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形色外診簡摩》~ 卷下 (29)

回本書目錄

卷下 (29)

1. 傷寒舌苔辨證篇二

藍苔色舌者,肝臟純色也。(含糊。)傷寒日久,屢經汗下,失於調理,致胃氣傷極,心火無氣,脾土無依,則肺金不生;肝木無制,侮於脾土,故苔色如靛;或兼身生藍斑,乃心脾肺三臟氣絕於內也,必死。如微藍色,而不甚深,或略見藍紋者,為木受金傷,臟氣未絕,脈不沉澀,而微弦者,可治。(此語極有道理,惜欠發明。

沉澀者,正氣不至,脈形斷續不勻也。微弦者,氣能至而血阻之,故脈形繃急也。)小柴胡加肉桂、炮姜主之。(按:常見癇厥,及胃氣久痛者,舌體全藍,此亦瘀血在胃,肝氣不舒也。故青黑藍絳,皆謂之濁,皆涉血分,須辨寒、熱,燥、濕及痰血、宿食、燥屎、症塊而治之,總以鬆動血分為主。)舌之證類雖繁,不外八種苔色,撮其大要,亦辨證之一助也。

(張石頑《傷寒緒論》。)

白話文:

舌頭呈現藍色,是肝臟氣血瘀滯的表現。傷寒病程長,多次發汗、瀉下,又沒有好好調理,導致胃氣嚴重受損,心火不足,脾土失養,於是肺金不能生成;肝木不受約束,侵犯脾土,所以舌苔呈現靛藍色;如果同時身上出現藍色斑點,那就表示心、脾、肺三臟的氣血已經衰竭,必死無疑。如果舌苔只是微微發藍,顏色不深,或者略微看到一些藍色紋路,表示肝木受金克傷,臟腑氣血尚未完全衰竭,脈象不沉澀而略微弦細,這就還有救。(這段話很有道理,可惜闡述得不夠清楚明瞭。

脈象沉澀,代表正氣衰弱,脈搏跳動斷續不均勻;脈象弦細,表示氣血可以到達,但血液運行受阻,所以脈搏繃緊。)可以用小柴胡湯加肉桂、炮薑來治療。(按:常見的癇症、厥症,以及長期胃痛的病人,舌頭有時會完全變成藍色,這也是胃部瘀血,肝氣不舒暢的表現。因此,青、黑、藍、絳等顏色,都屬於濁色,都與血分有關,必須辨別寒熱、燥濕,以及痰、血、宿食、燥屎、腫塊等情況來治療,總的治療原則是疏通血分。)舌苔的種類雖然很多,但總體來說不超過八種顏色,概括其主要特點,也是辨證診斷的一個輔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