胃及十二指腸出血為多見。其主要病機不外是火熱熏灼,胃、腸脈絡受阻,或中氣不足,脾、胃虛寒,血失統攝而溢入腸道,以致發生便血。筆者常按鄭氏所析要點,及方藥化裁以治此類病癥,無不應手取效。

白話文:

便血不只是發生在大腸,也有小腸出血的腸炎。而遠血就是現在醫學的上消化道出血,其中以胃和十二指腸出血最常見。主要病因不外乎熱氣燻灼,胃腸脈絡受阻,或是中氣不足,脾胃虛寒,血液失去控制,流入腸道,導致便血。我經常根據鄭氏分析的重點,以及方藥的化裁來治療此類疾病,幾乎都能順利見效。

問曰: 小便下血者,何故?

答曰:小便下血,其要有二,有痛不痛之分,痛則為血淋,照上治淋法治之,不痛則為尿血,多由脾中之陽不能攝脾中之陰血,流註闌門,(秘) 〔泌〕清別濁之處,與水谷之濕氣,同滲入膀胱,而與尿俱出,故曰尿血。飲食定然減少,人困無神,法宜理中湯加桂元,或甘草乾薑湯加五味,以復脾中陰陽,自然尿血不作。若渴喜飲冷,善消食者,則為胃中風火妄動,逼血下行,法宜清胃,如人參白虎湯之類。亦有心移熱於小腸,而致血下行者,法宜清心,如導赤散之類。亦有沖、任有伏熱,逼血而致者,法宜清熱,如赤小豆當歸散,小柴胡加芩、連之類是也。學者即在上下四旁搜求病情,便可識也。

白話文:

小便带血的原因很多,要看病人是否有疼痛感。如果有疼痛,叫做血淋,可以用治疗淋病的方法治疗。如果没有疼痛,叫做尿血,通常是脾脏阳气不足,无法约束脾脏阴血,导致阴血流到膀胱,混杂着水谷的湿气一起排出,所以才会有尿血的现象。病人通常会食欲不振,身体虚弱,精神萎靡。治疗方法是服用理中汤加桂圆,或是甘草干姜汤加五味子,来调理脾脏阴阳,自然就会止住尿血。如果病人还经常口渴,喜欢喝冷饮,并且消化功能良好,那可能是胃火旺盛,迫使血液向下流,治疗方法要清胃火,例如人参白虎汤之类。还有可能是心火移到小肠,导致血往下流,治疗方法要清心火,例如导赤散之类。也可能是冲脉、任脉有伏热,逼迫血液向下流,治疗方法要清热,例如赤小豆当归散、小柴胡加黄芩、黄连之类。学习中医的人要从上下前后左右各个方面观察病情,就能辨别出病因了。

【闡釋】此條先就小便下血痛與不痛分為血淋及尿血兩種。血淋為五淋之一,按照前述治淋法,須以扶陽固本,交通上下為主。而尿血則有多種,務鬚根據全身病情,仔細判定。由於脾陽不能統攝脾中陰血,致與尿混出者,法宜調理脾中之陰陽,用理中湯加桂元,或甘草乾薑湯加五味,誠屬妙著。

白話文:

這條論述首先將小便帶血疼痛與不疼痛的情況區分為血淋和尿血兩種。血淋是五淋病症之一,根據前面治療淋病的方法,應以扶助陽氣、固固根本、疏通上下為主要原則。

而尿血則有多種原因,應根據全身的病情,仔細判斷。如果因為脾陽不足,無法控制脾中的陰血,導致陰血與尿液混雜排出,則應調理脾中的陰陽平衡,可以使用理中湯加桂圓,或甘草乾薑湯加五味,這些都是非常好的方法。

更有由於胃中風火妄動,逼血下行者,由於心移熱於小腸而致血下行者,由於沖、任有伏熱逼血而致者,則又宜分別以人參白虎湯、導赤散及赤小豆當歸散、小柴胡加芩、連湯等施治,審因用藥,頭頭是道,不可執一。

白話文:

還有因爲胃中的風火亂動,迫使血液下行;或是心臟將熱傳給小腸而導致血液下行;或是衝脈、任脈有潛藏的熱迫血下行。這些情況應該分別使用人參白虎湯、導赤散以及赤小豆當歸散、小柴胡加芩連湯等治療方法,根據病因用藥,條理清晰,不能固執於一種方法。

問曰: 反胃之病,起於何因?

答曰:反胃者,胃中之氣,逆而不下也。有因胃火上沖,阻其下行之機者,法宜下奪,如大、小承氣等湯之類是也。有因胃陽不足,中寒頓起,蔽其下行之機者,法宜溫中降逆,如理中湯加吳萸、半夏之類是也。有沖、任氣逆,挾肝氣而致食上逆者,法宜疏肝、降逆,如大半夏湯、小柴胡湯加吳萸、半夏之類是也。有朝食而暮吐者,下元無火不能薰蒸脾胃也,法宜補火,如吳茱萸湯、吳萸四逆湯之類是也。有食而即吐者,胃氣不降,因火上沖也,法宜清胃、降逆,如人參白虎重加半夏之類是也。有為胃槁而作,賁門不展者,法宜柔潤,如啟(隔) 〔膈〕飲之類是也。總而言之,反胃是一個逆字,雖十二經皆能致逆,不出陰陽兩法,用藥之妙,在人變通。

白話文:

反胃病因與治療

問: 反胃的病症,是怎麼引起的?

答: 反胃是指胃裡的氣逆流不順,往上衝。造成反胃的原因很多:

  • 胃火上衝: 胃火旺盛,向上衝擊,阻礙食物向下運行,可以用瀉火降逆的藥物,例如大承氣湯、小承氣湯等等。
  • 胃陽不足: 胃陽虛弱,導致寒氣入侵,阻礙食物向下運行,可以用溫中降逆的藥物,例如理中湯加吳茱萸、半夏等等。
  • 肝氣犯胃: 衝脈、任脈之氣逆流,挾帶肝氣上逆,導致食物逆流,可以用疏肝降逆的藥物,例如大半夏湯、小柴胡湯加吳茱萸、半夏等等。
  • 脾胃虛寒: 下焦元氣不足,無法溫暖脾胃,導致食物無法消化,可以用補火的藥物,例如吳茱萸湯、吳茱萸四逆湯等等。
  • 胃氣不降: 胃氣無法向下運行,因為火氣上衝,可以用清胃降逆的藥物,例如人參白虎湯加半夏等等。
  • 賁門不開: 胃部乾燥,賁門收縮,導致食物無法向下運行,可以用柔潤的藥物,例如啟膈飲等等。

總而言之,反胃的關鍵在於「逆」,雖然十二條經脈都能導致逆流,但歸根結底還是陰陽失調。治療反胃,藥物的使用需要靈活變通,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闡釋】此條論反胃這病,總由胃中之氣逆而不下,細析之約有六種:一為胃火上沖;二為胃陽不足,中寒頓起;三為沖、任氣逆,挾肝氣而上;四為下元無火,朝食暮吐;五為胃氣不降,食而即吐;六為胃槁,賁門不展。皆就其病機而分別論述其治則及方藥,使人一目瞭然。

白話文:

【解釋】這段文字討論反胃的疾病,其病因總的來說是胃中的氣往上逆而不下降。仔細分析,大約有六種類型:

  1. 胃火上沖:胃中的火氣往上衝。
  2. 胃陽不足,中寒頓起:胃陽虛弱,受寒氣侵襲導致的反胃。
  3. 沖脈、任脈的氣逆行,帶著肝氣一起上升。
  4. 下元沒有火氣,早晨吃的東西到了晚上會吐出來。
  5. 胃氣不下降,剛吃下去的東西就會吐出來。
  6. 胃部乾枯,賁門無法打開。

針對不同的病機,分別論述了治療方法和方藥,讓人一目瞭然。

末段謂“十二經皆能致逆,不出陰陽兩法,用藥之妙,在人變通。”尤為提綱挈領,示人以活法圓通之妙。筆者在臨症中,見有檢查為賁門癌者,實即寒凝賁門,食不得下,即以大劑附子理中湯加味治之,數劑見效。至於胃陽不足,中寒頓起,及下元無火,朝食暮吐之症,以附子理中湯加味治療,亦常收到良好效果。

白話文:

這段文字的末段說:「十二經脈都能導致逆流,但最終都離不開陰陽兩法則,用藥的妙處,在於人要靈活變通。」這句話非常精髓,點明了中醫治療的精華所在,要以活法圓通的方式運用。

作者在臨床中,遇到一位被診斷為賁門癌的病人,其實是寒氣凝結在賁門,導致食物無法下咽。他使用大劑量的附子理中湯加味來治療,幾劑藥就見效了。另外,對於胃陽不足、寒氣突然發作,以及下元虛寒,早晨吃飯晚上嘔吐的症狀,使用附子理中湯加味治療,也常常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問曰: 自汗、盜汗,其由何也?

答曰: 自汗、盜汗者,陰、陽兩虛之候也。其說有二,諸書稱自汗為陽虛,盜汗為陰虛,總未暢言其旨,餘特為解之。夫陽虛自汗者,是衛外之陽不足,而不能統衛外之血液也,大象從う;盜汗為陰虛,是陰不足,而陰中之火浮於外,血亦隨之外出,大象從ぅ。人身立命,就是這二物。凡人晝起目張從う,則真氣行於陽分,陰在內而陽在外,陽不足則不能統內之陰,故自汗出;夜卧目瞑從ぅ,則真氣行於陰分,陰在外而陽在內,陰不足,則真氣上浮,而液隨之,故盜汗作,此二汗之實據也。自汗者法宜補陽,如建中加附子湯、芪附湯之類是也;盜汗者法宜補陰,如參棗湯、補血湯之類是也。亦有陽盛而逼陰於外者,如陽明之白虎症是也;亦有陰盛逼陽於外者,如厥陰之四逆回陽是也。汗症雖多,不出此列。

白話文:

請問:自汗、盜汗,是怎麼造成的呢?

回答:自汗、盜汗,都是陰陽兩虛的表現。關於這兩種汗的解釋,各本書都說自汗是陽虛,盜汗是陰虛,但都還沒說清楚其中的道理,我特別來解釋一下。

陽虛自汗,是因為負責保護人體外表的陽氣不足,無法控制住體內的血液,所以才會汗流不止。盜汗則是陰虛,因為陰氣不足,導致陰中之火浮出體表,血液也跟著流出來,才會在睡夢中出汗。人體的生存依賴於陰陽兩氣,白天睜眼活動,真氣運行於陽氣所在的部位,陰氣在內而陽氣在外,陽氣不足就無法控制內部的陰氣,因此會自汗;晚上閉眼睡覺,真氣運行於陰氣所在的部位,陰氣在外而陽氣在內,陰氣不足,真氣就會上浮,液體也跟著流出來,因此會盜汗。這就是自汗和盜汗的真實原因。

自汗的治療方法是補陽,例如建中加附子湯、芪附湯等等;盜汗的治療方法是補陰,例如參棗湯、補血湯等等。當然也有一些情況是陽氣過盛逼迫陰氣外流,例如陽明經的白虎症;還有一些情況是陰氣過盛逼迫陽氣外流,例如厥陰經的四逆回陽。汗症雖然很多,但基本上都是屬於這幾種類型。

【闡釋】本段謂自汗是陽虛,不能統衛外之血液,故宜用建中加附子湯、芪附湯之類以補陽。盜汗是陰虛,致血隨陰中之火溢於外,故宜用參棗湯、補血湯之類以補陰,可謂握要之論。如有陽盛逼陰於外及陰盛逼陽於外之汗症,則又須分別用白虎湯以抑陽,四逆湯以回陽。汗症雖多,總不出陰陽二字,握其要點,自可隨宜施治。

白話文:

解釋:

這段文字說明出汗是由於陽氣虛弱,無法控制外表的血液,因此需要使用建中加附子湯、芪附湯等補陽藥物。盜汗是由於陰氣虛弱,導致血液隨著陰火逸散到外在,因此需要使用參棗湯、補血湯等補陰藥物。這可以說是掌握了要點的理論。

如果有陽氣太盛逼迫陰氣外出的陽亢出汗或陰氣太盛逼迫陽氣外出的陰亢出汗,則需要分別使用白虎湯來抑制陽氣,四逆湯來恢復陽氣。

出汗的症狀雖然很多,但都離不開陰陽兩個字。掌握了這個要點,就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靈活治療。

明代張景岳謂:“不得謂自汗必屬陽虛,盜汗必屬陰虛也。然則陰、陽有異,何以辨之?曰:但察其有火無火,則或陰或陽自可見矣。蓋火盛而汗出者,以火爍陰,陰虛可知也;無火而汗出者,以表氣不固,陽虛可知也。知斯二者,則汗出之要無餘義,而治之之法,亦可得其綱領矣。

白話文:

明代醫家張景嶽說:「不要認為自汗一定是陽氣不足,盜汗一定是陰氣不足。既然陰陽有區別,如何分辨呢?只要觀察是否有火氣,就能看出是陰虛還是陽虛。因為發熱出汗的人,是火氣灼傷陰氣,所以是陰虛;不發熱出汗的人,是表氣不固,所以是陽虛。明白了這兩點,汗出的原理就沒有什麼遺漏了,治療的方法也能把握要領。」

”其所提出之治療方劑,亦可供臨症選用。

問曰: 三消症起於何因?

