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理真傳》~ (4)
(4)
1. 五行總括圖
卦東卦
卦西卦
南卦
北卦
卦中卦
手少陽三焦(決瀆之官,水道出焉)
經(自亥時起無名指關沖穴,至眉毛絲竹空穴止)
手厥陰包絡(臣使之官,喜樂出焉)
經(自戌時起乳後天池穴,至手中指中沖穴止)
二經分配共成十二經,包絡一名膻中(細考即護心油)
白話文:
卦東卦、卦西卦、南卦、北卦、卦中卦:
手少陽三焦經(決瀆之官,水道出焉)
- 經絡走行: 從亥時(晚上九點到十一點)開始,由無名指關沖穴起,沿手臂向上至眉毛絲竹空穴止。
- 功能: 三焦經主管身體的水液代謝,猶如決水之官,將體內的水分輸送到各處。
手厥陰包絡經(臣使之官,喜樂出焉)
- 經絡走行: 從戌時(晚上七點到九點)開始,由乳後天池穴起,沿手臂向上至中指中沖穴止。
- 功能: 包絡經主管人體的氣血運行和精神活動,猶如臣使之官,將喜樂之情傳達全身。
二經分配共成十二經,包絡一名膻中(細考即護心油)
- 這兩條經絡分別屬於手少陽和手厥陰經,共同構成了十二經脈的一部分。
- 包絡經又稱膻中,位於胸部中央,細究之下,就是保護心臟的油脂層。
【闡釋】五行說最早記載於《尚書·洪範》,以水、火、木、金、土為萬物構成的五種基本元素。據近人考證,其書雖托始於夏禹,而寫成不晚於西周,是一種很古的朴素唯物哲學。自戰國至秦漢,《易經》的陰陽說與《尚書·洪範》的五行說結合而有進一步的發展。著名的陰陽家鄒衍一派,註重幻想奇談,成為近於迷信方術的唯心學說。
白話文:
說明:
五行說最早記載在《尚書·洪範》中,認為萬物是由水、火、木、金、土這五種基本元素構成的。根據近代學者的考證,這本書雖然假託夏禹所寫,但實際成書時間不晚於西周,是一種古老而樸素的唯物哲學思想。
從戰國到秦漢時期,《易經》的陰陽說和《尚書·洪範》的五行說相結合,進一步發展。其中,著名的陰陽家鄒衍一派過於強調幻想和奇談,成為接近迷信和方術的唯心主義學說。
只有醫家的經典《內經》,繼承了唯物的優良傳統,對陰陽五行學說作了比較深切系統的論述,並用以指導醫療實踐,對祖國醫學的發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五行應用於醫學,最重要的五行按木、火、土、金、水的次序配五臟(肝、心〈心包絡〉、脾、肺、腎),五腑(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三焦〉),五方(東、南、中、西、北)、五時(春、夏、長夏、秋、冬)、五氣(風、火、濕、燥、寒)、五味(酸、苦、甘、辛、咸)、五音(角、商、徵、羽、宮)、五聲(呼、笑、歌、哭、呻)、五色(蒼、紅、黃、白、黑)、五志(怒、喜、思、憂、恐)、五脈(弦、洪、緩、毛、石)、五竅(目、舌、口、鼻、耳)、其華在(爪、面、唇、毛、發),其充在(筋、脈、肉、皮、骨,亦稱五體),其所藏為(魂、神、意、魄、志),所化為(淚、汗、涎、涕、唾),其鬱則應(達、發、奪、泄、折),其母為(水、木、火、土、金),其子為(火、土、金、水、木),其妻為(土、金、水、木、火),其賊為(金、水、木、火、土),(生我者為母,我生者為子,我克者為妻,克我者為賊)。
白話文:
只有記載中醫理論的經典著作《內經》延續了唯物的優秀傳統,對陰陽五行學說進行了比較深入系統的闡述,並用於指導醫學實踐,為我國醫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五行應用於醫學,最重要的一組五行按照木、火、土、金、水的順序分別對應五臟(肝、心〈心包絡〉、脾、肺、腎),五腑(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三焦〉),五方(東、南、中、西、北)、五時(春、夏、長夏、秋、冬),五氣(風、火、濕、燥、寒),五味(酸、苦、甘、辛、鹹),五音(角、商、徵、羽、宮),五聲(呼、笑、歌、哭、呻),五色(蒼、紅、黃、白、黑),五志(怒、喜、思、憂、恐),五脈(弦、洪、緩、毛、石),五竅(目、舌、口、鼻、耳),其華在(爪、面、脣、毛、發),其充在(筋、脈、肉、皮、骨,也稱五體),其所藏為(魂、神、意、魄、志),所化為(淚、汗、涎、涕、唾),其鬱則應(達、發、奪、泄、折),其母為(水、木、火、土、金),其子為(火、土、金、水、木),其妻為(土、金、水、木、火),其賊為(金、水、木、火、土)(生我者為母,我生者為子,我克者為妻,克我者為賊)。
