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形色外診簡摩》~ 卷下 (14)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4)

1. 診耳法

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知五音矣。又心開竅於耳,耳藏精於心。(《內經》。)

少陽之經入於耳,故傷寒以耳聾時眩欲嘔,脈弦細數者,為少陽經病,是熱菀津耗,三焦氣結,不升降也。

耳中策策痛,而耳輪黃者,病名黃耳,類傷寒也。風入於腎,卒然發熱惡寒,脊強背急如痙狀。(《醫通》。按:濕熱下結於腎也。)

耳輪焦枯,如受塵垢者,病在骨。(《內經》。)

白話文:

診耳法

腎臟的氣血與耳朵相通,腎臟功能良好,耳朵就能分辨五種聲音。此外,心臟的經絡也與耳朵相連,耳朵的精氣藏於心臟。(出自《黃帝內經》)

少陽經脈通向耳朵,所以傷寒感冒導致耳聾、頭暈想吐、脈搏弦細數的,是少陽經病變,這是因為熱邪損傷津液,三焦氣機阻塞,氣機不能升降運行。

耳朵裡有持續的刺痛感,耳廓發黃的,稱為黃耳病,類似傷寒的症狀。風邪入侵腎臟,會突然發熱惡寒,腰背僵硬疼痛,像痙攣一樣。(出自《醫學綱目》;註解:這是濕熱停積在腎臟造成的。)

耳廓乾枯焦黑,像沾染了灰塵一樣的,是骨頭出了問題。(出自《黃帝內經》)

2. 診爪甲法

肝之華在爪,爪為筋之餘。(《內經》。)

肝熱者,色蒼而爪枯。肝絕者,爪甲青而怒罵不休。(《內經》、《脈經》。)

肝應爪,爪厚色黃者,(色謂爪下血色。)膽厚。爪薄色紅者,膽薄。爪堅色青者,膽急。爪濡色赤者,膽緩。爪直色白、無約者,膽直。爪惡色黑多紋者,膽結也。(《內經》。)

身黃、目黃、爪甲黃者,疸也。爪甲青者,厥也。(《內經》、《脈經》。)

手太陰氣絕,爪枯毛折。(《內經》。)

循衣撮空,心虛敗證也。若執持有力者,內實也,宜清之泄之。(石頑。)

按:爪內應筋,爪之枯潤,可以占津液之虛實也。至於爪下之血色,亦與面色同法。按之不散,與散而久不復聚者,血死之徵也。

白話文:

診爪甲法

指甲是肝臟的表現,指甲是筋的延伸。(《內經》)

肝臟有熱的人,指甲顏色蒼白而乾燥。肝臟功能衰竭的人,指甲青紫且不停地怒罵。(《內經》、《脈經》)

肝臟與指甲相關,指甲厚而黃(指指甲下方的血色)的人,膽氣旺盛;指甲薄而紅的人,膽氣不足;指甲堅硬而青的人,膽氣急躁;指甲柔軟而紅的人,膽氣緩和;指甲直而白、沒有紋路的人,膽氣正直;指甲粗糙、顏色發黑且紋路多的人,膽氣阻塞。(《內經》)

全身發黃、眼睛發黃、指甲發黃的人,是黃疸;指甲青紫的人,是厥證。(《內經》、《脈經》)

手太陰經氣血衰竭,指甲乾燥、毛髮脫落。(《內經》)

抓衣摸空,是心臟虛弱衰敗的症狀。如果抓握有力,則是內臟實證,應該採取清熱瀉火的方法。(石頑)

說明:指甲內應肝經,指甲的乾燥潤澤,可以判斷體液的虛實。指甲下方的血色,也和臉色一樣可以參考。按壓指甲後顏色不散,或是散開後很久不能恢復,都是血液瘀滯的徵兆。

3. 按法

凡痛,按之痛劇者,血實也;按之痛止者,氣虛血燥也;按之痛減,而中有一點不快者,虛中挾實也。內痛外快為內實外虛,外痛內快為外實內虛也。按之不可得者陰痹也,按之痠疼者,寒濕在筋也。(石頑。)