答曰: 消症生於厥陰,風木主氣,蓋以厥陰下木而上火,風火相煽,故生消渴諸症。消者化之速,如風前之燭,易於化燼。諸書稱渴而多飲者為上消,為心包之火挾肝風而上刑於肺,肺金受克,不能資其化源,海枯水涸,不能上升,欲乞外水為援,故渴而多飲,古人用人參白虎湯以救之。心包之火挾肝風而刑於胃,胃中風火相煽,食入猶如轉輪,食而易飢,故為中消,以調胃承氣湯治之。心包之火挾肝風而攪動海水,腎氣不能收攝,遂飲一溲二而為下消,以大劑麥味地黃湯治之。此皆對症之方,法可遵從。更有先天真火浮游於上,而成上消,浮游於中,而成中消,浮游於下,而成下消,即以辨陽虛訣辨之,法宜導龍歸海,如潛陽、封髓二丹,或四逆、白通,皆可酌用。查此病緣因風、火為本,厥陰風木在下,厥陰心包在上,風借火勢,火借風威,澈上澈下,而消症從此生矣。但治其火,火熄而風亦熄;治其風,風散而火亦亡。推其至極,風即是氣,氣即是火,以一火字統之便了,即以一風字括之亦可。風字宜活看,一年六氣,即是六風,佛家以風輪主持大世界,人之一呼一吸,便是風,離風人即死,人活風猶魚之活水,魚離水頃刻即死,學者須知。

白話文:

三消症的病因在於厥陰,風木主氣。厥陰下木而上火,風火相煽,所以產生消渴等症狀。消指的是轉化速度很快,就像風前的蠟燭,容易化為灰燼。古籍記載,口渴而大量飲水的是上消,屬於心包之火挾肝風上刑於肺,肺金受克,無法提供轉化的源頭,導致津液耗損,無法上升,渴望外來的水補充,所以口渴而大量飲水。古人用人參白虎湯來救治。心包之火挾肝風刑於胃,胃中風火相煽,食物進入就像滾輪一樣,吃下去馬上就餓,所以稱為中消,用調胃承氣湯來治療。心包之火挾肝風攪動腎水,腎氣無法收攝,導致喝水就尿很多,這就是下消,用大劑麥味地黃湯來治療。這些都是針對病症的藥方,可以遵從使用。除此之外,還有先天真火浮游於上,形成上消,浮游於中,形成中消,浮游於下,形成下消,可以根據辨陽虛訣來辨別。治療方法應該要引導真火歸於腎臟,例如潛陽、封髓二丹,或者四逆、白通,都可以酌情使用。綜觀而言,這個病的根源在於風、火,厥陰風木在下,厥陰心包在上,風借火勢,火借風威,從下到上,消症因此產生。但是治療的時候,只要治火,火熄滅了,風也會熄滅;治療風,風散了,火也會消失。深入探究,風就是氣,氣就是火,可以用一個「火」字來統括,也可以用一個「風」字來包含。風這個字要靈活理解,一年六氣,就是六風,佛家以風輪主持大世界,人呼吸一次,就是風,離開風人就會死亡,人活著就像魚需要水一樣,離開水魚馬上就會死亡,學習者必須明白這個道理。

【闡釋】此答首先闡明“消症生於厥陰,風木主氣,蓋以厥陰下木而上火,風火相煽,故生消渴諸症,”實即將消渴之病責之於肝,成為前所未有的本病從肝論治的理論依據。因厥陰肝木之風與心包之火,風火相煽,消化加速,故易飢易渴。風火刑於肺則化源竭,故渴而多飲,為上消;風火刑於胃則化食如轉輪,故食而易飢,為中消;風火刑於腎則不能收攝,故飲一溲二,為下消。分別以人參白虎湯、調胃承氣湯,及大劑麥味地黃湯治之,均屬對症之方,是為正治。

白話文:

解說:

這個說法首先說明「消渴的症狀是源於厥陰經,風木之氣主導」,認為厥陰經是下木上火的經絡,而風火互相煽動,因此產生消渴的各種症狀。這實際上將消渴的病因歸咎於肝臟,成為前所未有的從肝臟治療此病的理論依據。

由於厥陰肝木之風和心包之火相互煽動,消化就會加速,因此容易飢餓和口渴。風火刑及於肺部,則水分來源枯竭,所以口渴而多喝水,稱為「上消」;風火刑及於胃部,則食物的消化像車輪轉動一樣快,所以進食後容易飢餓,稱為「中消」;風火刑及於腎臟,則無法收斂水分,所以喝一次水,就要小便兩次以上,稱為「下消」。

分別使用了人參白虎湯、調胃承氣湯和大劑麥味地黃湯來治療,這些都屬於對症的藥方,是正確的治療方法。

至於真火浮游於上、中、下而成之三消症,則多陽虛症象,即不可囿於風火一說,而須用潛陽、封髓二丹,或白通、四逆一類方劑治之,始能取效。此為鄭氏的創見,特別值得重視。因本病與現代醫學所說的糖尿病基本一致,尿崩症亦具有本病的一些特點,其中實有不少陽虛型病例,而一般多用傳統方法治之,故不見效。筆者照鄭氏所用諸方加減施治此類病癥數十例,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白話文:

至於真火在人體上下浮動而導致三消症的,多表現為陽虛的症狀,不能侷限於風火之說,而應使用潛陽、封髓二丹,或白通、四逆一類藥方來治療,才能見效。這是鄭氏提出的創見,特別值得重視。因為此種疾病與現代醫學所說的糖尿病基本相似,尿崩症也具備此病的一些特徵,其中有不少屬於陽虛型病例,而一般多用傳統方法治療,所以不見效。筆者按照鄭氏使用的各種方劑加減使用,治療此類病癥數十例,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問曰: 吐蛔之症,起於何因?

答曰: 吐蛔之症,生於濕熱,化於厥陰。蓋以厥陰者,生生化化之首也。胎卵濕化四生,形體固屬不同,推其旨歸,俱從一片春風鼓盪,萬物賴以化生。仲景列蛔蟲於厥陰,雖道一個蟲字,隱隱將天地化生萬物機關,露其圭角也。要知人即百蟲之長,天地包羅萬物,人身一小天地,卻含天地之至理。故孟子雲:萬物皆備於我,豈特化生一蟲而已哉。故病有千端,漫雲易為窺測,苟能識得陰、陽兩字,而萬變萬化之機,亦可由此而推也。仲景剖晰三陰、三陽,配六經以明乾坤之功用,各部發病不同。此症小兒居多,由於過食生冷,損傷脾胃,脾胃受傷,不能傳運水谷之濕氣,積濕生熱,得肝風鼓舞,而蛔蟲食蟲遂生矣。故曰蛔蟲稟風木之氣所化也。仲景立烏梅丸一方以主之。

烏梅丸

白話文:

吐蛔症的起因

問: 吐蛔蟲的症狀,是怎麼引起的?

答: 吐蛔蟲的病症,源於體內濕熱,最終在厥陰經化生。因為厥陰經掌管著萬物生長的根本。從卵到胎,從濕氣化生出四種生物,雖然形態各異,但追溯其源頭,都是依賴著春天溫暖的風,讓萬物得以生長。張仲景將蛔蟲歸屬於厥陰經,雖然只是一個“蟲”字,卻暗含著天地化生萬物的奧妙。要知道,人體是百蟲之長,天地包容萬物,人身如同一個小天地,卻也蘊含着天地至理。就像孟子所說:“萬物皆備於我”,豈止是化生出一條蟲而已。

所以,病症千變萬化,看似難以捉摸,但只要明白陰陽二字,就能推演萬物變化之機。張仲景將三陰三陽與六經相配,闡明乾坤的運作規律,各個部位的病症都有不同。

吐蛔症多見於孩童,主要是因為過食生冷,損傷脾胃。脾胃受損,無法運化水谷中的濕氣,濕氣積聚生熱,再加上肝風鼓舞,便導致蛔蟲滋生。因此,我們說蛔蟲是受風木之氣所化。張仲景創立了烏梅丸來治療這種症狀。

答: 蛔蟲病的發生,源於濕熱,化生於肝經。因為肝經是生命生長化育的源頭。

胎兒的形成和萬物的生長,雖然形態各異,但追溯其根源,都來自春風的催化,萬物由此而生。

張仲景將蛔蟲歸為肝經,雖然只用了「蟲」字,但隱約揭示了天地萬物化生的原理。

要知道,人身是萬蟲之首,天地包含萬物,人體也是一個小天地,蘊含著天地的至理。

因此,孟子說:「萬物皆備於我」,豈止是化生一隻蟲?

所以疾病千變萬化,並非容易洞悉,但如果能理解「陰、陽」二字,就能以此推演萬物變化的規律。

仲景將人體分為三陰三陽,對應六經,闡明瞭乾坤的功用,各部位發病不盡相同。

蛔蟲病多見於兒童,是因過食生冷,損傷脾胃,脾胃功能受損,不能運化水谷中的濕氣,積聚的濕氣化熱,受肝風鼓動,於是產生食蟲的蛔蟲。

因此,蛔蟲是由風木之氣所化。仲景制定烏梅丸一方來治療此病。

烏梅三百枚,細辛六兩,乾薑十兩,黃連一斤,川椒四兩,當歸四兩,桂枝六兩,附子六兩,人參六兩,黃柏六兩

用藥意解

白話文:

烏梅 300顆,細辛 6兩,乾薑 10兩,黃連 1斤,川椒 4兩,當歸 4兩,桂枝 6兩,附子 6兩,人參 6兩,黃柏 6兩

按烏梅丸一方,乃寒熱互用,補肝燥濕殺蟲之方也。夫手厥陰居上主心包,足厥陰居下主肝木,其為病消渴,氣上沖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此本經手足全體為病提綱。至於蟲症,論其一端也。推其生蟲之源,由於風木所化,仲景立烏梅丸一方,並非專為蟲設,凡屬厥陰之為病,皆可服也。

白話文:

根據烏梅丸的方劑,這是一個同時使用寒性藥物和熱性藥物,以滋養肝臟、去除濕氣、殺死寄生蟲的方劑。手厥陰經位於上半身,主導心包;足厥陰經位於下半身,主導肝臟。當它們生病時,會導致消渴、氣往上衝擊心臟、心中灼熱疼痛、飢餓卻不想進食、進食後嘔吐蛔蟲、下痢不止。這些都是本經中手足厥陰經全體生病的綱要。至於寄生蟲症狀,只不過是其中一項症狀而已。探究寄生蟲產生的根源,是因為風木所化。仲景創立烏梅丸方劑,並不是專門針對寄生蟲而設立的,凡是屬於厥陰經的疾病,都可以服用。

然蟲多因內有濕熱,挾肝木之氣而化生,木曰曲直,曲直作酸,酸乃木之味,木性喜酸,木為至陰之臟,一陽在下,其卦象為ぃ。木氣不舒,一陽之氣上浮,而與濕熱混合,上撞則心疼,侮土則不食,吐蛔尚輕,下利為重。仲景著重烏梅,取大酸之氣,以順木之性,佐以桂、附、辛、薑、川椒,一派辛熱之品,導一陽之氣下降,又能溫中殺蟲。復得連柏瀉心包無形之熱,更兼燥濕,苦寒藥品,惟此二味,能清能燥。