配八卦則為(震巽、離、坤艮、乾兌、坎)、配十乾則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配十二支則為(寅卯、巳午、辰戌醜未(“辰戌醜未”:原書為“辰戌、醜未”,因此四地支同屬土,故改)、申酉、亥子),配十二經則為(足厥陰肝、足少陽膽,手少陰心、手厥陰包絡、手太陽小腸,足太陰脾、足陽明胃,手太陰肺、手陽明大腸,足少陰腎、足太陽膀胱、手少陽三焦),配十二官則為(將軍之官出謀慮,中正之官出決斷,君主之官出神明,臣使之官出喜樂,倉廩之官出五味,相傅之官出制節,受盛之官出化物,諫議之官出知周,傳導之官出變化,作強之官出伎巧,州都之官藏津液,決瀆之官出水道)。
白話文:
對應八卦,則有震巽、離、坤艮、乾兌、坎,對應十天干則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對應十二地支則有寅卯、巳午、辰戌醜未(「辰戌醜未」:原書為「辰戌、醜未」,但四個地支都屬土,故在此合併改寫)、申酉、亥子。對應十二經絡則有足厥陰肝、足少陽膽,手少陰心、手厥陰包絡、手太陽小腸,足太陰脾、足陽明胃,手太陰肺、手陽明大腸,足少陰腎、足太陽膀胱、手少陽三焦。對應十二官則有將軍官負責獻計謀略,中正官負責做出決斷,君主官負責發揮神明,臣使官負責表達喜樂,倉廩官負責提供五味,相傅官負責制定規範,受盛官負責滋養萬物,諫議官負責瞭解周全,傳導官負責變化演變,作強官負責發揮技能,州都官負責儲存津液,決瀆官負責引導水流。
這些說法主要出自《內經》中《靈蘭秘典論》、《金匱真言論》、《五臟生成篇》、《六節臟象論》、《陰陽應象大論》及《五運行大論》等篇,雖不一定都正確,但對於辨證論治頗有指導作用,向為醫家所重視,亦為業醫者應備之常識。鄭氏根據經義,提要鉤玄,匯為總括圖,頗便於初學者運用。
如欲深究,則有《內經》原文及各家註釋可參。
白話文:
這些醫學理論主要來自《黃帝內經》中的《靈蘭祕典論》、《金匱真言論》、《五臟生成篇》、《六節臟象論》、《陰陽應象大論》及《五運行大論》等篇。雖然這些理論不一定都正確,但是對於診斷和治療疾病有很重要的指導作用,歷來被醫家所重視,也是醫學從業者應當具備的基本知識。鄭氏根據經書的意義,提取要點,歸納為一個總括圖,非常適合初學者使用。
醫家的五行說,最重生克勝複製化之理。以相生而言,則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以相剋而言,則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此分別見於《內經·〈天元紀大論〉及〈寶命全形論〉》,歷代醫家多有論述,張景岳《類經·五行統論》謂有勝必有敗,有敗必有復,母敗子必救。造化之機,有生必有制,無生則發育無由,無制則亢而為害。
白話文:
在中醫學中,五行說非常重要,強調相生相剋的道理。
相生方面:水能生木,木能生火,火能生土,土能生金,金能生水。 相剋方面: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木剋土,土剋水。
這些內容記載於《黃帝內經》的《天元紀大論》和《寶命全形論》中,歷代中醫學家都有相關論述。張景嶽在《類經》的《五行統論》中指出:有勝利就有失敗,有失敗就有恢復,母親失敗了孩子一定會救。造化運行的規律是:有生長就有抑制,沒有生長就無法發育;沒有抑制就會過度而產生危害。
而且生中有克,克中有用,五行之內,復具五行,五五二十五,有互藏之妙。說較詳備,欲探討五行者,可以參考。至五行說在辨證論治方面的運用,並述於後“五行相傳為病”節。