凡按之,其血不散,與散而久不復聚者,血已死也;散而聚之速者,熱也;聚之遲者,氣滯與寒濕也。(新增。)

水脹者,足脛腫,腹乃大,以手按其腹,隨手而起,如裹水之狀。膚脹者,風寒客於皮膚,𪔣𪔣然而不堅,腹大身盡腫,按其腹,窅而不起,腹色不變。鼓脹者,腹脹身大,與膚脹等,色蒼黃,腹筋起也。(筋即脈也。血與水相雜,而汁變壞也。《內經》。)

風濕相搏,骨節煩疼,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惡風,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近見一病,飲食倍增,身膚加肥,惟骨節皮膚疼痛不能轉側,其皮膚雖以一指輕點之,亦即痛劇不可耐矣,即此病也。仲景。)

凡身熱,按之皮毛之分而熱重,按久之不熱者,熱在表、在肺,又為勞倦之虛熱也。(以熱之微甚分虛實。)按至肌肉血脈之分而熱輕,重按之俱不見者,熱在中焦、在心脾、在血分,邪已入里也。按至筋骨之分而熱者,為陰虛骨蒸,與濕熱深入骨髓也。熱病內陷於骨者,為肝腎陰絕也。(東垣。)

肌之滑澀,以徵津液之盛衰;理之疏密,以徵營衛之強弱;肉之堅耎,以徵胃氣之虛實;筋之粗細,以徵肝血之充餒;骨之大小,以徵腎氣之勇怯;爪之剛柔,以徵膽液之清濁;指之肥瘦,以徵經氣之榮枯;掌之厚薄,以徵臟氣之豐歉;尺之寒熱,以徵表裡之陰陽。論疾診尺篇論之詳矣。前卷形診中,生形病形諸篇,多有以摩按得之者,不復瑣具,可互觀也。

白話文:

按法

凡是疼痛的地方,按下去疼痛加劇的,是血瘀實證;按下去疼痛減輕或停止的,是氣虛血燥;按下去疼痛減輕,但中間還有一點不舒服的,是虛證夾雜實證。內部疼痛,外部按壓舒服,是內實外虛;外部疼痛,內部按壓舒服,是外實內虛。按壓不到的,是陰經痹阻;按壓時感到酸痛的,是寒濕侵犯筋脈。(出自《石頑》)

凡是按壓下去,血液不散開,或者散開後很久不聚合的,是血液已經壞死;散開後很快又聚合的,是熱證;聚合緩慢的,是氣滯和寒濕。(新增)

水腫的患者,足脛腫脹,腹部膨大,用手按壓腹部,手離開後,皮膚立即回彈,像裹著水一樣;膚腫的患者,是風寒侵犯皮膚,皮膚腫脹鬆軟不堅實,腹部和全身都腫脹,按壓腹部,皮膚凹陷下去但緩慢回彈,腹部顏色不變;鼓脹的患者,腹部和全身腫脹,與膚腫類似,但面色蒼黃,腹部肌肉隆起。(筋即脈也。血與水相雜,而汁變壞也。《內經》)

風濕相互搏結,骨節疼痛煩悶,不能屈伸,靠近就疼痛加劇,汗出氣短怕風,或者身體輕微腫脹的,用甘草附子湯治療。(近見一病,飲食倍增,身膚加肥,惟骨節皮膚疼痛不能轉側,其皮膚雖以一指輕點之,亦即痛劇不可耐矣,即此病也。仲景)

凡是身體發熱,按壓在皮膚和毛髮交界處,熱感加重,按壓很久熱感不消失的,是表證或肺熱,也可能是勞倦導致的虛熱。(以熱之微甚分虛實)按壓在肌肉和血脈交界處,熱感減輕,用力按壓也感覺不到熱的,是中焦、心脾或血分有熱,邪氣已經深入內部了。按壓在筋骨交界處感到發熱的,是陰虛骨蒸,或者濕熱深入骨髓。熱病內陷於骨骼的,是肝腎陰精虧虛。(東垣)