繼以參歸,滋養脾陰,庶幾蟲去而中土立復,厥陰之氣暢達而無滯機矣。

白話文:

寄生蟲問題多半源於體內有濕熱,夾帶著肝脈的氣血而產生。木屬性具有彎曲和伸直,彎曲和伸直就會產生酸味,酸味是木頭的味道,木頭性質喜愛酸味。木臟性屬至陰,一陽在下,其卦象為「ぃ」。木氣不舒暢,一陽之氣會上浮,與濕熱相結合,上沖就會心痛,侵犯土臟就會不思飲食,吐出蛔蟲情況還算輕,腹瀉則較為嚴重。仲景很注重烏梅,取其大酸之氣,以順應木的性質,輔以桂枝、附子、乾薑、川椒等辛溫熱性中藥材,引導一陽之氣下降,還能溫中殺蟲。再加入連翹和柏子瀉出心包中無形的熱氣,更兼燥濕,苦寒藥品中,只有這兩種中藥材,既能清熱又能燥濕。

【闡釋】本段所述蛔蟲起因理論,誠為歷史局限,不免過時。但烏梅丸古方,確有治蛔之實效。鄭氏謂為寒熱互用,補肝燥濕殺蟲之方,桂、附、辛、薑溫中,烏梅、川椒殺蟲,連柏瀉熱燥濕,參歸滋養脾陰,使蟲去而正復,從整體觀點施治,深得仲景立方之精義。鄭氏在《醫法圓通》中謂:“厥陰陰極生陽,故多寒熱錯雜,……烏梅丸並非專為蟲設,凡厥陰一切症侯,莫不備具。

白話文:

這段話談論的蛔蟲病因理論,確實受限於歷史條件,難免過時。但烏梅丸這個古方,的確有效治療蛔蟲。鄭氏認為它是寒熱並用的方子,可以補肝燥濕殺蟲。桂枝、附子、辛夷、生薑溫中,烏梅、川椒殺蟲,連翹瀉熱燥濕,人參、當歸滋養脾陰,讓蟲子消失,身體恢復正常。這種從整體觀點治療的方法,充分體現了仲景立方的精髓。鄭氏在《醫法圓通》中說:“厥陰陰氣極盛就會生陽,所以常常寒熱交雜,……烏梅丸不單單是專門治蟲的方子,凡是厥陰的一切症狀,它都能治。”

”因其能治寒熱錯雜,陰陽升降失調的吐蛔、下利、疼痛諸症,直至現在,一般醫家仍認為是寒熱並用、溫補兼施,扶正驅蛔的首選方。尤以治療膽道蛔蟲病,能起到驅蟲、止痛、解痙、除煩、抗感染的協同作用,效果顯著,治療慢性菌痢、慢性腸炎、及蛔蟲性腸梗阻,療效亦佳。

白話文:

由於這種中藥方劑能夠治療寒熱交錯、陰陽升降失調導致的嘔吐蛔蟲、腹瀉、疼痛等症狀,所以直到現在,一般醫家仍然認為這是兼用寒熱藥物、溫補兼施,扶正驅除蛔蟲的首選方。尤其是在治療膽道蛔蟲病時,能夠產生驅蟲、止痛、解痙、止煩、抗感染的協同作用,療效顯著。治療慢性菌痢、慢性腸炎以及蛔蟲性腸梗阻,療效也非常好。

更有用本方加貫仲炭、棕炭以治寒熱錯雜之崩漏症,亦取得滿意效果,更遠遠超出厥陰的範圍了。筆者曾取本方之烏梅、川椒加雷丸、榧子、梹榔、鶴虱、苦楝子、使君子、青皮,以加強殺蟲能力,用治各種蟲症,均有著效。

白話文:

此外,使用這個方劑加入貫仲炭、棕炭,治療寒熱錯雜引起的崩漏症,也取得了滿意的效果,更遠遠超出了厥陰的範圍。我曾經從這個方劑中選取烏梅、川椒,並加入雷丸、榧子、梹榔、鶴虱、苦楝子、使君子、青皮,加強殺蟲能力,用於治療各種蟲症,都取得了療效。

問曰: 癲癇起於何因?

答曰: 癲癇二症,緣由先天真陽不運,寒痰阻塞也。夫癲者,神之亂也,癇者,痰之阻也。二症大同小異,癲者言語重覆不止,癇者不言不語若痴。按人身立命,無非活一口真氣,真氣一足,萬竅流通,一切陰邪,無從發起,真氣一衰,寒濕痰邪頓生,陽虛為痰所擾,則神志不清,頑痰流入心宮,則癇獃並起。古人立五癇之名,因其有作羊犬豬牛馬聲之情形,以決癇之由來也。以餘所論,真氣衰為二病之本,痰阻是二病之因,治二症貴宜峻補元陽,元陽鼓動,陰邪痰濕立消,何癲癇之有乎?

白話文:

有人問:癲癇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回答說:癲癇有兩種症狀,都是因為先天真陽氣運行不暢,寒痰阻塞造成的。癲,指的是神志失常;癇,指的是痰氣阻塞。兩種症狀大同小異,癲者會反覆說著同樣的話,癇者則不說話,像個痴呆的人。人體的生存,都依靠著一口真氣,真氣充足,全身各個部位都能通暢運行,一切陰邪之氣就無從發作。真氣一旦衰弱,寒濕痰邪就會趁機滋生。陽氣虛弱被痰氣困擾,就會導致神志不清。頑固的痰氣流入心臟,就會導致癇症和痴呆。古人將癲癇分為五種,分別取名為羊癇、犬癇、豬癇、牛癇、馬癇,根據患者發病時發出的聲音來區分癲癇的類型,由此可以推斷癲癇的病因。根據我的論述,真氣衰弱是癲癇的根本原因,痰氣阻塞是癲癇的直接原因。治療癲癇要以峻補元陽為貴,元陽鼓動,陰邪痰濕就會消失,哪裡還會有癲癇呢?

【闡釋】癲癇是神經性疾病,發作前常有頭痛重,神思不安,身體違和等預兆,臨發時多有幻視幻聽、面色蒼白、心悸、發汗等癥狀。隨即突然喪失意識,卒倒,常發出如羊豬馬聲等大聲怪叫,陷於人事不省,全身發強直性拘攣,稍後即轉變為間代性痙攣,全身肌肉劇烈抽搐,口吐白沫,甚至大小便失禁,顏面發紺,出冷汗,約數分鐘即入昏睡狀態。因發作時有五種怪聲,故有五癇之名。

白話文:

癲癇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發作前,患者通常會出現頭疼加重、心神不寧、身體不適等預兆。發作時,患者可能會出現幻視、幻聽、面色蒼白、心悸、出汗等症狀。

接著,患者會突然失去意識,倒地。此時,患者通常會發出如羊、豬或馬般的怪聲,意識不清。全身肌肉開始僵直抽搐,隨後轉為間歇性痙攣,全身肌肉劇烈抽搐,口吐白沫,甚至大小便失禁。患者的面部發紺,出冷汗。幾分鐘後,患者會進入昏睡狀態。

由於發作時有五種怪聲,因此這種疾病也被稱為「五癇」。

未發時則健康如常人,但多次發作後,常有精神異常,智力減退,性情暴躁,甚至變為痴獃。鄭氏推其本因為真氣不足,寒痰阻塞,治宜峻補元陽,原則是正確的。至於實際治療,則須視具體情況而定。

白話文:

未發病時看起來像正常人一樣健康,但是經過多次發作後,經常會有精神異常、智力下降、性情暴躁,甚至變得癡呆。鄭氏認爲根本原因是真氣不足,寒痰堵塞,治療應該大力補充元陽,這個原則是對的。至於實際治療,則需根據具體情況來決定。

問曰: 病有關有格,何也?

答曰: 關格者,氣之有升無降也。前賢雲:上不得入為格,下不得出為關,為中樞不運所致。又雲:食不得入,是有火也;下不得出,是有寒也。喻嘉言先生之進退黃連湯,即可用於此病。餘謂上不得入,胸有逆也;下不得出,火不降也。人身以氣血兩字為主,氣機運轉,百脈流通,關竅開闔有節。今病人氣機有升無降,全是一個逆字為主。食不得入,未必盡皆是火;下不得出,未必盡皆是寒。務要審察的確。若唇口紅活,舌黃喜冷,脈息有神,精神不倦,則是陽旺火逆,以致氣之有升無降也,但去其火之逆,則氣機自然下降,氣機降而下竅自開也。若病人唇口面舌青白無神,則為陰氣上乾為逆,陰盛則陽衰,即不能化下焦之陰,故下竅閉而不開也。火逆而致者,法宜瀉火,以大承氣湯主之。陰寒上逆而致者,法宜溫中降逆,以吳萸四逆湯主之。

白話文:

有人問:為什麼有些病會出現「關格」的症狀?

回答:關格是指氣機上升卻不能下降的情況。古人說:「氣往上走不進去就叫格,往下走出不來就叫關」,都是因為中樞氣機運轉不暢導致的。還有人說:「吃東西吃不進去,是因為有火;排泄不順暢,是因為有寒。」喻嘉言先生的「進退黃連湯」就可以治療這種病。我認為,吃東西吃不進去,可能是胸部有逆氣;排泄不順暢,可能是火氣降不下去。人體以氣血為本,氣機運轉,血液流通,各個關竅也應該開合有度。現在病人出現氣機上升卻不下降的情況,主要是因為「逆」字。吃不下東西,不一定都是火氣;排泄不順暢,也不一定都是寒氣。要仔細觀察判斷。如果病人嘴唇紅潤,舌頭發黃,怕冷,脈象有力,精神飽滿,就是陽氣旺盛,火氣逆上,導致氣機上升不下降。只要把火氣降下去,氣機自然就會下降,下焦自然就會通暢。如果病人嘴唇、面部和舌頭青白無神,就是陰氣上逆,陰盛則陽衰,不能化解下焦的陰寒,所以下焦就閉塞不通。火氣逆上導致的關格,可以用瀉火的方法治療,主要用「大承氣湯」。陰寒上逆導致的關格,可以用溫中降逆的方法治療,主要用「吳萸四逆湯」。

【闡釋】關格之病,由於氣之有升無降,致上不得入,下不得出,純屬氣血不調,逆而不降。但須分別陰陽,陽旺火逆者,法宜瀉火,治以大承氣湯,陰寒上逆者,法宜溫中降逆,治以吳萸四逆湯,是為正治。

白話文:

解釋: 關格病是因為氣有上升沒有下降,導致氣血上不去,下不來,完全是因為氣血失調,氣逆而不下降。但是必須分清楚是陰虛還是陽旺。陽盛火逆的,方法應該瀉火,用大承氣湯治療。陰寒上逆的,方法應該溫中降逆,用吳萸四逆湯治療,這是主要的治療方法。

喻嘉言之進退黃連湯,由乾薑黃連人參桂枝半夏大棗六味組成,進法用生藥,性較強烈,退法用熟藥,性較溫和,主要是用黃連引諸溫熱藥以通調周身氣血,使升降平衡而關格自止。

白話文:

喻嘉言的「進退黃連湯」,是由生薑黃、人參、桂枝、半夏、大棗六味藥組成。

進法,也就是治療時使用生藥,藥性較為強烈。退法,也就是病情減輕後,改用熟藥,藥性較為溫和。

這個方子的主要作用是,以黃連引導其他溫熱藥物,通調周身氣血,使升降平衡,達到關格自止的效果。

問曰: 怔忡起於何因?

