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色外診簡摩》~ 卷下 (14)
卷下 (14)
1. 傷寒面部五色應證篇
黑色屬水,主寒,主痛,乃足少陰腎經之色。(血因寒而瘀敗之色。)凡黑而白,黑而青,相生則吉;黑而黃,相剋則凶。若準頭、年壽、印堂黑氣枯夭者死,黑中明潤者生也。黑氣自魚尾相牽入太陰者死。黑氣自法令、人中入口者死。耳目口鼻黑氣枯夭者死。凡面、準頭、命宮明潤者生,枯暗者死。
若心病見黑氣在額者死也。華佗曰:凡病人面色相等者吉,不相等凶。又曰:聲色心性但一改常即死矣,此其大略也。(上《準繩》。)
青而黑者多寒痛,青而白者主虛風也。厥陰熱厥,(血熱而壅滯,氣迫塞而不得通。)亦有唇面爪甲青紫而脈伏者,然細察之,其脈必附骨有力也。(以下五條出張石頑,凡已見《準繩》者刪去,以免繁複。)
面赤多熱,而有表裡虛實之殊。太陽證頭痛發熱,喘而面赤者,為表證。陽明腑實,汗多而面赤者,為里證。陰盛格陽,與夾陰傷寒,發熱頭病,面赤足冷,脈沉細,或浮數無力,按之欲散,(亦有浮盛有力,按之弦細,或數道不聚,起伏甚小,治宜以辛溫重藥,加沉墜之品,大劑急服,使藥力直趨下焦,略佐以清肅上焦,使浮陽內合也。)為虛陽上泛。
傷寒壞病,汗下過多,元氣耗散,微陽失守,皆面赤戴陽,(此宜溫固收攝,並宜滋潤,不可辛烈。)並宜溫補下元。
按:陰盛格陽與陰虛陽越判然兩途,前人每統以陰病立論,混施溫補,誤人不少。
面黃主濕,黃而明者兼熱,黃而暗者兼寒,黃而帶赤者為病欲愈,黃白不榮而多蟹爪紋者,為蟲積。黃而浮澤者為內傷蓄血;黃黑而粗槁者為食積。黃而青黑者,脾胃衰極,為木勝土而木無制也。(是久病血敗也。黃乃血水相合之色。以黃之深淺,辨血之厚薄;以黃之明暗,定血之死活。)
白主氣虛。(語與《準繩》同,不俱錄。)
黑主腎衰。傷寒顏帶青黑,為陰寒之色。若久病焦黑者,又為腎熱也。神庭黑色如指者,陰晦之色見於正陽之位,卒死之兆。面慘不光,傷寒也。面光不慘,傷風也。面如錦紋,陽毒也。面垢如油,喘促多汗,足陽明中暍也。面垢生塵,灑然毛聳,手少陰中暑也。(上張石頑。)
青主驚,青而脫色,驚恐也。青而赤者為肝火,青赤而晦滯者為鬱火。(以下五條出《脈如》。凡已見上兩篇者,刪節免復。)
赤色主熱。面赤如微酣,或兩顴淺紅,遊移不定,此陰證戴陽,必下利清穀,必小便清白或淡黃,脈沉細,或浮數無力,按之欲散。雖煩躁發熱而渴欲飲水,卻不欲咽。肌雖大熱而按之不熱,且兩足必冷。
又有面赤煩躁,遍舌生瘡生刺,斂縮如荔枝狀,或痰涎湧盛,喘急,小便頻數,口乾引飲,兩唇焦裂,喉間如煙火上衝,兩足心如烙,脈洪數無倫,按之有力,捫其身烙手,此腎虛火不歸原所致,證最難辨;但病由內傷,其來以漸,是乃乾柴烈火,不戢自焚者也。若面赤,目脈赤,身熱足寒,頭熱而動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痙也,寒濕風邪,內傷於筋,亦有熱病筋燥而急者。
白話文:
傷寒面部五色應證篇
黑色屬水,主寒痛,是足少陰腎經的顏色,是血液因寒而瘀積敗壞的表現。黑色夾雜白色或青色,相生則吉利;黑色夾雜黃色,相剋則凶險。如果鼻樑、年壽、印堂出現黑色且枯萎,則預示死亡;黑色中透出光澤潤澤則能活下來。黑色氣色從魚尾延伸到太陰穴者死。黑色氣色從法令紋、人中延伸到嘴巴者死。耳目口鼻出現黑色且枯萎者死。面部、鼻樑、命宮(印堂)光澤潤澤者能活,枯暗者死。
