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色外診簡摩》~ 卷下 (13)
卷下 (13)
1. 傷寒面部五色應證篇
凡看傷寒必先察色,然後切脈問證,參合以決死生吉凶。夫色有青黃赤白黑,見於面部皮膚之上,其氣有如亂絲亂髮之狀隱於皮里也。蓋五臟有五色,六經有六色,皆見於面,以應五行。相生者吉,相剋者凶。滋榮者生,枯夭者死。自準頭、年壽、命宮、法令、人中皆有氣色,其滋潤而明亮者吉,暗而枯燥者凶也。
又當分四時生克之理而通察之。茲略具五色傷寒之要者,列於下以備覽。(此《準繩》。陶節庵同。)
青色屬木,主風,主寒,主痛,乃足厥陰肝經之色也。凡面青唇青者,陰極也。若舌卷囊縮者,急宜溫之。如夾陰傷寒,小腹痛,則面青也。《內經》曰:青如翠羽者生,青如草滋者死。青而黑,青而紅,相生者生;如青白而枯燥者,相剋乃死也。脾病見青氣,多難治。
赤色屬火主熱,乃手少陰心經之色,在傷寒見之,而有三陽一陰之分。如足太陽屬水,寒則本黑,熱則紅也。經曰: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拂鬱在表,汗不徹故也,當發其汗。若脈浮數,表熱汗不出者,面色紅赤而光彩也。經言陽明病,面合赤色者,不可攻之。合者通也,謂表邪未解,不可攻裡也。
若陽明內實,惡熱不惡寒,或蒸蒸發熱,或日晡潮熱,大便秘結,譫語面赤者,此實熱在裡,可攻之也。如表裡俱熱,口燥舌乾飲水,脈洪面赤,里未實者,且未可下,宜人參白虎湯和之。如少陽經熱在半表半裡,面紅脈弦者,宜小柴胡湯和之,不可下也。經言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面赤者,四逆湯加蔥白主之。
此陰寒內極,逼其浮火上行於面,故發赤色,非熱也。若不細察,誤投涼劑即死矣。又夾陰傷寒,虛陽上泛,亦面赤也,但足冷脈沉者是。又煩躁面赤,足冷脈沉,不能飲水者,此陰極也,宜溫之。若久病虛人,午後面兩頰顴赤者,此陰火也,不可作傷寒治之。然三陽之氣皆會於頭額,其從額上至巔頂絡腦後者,太陽也;從額至鼻下於面者,陽明也;從頭角下耳中耳之前後者,少陽也;但有紅氣或赤腫者,以此部分別之。蓋大頭傷寒證,正要知此部分也。
《內經》言:心熱顏先赤,脾熱鼻先赤,肝熱左頰先赤,肺熱右頰先赤,腎熱頤先赤。若赤而青,赤而黃,為相生則吉;如赤而黑,為相剋則凶。蓋印堂準頭有赤氣,枯夭者死,明潤者生也。如肺病見赤氣則難治。
黃色屬土,主濕,乃足太陰脾經之色。黃如橘子明者熱也,黃如熏黃而暗者濕也。凡黃而白,黃而紅,相生則吉;若黃而青,相剋者凶也。若準頭年壽印堂有黃氣明潤者,病退而有喜兆也,若枯燥而夭者死。凡病欲愈,目眥黃也。長夏見黃白則吉,若黃而青則凶也。
白色屬肺金,主氣血不足也,乃手太陰肺經之色,肝病見之,難治。凡年壽印堂白而枯夭者凶,白而光潤者吉,若白而黑,白而黃,相生皆吉;白而赤,相剋即凶矣,凡傷寒面白無神者,發汗過多,或脫血所致也。
白話文:
傷寒面部五色應證篇