答曰: 此心陽不足,為陰邪所乾也。夫心者,神之主也,心君氣足,則百魅潛蹤,心君氣衰,則群陰並起。今病人心內怔忡,怔忡者,不安之象也。陽虛之人,心陽日虧,易為陰邪所侮,上侮故心不安,覺有忡之者,忡乃自下而上之謂,明明陰邪自下而上為殃,非大補心陽不可,方用桂枝龍骨牡蠣湯,再重加附子。亦有水停心下而作悸者,悸亦心動不安之貌,與怔忡相同,怔忡重在心陽不足,悸則重在水停心下,必有水聲為據。水停甚者,心下痛峻,仲景主以十棗湯,悸而不痛,芩桂術甘湯,悸而兼喘咳者,小青龍湯。芩桂術甘湯見陽虛門。

桂枝龍骨牡蠣湯

白話文:

人們問:心悸不安,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回答:這是因為心臟陽氣不足,被陰邪入侵所致。心臟是神明的居所,心氣充足,百鬼就會潛藏起來,心氣衰弱,各種陰邪就會趁虛而入。現在病人心裡感到心悸不安,心悸不安,代表著心神不寧。陽虛的人,心陽逐漸衰弱,容易被陰邪侵犯,上犯心臟,因此感到心神不寧,出現心悸的症状。心悸是一種自下而上的不安感,說明陰邪自下而上作祟,必須大力補益心陽才行,所以要服用桂枝龍骨牡蠣湯,再加重附子。也有些人是因為水停積在心臟下方,而導致心悸,心悸也是心臟跳動不安的表现,和心悸的症状相似。心悸重在心陽不足,而心悸則重在水停積在心臟下方,一定會有水聲作為依据。水停積得很严重,就會导致心下疼痛剧烈,仲景医师主張用十枣汤治疗;如果心悸但不疼痛,可以用芩桂术甘汤治疗;如果心悸并且伴随喘咳,可以用小青龙汤治疗。芩桂术甘汤可以治療陽虛。

桂枝一兩,白芍六錢,龍骨四錢,牡蠣四錢,甘草二錢,生薑五錢,大棗六枚,附子四錢

十棗湯

白話文:

桂枝 15 克,白芍 9 克,龍骨 6 克,牡蠣 6 克,甘草 3 克,生薑 7.5 克,大棗 6 枚,附子 6 克

芫花二錢,甘遂一錢,大戟一錢,大棗十枚

小青龍湯

白話文:

芫花2 錢,甘遂1 錢,大戟1 錢,紅棗10 顆

麻黃六錢,白芍六錢,細辛六錢,乾薑六錢,甘草六錢,桂枝六錢,半夏半升,五味半升

用藥意解

白話文:

麻黃 6 錢 白芍 6 錢 細辛 6 錢 乾薑 6 錢 甘草 6 錢 桂枝 6 錢 半夏 半升(約 300 克) 五味子 半升(約 300 克)

按桂枝龍骨牡蠣湯一方,乃調和陰陽,交通上下之方也。夫此方乃桂枝湯加龍骨、牡蠣耳。桂枝本方,乃調和陰陽之第一方,凡氣血不調之人,外感易生,內傷亦易生,仲景立此方內外通治,不專重在發汗一節也。果有外邪傷及太陽營、衛,閉其氣、血外出之機,遏鬱而為熱為疼,取此方協和陰陽,鼓動運行之機,俾外入者,仍從外出,故一汗而病可立解。

白話文:

桂枝龍骨牡蠣湯這個方子,是調節陰陽、溝通上下的方法。這個方子是桂枝湯加上龍骨、牡蠣。桂枝湯是調節陰陽的第一個方子,凡是氣血失調的人,容易感染外邪,也容易產生內傷。張仲景創立這個方子,可以同時治療內外病症,並非只注重發汗。如果外邪侵犯了太陽經的營衛,阻礙了氣血向外運行的途徑,造成鬱積而產生發熱和疼痛,可以使用這個方子調和陰陽,促進運行。這樣一來,外邪就會從原來的途徑排出,所以出汗後疾病就能立即解除。

若無外邪,而用桂枝湯,必不出汗,何也?氣機原未閉塞,血液暢流,何汗之有?此方本意,非專為太陽而設,實為陰陽不調而設,要知陰陽調和之人,六邪不侵,七情不損。陽不調之人,必有陽不調之實據,以辨陽虛法辨之;陰不調之人,必有陰不調之實據,以辨陰虛法辨之。

白話文:

如果沒有外在邪氣,而使用了桂枝湯,一定不會出汗。為什麼?因為氣機本來就沒有閉塞,血液流通暢通,出什麼汗?這個方劑的本意,不是專門針對太陽證而設立的,實際上是針對陰陽不調的情況而設立的。要知道陰陽調和的人,六種外邪不能侵犯,七種情緒不傷及身體。陽氣不調的人,一定有陽不調的具體證據,可以辨別陽虛;陰氣不調的人,一定有陰不調的具體證據,可以辨別陰虛。

陽不調之人,用此方,桂、甘、薑、棗宜重,稍加白芍以斂陰;陰不調之人,芍藥、甘、棗宜重以調陰,少加桂以宣陽。陰陽兩不足之人,分兩平用,彼此不偏,此立法之苦心,亦變通之道。如大、小建中與此方,皆桂枝湯之變局也。識得陰陽至理者,始信餘非妄說也。今加龍、牡二物,又加附子,以治怔忡,取龍、牡有情之物,龍稟陽之靈,牡稟陰之靈,二物合而為一,取陰、陽互根之意,加附子者,取其助真火以壯君火也。君火壯而陰邪立消,怔忡自然不作矣。

此方功用最多,治遺精更妙,世人謂龍、牡濇精,失二物之性,並失立方之意也。

白話文:

對於陽氣失調的人,使用這個方劑時,肉桂、甘草、生薑、大棗應重用,稍加白芍以收斂陰氣。對於陰氣失調的人,芍藥、甘草、大棗應重用以調和陰氣,少加肉桂以振奮陽氣。對於陰陽兩虛的人 ,各味藥材分量平用,不偏不倚,這是制定這個方劑時的一片苦心,也是靈活變通之道。

像大建中湯、小建中湯等方劑,都是桂枝湯的變通應用。真正懂得陰陽至理的人,才會相信我說的不是空話。現在加上了龍骨、牡蠣這兩味藥,並加入了附子,用來治療心悸怔忡。選擇龍骨和牡蠣這兩種有情之物,龍骨具有陽氣靈氣,牡蠣具有陰氣靈氣,二物合用,取陰陽互根之意。加入附子,是取其幫助真火以壯大君火的作用。君火強旺,陰邪自然消散,心悸怔忡也會自然消失。

按十棗湯一方,乃決堤行水第一方也。本方原因風寒傷及太陽之氣,太陽主寒水,氣機閉塞,水道不利,逆行於上,聚於心下,水火相搏,故作疼,非五苓散可治。蓋五苓之功獨重在下,此刻非直決其水,為害匪輕,故取芫花、大戟、甘遂三味苦寒辛散之品,功專瀉水行痰。又慮行之太烈而傷中。

白話文:

十棗湯這一方藥,是治療水腫最有效的藥方。這個藥方的原理是風寒侵襲了太陽經的陽氣,太陽經主寒水,氣機阻塞,水道不通暢,水氣逆流往上,聚集在心窩處,水火交戰,所以會感到疼痛,這就不是五苓散所能治療的。因為五苓散的功效主要在下焦,現在水氣已經逆流到上焦,單純只排泄水氣,危害很大,所以用芫花、大戟、甘遂這三味藥,它們性寒苦辛散,專門瀉水消痰。同時又擔心藥力過猛傷及脾胃,所以加入了其他的藥材來緩解。

欲用甘草以守中,甘草與甘遂相反,用之恐為害。仲景故不用甘草,而擇取與甘草相同而不與甘遂相反者,莫如大棗。大棗味甘,力能補中,用於此方,行水而不傷中,逐水而不損正,立法苦心,真是絲絲入彀之方也。

白話文:

想要用甘草來守護中焦,但是甘草與甘遂相剋,使用它可能會有害。因此仲景不用甘草,而是選擇與甘草作用相似但不與甘遂相剋的大棗。大棗味道甘甜,能夠補益中焦,在這個方劑中,既能行水又不傷中焦,既能利水又不損害正氣,這樣的立法用心良苦,確實是一個精心設計的處方。

按小青龍一方,乃發汗、行水之方也。因太陽表邪未解,以致水氣不行,聚於心下,為咳、為喘、為悸,是皆水氣上逆之咎也。今得麻、桂、細辛,發太陽之表,行少陰之水,(甘)〔乾〕薑、半夏、五味,降上逆之水下行,甘草補土,白芍斂陰,最為妥切。此方重在解表,表解而水自不聚,以龍名湯。

是取麻黃輕清發汗行水,如龍之得雨水而飛騰變化莫測也。豈果若龍哉?

白話文:

小青龍湯是一劑讓表邪外出,讓水氣流動的方劑。因為太陽經的表邪尚未解開,導致水氣無法正常運作,聚積在心臟下方,引起咳嗽、喘鳴、心悸等症狀,這些都是水氣逆流導致的。現在使用麻黃、桂枝、細辛來發散太陽經的表邪,讓少陰經的水氣運行;乾薑、半夏、五味子讓逆流的水氣向下運行;甘草補益脾土,白芍收斂陰氣,是最妥當的搭配。此方重點在於解表,表邪解除後,水氣自然不會聚集,因此以「龍」為名來代表此湯。

【闡釋】此段所論,都屬心臟病。怔忡不安為心陽虛,宜治以桂枝龍牡加附子湯,以大補心陽。心悸不安則有三種情況,由於水停心下而痛劇者,宜治以十棗湯;悸而不痛者,宜治以苓桂術甘湯;悸而兼喘咳者,多由外感表不解,故宜治以小青龍湯。鄭氏對此數症之病因病理及處方、用藥之深義,均有精辟的解說,發人深省,尤其論桂枝湯調和陰陽之用法及變通之道,誠如所雲,須識得陰陽至理,始信其言之不謬。筆者每用桂枝加龍、牡、附子湯以治心虛怔忡,遺精及失眠等病,常獲得顯著療效。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論述的都是心臟疾病。心神不安、心悸,屬於心陽虛弱,應該用桂枝龍牡加附子湯來治療,以大補心陽。心悸不安分為三種情況:一是水停在心臟下方導致疼痛劇烈,應該用十棗湯治療;二是心悸但沒有疼痛,應該用苓桂術甘湯治療;三是心悸並且伴隨喘咳,多半是外感表邪未解,應該用小青龍湯治療。鄭氏對這幾種疾病的病因病理以及處方、用藥的深層含義都解釋得非常透徹,讓人深思,尤其論述桂枝湯調和陰陽的用法以及變通之道,正如他說的那樣,必須了解陰陽至理,才能相信他的論述無誤。我經常使用桂枝加龍、牡、附子湯來治療心虛怔忡、遺精以及失眠等疾病,常常都能取得顯著療效。

又曾治一馮姓病人,腹大如鼓,能聽見水響,用峻劑十棗湯,一服而解大小便半桶,腹鼓脹頓失,繼以獨參湯善其後。至小青龍湯,系麻桂合方後的加減方,應用頗廣,除治此病外,又能治咳嗽、哮喘、痰飲諸病。

白話文:

曾經治療一位姓馮的病人,肚子腫脹得像鼓一樣大,還能聽到水聲。我用峻劑十棗湯,他喝了一劑後就排出大小便半桶,肚子脹大的情況也立刻消失,接著又用獨參湯調養身體,使其恢復健康。

至於小青龍湯,是麻桂合方後加減而成的方子,應用範圍非常廣泛,除了治療這種肚子脹大的病症外,還能治療咳嗽、哮喘、痰飲等疾病。

問曰: 婦女另列一科何也?