白話文:
生中含有相剋,相剋中又含有相生,五行之中,又包含五行,五乘五得二十五,其中有相互隱藏的奧妙。文章講解得很詳細,想要了解五行的人可以參考這篇文章。至於五行理論在辨證論治中的應用,將在後面的「五行相傳為病」一節中進行論述。
2. 三焦部位〔說〕
上焦統心肺之氣,至膈膜;中焦統脾胃之氣,自膈膜下起而至臍中;下焦統肝腎之氣,自臍中起而至足。上焦天也(即上元),中焦地也(即中元),下焦水也(即下元)。天氣下降於地,由地而入水;水氣上升於地,由地而至於天。故曰:地也者,調和陰陽之樞機也。
白話文:
上焦主管心肺之氣,到膈肌。中焦主管脾胃之氣,從膈肌以下開始到肚臍。下焦主管肝腎之氣,從肚臍開始到腳。上焦歸屬天氣,中焦歸屬地氣,下焦歸屬水氣。天氣降到地氣,地氣再進入水氣;水氣升到地氣,地氣再回到天氣。所以說:地氣是調和陰陽的樞紐。
三焦之氣,分而為三,合而為一,乃人身最關要之府,一氣不舒,則三氣不暢,此氣機自然之理。學者即在這三焦氣上探取化機,藥品性味探取化機,便得調和陰陽之道也。
白話文:
三焦的氣,分為三部分,合起來又為一體,是人體最重要的部位。三氣中的任何一氣不順暢,則三氣都不會通暢,這是氣機的自然規律。學醫者應從這三焦之氣入手尋找調整體質的方法,通過藥物的藥性來調整三氣,這樣就能達到調和陰陽之道的目的。
【闡釋】三焦自《內經》、《難經》已有不同說法,後世聚訟紛雲,莫衷一是。總其要點,則三焦是六腑之一,有中清之腑,中瀆之腑、孤腑及外腑諸名,其作用是行水化氣。但自《難經》、《千金方》以至明代孫一奎《醫旨緒餘》,俱謂三焦有名而無形。
白話文:
有關三焦的看法,從《內經》和《難經》開始就出現分歧,後世爭論不休,難有定論。
總括來說,三焦是六腑之一,有「中清之腑」、「中瀆之腑」、「孤腑」和「外腑」等別名,其功能是運行水分並化生氣血。
不過,《難經》、《千金方》以及明朝孫一奎的《醫旨緒餘》等著作都認為三焦有其名稱,但實際上沒有具體的形體。
明代虞搏,張景岳則謂三焦指腔子,是包羅五臟六腑之外的大腔子.清代羅美《內經博義》則謂三焦只指陽明胃之匡廓,唐宗海《醫經精義》則謂三焦是人身之油膜,而王清任《醫林改錯》則根本否定三焦,認為本無其事物。至於以三焦分為三段,則自《內經》、《難經》首出三焦之名,即已顯示出來。
白話文:
明朝的虞搏和張景嶽認為三焦是指腔子,是包圍五臟六腑以外的大腔子。清朝的羅美在《內經博義》中認為三焦只指陽明胃的範圍,而唐宗海在《醫經精義》中認為三焦是人體的油膜。王清任在《醫林改錯》中則根本否定三焦的存在,認為根本沒有這東西。至於將三焦分為三段的說法,則從《內經》、《難經》首次提出三焦這個名詞時就已經有了。
後世楊玄操、李東垣、王海藏以至清代葉、薛、吳、王諸溫病學家,均不僅以三焦分部位,而且用以辨病癥。鄭氏本華陀《中藏經》“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氣也,是曰中清之府,總領五臟六腑,營衛經絡,內外左右上下之氣也。”而加以引伸,以天、地、水分釋上、中、下三元之氣。
白話文:
後來的楊玄操、李東垣、王海藏,以及清朝的葉天士、薛生白、吳鞠通、王清任等溫病學家,不僅用三焦劃分身體部位,還用來辨別疾病證狀。鄭氏根據華陀的《中藏經》指出:「三焦是人體三元之氣,是中清之府,總領五臟六腑、營衛經絡,掌管著身體內外、左右、上下之氣。」並加以延伸,用天、地、水來解釋上、中、下三元之氣。
謂升則由水而地而天,降則由天而地而水,行水化氣,分三合一,故地居中為調和陰陽之樞機,而三焦為人身最關要之腑。就在這三焦之氣及藥品性味上探取化機,即可得調和陰陽治療疾病的道理。這樣論三焦,亦可自成一說。
白話文:
當陽氣升起時,自水升至地再升至天;當陰氣下降時,自天降至地再降至水。水分運化為氣,而後將三者合一,因此地居於中央,扮演調和陰陽的關鍵樞紐,而三焦則是人體中最重要的腑。透過探索三焦之氣及藥物特性上的運行機制,就能夠找出調和陰陽來治療疾病的道理。從這個角度探討三焦,也可以自成一套完整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