肌肉的滑潤程度,可以觀察津液的盛衰;肌理的疏密程度,可以觀察營衛之氣的強弱;肌肉的堅實程度,可以觀察胃氣的虛實;筋腱的粗細程度,可以觀察肝血的充盈;骨骼的大小程度,可以觀察腎氣的強弱;指甲的堅韌程度,可以觀察膽液的清濁;手指的肥瘦程度,可以觀察經絡之氣的盛衰;手掌的厚薄程度,可以觀察臟腑之氣的盛衰;尺脈的寒熱程度,可以觀察表裡和陰陽的盛衰。論疾診尺篇論之詳矣。前卷形診中,生形病形諸篇,多有以摩按得之者,不復瑣具,可互觀也。

4. 嗅法

人病屍臭不可近者死。(《脈經》。)

口氣重者,胃熱盛也,陽氣尚充,其病雖劇,可治。

汗出稠黏,有腥膻氣,或色黃者,風濕久蘊於皮膚,津液為之蒸變也,風濕、濕溫、熱病失汗者,多有之。

唾腥,吐涎沫者,將為肺癰也。唾膿血腥腐者,肺癰已成也。(肺傷風熱,痰多臭氣,如腐膿狀;肺內自熱,痰多腥氣,如啖生豆狀。一宜涼散,一宜清降也。)

小便臊甚者,心與膀胱熱盛也。不禁而不臊者,火敗也。

大便色壞,無糞氣者,大腸氣絕胃敗也。小兒糞有酸氣者,停滯也。

病人後氣極臭者,為胃有停食,腸有宿糞,為內實,易治,若不臭者,在平人為氣滯;病劇而出多,連連不止者,為氣虛下陷,恐將脫也。(以上新訂參各家。)

白話文:

嗅法

病人身上散發屍臭味,則病情危急,難以挽回。

口氣重的人,是胃火旺盛,但陽氣尚足,病情雖然嚴重,仍然可以治療。

汗液黏稠,有腥臭味,或顏色發黃,表示風濕之邪長期停滯於皮膚,津液因此蒸發變質。風濕、濕溫、熱病導致汗出異常的病人,常會出現這種情況。

唾液腥臭,吐出涎沫,將要形成肺癰(肺膿腫)。唾液帶有膿血、腥臭、腐敗氣味,則肺癰已經形成。(肺部受風熱侵襲,痰多且臭氣如腐膿;肺部本身有熱,痰多且腥氣如生豆,前者宜用涼散之法治療,後者宜用清降之法治療。)

小便氣味非常濃烈,表示心與膀胱火熱旺盛。小便失禁且無氣味,則表示火邪已經耗傷正氣。

大便顏色異常,沒有糞便氣味,表示大腸氣機衰竭,胃氣敗壞。小兒大便有酸臭味,表示食物停滯不化。

病人放屁的氣味極其臭,表示胃中有積滯的食物,腸道中有宿便,屬於內實證,容易治療。如果沒有臭味,在健康人身上則表示氣機阻滯;如果病人病情嚴重,放屁頻繁不止,則表示氣虛下陷,病情危急,可能要脫險。

5. 聞法

角音人者,主肝聲也。肝聲呼,其音琴,其志怒,其經足厥陰。厥逆少陽,則榮衛不通,陰陽交雜,陰氣外傷,陽氣內擊,擊則寒,寒則虛,虛則卒然喑啞不聲,此為癘風入肝,續命湯主之。但踞坐,不得低頭,面目青黑,四肢緩弱,遺失便利,甚則不可治。賒則旬月之間,桂枝酒主之。

若其人呼而哭,哭而反吟,此為金剋木,陰擊陽,陰氣起而陽氣伏,伏則實,實則熱,熱則喘,喘則逆,逆則悶,悶則恐畏,目視不明,語聲切急,謬說有人,此為邪熱傷肝,甚則不可治;若唇色雖青,向眼不應,可治。地黃煎主之。