答曰: 男子稟乾之體,女子稟坤之質,乾主施化,坤主生成,以其有胎前、產後、經期之殊耳。餘病皆同,惟此三者,動關生死,不可不知,不可不亟講也。先以經期言之。經期者何?經者常也,期者信也,女子二七而天癸至,經脈始通,經血一月下行一次,以象月之盈而缺,缺而復盈,循環不已。但人之稟賦不齊,盛衰損傷不一,故有先期而血即下行者,氣之有餘也,氣有餘便是火,法宜清熱。有後期而血始下行者,氣之不足也,氣不足便是寒,法宜溫中。中也者,生化精血之所也,言調經之大主腦也。他如經水來而色淡者,火化不足也,法宜補火;經水來而黑紫塊者,火化太過也,法宜清熱;經來過多而心煩者,血驟虛也,法宜養血;經來少而腹痛者,氣之滯也,法宜調氣;經行衍期,淋漓不斷者,氣衰脾弱,不能統約也,法宜甘溫扶陽;經過後而腹空痛者,氣血之驟虛也,法宜調和氣血;當期過月而不行者,有妊有不妊也,妊者不必治,不妊者經之閉也。閉者宜開,因氣而閉者,法宜行氣;因寒而閉者,法宜散寒;因熱而閉者,法宜清熱;因血枯而閉者,法宜補血。病原不一,審其因而治之。至於帶下、崩、漏,婦女之大症也,十有八九。帶分五色,不出陰陽,照陰陽辨法治之。凡帶症之脈,餘閱之甚多,往往兩寸浮大無力。兩關、兩尺細微甚者,是陽竭於上,而下元無火也,以溫中回陽法治之多效。有兩寸大實有力,兩關滑而兩尺細者,心肺移熱於下,脾濕下註也,以除濕、清熱法治之甚效。崩症與漏症有別,漏者病之淺也,亦將崩之兆也,崩者勢大而來如決堤,漏則勢小而淋漓不止,二症俱當照陽虛、陰虛辨法治之,便得有餘不足之機關也。至於逆經而吐血者,照上吐血條法辨之,治法自在其中矣。胎前者何?以其夫婦交媾,精血凝聚,二五合一,具生生化化之道,人之性命有始基矣,故曰胎。俗語云:“胎前不宜熱”,此語舉世信之,而不知非確論也。夫坤厚載物,全賴二氣維持,一動一靜,陰陽互相化育,元陰化生五臟,合包絡則為六也,元陽化生六腑,合之則為十二官也,故曰陽六六,陰六六.陽六六,即乾為天卦,陰六六,即坤為地卦。乾坤化生五行,五行不出二氣之中,二氣不出五行之內,故曰天數五,地數五。嬰兒在母腹中,母呼亦呼,母吸亦吸,十月功圓,性與命立,打破一元,坎、離立極。未生以前,寒、熱各別。胎寒不溫,胎亦易損;胎熱不清,胎亦易墮。以此為準,經旨方暢。前賢有逐月養胎之說,其實在可從、不可從之間。以餘細維,陰、陽合一,養於坤宮,此刻十二經經血,無時無刻不在,真不啻北辰居所而眾星拱之也。其中有惡阻者,胎初凝結,養於坤宮,土氣卒然不舒,故生嘔吐等情,法宜溫中而行脾氣。有子眩者,胎氣之上逼也,法宜平氣。有子滿者,氣之壅也,法宜破滯行氣。有子瘖者,胞胎壓少陰連舌本之脈絡也,法宜升舉胎氣,如不應,生娩自能言。有子鳴者,因卒伸手取物,母之呼吸,驟不與嬰兒接也,法宜掬身片刻以就之。有腹痛小便點滴不出者,胞胎下壓膀胱之腑也,法宜升舉。有胎尚漏下血者,審是火逼而下行者,法宜清火;審是元陽不足而不能收束者,法宜補陽。有子腫者,水停而不行也,法宜化氣行水。有子嗽者,肺氣為胎火所逼也,法宜清胎熱。有胎不長者,母之氣血不足也,法宜大補氣血。有挾食而吞酸者,法宜消食。有因外邪閉塞而大熱身痛者,照外感六經法治之。有吐瀉交作而胎不安者,法宜溫中。有大渴飲冷,訁嚴語、大熱、汗出、便閉者,法宜攻下。有身冷汗出,人事昏沉,精神困倦,喜極熱湯者,法宜回陽。胎前諸症,略舉數端,學者宜留心討究。產後者何?以其嬰兒下地,周身百脈開張,努力送出,十二經護胎之血,一齊下註,此刻氣血兩虛,與常不同,用藥不可錯誤。嬰兒下地,即有昏暈而人事不省者,血瘀之不下行而反上也,法宜行瘀。有腹硬而痛劇者,血瘀滯而無陽以運化也,法宜溫中行滯。有空疼而腹不硬者,氣血之驟虛也,法宜大補氣血。有冷汗出而昏暈甚者,陽欲脫也,法宜回陽。有大熱、大渴而思冷飲者,血虛陽無所附,而外越也,法宜峻補其血。有頂巔痛頭如火焚者,血驟虛,陽無所依,而暴浮於上也,法宜大補其血。有氣喘息高,寒戰汗出,身冷者,陰陽不交,陽欲脫也,法宜回陽。有胎未全而即產者,俗名小產,較正產更甚。正產乃瓜熟自落,得陰陽之正,調養貴乎得宜。小產如生果摘下,損傷太甚,一切諸症,治法與正產同,而調養更宜周密。愚夫愚婦,視為尋常,不知保養,而致死亡者,不勝慨嘆也。亦有胎兒死腹中而不下者,必有所傷也,法宜下之。病癥亦多,何能盡述?舉其大綱,不越規矩,學者再為廣覽。至於方藥,《濟陰綱目》甚詳,亦可參看。

白話文:

婦科為何獨立成科?

問: 為何婦女另立一科?

答: 男子稟承乾之氣,女子稟承坤之氣。乾主宰變化,坤主宰生成。由於婦女有胎前、產後和經期等特殊時期,與男子不同,因此獨立成科。

其他疾病男女皆同,但這三個特殊時期關係到生死,不可不知,不可不詳加探討。首先談談經期。

經期是什麼?

「經」是指常規, 「期」是指準時。女子到了二七歲(十四歲)天癸(月經)來潮,經脈開始暢通,每月一次經血下行,象徵著月圓月缺,週而復始的循環。

但由於人體稟賦不同,盛衰損傷也各異,所以:

  • 提前來月經: 氣血有餘,氣有餘便是火,宜清熱。
  • 延後來月經: 氣血不足,氣不足便是寒,宜溫中(溫暖脾胃,調養脾氣)。溫中,是生化精血的根本,是調經的關鍵。

此外,還有其他經期症狀:

  • 經水顏色淡: 火氣不足,宜補火。
  • 經水顏色黑紫且有血塊: 火氣過盛,宜清熱。
  • 經量過多且心煩: 血虛,宜養血。
  • 經量少且腹痛: 氣滯,宜調氣。
  • 經期延誤,經血淋漓不斷: 氣衰脾弱,無法統攝,宜甘溫扶陽(溫補脾陽)。
  • 經期過後,腹部空痛: 氣血驟然虛損,宜調和氣血。
  • 經期超過一個月未來: 有懷孕的可能,懷孕則不必治療;若未懷孕,則是閉經。閉經要開通,根據不同的原因對症治療:
  • 氣滯閉經:宜行氣。
  • 寒凝閉經:宜散寒。
  • 熱結閉經:宜清熱。
  • 血枯閉經:宜補血。

閉經的原因不同,要根據其原因對症治療。

帶下、崩、漏

帶下、崩漏是婦科常見的症狀,十之八九都有。

帶下有五種顏色,不出陰陽範疇,根據陰陽辨證治療。

觀察帶下症狀的脈象,我見過很多次,常常是寸脈浮大無力,關脈和尺脈細微,這是陽氣耗竭於上,下元虛寒,用溫中回陽法治療效果較好。

如果寸脈大實有力,關脈滑,尺脈細,是心肺之熱下移,脾濕下注,用除濕清熱法治療效果甚好。

崩漏有區別,漏是病的初期,也是將要崩的徵兆。崩症勢頭猛烈,像決堤一樣;漏症則勢頭弱,淋漓不斷。兩種症狀都要根據陽虛陰虛辨證治療,就可以把握陰陽虛實的變化規律。

逆經吐血

逆經吐血,可以參考上文吐血條目,治療方法就在其中。

胎前

胎前是指夫婦交合後,精血凝聚,陰陽合一,孕育生命的開始,故稱之為「胎」。

俗話說「胎前不宜熱」,這句話眾人皆信,但並非完全正確。

坤厚載物,完全依賴陰陽二氣維持,一動一靜,互相化育,元陰化生五臟,合而為六;元陽化生六腑,合而為十二官,所以說「陽六六,陰六六」。陽六六,即乾為天卦;陰六六,即坤為地卦。乾坤化生五行,五行不出二氣,二氣不出五行,所以說「天數五,地數五」。

嬰兒在母腹中,母親呼吸,嬰兒也呼吸,十月懷胎,陰陽定局,打破一元,坎離立極。未出生之前,寒熱各異。胎寒不溫,容易損傷;胎熱不清,容易流產。以此為準,經旨方暢。

古人有逐月養胎之說,其實是可行不可行的。依我細心觀察,陰陽合一,孕育於坤宮,十二經絡經血無時無刻不在運行,就像北辰居於正中,眾星拱衛一樣。

胎前常見症狀:

  • 惡阻: 胎氣初凝,養於坤宮,脾土氣機不暢,導致嘔吐等症,宜溫中行脾氣。
  • 子眩: 胎氣上逆,宜平氣。
  • 子滿: 氣機壅塞,宜破滯行氣。
  • 子瘖: 胞胎壓迫少陰經絡連接舌根,宜升舉胎氣,若無效,待生產後自然能說話。
  • 子鳴: 母親突然伸手取物,呼吸驟變,與胎兒呼吸不協調,宜輕輕撫摸片刻。
  • 腹痛小便點滴不出: 胞胎壓迫膀胱,宜升舉胎氣。
  • 胎漏下血: 要辨別是火熱迫血下行,宜清熱;還是元陽不足,無法收斂,宜補陽。
  • 子腫: 水停滯,宜化氣行水。
  • 子嗽: 肺氣被胎火逼迫,宜清熱。
  • 胎不長: 母親氣血不足,宜大補氣血。
  • 挾食吞酸: 宜消食。
  • 外邪閉塞,身熱痛: 參考外感六經法治療。
  • 吐瀉交作,胎不安: 宜溫中。
  • 大渴飲冷,言語不清,大熱汗出,便閉: 宜攻下。
  • 身冷汗出,人事昏沉,精神困倦,喜喝熱湯: 宜回陽。

胎前諸症,以上僅舉例說明,學者應用心鑽研。

產後

產後是指嬰兒出生後,全身百脈開張,努力娩出,十二經絡護胎之血全部下注,此時氣血兩虛,與常人不同,用藥不可錯誤。

嬰兒出生後,常見症狀:

  • 昏暈不省人事: 血瘀不向下行,反向上逆,宜行瘀。
  • 腹硬痛劇: 血瘀阻滯,無陽氣運化,宜溫中行滯。
  • 腹空痛,腹部不硬: 氣血驟然虛損,宜大補氣血。
  • 冷汗出,昏暈嚴重: 陽氣將要脫落,宜回陽。
  • 大熱大渴,思冷飲: 血虛,陽氣無所依附,而外溢,宜峻補其血。
  • 頭頂疼痛,如火焚燒: 血驟然虛損,陽氣無所依附,而上浮,宜大補其血。
  • 氣喘息高,寒戰汗出,身冷: 陰陽不交,陽氣將要脫落,宜回陽。

小產

胎兒未足月而出生,俗稱小產,比正常生產更嚴重。正常生產就像瓜熟蒂落,順應陰陽,調養關鍵是要得宜。小產就像生果摘下,損傷過大,所有症狀的治療方法都與正常生產相同,但調養更要周密。

愚昧之人將小產視為平常事,不知保養,最終導致死亡,令人惋惜。

胎死腹中

胎兒死在腹中而不下,必定有損傷,宜催產。

產後和胎死腹中,病症很多,無法一一列舉,僅舉其綱要,不越規矩,學者可再廣泛閱讀。

方藥

關於方藥,《濟陰綱目》很詳細,也可以參考。

【闡釋】中醫專列婦科,因其有經期、胎前、產後三者與男子不同。鄭氏對此三者分別述其大要,頗為明晰。論經期則有先期、後期、色淡、色濃、過多、過少、愆期、腹痛、妊閉、帶下、崩、漏、及逆經吐血諸症,俱一一述其病因及治法。

白話文:

中醫中專門分出一科專門研究婦女疾病,這是因為女性在經期、懷孕前和產後,身體狀況與男性不同。鄭氏對這三種情況分別做了簡要的說明,非常清晰。他認為,在經期會出現以下症狀:經期提前、延後、經血顏色淡、濃、過多、過少、經期不準、腹痛、不孕、陰道分泌物異常、崩漏、以及月經倒流吐血等。對於這些症狀,鄭氏都一一說明瞭原因和治療方法。

論胎前則指出“胎前不宜熱”之片面性,而謂胎寒亦易墮,併列舉惡阻(嘔吐)、子眩、子瘖、子鳴、小便不出,妊後漏血、子腫、子嗽、胎不長、挾食、外邪閉塞、吐瀉交作、大渴大熱及身冷汗,昏沉諸症之病因及治法。論產後則舉昏暈、腹硬痛劇、腹空疼、冷汗出、大熱大渴、巔頂痛甚,喘息、寒戰、小產及胎死腹中諸症,亦一一述其病因及治則,便於初學有所遵循。至於方藥,則當參閱婦科專書《濟陰綱目》,比較詳備。

白話文:

關於懷孕前的注意事項,文中指出「懷孕前不宜過熱」的觀點過於片面,認為胎寒也容易流產。並列舉了妊娠嘔吐、頭暈目眩、耳鳴、小便不通、懷孕後陰道出血、身體水腫、咳嗽、胎兒發育不良、食慾不振、受外邪閉塞、嘔吐腹瀉交替、口渴發熱或身體冷汗、昏迷等症狀的原因和治療方法。

關於產後的注意事項,文中列舉了昏迷、腹部劇烈疼痛、腹空虛痛、冷汗、高熱口渴、頭頂劇烈疼痛、氣喘、發冷、流產、胎死腹中等症狀,也一一說明瞭其原因和治療原則,方便初學者遵循。

至於具體的藥方,文中建議參照婦科專著《濟陰綱目》,其中記載得比較詳細。

現代醫學昌明,婦產科疾病,多用新法醫治,但祖國醫學所積累的文獻寶貴經驗,無論是調經、帶下、崩、漏、胎前、產後諸症,亦有很大的實用價值,仍須進一步研究闡發。

白話文:

現代醫學發達,婦產科疾病大多采用新方法治療,但是傳統醫學積累的文獻寶貴經驗,無論是調經、帶下、崩漏、妊娠期、產後等多種症狀,仍然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和闡述。

問曰: 小兒另列一科何也?