心臟疾病導致額頭出現黑氣者也會死亡。華佗說:病人面色均勻者吉利,不均勻則凶險。又說:聲音、顏色、心態只要有一樣改變常態就會死亡,這就是大概的規律。(以上內容出自《準繩》)
青色夾雜黑色,多為寒痛;青色夾雜白色,主虛風。厥陰熱厥(血液因熱而壅塞,氣機阻滯不通)患者,也會有嘴唇、面部、指甲青紫且脈象隱伏的情況,但仔細觀察,脈象必定貼附骨骼有力。(以下五條出自張石頑,凡已收錄於《準繩》者已刪除,避免重複)
面部發紅多為發熱,但有表裡虛實之分。太陽經證候頭痛發熱,呼吸急促且面紅,為表證;陽明經腑實證,汗多且面紅,為裡證。陰盛格陽,或夾雜陰寒的傷寒,發熱頭痛,面紅足冷,脈象沉細或浮數無力,按之欲散(也有脈象浮盛有力,按之弦細,或脈象數而散亂,起伏很小,治療宜用辛溫重藥,加入沉降之品,大劑急服,使藥力直達下焦,略佐以清肅上焦,使浮陽內合),為虛陽上浮。
傷寒邪氣已除,汗出過多,元氣耗散,陽氣不足,都會導致面紅,這需要溫補收斂,並滋潤身體,不可使用辛辣的藥物,也需溫補下元。
說明:陰盛格陽和陰虛陽亢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病症,前人常常將其都歸為陰虛證,一味溫補,誤導了不少人。
面黃主濕,黃而明亮者兼有熱證,黃而暗淡者兼有寒證,黃而帶紅者為病情將愈,黃白不澤且多有蟹爪紋者,為蟲積;黃而浮腫光澤者為內傷蓄血;黃黑而粗糙者為食積;黃而青黑者,脾胃極度衰弱,為木克土而木不受制(這是久病血液敗壞的表現。黃色是血液和水液混合的顏色,根據黃色的深淺,可以判斷血液的濃稠度;根據黃色的明暗,可以判斷血液的死活)。
白色主氣虛。(此處與《準繩》相同,不再贅述)
黑色主腎虛。傷寒患者面部呈現青黑色,是陰寒的表現;如果久病呈焦黑色,又是腎熱。神庭(額頭正中)出現黑色如同手指印記,是陰寒之邪侵犯陽位,是猝死的徵兆。面色慘白無光澤,是傷寒;面色紅潤有光澤,是傷風;面色像錦紋一樣,是陽毒;面色油膩,呼吸急促多汗,是足陽明經中暑;面色垢穢生塵,毛髮豎立,是手少陰經中暑。(以上出自張石頑)
青色主驚恐,青色且失去光澤,是驚恐的表現;青色夾雜紅色為肝火,青赤而晦暗者為鬱火。(以下五條出自《脈如》,凡已收錄於以上兩篇者已刪節)
紅色主熱。面色發紅如同微醉,或兩顴淺紅,遊移不定,這是陰證戴陽,必然腹瀉排出宿食,小便清白或淡黃,脈象沉細或浮數無力,按之欲散。雖然煩躁發熱且口渴想喝水,卻不想吞嚥。肌膚雖然很熱,但按之不熱,而且雙腳必定冰冷。
還有一種面色發紅煩躁,舌面遍佈瘡瘍和刺點,收縮如同荔枝狀,或痰涎壅盛,呼吸急促,小便頻數,口乾想喝水,雙唇焦裂,喉嚨如同煙火上衝,雙足心如同烙鐵灼燒,脈象洪數無倫,按之有力,觸摸身體如同烙鐵灼燒,這是腎虛火不歸元位導致的,此證最難辨別;但病因是內傷,病情發展緩慢,如同乾柴遇烈火,不加以控制就會自焚。如果面色發紅,眼睛和脈象都紅,身體發熱足冷,頭部發熱搖晃,突然口噤,背部反張,這是痙攣,寒濕風邪內傷於筋,也有熱病筋燥而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