按,癘風者,清燥之氣,即天地肅殺之氣也,西醫謂之消耗之氣,使人陽氣消索,津液枯結,血汁敗壞,神明破散也。

若其人本來少於悲恚,忽爾嗔怒,出言反常,乍寬乍急,言未竟,以手向眼,如有所畏,雖不即病,禍必至矣。此肝病聲之候也。

徵音人者,主心聲也。心聲笑,其音竽,其誌喜,其經手少陰,厥逆太陽,則榮衛不通,陰陽反錯,陽氣外擊,陰氣內傷,傷則寒,寒則虛,虛則驚掣心悸,定心湯主之。語聲前寬後急,後聲不續,前混後濁,口喎,冒昧好自笑,此為癘風入心,荊瀝湯主之。若其人笑而呻,呻而反憂,(《中藏經》作笑不待伸而復憂。

)此為水剋火,陰擊陽,陰起而陽伏,伏則實,實則傷熱,熱則狂,悶亂冒昧,言多謬誤,不可採聽。此心已傷。若唇口正赤,可療;其青黃白黑,不可療也。

若其人本來心性和雅,而忽弊急反常,或言未竟便住,以手剔腳爪,此人必死。禍雖未及,名曰行屍。此心病聲之候也。

宮音人者,主脾聲也,脾聲歌,其音鼓,其志愁,其經足太陰。厥逆陽明,則榮衛不通,陰陽翻祚,陽氣內擊,陰氣外傷,傷則寒,寒則虛,虛則舉體消瘦,語音沉澀,如破鼓之聲,舌強不轉,而好嚥唾,口噤唇黑,四肢不舉,身重如山,便利無度,甚者不可治,依源麻黃湯主之。

若其人言聲憂懼,舌本捲縮,此是木剋土,陽擊陰,陰氣伏,陽氣起,起則實,實則熱,熱則悶亂,體重不能轉側,語聲拖聲,氣深不轉而心急,此為邪熱傷脾,甚則不可治;若唇雖萎黃,語音若轉,可治。

若其人本來少於瞋怒,而忽反常,瞋喜無度,正言而鼻笑,不答於人,此脾病聲之候也,不盈旬月,禍必至矣。

商音人者,主肺聲也。肺聲哭,其音磬,其志樂,其經手太陰。厥逆陽明,則榮衛不通,陰陽反祚,陽氣內擊,陰氣外傷,傷則寒,寒則虛,虛則癘風所中,噓吸戰掉,語聲嘶塞而散下,氣息短憊,四肢僻弱,面色青葩,遺失便利,甚則不可治,依源麻黃續命湯主之。

若言音喘急,短氣好唾,此為火剋金,陽擊陰,陰氣沉,陽氣升,升則實,實則熱,熱則狂,狂則閉眼悸言,非常所說,口赤而張,飲無時度,此熱傷肺,肺化為血,不治;若面赤而鼻不欹,可治也。

若其人本來語聲雄烈,忽爾不亮,拖氣用力方得出言,而反於常,人呼共語,直視不應,雖曰未病,勢當不久。此肺病聲之候也。

羽音人者,主腎聲也。腎聲呻,其音瑟,其志恐,其經足少陰。厥逆太陽,則榮衛不通,陰陽反祚,陽氣內伏,陰氣外升,升則寒,寒則虛,虛則癘風所傷,語言蹇吃不轉,偏枯,腳偏跛蹇,若在左則左腎傷,在右則右腎傷,其偏枯分體,從鼻而分,半邊至腳,緩弱不遂,口亦欹,語聲混濁,便利仰人,耳偏聾塞,腰背相引,甚則不可治,腎瀝湯主之。

若呻而好恚,恚而善忘,恍惚有所思,此為土剋水,陽擊陰,陰氣伏而陽氣起,起則熱,熱則實,實則怒,怒則忘,耳聽無聞,四肢滿急,小便赤黃,言音口動而不出,笑而看人,此為邪熱傷腎,甚則不可治,若面黑黃耳不應,亦可治。

若其人本來不吃,忽然蹇吃,而好瞋怒,反於常性,此腎已傷,雖未發覺,已是其候,見人未言,而前開口笑,還閉口不聲,舉手叉腹,此腎病聲之候也。(《千金方》。)