答曰:小兒初生下地,不能言語,食則母之精血,即有病癥,醫家全是猜想,並無幾個一見便知。未食五穀者,外感尚多,內傷即少;食五穀者,外感內傷俱有。更有痘、麻,動關生死,所以小兒科之外,又有痘科也。俗雲啞科,真是不謬。最可怪者,小兒初生下地,世俗皆用大黃、銀花、勾藤、甘草之類,以下胎毒、血糞,餘深為不然。凡人皆稟二氣所生,有自然之理,小兒初生,猶若瓜果初出土之萌芽,以冷水灌之不可,以熱湯灌之亦不可,生機原是自然,換肚換腸亦是自然,何待大黃、銀花之類,以(催) 〔摧〕之毒之?只要小兒不偏於寒、熱兩字,即不可妄施藥品,以種病根。苟有胎中受熱者,小兒必面赤、唇紅,氣粗、口熱,以苦甘一二味投之便了。有胎中受寒者,小兒必面青,唇、口淡白,氣微、口冷,以辛甘一二味投之便了。至於外感一切,務察時令,小兒雖不能言,而發熱之有汗、無汗,口熱、不熱,二便之利、不利,只此數端,亦可以知其病矣。其至要者,太陽主皮膚,統營衛,為第一層,六客中人,必先犯此,學者須知。切勿惑於小兒穉陽之體,原無傷寒之說,不知小兒氣輕力薄,正易傷寒也。傷寒二字,四時皆有,蓋所謂傷寒者,傷及太陽地界也。太陽本氣主寒,六氣從太陽而入內,故皆可以名傷寒也。其中有稱為驚風者,有稱為慢脾風者,是皆不經之論也。餘為活人計,不得不直切言之。所謂驚風者,因小兒發熱抽掣,角弓反張,項強、搖頭、吐舌,有時卒然掣動,若驚之狀,前人不按經旨,見其驚狀,即以驚風名之,而不知是外邪客於太陽之經絡也。太陽之經絡為外邪蔽束,氣機不暢,抑鬱為熱,熱甚則風生,而抽掣角弓等情所以有也。此際正當用桂、麻二湯,或麻杏石膏等湯,以解太陽之邪,邪氣解而風熱即不生,何抽掣等症之有乎?市醫遵守驚風一語,更立無數名目,以訛傳訛,妄擬一派鎮驚祛風逐痰之方,小兒屈死於此者,不知幾百億兆矣。況人身皮膚第一層,屬太陽主事,豈有外邪入內,而不傷及者乎?業斯道者,何不於此經三致意也!至於慢脾風者,因小兒素病,調養失宜,飲食不健,自汗、盜汗不覺,嘔、吐、瀉、利不覺,積之久久,元氣日薄,釀成虛極之候,元氣虛極,則神無主,不能支持上下四旁,故有戰動、發熱、汗出不止,似驚之狀,其實非驚風也。外驗人必無神,面青、唇白,困倦、目瞑,此刻正當大補元陽,元陽氣足,則神安而體泰,何動搖之有乎?若以驚風治之,是速其亡也。前人稱曰慢脾,因其來之非驟也。論驚多在三陽,乃有餘之痾,論慢脾屬三陰,乃不足之候。驚風從外感得來,六氣須知,氣即風也,風字宜活看。慢脾由內傷所積,吐瀉汗出,停滯食少,釀久生端,分陰分陽,察之辨之,不可不密,用方用藥,補之瀉之宜清。此乃活人之業,性命生死攸關之際,學者毋忽視之。更有痘、麻,動關生死,《幼幼集成》,《活幼心法》二書,講說最詳,宜閱。以餘拙見,和平、有餘、不足,三法盡之矣。但痘出於臟,麻出於腑,痘喜溫和,麻喜清解。痘本胎毒,藏於命根,初起由太陽真機鼓動,運毒外出,法宜用桂枝湯調和陰陽,以助太陽外出之氣機,使無一毫毒邪之滯於內;次歸陽明,血水化為膿漿,未出透時,法宜用升麻葛根湯以解肌,而使毒氣發透;已出透時,法宜用理中湯以培中氣;中氣健旺,易於化血為膿,熟透結疤,欲結疤時,法宜用回陽、封髓等方,使這一點真氣復還於內。此四法者,乃順其陰陽氣機出入之道,為治痘用藥不易之法也。至於和平之痘,二便、飲食如常,微燒而精神不倦,瘡根紅活,頂潤充盈,顆顆分明,粒粒精光,乃和平第一等痘,勿藥有喜。最可憂者,有餘不足兩症,有偏餘於氣而不足於血者,如氣至而血不至之白泡無紅根是也;有偏餘於血而不足於氣者,如血至而氣不至之紅泡無膿是也。偏於氣而不足於血者,法宜養陰以配陽;偏於血而不足於氣者,法宜補陽以配陰。蓋有餘者氣之盈,如暴出,一齊涌出,紫紅頂乾,焦枯、便閉、煩躁、飲冷,訁嚴語之類,法宜清火養陰,甚極者宜下。不足者氣之縮,如慢出,下陷平塌,色嫩、二便自利,飲熱、目瞑,困倦已極之類,法宜補火。火即氣,補火一字,人多忽略,一味在後天肺氣上用藥,而不知在人身立命之火種上用藥。故近來痘科,一見下陷不足之症,用藥總在這參、芪、鹿茸、歸、芍,以為大補氣血,究竟致死者多,深為可慨也,由其未得仲景之心法耳。觀於仲景之用四逆湯,薑、附、草三味,起死回生,易如反掌,非專補立極之火種,何能如斯之速乎?世醫不求至理,以為四逆湯乃傷寒之方,非痘科之方,不知此方正平塌下陷痘症之方,實補火種之第一方也。今人亦有知得此方者,信之不真,認之不定,即用四逆,而又加以參、歸、熟地,羈絆附子回陽之力,亦不見效,病家待斃,醫生束手,自以為用藥無差,不知用藥之未當甚矣。麻疹一條,較痘症稍異,麻疹往往兼時氣傳染而成,為病發熱、咳嗽,目如醉人,鼻流清涕,乃將出之候也。太過色紫紅,不及則色淡,始終治法,只宜升解清涼發透為主,所有一切變症,總以陰、陽、虛、實四字括之。《幼幼集成》說最妥,茲不贅。

附,不解說

白話文:

問:為什麼要將小兒單獨列為一個科呢?

答:小兒剛出生,還不會說話,吃的是母乳,如果生病,醫生只能憑經驗猜測,沒有幾個醫生能一眼就看出病因。小兒未滿周歲,多半是外感,內傷較少;滿周歲後,外感內傷都有可能。更重要的是,小兒還有痘症和麻疹,這些病症關係到生死,因此除了小兒科之外,還有痘科。俗話說「啞科」,真是說得一點都不錯。最令人不解的是,小兒剛出生,世俗都用大黃、銀花、勾藤、甘草之類的藥,說是用來瀉胎毒、血糞,我認為這是錯誤的做法。凡人都是受天地之氣而生,有其自然規律,小兒剛出生,就像瓜果剛出土的幼芽,用冷水澆灌不行,用熱水澆灌也不行,生命本是自然生成的,換肚子換腸子也是自然現象,為什麼要用大黃、銀花之類的藥去催促、毒害呢?只要小兒不偏寒不偏熱,就不應該隨便用藥,以免種下病根。如果孩子在娘胎裡受熱,就會臉紅、嘴唇紅、呼吸急促、口乾,用苦甘類的藥物治療即可。如果孩子在娘胎裡受寒,就會臉色青白、嘴唇和嘴巴淡白、呼吸微弱、口冷,用辛甘類的藥物治療即可。至於其他外感,要根據季節變化觀察,小兒雖然不能說話,但從發熱是否出汗、口是否乾燥、大小便是否通暢等幾個方面,也能判斷病情。最重要的是,太陽經脈主宰皮膚,統管營氣和衛氣,是人體的第一層防禦,六邪入侵人體,必然首先侵犯太陽經脈,學習中醫的人必須明白這個道理。不要被小兒陽氣旺盛的假象所迷惑,以為小兒不會得傷寒,其實小兒陽氣輕薄,更容易得傷寒。傷寒這個病,一年四季都有,所謂傷寒,就是傷及了太陽經脈。太陽經脈主寒,六邪從太陽經脈入侵人體,所以都可稱為傷寒。其中有一些病症被稱為「驚風」,還有一些被稱為「慢脾風」,這些都是不正確的說法。我為了救治病人,不得不直言不諱。所謂「驚風」,是指小兒發熱抽搐、手腳呈弓形反張、脖子僵硬、搖頭、吐舌,有時會突然抽動,看起來像是受驚的樣子。古人沒有根據經書上的知識,只看到這種驚恐的樣子,就給它取名為「驚風」,卻不知道這是外邪侵犯了太陽經脈所致。太陽經脈被外邪阻礙,氣機不暢,鬱積成熱,熱氣過盛就會生風,從而導致抽搐、手腳呈弓形反張等症状。這時候應該使用桂枝湯或麻黃湯,或麻杏石膏湯,來解太陽經脈之邪,邪氣消除了,風熱自然不會再產生,哪會有抽搐等症状呢?市面上那些庸醫,死守著「驚風」這個說法,又創造出許多名目,以讹传讹,胡乱編造出一套鎮驚祛風逐痰的方劑,有多少小兒因此喪命,真是數不勝數。何况人體皮膚是第一層,屬於太陽經脈主宰,外邪怎麼可能侵入體內而不傷及它呢?學醫的人,為什麼不仔細研究這條經脈呢?至於「慢脾風」,是指小兒體弱多病,調養不當,飲食不規律,經常出汗,盜汗,嘔吐、腹瀉、大小便失禁,時間久了,元氣逐漸衰弱,導致虛弱到極點。元氣虛弱到極點,精神就會渙散,無法支持四肢,因此會出現身體顫抖、發熱、出汗不止,看起來像驚恐的樣子,但其實並非「驚風」。從外表觀察,這些病人精神不振,面色青白,嘴唇蒼白,困倦,眼睛閉著,這時應該大力滋補元陽,元陽充足,精神就會安定,身體就會健康,哪會有顫抖的症状呢?如果用治療「驚風」的方法來治療,就會加速他們的死亡。古人稱之為「慢脾」,是因為它的發病過程比較緩慢。驚風多發生在三陽經,屬於氣盛的病症,慢脾風則屬於三陰經,屬於氣虛的病症。驚風是由外感引起的,要了解六氣,氣就是風,風這個字要靈活理解。慢脾風是由內傷積累引起的,嘔吐、腹瀉、出汗、食積、食少,長期積累下來就會產生病變,分陰分陽,仔細觀察,不可疏忽,用方用藥,補瀉要得當。這是救治病人的本職,關係到性命生死,學習中醫的人不可掉以輕心。此外,還有痘症和麻疹,關係到生死,《幼幼集成》和《活幼心法》兩本書,對此講得最詳細,應該好好閱讀。依我淺見,治療痘症和麻疹,可以歸納為和平、有餘、不足三種方法。但痘症出於臟腑,麻疹出於腑臟,痘症喜溫和,麻疹喜清解。痘症是胎毒,藏在命門,初期是由太陽經脈真氣鼓動,將毒氣運送到體外,治療方法應該使用桂枝湯調和陰陽,幫助太陽經脈將毒氣排出體外,使體內沒有絲毫毒邪停留;接著進入陽明經,血水轉化為膿漿,尚未排出時,治療方法應該使用升麻葛根湯解表,使毒氣發散出來;毒氣已經排出時,治療方法應該使用理中湯滋補中氣;中氣充足,更容易將血轉化為膿,膿液成熟結痂,快要結痂時,治療方法應該使用回陽、封髓等方劑,使這一點真氣回歸體內。這四種方法,都是順應陰陽氣機出入的規律,是治療痘症用藥的不變法則。至於和平的痘症,大小便、飲食正常,輕微發熱,精神不倦,瘡根紅潤,頂部飽滿,顆顆分明,粒粒光亮,這是最理想的和平型痘症,不用藥就能痊癒。最令人擔憂的是有餘和不足兩種症状,有的偏於氣而不足於血,比如氣血上涌但血未到,出現的白泡沒有紅根;有的偏於血而不足於氣,比如血上涌但氣不足,出現的紅泡沒有膿液。偏於氣而不足於血,治療方法應該滋陰以配合陽;偏於血而不足於氣,治療方法應該補陽以配合陰。有餘是指氣盛,比如痘疹突然暴發,一下子全部涌出來,顏色紫紅,頂部乾燥,焦枯、便秘、煩躁、喜歡喝冷飲,說話含糊不清,治療方法應該清熱滋陰,嚴重者應該瀉下。不足是指氣虛,比如痘疹慢慢發出,下陷扁平,顏色嫩白、大小便失禁,喜歡喝熱飲、眼睛閉著,非常困倦,治療方法應該補火。火就是氣,補火這個字,很多人忽略了,只在後天肺氣上用藥,而不懂得在人體的生命之火上用藥。因此,近來治療痘症,一旦遇到下陷不足的症状,用藥總是用人参、黄芪、鹿茸、生地、芍藥,以為是大补气血,結果死亡的患者很多,真是令人痛心!這是因為他們沒有掌握仲景的心法。觀察仲景使用四逆湯,僅用生姜、附子、甘草三味藥,就能起死回生,易如反掌,如果不是專門補益生命之火,怎麼能如此迅速有效呢?世俗醫生不求醫理,以為四逆湯是治療傷寒的方劑,不是治療痘症的方剂,卻不知道此方正是治疗痘症下陷不足的特效方劑,是補益生命之火的最佳方劑。現在也有一些人知道此方,但不敢相信,猶豫不定,使用四逆湯時又添加人参、生地、熟地,阻碍了附子回陽的力量,自然也不見效,病人等著死亡,醫生束手無策,還以為用藥沒有錯誤,卻不知道用藥方法錯誤太大了。麻疹這一條,與痘症略有不同,麻疹往往是由于時疫传染而引起的,发病时会出现发热、咳嗽,眼睛像喝醉的人一样,鼻流清涕,这都是即将出疹的症状。太盛则颜色紫红,不足则颜色淡白,始终治疗方法,都应该以升解清凉發散为主,所有的一切变症,都可以用阴、阳、虛、实四個字来概括。《幼幼集成》说得很妥当,我就不赘述了。

