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欽安

《醫理真傳》~ (2)

回本書目錄

(2)

1. 客疑篇

客有疑而問曰:先生論陽虛數十條,皆曰此本先天一陽所發為病也。夫人以心為主,心,火也、陽也。既曰陽虛,何不著重在上之君火,而專在以下之真火乎?餘曰:大哉斯問也,子不知人身立命,其有本末乎?本者何?就是這水中天,一句了了,奈世罕有窺其蘊者,不得不為之剖晰。

白話文:

有人提出疑問:「先生您提出陽虛的數十個條款,都說這是由先天一陽引起疾病。人的主體是心,心屬於火,也屬於陽。既然說是陽虛,為何不著重在上方的君火,而只談論下方的真火呢?」

我回答道:「這個問題問得好。你不知道人體的生命有一個本末之分嗎?本是什麼?就是『水中天』這個詞,僅僅一句話就概括了,可惜世人鮮少有人能理解其中的奧妙,不得已才需為你詳細解釋。

嘗謂水火相依而行(水即血也,陰也;火即氣也,陽也),雖是兩物,卻是一團,有分之不可分,合之不勝合者也。即以一杯沸水為喻(沸,熱氣也,即水中無形之真火),氣何常離乎水,水何常離乎氣?水離乎氣,便是純陰;人離乎氣,即是死鬼。二物合而為一,無一臟不行,無一腑不到,附和相依,周流不已。

白話文:

我曾經說過,水和火相依而行**(水指血,屬陰;火指氣,屬陽),雖然它們是兩個不同的東西,但卻是一體的。它們分不開,合不完。就好像一杯沸水一樣(沸騰是熱氣,也就是水中無形的真火)**,熱氣怎麼可能離開水,水怎麼可能離開熱氣?水離開熱氣,就變成純陰;人離開熱氣,就是死人。這兩個東西合而為一,遍及全身的臟腑,它們互相依附,不斷循環。

氣無形而寓於血之中,氣法乎上,故從陽;血有形而藏於氣之內,血法乎下,故從陰。此陰、陽、上、下之分所由來也。其實何可分也?二氣原是均平。二氣均平,自然百病不生,人不能使之和平,故有盛衰之別,水盛則火衰,火旺則水弱,此陰症、陽症所由來也。二氣大象若分,其實未分,不過彼重此輕,此重彼輕耳。

白話文:

氣體無形,寄居在血液之中。氣性上升,所以屬於陽;血液有形,包裹在氣體之內。血性下沉,所以屬於陰。這便是陰、陽、上、下區分的由來。但實際上它們並不能分開,這兩種氣體本來是平衡的。兩種氣體平衡,自然不會產生疾病。人體無法讓它們始終保持平衡,所以會有強盛與衰弱的區別。水勢強盛,火勢就會衰弱;火勢旺盛,水勢就會減弱。這就是陰症、陽症的由來。這兩種氣體的整體而言像是分開了,但實際上並沒有分開,只是這邊重一點,那邊輕一點而已。

千古以來,惟仲景一人,識透一元至理,二氣盈虛消息,故病見三陰經者,即投以辛熱,是知其陽不足,而陰有餘也,故著重在回陽;病見三陽經者,即投以清涼,是知其陰不足,而陽有徐也,故著重在存陰。

白話文:

自古以來,只有張仲景一人洞悉「一元至理」(宇宙萬物的根本法則),理解「二氣」(陰陽之氣)的盈虧變化。因此,當疾病出現在三陰經(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時,他就會用辛熱的藥物治療,因為他知道患者的陽氣不足,陰氣過盛。所以,重點在於溫補陽氣。

當疾病出現在三陽經(手太陰肺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厥陰心包經)時,他就會用清涼的藥物治療,因為他知道患者的陽氣過盛,陰氣不足。所以,重點在於滋養陰氣。

要知先有真火而後有君火,真火為體(體,本也,如竈心中之火種子也),君火為用(用,末也,即護鍋底之火,以腐熟水谷者也),真火存則君火亦存,真火滅則君火亦滅。

白話文:

要知道,先有真火,然後纔有君火。真火是本體(就像爐中火種),君火是作用(就像保護鍋底的火,用來將水和穀物煮熟)。真火存在,君火才會存在;真火熄滅,君火也會熄滅。

觀仲景於三陰陰極之症,專以四逆湯之附子,輓先天欲絕之真火,又以乾薑之辛熱助之,即能回生起死,何不曰補木以生火,用藥以補心乎?於三陽陽極之症,專以大承氣湯之大黃,以救先天欲亡之真陰,又以芒硝之寒咸助之,即能起死回生,何不曰補金以生水,用藥以滋陰乎?仲景立法,只在這先天之元陰、元陽上探取盛衰,不專在後天之五行生剋上追求,附子、大黃,誠陰陽二症之大柱腳也。世風日下,稍解一二方,得一二法者,即好醫生也。

白話文:

觀察仲景對於三陰陰證,特別用四逆湯的附子,挽救先天接近熄滅的真火,並用乾薑的辛熱性質來輔助,就能夠救人於危難之中,何不說是補足木的能量來生火,用藥來滋養心呢?對於三陽陽證,特別用大承氣湯的大黃,來挽救先天接近耗盡的真陰,並用芒硝的寒涼鹹味性質來輔助,就能夠起死回生,何不說是補足金的能量來生水,用藥來滋陰呢?仲景的用藥原則,只在於探討先天的元陰、元陽的盛衰,不專注於後天的五行生剋關係,附子和大黃,真是陰陽兩證的兩根大支柱。現在世風日下,稍稍瞭解一兩個方劑,得到一兩個法則的人,就自認為是好醫生。

究竟仲景心法,一毫不識,開口即在這五行生剋上論盛衰,是知其末而未知其本也。餘為活人計,不得不直切言之。餘再不言,仲景之道,不几几欲滅乎?餘更有解焉。人身原憑二氣充塞上下四旁:真陽或不足於上,真陰之氣即盛於上而成病,用藥即當扶上之陽以協於和平;真陽或不足於中,真陰之氣即盛於中而成病,用藥即當扶中之陽以協於和平;真陽或不足於下,真陰之氣即盛於下而成病,用藥即當扶下之陽以協於和平。此三陽不足,為病之主腦也。

白話文:

張仲景的醫術精髓,有些人一無所知,卻開口便大談五行生剋之說,來推論疾病的盛衰。這只知皮毛而不知其根本。我為了活人救命,不得不直言不諱。如果我不說,張仲景的醫道豈不是瀕臨滅絕?我還要再補充說明。人體依靠兩氣(陰氣和陽氣)充斥上下四方:如果真陽氣不足於上,真陰氣就會盛於上而致病;用藥就應扶助上部的陽氣,使陰陽平衡;如果真陽氣不足於中,真陰氣就會盛於中而致病;用藥就應扶助中部的陽氣,使陰陽平衡;如果真陽氣不足於下,真陰氣就會盛於下而致病;用藥就應扶助下部的陽氣,使陰陽平衡。以上這三種陽氣不足,是疾病的根本原因。

陰氣或不足於上,陽氣即盛於上而成病,用藥即當扶上之陰,而使之和平;陰氣或不足於中,陽氣即盛於中而成病,用藥即當扶中之陰,而使之和平;陰氣或不足於下,陽氣即盛於下而成病,用藥即當扶下之陰,而使之和平,此三陰不足,為病之主腦也。二氣之不足,無論在於何部,外之風、寒、暑、濕、燥、火六氣,皆得乘其虛而入之以為病。凡外感之邪,必先犯皮膚。

白話文:

當人體的陰氣不足於上半身時,陽氣就會旺盛於上半身而致病。治療的方法應該扶助上半身的陰氣,使其平和。

當人體的陰氣不足於中半身時,陽氣就會旺盛於中半身而致病。治療的方法應該扶助中半身的陰氣,使其平和。

當人體的陰氣不足於下半身時,陽氣就會旺盛於下半身而致病。治療的方法應該扶助下半身的陰氣,使其平和。

這三種陰氣不足的情況是疾病的主要原因。無論陰氣在哪裡不足,外界的風、寒、暑、濕、燥、火六種邪氣都能趁虛而入,引起疾病。凡是外感邪氣,必定先侵犯皮膚。

皮膚為外第一層,屬太陽(太陽為一身之綱領,主皮膚、統營衛故也)。次肌肉(肌肉屬胃),次血脈(血脈屬心),次筋(筋屬肝),次骨(骨屬腎)。乃人身之五臟,又分出五氣。五行皆本二氣所生,二氣貫通上中下,故三焦又為一經,而成六步也。

白話文:

皮膚是身體最外層的組織,屬於太陽經絡系統。太陽經絡是人體的總樞紐,主宰皮膚和體內的營氣和衛氣。

在皮膚之下是肌肉組織,屬胃經絡系統。

肌肉組織之下是血管系統,屬心經絡系統。

再往下是肌腱,屬肝經絡系統。

最深層的是骨骼,屬腎經絡系統。

人體的五臟六腑,又可以分出五種氣。這五種氣都是由兩種基本氣息所產生的。這兩種基本氣息貫通人體的上、中、下三焦部位,因此三焦經絡系統又是一個單獨的經絡系統,形成六大經絡系統。

外邪由淺而始深,內傷則不然。七情之擾,重在何處,即傷在何處,隨其所傷而調之便了,此論外感、內傷之把握也。學者苟能體會得此篇在手,庶可工於活人,而亦可與言醫也。

白話文:

外邪由淺入深,內傷則不然。七情的擾亂,重點在哪裏,就會傷在哪裏,根據所傷進行調治就可以了,這是把握外感和內傷的關鍵。學者如果能夠體會這一點,便可以在治療上更爲得心應手,也能真正談論醫道了。

【闡釋】答客疑旨在說明各種陽虛病癥,皆由真陽發而為病。鄭氏在卷一君相二火解已言君火居上為用,是凡火;相火居下為體,是真火。此真火是二陰中的一陽,為人身立命的根本,必須有真火而後有君火。由於人身陰陽、水火、氣血,本相依而行,周流不已,兩物原是一團,二氣本是一氣。

白話文:

這段話是解釋各種陽氣虛弱的疾病症狀,都是因為人體的真陽不足所造成的。作者鄭氏在第一卷中就已經說明,君火在人體上部,負責作用,是陽氣的表現;相火在人體下部,負責根本,是真正的陽氣。這個真正的陽氣是陰中的一點陽,是人體生命存在的基礎,必須有真正的陽氣,纔能有君火。人體的陰陽、水火、氣血,本來是相互依存、循環流動的,兩者原本就是一體,兩種氣也是一種氣。

二氣均平,百病不生,一有偏盛,即發而為病。故仲景立法,陰病治陽,陽病治陰,只在這先天元陰元陽上探取盛衰,不專在後天五行生剋上追求。於三陰陰極之症,專以四逆湯之附子輓先天欲絕之真火,又以乾薑之辛熱助之,即能起死回生;於三陽陽極之症,專以大承氣湯之大黃,以救先天欲亡之真陰,又以芒硝之寒咸助之,即能起死回生,可知附子、大黃,誠陰陽二症之大柱腳。這段議論,可謂別開生面,發前人所未發。

白話文:

當人體中陰陽兩氣平衡時,不會生病。一旦某一方過盛,就會出現疾病。因此,仲景制定治療原則時,對於陰證治療陽氣,陽證治療陰氣,只探討先天元陰和元陽的盛衰,而不專注於後天五行生剋。

對於三陰陰證極端的情況,主要使用四逆湯中的附子來挽救先天已近熄滅的真火,再輔以乾薑的辛熱來幫助,就能起死回生;對於三陽陽證極端的情況,主要使用大承氣湯中的大黃來搶救先天將要消亡的真陰,再輔以芒硝的寒涼來幫助,同樣也能起死回生。可見附子和 大黃真正是陰陽兩證的關鍵支柱。這番論述可謂獨闢蹊徑,發前人所未發。

張景岳曾以人參、熟地、附子、大黃為藥中之四維,推人參、熟地為良相,附子、大黃為良將,是頗有見地的,但其用藥,則多重相而輕將。鄭氏善於將將,常用附子、大黃,令人起死回生,與張氏可謂各有千秋。末段論外感、內傷與陰、陽二氣之關係,必須察明二氣盛衰,各在何經、何焦、何處發而為病,而分別用藥,亦極精要可法。

白話文:

張景嶽曾經把人參、熟地、附子、大黃視為藥中的「四維」,稱讚人參、熟地是好的輔佐,附子、大黃是好的將領,這個觀點很有見地。不過,他在用藥時,常常重視輔佐而輕視將領。鄭氏擅長使用將領,經常應用附子、大黃,救人於垂危之中,與張景嶽各有千秋。最後一段論述外感、內傷與陰、陽二氣的關係,強調必須掌握二氣的盛衰,瞭解病症在哪些經絡、焦點、部位發生,再根據情況用藥,是非常精要且值得效法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