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形色外診簡摩》~ 卷上 (25)
卷上 (25)
1. 附:李東垣內外傷辨證
此證脾胃大虛,元氣不足,口鼻中氣皆短促而上喘,至日轉以後,是陽明得時之際,病必少減。若是外中熱之病,必到日晡之際,大作譫語,其熱增加,大渴飲水,煩悶不止,其勞役不足者,皆無此證,尤易為分解。若有難決疑似之證,必當待一二日,求醫療治,必不至錯誤矣。
(辨證與中熱頗相似。)
白話文:
這個症狀是脾胃極度虛弱,元氣不足,導致呼吸急促,喘息,但到了傍晚(陽明經旺盛之時),病情通常會略微減輕。如果這是外感熱邪的疾病,到了下午就會出現嚴重譫語、高燒、口渴、煩躁不安等症狀。體力勞動少的人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也更容易痊癒。如果診斷困難,難以確定是哪種病症,最好觀察一兩天再進行治療,這樣就不會診斷錯誤了。(此症與外感熱邪的辨證頗為相似。)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