俗傳出痘一事,餘甚不解,沿古及今,俱稱痘為胎毒,人人俱要出痘,方可無憂,未出痘者,務要借出痘之苗,以引之外出,取其知是出痘,按痘法治之有準,以免用藥錯誤。此說一開,而嬰兒之夭亡者,不啻恆河沙數矣。

白話文:

民間流傳關於出痘的說法,我一直很疑惑。自古至今,大家都認為痘疹是胎毒所致,每個人都必須出痘,才能無憂無慮。沒有出痘的人,一定要借用已經出痘者的痘苗,引發自己出痘。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確定是出痘,然後按照痘瘡的治療方法進行治療,避免用藥錯誤。這個說法一經流傳,導致嬰兒夭折的數量已經多得無法計數了。

餘深謂不然,人俱要出痘,何以有不放而終身不出者?有放而亦不出者?又何得遽謂人人俱要出痘?即要出痘,亦當聽其自然,何必定要用痘以引之哉?竊念人稟二氣以立命,風、寒、飲食,一切俱要謹慎,惟恐疏虞,以致外邪深入,有戕生命,獨於此痘,何不避之,而偏要使之從鼻竅以入內,明明叫出痘,何嘗(“何嘗”:原書為“何常”)是痘一定要出哉?人之一身,如一穴空地,種麻即麻,種豆即豆,此理之常,但種瘡痘一法,仲景尚且不具,而獨於六氣立法,蓋六氣即是六經,主一年之事,循環不已,人身二氣不調,六邪始能入內為病,故法可立而病可窮,方可定也。

白話文:

我認為並不是這樣,如果所有人都要出水痘,為何會有終身不出水痘的人?還有人出水痘後也不會傳染給別人?又憑什麼倉促地說每個人都一定會出水痘?即使要出水痘,也應該順其自然,為何一定要用種痘的方式引發水痘呢?

我認為人靠著陰陽二氣而生存,對於風、寒、飲食等一切都要謹慎,唯恐疏忽而導致外邪入侵,危及生命。唯獨在水痘這件事上,為何不避開它,反而要讓它從鼻孔進入體內?明明稱之為「出水痘」,難道水痘非出不可嗎?

人的身體就像一個空地,種下麻就會長麻,種下豆就會長豆,這是自然規律。但是種痘這種方法,醫聖張機都沒有記載,他只制定了六氣立法。六氣就是六經,主宰一年的運轉,循環不息。人體陰陽失調,六邪才會入侵而致病,因此可以制定法則來瞭解疾病,也可以確定處方。

今之痘、麻,又列一科,以其知得痘、麻之始終,如人之種瓜果,而知其結實時也,法雖可從,而陋習不可不急正也。嗟乎!俗染成風,牢不可破,猶人之愚而甘於愚也。餘目見鄰裡小兒,康健嬉嬉,以痘瘡之毒苗種之,十數日而即死者,不勝屈指矣。想來不種痘苗,未必即死,雖曰天命,又豈非人事哉!

白話文:

現在的痘瘡和麻疹被列爲一個專科,因爲了解了痘瘡和麻疹的整個過程,就像種瓜果一樣,知道它們成熟的時候。雖然方法可以遵循,但陳舊的習慣必須儘快糾正。唉!世俗風氣一旦形成,很難改變,就像人們愚昧卻甘願保持愚昧一樣。我親眼見到鄰里的小孩,本來健康活潑,因爲接種痘瘡毒苗,十幾天內就去世的,不勝枚舉。想來如果不種痘苗,未必會死,雖然說是天命,難道不是人爲的因素嗎!

孩童單獨列為一個科別,主要是因為孩童不會說話,無法表達主觀感受,所以俗稱「啞科」。診斷主要依靠醫生的經驗,在觀察、聽覺、詢問方面花費較多功夫,而觸診的方法也與成年人不同。鄭氏所提到的幾點非常重要。第一點是孩童剛出生時,不可隨意用藥,鄭氏嚴厲批評民間用大黃、銀花、勾藤、甘草等藥物來去除胎毒、血便的習俗。

白話文:

在中醫古籍中,孩童被單獨列為一個專門的科別,主要原因是孩子們年幼不會說話,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的主觀感受,因此被俗稱為「啞科」。診斷孩童疾病主要依賴醫生的經驗,需要在觀察孩子外觀、聆聽其哭聲,以及詢問家長等方面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觸診的方法也與成年人有所不同。

鄭氏在《幼科》中提出了幾個重要的觀點。首先,他強調剛出生的嬰兒不可隨意用藥。鄭氏嚴厲批評民間流行用大黃、銀花、勾藤、甘草等藥物來去除所謂的「胎毒」或治療血便的習俗。

至於胎中受熱受寒,及生後外感致病,皆有外象可憑,須細察其面、唇、口、氣、汗、便諸端之表現而用藥。二是力斥世俗所謂小兒是純陽之體,原無傷寒之說,而認為小兒氣輕力薄,正易傷寒,六客風、寒、暑、濕、燥、火從皮膚侵入為病,一如成人無異。

白話文:

對於在母體中受熱受寒,以及出生後遭受外邪而致病的情況,都有一定的外在徵象可以憑藉。需要仔細觀察患兒的臉色、嘴脣、口氣、汗液、大便等方面的情況再用藥。不同的是,要大力駁斥世俗流傳的所謂「小兒是純陽之體,本來不受傷寒」的說法。我們認為小兒氣力薄弱,更容易傷寒。六種致病外邪(風邪、寒邪、暑邪、濕邪、燥邪、火邪)可以通過皮膚入侵人體致病,和成年人沒有什麼區別。

三是斥世俗所謂驚風及慢脾風,用鎮驚、祛風、逐痰方藥之非,而細析其成因症象及應用之方藥,並歸結為驚風多在三陽,從外感得來,乃有餘之痾;慢脾風多屬三陰,由內傷所積,乃不足之候,務須細察其陰陽而用藥,所論俱極允當。現今醫學進步,兒科醫院林立,小兒死亡率已大大減少。

白話文:

本文針對世俗上稱之為「驚風」和「慢脾風」的病症,提出反對使用安神、祛風和化痰藥物的傳統療法,並詳細分析其成因、症狀和適用的治療方法。作者指出,「驚風」主要發生在陽氣旺盛的「三陽」部位,多是由外感風邪所致,屬於多餘的疾病;而「慢脾風」則多發生在陰氣較盛的「三陰」部位,是由內傷積鬱所致,屬於不足的疾病。因此,在治療時必須仔細辨別陰陽屬性,再用藥。作者的論述非常合理。現在醫學技術進步,兒童醫院林立,小兒死亡率已經大幅降低。

但仍有少數病兒,幾經新法治療不愈,筆者用鄭說變通施治,對小兒傷寒咳嗽、氣喘,用麻黃湯、麻黃附子細辛湯加味而獲愈。又對小兒患慢脾風、小便淋漓,遺溺諸病,用附子理中湯加味而愈。可見鄭氏之論,仍有一定價值。至於論痘、麻一段,亦條述其病程、症象、治則及方藥,對一切變症,總以陰、陽、虛、實四字括之。

白話文:

儘管有一些患兒經過新方法治療仍然無法痊癒,作者使用鄭氏理論變通治療,對小兒傷寒咳嗽、氣喘,使用麻黃湯、麻黃附子細辛湯加味,患者皆獲得痊癒。此外,針對小兒患慢脾風、小便淋漓、遺溺等疾病,使用附子理中湯加味治療也有效。可見鄭氏的理論仍然具有臨牀價值。至於論述痘疹、麻疹一段,條理清晰地說明瞭病程、症狀、治療原則和方藥,對於各種變症,總是以陰、陽、虛、實四個字涵蓋。

對當時醫生一見出痘下陷平塌不足之症,只知用參、芪、鹿茸、歸、芍以大補氣血,而不知用薑、附、草以補立極之火種,即有用的,亦雜以參、歸、熟地而牽制附子回陽之力,而不見效,所論亦頗特出。

白話文:

對於當時醫生一見痘瘡下陷、平塌、氣不足的情況,只知道用人參、黃芪、鹿茸、當歸、白芍來大力補氣血,卻不知道用生薑、附子、甘草來補充根本的火力。即便有用到,也會摻雜人參、當歸、熟地等藥物,從而限制附子回陽的力量,導致不見效果,這個觀點非常獨特。

附不解說所論各點,系由時代所限,不知免疫之理,應予揚棄。當時因引種痘苗而致死者多。當系手術不佳,消毒亦不善所致。今則新法接種已遍及世界,天花已全絕跡,這要歸功於醫學科學之進步。

白話文:

附註:以上討論的幾點,由於時代侷限,並不瞭解免疫原理,應當摒棄。當時因爲接種痘苗導致死亡的很多。這主要是手術不當,消毒措施不到位造成的。現在新的接種方法已經普及全球,天花已經被完全消滅,這要歸功於醫學科學的進步。

問曰: 外科工專金、瘡諸症,其故何也?