診斷傷寒,首先必須觀察患者的面色,然後再切脈、詢問病症,綜合分析才能判斷病情吉凶。人的面部皮膚會呈現青、黃、赤、白、黑五種顏色,這些顏色如同雜亂的絲線或頭髮隱藏在皮膚之下。這是因為五臟各有其顏色,六經也各有其顏色,這些顏色都會反映在臉上,與五行相應。顏色相生則吉利,顏色相剋則凶險;顏色滋潤則為生機勃勃,顏色枯萎則為將死之兆。從準頭、年壽、命宮、法令、人中這些部位都能觀察到氣色,滋潤明亮則吉,暗淡枯燥則凶。
還要根據四季的生剋之理來綜合判斷。以下簡要列出傷寒五色應證的重要內容。
青色屬木,主風寒疼痛,是足厥陰肝經的顏色。面色和嘴唇都發青,代表陰氣極盛。如果舌頭卷縮,要立即溫補。夾陰傷寒,小腹疼痛,也會面色發青。《內經》說:青色如翠鳥羽毛般鮮亮者為吉,青色如枯萎的草木者為凶。青色夾雜黑色或紅色,相生則吉;青色夾雜白色且枯燥,相剋則凶。脾臟病變出現青色氣色,多難治療。
赤色屬火,主熱,是手少陰心經的顏色。傷寒病人出現赤色,有三陽一陰之分。例如足太陽經屬水,寒則發黑,熱則發紅。經書記載:面色紅潤鮮明,是陽氣鬱滯於表,汗液不能透發所致,應該讓患者出汗。如果脈象浮數,表熱但不出汗,面色紅赤且有光澤,說明表熱未解,不可攻裡。陽明病,面色通紅,不可攻治。 陽明經內實熱,惡熱不惡寒,或蒸蒸發熱,或午後潮熱,大便秘結,神志不清,面色發紅,這是裡實熱,可以攻治。如果表裡俱熱,口乾舌燥,想喝水,脈洪大,面色紅赤,但裡證未實,還不能攻下,宜用人參白虎湯調和。少陽經熱在半表半裡,面色發紅,脈象弦細,宜用小柴胡湯調和,不可攻下。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面色發紅,用四逆湯加蔥白治療。
這是因為陰寒內盛,逼迫陽氣上浮於面,所以發赤,並不是真正的熱證。如果不仔細觀察,誤用寒涼藥物就會致命。夾陰傷寒,虛陽上浮,也會面色發紅,但伴有足冷脈沉。煩躁面色發紅,足冷脈沉,不能喝水,這是陰氣極盛,應該溫補。久病虛弱的人,午後兩頰顴骨發紅,這是陰虛火旺,不能按傷寒治療。三陽之氣都彙集於頭面,從額頭到頭頂絡於腦後的為太陽經;從額頭到鼻下為陽明經;從頭角到耳前耳後為少陽經;如果這些部位出現紅氣或紅腫,就可以根據此來區分。治療大頭瘟疫,必須了解這些部位的氣色變化。《內經》說:心熱則臉先紅,脾熱則鼻先紅,肝熱則左頰先紅,肺熱則右頰先紅,腎熱則下頜先紅。赤色夾雜青色或黃色,相生則吉;赤色夾雜黑色,相剋則凶。印堂、準頭出現赤色,枯萎者凶,明亮者吉。肺病出現赤色氣色則難治。
黃色屬土,主濕,是足太陰脾經的顏色。黃色如橘子般明亮者為熱證,黃色如醃製過的顏色暗淡者為濕證。黃色夾雜白色或紅色,相生則吉;黃色夾雜青色,相剋則凶。準頭、年壽、印堂出現黃色氣色,明亮者病退有好兆頭,枯燥者凶。疾病將愈,眼白會發黃。長夏時節,黃色夾雜白色則吉,黃色夾雜青色則凶。
白色屬金,主氣血不足,是手太陰肺經的顏色,肝病出現白色氣色則難治。年壽、印堂出現白色且枯萎者凶,白色而光潤者吉。白色夾雜黑色或黃色,相生則吉;白色夾雜紅色,相剋則凶。傷寒病人面色蒼白無神,是出汗過多或失血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