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理真傳》~ (13)
(13)
1. 辨認一切陽虛證法
凡陽虛之人,陰氣自然必盛(陰氣二字,指水旺,水即血也。血盛則氣衰,此陽虛之所由來也)。外雖現一切火症(此火名虛火,與實火有別。實火本客氣入陽經,抑鬱所致。虛火即陰氣上僭,陰指水,氣即水中先天之陽,故曰虛火。水氣以下流為順,上行為逆,實由君火太弱,不能鎮納,以致上僭而為病),近似實火,俱當以此法辨之,萬無一失。
陽虛病,其人必面色唇口青白無神,目瞑倦卧,聲低息短,少氣懶言,身重畏寒,口吐清水,飲食無味,舌青滑,或黑潤青白色,淡黃潤滑色,滿口津液,不思水飲,即飲亦喜熱湯,二便自利,脈浮空,細微無力,自汗肢冷,爪甲青,腹痛囊縮,種種病形,皆是陽虛的真面目,用藥即當扶陽抑陰(扶陽二字,包括上中下,如桂枝、參、芪,扶上之陽;薑、蔻、西砂,扶中之陽;天雄、附子、硫黃,扶下之陽)。然又有近似實火處,又當指陳。
陽虛症,有面赤如硃而似實火者**(元陽外越也,定有以上病情可憑),有脈極大勁如石者(元陽暴脫也,定有以上病情可憑),有身大熱者(此條有三:一者元陽外越,身必不痛不渴,無外感可憑;一者產婦血驟虛,陽無所附;一者吐血傷陰,元氣無依,吐則氣機發外,元氣亦因而發外也),有滿口齒縫流血者(陽氣虛不能統血,血盛故外越也),有氣喘促、咳嗽痰涌者(肺為清虛之臟,著不得一毫陰氣,今心肺之陽不足,故不能制僭上之陰氣也。
陰氣指腎水腎火,此條言內傷),有大、小便不利者(陽不足以化陰也,定有以上病情可憑)**。此處略具一二,再玩陽虛門問答便知。
【闡釋】鄭氏在本書序首即說:“醫學一途,不難於用藥,而難於識症,亦不難於識症,而難於識陰陽。”又說:“陳修園醫書一十三種,酌古準今,論深註淺,頗得仲景之微,亦且明透。其中分陰分陽之實據,用藥活潑之機關,間有略而未詳者。”因此他才寫作這《醫理真傳》、《醫法圓通》兩部著作。
於“陽虛陰虛病情實據,用方用法活潑圓通之妙,詳言數十條,以明仲景立法垂方之苦心,亦足以補修園先生之未逮。”所以他辨認一切陰虛陽虛症法,是積累前人成果,更參以自己臨床數十年之經驗所形成,頗為全面切當,而便於應用。本段所舉陽虛病情,筆者多年臨床考驗,確信其真。
凡有這類病情的幾種,即用扶陽抑陰之藥加減配伍施治,都能應手取效。凡沒有這些病情可憑的火症,都是實火。但又有近似實火的陽虛症,如鄭氏所舉的面赤如硃等幾種,外雖現一切火象,卻不可誤認為實火,必須細心辨認。只要有所舉陽虛病情可憑,仍當用扶陽抑陰之藥施治。
白話文:
凡是陽氣虛弱的人,體內陰氣自然會旺盛(這裡的陰氣指的是體內水液過多,水液就是血液。血液過多會導致氣虛,這就是陽虛的由來)。外在雖然會出現一些像火熱的症狀(這種火是虛火,和實火不同。實火是外來的邪氣進入陽經,被壓抑而造成的。虛火是體內陰氣上擾,陰指水液,氣指水中的先天陽氣,所以說是虛火。水液本該向下流動,向上流動是不正常的,這是因為身體的陽氣太弱,無法鎮壓和控制,導致陰氣上擾而生病),看起來像實火,都應該用這種方法來辨別,絕對不會出錯。
陽虛的人,臉色和嘴唇會呈現青白色,沒有精神,眼睛常常閉著想睡覺,說話聲音很小,呼吸短促,氣虛不想說話,身體覺得沉重怕冷,會吐出清澈的口水,吃東西沒有味道,舌頭會呈現青滑、或黑潤青白色、或淡黃潤滑色,口中充滿津液,不想喝水,即使要喝也喜歡喝熱水,大小便通常是順暢的,脈象會呈現浮、空、細微無力,容易自汗、四肢冰冷,指甲青紫,腹痛,陰囊收縮,這些都是陽虛的真實表現。用藥時應該扶助陽氣,抑制陰氣(扶助陽氣包括上、中、下三個方面,比如桂枝、人參、黃耆,是扶助上焦的陽氣;生薑、豆蔻、縮砂仁,是扶助中焦的陽氣;附子、硫磺,是扶助下焦的陽氣)。但有些情況會看起來像實火,需要特別說明。