答曰: 凡一切瘡症,皆起於二氣不調,氣、血偏盛,壅滯流行不暢之過,病原從內出外,以其有金、瘡、折骨,化腐生肌一事,稍不同耳。然瘡形已具,即當分辨陰、陽,不可忽略。陽症,瘡色紅腫痛甚,高凸發熱,口渴心煩,小便短赤,大便閉結,喜冷,用藥重在活血行氣,養陰清火為主。陰症,瘡色不紅活,皮色如常,慢起不痛,或微痛,二便自利,精神短少,用藥大補元陽為主。大凡瘡症,《內經》雲:“皆屬於火”。人身立命,就是這一個火字,火即氣,氣有餘便是火,氣不足便是寒。氣有餘之瘡,即陽症,必由阻滯而成,用藥故要清火養陰,活血行氣,方用桂枝湯倍白芍,加麥芽、香附、枝子主之。氣不足之瘡,即陰症,必由陽不化陰而成,法當大補元陽,方用桂枝湯倍桂,加麥芽、附子、香附主之。此乃調和氣血之妙法,原不在芩、連、銀花、山甲、大黃之類,專以清火。要知氣血壅滯,方得成瘡,調氣即是行氣,調血即是行血,桂枝重在調陽,白芍重在調陰,氣有餘則陰易虧,故倍芍藥加枝子,氣不足則陰更盛,而陽愈弱,故倍桂而加附子。學者切勿以此方為傷寒之方,非瘡科之方。仲景以此方,冠一百一十三方之首,而曰調和陰陽,試問人身陰陽調和,尚可得生病也否?尚可得生瘡也否?若刀傷、折骨,跌打、閃挫,另有治法,又有手法,不與內因同治,故曰外科。

白話文:

問:外科的各種金瘡、瘡病,它們的病因是什麼呢?

答:所有的瘡病,都是因為人體內部的氣血失調,導致氣血過盛、阻塞流通不暢所致。病原從內部轉移到外部,雖然有金瘡、瘡、折骨、化腐生肌等不同表現,但它們的根本原因都是一樣的。然而,瘡病一旦形成,就要區分陰陽,不能忽略。

陽症的瘡,顏色紅腫疼痛劇烈,高聳凸起發熱,口渴心煩,小便短赤,大便閉結,喜歡冷的東西,用藥要以活血行氣、滋陰清火為主。

陰症的瘡,顏色不紅不活,皮膚顏色如常,慢慢發展起來,不痛或者微痛,大小便自利,精神萎靡,用藥要以大補元陽為主。

總之,瘡病正如《內經》所說:“皆屬於火”。人體的生命活動,都與火有關。火就是氣,氣盛就是火,氣虛就是寒。氣盛的瘡,就是陽症,一定是因為氣血阻滯而形成,用藥就需要清火滋陰、活血行氣,可以用桂枝湯加倍白芍,再加入麥芽、香附,以枝子為主藥。氣虛的瘡,就是陰症,一定是因為陽氣不能化陰而形成,治療方法就應該大補元陽,可以用桂枝湯加倍桂枝,再加入麥芽、附子、香附,以它們為主藥。

這就是調和氣血的妙法,它不是專門用黃芩、黃連、銀花、山甲、大黃等藥物來清火。要知道,氣血阻塞才會形成瘡病,調氣就是疏通氣血,調血也是疏通氣血。桂枝主要作用是調節陽氣,白芍主要作用是調節陰氣。氣盛則容易陰虛,所以要加倍白芍,再加入枝子;氣虛則陰盛而陽衰,所以要加倍桂枝,再加入附子。

學習者不要把這個方子當做治療傷寒的方子,它不是外科的方子。仲景把這個方子放在一百一十三個方子的首位,並說它可以調和陰陽,試問人體陰陽調和了,還會生病嗎?還會生瘡嗎?

至於刀傷、折骨、跌打、閃挫,它們有別的治療方法和手法,不能和內因導致的瘡病一樣治療,所以稱之為外科。

【闡釋】中醫外科範圍頗廣,若刀傷、骨折、跌打、閃挫,俱另有治法、手法。惟諸瘡症,則病雖在外,而多由內發,故仍須分辨陰陽,參以內科治法。清初林屋山人王洪緒著《外科證治全生集》對瘡症分辨陰陽較精,治法亦多。

白話文:

中醫外科的範圍很廣,對於刀傷、骨折、跌打、扭傷等症狀,都有不同的治療方法和手法。但是,對於各種皮膚潰瘍的疾病,雖然表現在外部,但多半是由於體內發病而引起的,因此仍然需要分辨陰陽之氣,輔以內科的治療方法。清朝初年,林屋山人王洪緒所著的《外科證治全生集》對皮膚潰瘍疾病的陰陽分辨較為精準,治療方法也較多。

鄭氏所述陰、陽症象治則,亦不外是,惟用方則主以加味桂枝湯,陽症倍芍加枝子、香附、麥芽,陰症倍桂加附子、香附、麥芽,主要在調和氣血而補元陰、元陽,不專在芩、連、銀花、山甲、大黃之類以清火,自是探本求源之論,但具體治療,仍須隨症用藥為是。

白話文:

鄭氏所論述的陰陽症狀與治療原則,其實也並非特殊,只是在用藥方面,主要以加味桂枝湯為基礎。對於陽症,則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增加芍藥、枝子、香附、麥芽;對於陰症,則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增加桂枝、附子、香附、麥芽。其主要作用在於調和氣血,補益元陰和元陽,並非單純以芩、連、銀花、山甲、大黃等藥物清熱解毒。這樣的治療理念,可謂是探究病根、尋找源頭的治本之論。然而,在實際治療過程中,仍需根據具體的症狀,對症下藥才為正道。

問曰: 目病皆原內起,何以另列一科也?

答曰: 醫門一十三科,皆內科之恆事,不獨眼科為然也。目病一切,皆從五臟、六腑發出,豈有能治內症,而不能治眼症者。然目之為病,亦千變萬化,有工於此者,取其專於此,而辨症清,用藥有據,無奈今之眼科主,有眼科之名,無眼科之實者多矣。目症有雲七十二症,有雲三百六十種,名目愈多,旨歸即晦。今為之總其大綱,括以陰、陽兩字為主,餘不足錄。陽症兩目紅腫,羞明,眵翳障霧,赤脈貫睛,目淚、痛甚,小便短,大便結,喜冷飲者是也。陰症兩目微紅,而不羞明,即紅絲縷縷,翳霧障生,而不覺痛甚,二便如常,喜飲熱湯者是也。務看先從何部發起,即在此處求之便了。部位亦不可不知,上眼皮屬胃,下眼皮屬脾,白睛屬肺,黑睛屬肝,瞳子屬腎,兩眥屬心。再審系外感時氣傳染者,照外感發散、升解、清涼法治之,亦必有發熱、頭疼、身痛可憑。審是內傷,以致清氣不升,濁陰不降而作者,看何部之病情獨現,即在此求之,或宜甘溫,或宜辛溫,或宜收納,或宜降逆,如法施之,便可盡目之事矣。

白話文:

人們問道:眼疾都是內因引起的,為何要單獨列出一科呢?

醫生回答道:醫學門派共有十三科,都是內科的常規項目,不只是眼科。眼疾一切病症,都來自五臟六腑,怎麼可能治得了內臟病,卻治不了眼疾呢?然而眼疾變化多端,專精於此的人,可以精準診斷,用藥有據。可惜如今的眼科醫生,有眼科的名稱,卻沒有眼科的真本事的人太多了。眼疾有說七十二種,有說三百六十種,名稱越多,主旨就越模糊。現在我們將其歸納成綱要,以陰陽兩字為核心,其他的不需記錄。陽症是雙眼紅腫,畏光,眼屎遮蔽視線,血絲直達眼球,眼淚不止,疼痛難忍,小便短少,大便乾結,喜歡喝冷飲。陰症是雙眼微紅,不畏光,只是紅絲細細,眼屎遮蔽視線,但感覺不到劇烈疼痛,大小便正常,喜歡喝熱湯。一定要觀察病症從哪裡開始,就在這個部位尋找病因。部位也不可不知,上眼皮屬於胃,下眼皮屬於脾,眼白屬於肺,黑眼珠屬於肝,瞳孔屬於腎,眼角屬於心。再觀察是否因外感時氣傳染,就按照外感發散、升解、清涼法治療,也一定有發熱、頭疼、身痛的症狀可以參考。觀察是否因內傷,導致清氣不升,濁陰不降而引起,觀察哪個部位的病症獨特,就在這個部位尋找病因,或用甘溫藥,或用辛溫藥,或用收納藥,或用降逆藥,按照方法治療,就能解決眼疾的所有問題。

【闡釋】關於眼疾,《靈樞·大惑論》謂:“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註於目,而為之精,……上屬於腦,後出於項中。”接著對其生理及病變,均有論述。後世托名於孫思邈所輯之《銀海精微》二卷,更敘述了赤脈轉睛等八十種眼疾,並載有手法、方藥,眼疾遂逐漸形成了專科,出現了許多專著。如明王肯堂《證治準繩》的“五輪八廓說”,即是比較精詳而著名的。

白話文:

關於眼疾,《靈樞·大惑論》中說:"五臟六腑的精氣,都匯聚到眼睛,形成眼睛的精華,……上通於大腦,後出於頸項。"接著對眼睛的生理功能和病變進行了論述。

後世有人假借孫思邈之名,編寫了《銀海精微》兩卷,記載了包括赤脈轉睛在內的八十種眼疾,並載有治療方法和藥方。因此,眼疾逐漸形成了一門專科,出現了許多專著。例如明代王肯堂的《證治準繩》中的"五輪八廓說",就是比較詳細和著名的論著。

鄭氏這裡只是總其大綱,提出陰陽、部位及外感、內傷的分辨,教人細審各部病情而用藥施治,是簡要易明的。一般眼科醫家多就虛、實分論,大凡外眼部有充血、腫脹、疼痛或眼眥、流淚等刺激癥狀者,多為實症,比較易治;無外眼部癥狀而視力逐漸低下者,多為內部疾患,屬虛症,系由體內臟器機能減弱或障礙所致。如白內障即系較為常見多發的一種內虛症,進行緩慢,治療亦難期速效。

白話文:

鄭氏在此文僅概述中醫原理,提出陰陽、部位以及外感與內傷的區別。他教導我們仔細審查各部的病情,根據診斷用藥治療。這是一個簡潔易懂的方法。

一般眼科醫生多依虛實症狀來區分病情。凡是外眼部出現充血、腫脹、疼痛或眼角分泌物、流淚等刺激性症狀的,多為實症,相對容易治療。而沒有外眼部症狀,但視力逐漸下降的,多為內部疾患,屬於虛症,是由於體內臟器功能減弱或障礙所致。例如白內障就是一種常見的多發性內虛症,進行緩慢,治療也不容易快速見效。

有一種金針撥內障法,唐代《千金》、《外台》已有記載,清初張飛疇擅長其術,並有專著。現代對成熟期的白內障進行割治,更是一種進步。至於一般眼疾的診治,過去文獻仍有很大的參考價值,中醫眼科學現在仍為中醫內科一重要部門。亦可按六經辨證,成都中醫學院眼科專家陳達夫著有《中醫眼科六經法要》,可以參閱。

白話文:

古代有種金針撥內障的方法,唐朝的《千金方》、《外臺祕要》中就有記載。清朝初期的張飛疇擅長這項技術,還寫了專門著作。現在,對成熟期的白內障進行手術治療,是一種更進步的方法。

至於一般眼疾的診治,過去的中醫文獻仍然有很大的參考價值。中醫眼科學現在仍然是中醫內科的重要一門。也可以根據六經辨證的方法進行診治,成都中醫學院眼科專家陳達夫寫的《中醫眼科六經法要》可以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