心為噫,肺為咳,肝為語,脾為吞,腎為欠、為嚏,胃為氣逆,為噦。

五臟者中之守也,中盛臟滿、氣盛傷恐者,聲如從室中言,是中氣之濕也。言而微,終日乃復言者,此奪氣也。衣被不斂,言語善惡不避親疏者,此神明之亂也。

不得臥而息有音者,是陽明之逆也。起居如常而息有音者,此肺之絡脈逆也。不得臥,臥則喘者,水也。不能正偃,正偃則咳者,風水也。胃中不安,氣上迫肺故也。(《內經》。)

語聲寂寂然喜驚呼者,骨節間病。語聲喑喑然不徹者,心膈間病。語聲啾啾然細而長者,頭中病。息搖肩者,胸中堅。息引胸中上氣者,咳。息張口短氣者,肺痿,當唾涎沫,吸而微數,其病在中焦實也,下之則愈虛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遠,此皆難治。呼吸動搖振振者,不治。(病並當作痛。)

平人無寒熱、短氣不足以息者,實也。

師持脈病人呻者,痛也。搖頭言者,里痛也。言遲者,風也。(風溫為病,鼻息必鼾,語言難出。)

病深者其聲噦。(此腎氣之失根也,其聲必微。噦乃乾嘔呃噫之通名,不必苦為分明也。)

胃中虛冷不能食者,飲水則噦。(胃氣下行,以降為順,虛則力不能降而氣逆矣,是腎敗之漸也。)

傷寒潮熱,時時噦者,與小柴胡湯。噦而腹滿者,視其前後,何部不利,利之則愈。(此皆熱結內實而氣上逆也。)

濕家下之早則噦,此丹田有熱,胸上有寒。(此暖氣在下,寒閉於上,沖激而然也,亦有痰閉而然者。仲景。)

經曰:虛則鄭聲。鄭聲者,邪音也,謂聲重而轉,失其本音也。凡汗下後,或久病氣虛者,往往語聲中變,是正氣怯而音不能圓滿也。故《素問》曰:氣虛者言無常也。《靈樞》曰:五臟使五色修明而聲章。聲章者,言聲與平生異也。

譫語者,言語謬妄,非常所見也,邪熱亂其神明故也。(胃中熱濁上蒸包絡。)有燥屎,有瘀血,有凝痰,有血熱,熱入血室,皆有餘之證,下之清之而愈,宜養津液、疏心包絡。若亡陽譫語,為神離其舍,喃喃一二句,斷續不勻,是汗多,津液無以養其心也。初起可治,急滋心陰,稍久延,即不治矣。

仲景曰:身熱脈浮大者生,逆冷脈沉細者,不過一日死。又曰直視譫語喘滿者死。又曰循衣撮空,直視譫語,脈弦者生,澀者死。《內經》評熱論曰: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此之謂也。脈弦者,內實也,脈澀者,內虛也。

出言懶怯,先輕後重,此內傷中氣也;出言壯厲,先重後輕,是外感邪盛也。攢眉呻吟,苦頭痛也。診時籲者,鬱結也。形羸聲啞,癆瘵之不治者,咽中有肺花瘡也。暴啞者,風痰伏火或暴怒叫喊所致也。面起浮光,久啞,無外邪實證者,心衰肺癟,所謂聲嘶血敗,久病不治也。

獨言獨語,首尾不續,思慮傷神也。新病聞呃,非火即寒,久病聞呃,胃氣欲絕也。大抵聲音清亮,不異於平時者,為吉。

咳聲清脆者,燥熱也;緊悶者,寒濕也;續續片刻不止者,風也。日甚者,風也;夜甚者,水也。天明咳甚者,胃有宿食,寒濕在大腸也。

聽聲之法,豈徒以五音決五臟之病哉,須將患人之語言聲音,輕重長短,有神無神,與病家來請之語,及一切旁觀物議,皆當審聽,入耳注心,斯乃盡聞之道也。(上參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