陽虛症,有些人會出現面色赤紅像硃砂一樣,看起來像實火的症狀(這是元陽外越的表現,一定會有上面提到的其他陽虛症狀可以判斷);有些人脈搏跳動非常強大有力像石頭一樣(這是元陽暴脫的表現,一定會有上面提到的其他陽虛症狀可以判斷);有些人會全身發熱(這種情況有三種可能:一是元陽外越,身體一定不會感到疼痛和口渴,也沒有外感症狀;二是產婦因為失血過多,導致陽氣無所依附;三是吐血傷陰,元氣失去依附,因為吐血會使氣機外洩,元氣也跟著外洩);有些人會滿口牙縫流血(這是因為陽氣虛弱無法統攝血液,導致血液外溢);有些人會出現氣喘、咳嗽、痰多(肺是清虛的臟器,不能有一點陰氣,現在因為心肺陽氣不足,無法抑制上逆的陰氣。這裡的陰氣指的是腎水腎火,這是內傷導致的)。有些人會出現大小便不順暢(這是因為陽氣不足,無法將陰液轉化,一定會有上面提到的其他陽虛症狀可以判斷)。這裡只簡單列舉一二,詳細情況可以參考陽虛相關的問答內容。
【闡釋】鄭氏在本書序言中就說:“醫學這條路,難的不是用藥,而是辨識病症,辨識病症難的也不是辨識病症本身,而是辨識陰陽。”他又說:“陳修園的醫書十三種,參考古籍,結合現代情況,論述深入,註解淺顯,頗有仲景的精髓,而且清楚明白。其中對於陰陽的實質依據,用藥的靈活機制,有的地方雖然簡略,但沒有詳細說明。”因此他才寫作《醫理真傳》、《醫法圓通》這兩部著作。
他針對“陽虛陰虛的病情依據,以及用藥的靈活巧妙之處,詳細闡述數十條,用以說明仲景立法和運用藥方的苦心,也足以彌補陳修園先生的不足之處。”所以他辨認一切陰虛陽虛症狀的方法,是累積前人的經驗,再加上自己數十年臨床經驗所得,非常全面準確,而且方便應用。本段所列舉的陽虛病情,筆者多年臨床驗證,確實可信。
凡是有這些病情的,就可以使用扶助陽氣、抑制陰氣的藥物,根據情況加減配伍來治療,都能夠立刻見效。凡是沒有這些病情依據的火熱症狀,都是實火。但有些情況看起來像實火,卻是陽虛,例如鄭氏所說的面色赤紅如硃砂等幾種情況,外在雖然有火熱的現象,卻不可以誤認為是實火,必須仔細辨認。只要有上面列舉的陽虛症狀可以判斷,仍然應該使用扶助陽氣、抑制陰氣的藥物來治療。
鄭氏說:附子、天雄、硫磺是扶助下焦陽氣的藥物,這是有道理的。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烏頭、附子、天雄都是補下焦命門陽虛的藥,因為它們是同類但不同名的藥材,都具有辛熱的氣味和毒性,必須炮製成熟後才能使用,確實是治療下焦陽虛的重要藥物。硫磺也是大熱純陽的藥物,能夠補命門真火的不足,龍繪堂的《蠢子醫》說:“硫磺本來是火的精華,一切濕熱的病症它都能夠清除。”
但因為它的味道酸澀而且有毒,一般很少用內服,只有張錫純善於使用它,他在著作《醫學衷中參西錄》中說:“十多年來,我用生硫磺治好了無數的沉寒痼冷之病。硫磺本身沒有毒性,它的毒性就是它的熱性,只要少量服用不會感覺到熱,對人就沒有任何損害,所以不用炮製成熟就可以服用,甚至可以長期服用。而且自古以來論述硫磺的人,都認為它的功效勝過桂枝、附子,只有直接使用生硫磺是我的獨創見解,這也是我經過自己慢慢嘗試驗證,確定它的功效非常神奇而且穩妥,才敢用它來治病。現在我們這裡每天服用生硫磺的有數百人,他們都食慾增加,身體強壯,都是我引導的。”
筆者也經常使用硫磺為人治病,凡是命門火衰,沉寒痼冷的症狀,使用硫磺都有特效,只是我不用生硫磺,必須經過炮製成熟後才用於湯藥或丸藥。炮製方法是用蘿蔔挖空,把硫磺放進去,然後合攏,放入鍋中煮兩個小時,去除它的臭味;也可以用豆腐一起煮兩個小時。患者劉某,食不下嚥,喝水都吐,經檢查是賁門癌,必須手術切除。
我診斷他是哽噎病,陽虛症狀明顯,命門火衰,就用附子理中湯加味,放入硫磺20到30克,服藥三個月就痊癒了,現在已經五年沒有復發,足以證明硫磺的功效,應該推廣使用。
至於鄭氏說的滿口牙縫流血,是因為陽氣虛弱無法統攝血液,血液過多而外溢,這也是正確的見解。我經常根據“牙齒屬於腎”的說法,用四逆湯加上桂枝來治療這類症狀,並且取得顯著的效果。
對於氣喘、咳嗽、痰多,鄭氏認為是心肺陽氣不足,所以無法抑制上逆的腎水腎火,確實是經驗之談。我治療這類病症,只要吐出的是白色泡沫痰或帶鹹味的涎痰,而且氣喘、怕冷,就使用附子理中湯加上砂仁,都非常有效。
至於大便不順暢,像羊糞一樣,一般都認為是火氣太大,鄭氏指出是因為陽氣無法轉化陰液,也就是陰液停滯。我遵循他的觀點,用附子理中湯合半硫丸,加上肉蓯蓉、麻仁、杏仁來治療,也取得很好的效果。硫磺藥性大熱,能夠補命門真火,推動陽氣以疏通大腸,又加上半夏來降濁。所以半硫丸一直以來都是治療陰液停滯的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