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形色外診簡摩》~ 卷下 (10)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0)

1. 溫熱舌苔辨證篇

(出葉天士《溫熱論》)

若三焦不從外解,必致里結,里結於何,陽明胃大腸也。凡人之體,脘在腹上,其位居中。或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脹,當用苦泄,以其入腹近也。必驗之於舌。

舌苔或黃或濁,可與小陷胸湯或瀉心湯,隨證治之。或白不燥,或黃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慎不可遽投苦泄。其中有外邪未解,里先結者,或邪菀未伸,或素屬中冷者,雖有脘中痞悶,宜從開泄,宣通氣滯,以達歸於肺,如近俗杏、蔻、橘、桔等,是輕苦微辛,具流動之品可耳。

再前云或黃或濁,須要有地之黃。若光滑者,乃無形濕熱,中有虛象,大忌前法。其臍以上為大腹,或滿,或脹,或痛,此必邪已入里矣。表證必無,或十之存一,亦要驗於舌。或黃甚,或如沉香色,或老黃色,或中有斷紋,皆當下之,如小承氣湯加檳榔、青皮、枳實、元明粉、生首烏等。若未現此等舌,不宜用此等法。

白話文:

如果三焦的熱邪無法從體表解開,就會導致內裡結聚,內裡結聚的地方就是陽明經的胃和大腸。人體的脘部位於腹部上方,位置居中,如果按壓疼痛,或自發疼痛,或有痞脹感,應該使用苦寒的藥物來瀉火,因為苦寒藥物能入腹且靠近脘部。必須觀察舌苔,如果舌苔是黃色或濁白色,就可以使用小陷胸湯或瀉心湯,根據症狀進行治療。如果舌苔是白色不乾燥,或者黃白相兼,或者灰白色不渴,就必須謹慎,不能立即使用苦寒的藥物瀉火。因為可能存在外邪未解,內裡先結聚的情況,或者邪氣鬱滯未伸,或者平時體質屬於脾胃虛寒的人,即使有脘部痞悶,也應該從疏散表邪,宣通氣滯入手,讓邪氣歸屬於肺,例如常用的杏仁、蔻仁、橘皮、枳實等,這些藥物具有輕苦微辛,能流動氣血的特性。

前面提到舌苔是黃色或濁白色,必須要有明顯的黃色。如果舌苔光滑,沒有黃色,就屬於無形濕熱,內裡有虛象,就絕對不能使用苦寒的藥物。如果臍部以上的大腹部,感覺滿脹或疼痛,就說明邪氣已經入里了。表證一定不會存在,或者十之存一,也要觀察舌苔。如果舌苔是黃色很重,或者像沉香色,或者老黃色,或者舌苔上有斷紋,就必須馬上瀉下,比如小承氣湯加上檳榔、青皮、枳實、元明粉、生首烏等藥物。如果沒有出現這些舌苔,就不要使用這些藥物。

恐其中有濕聚太陰為滿,或寒濕錯雜為痛,或氣壅為脹,又當以別法治之。

再黃苔不甚厚而滑者,熱未傷津,猶可清熱透表;若雖薄而乾者,邪雖去而津受傷也,苦重之藥當禁,宜甘寒輕劑可也。

再論其熱傳營,舌色必絳。絳,深紅色。初傳,絳色中兼黃白色,此氣分之邪未盡也,泄衛透營,兩和可也。純絳鮮澤者,包絡受病也,宜犀角、鮮生地、連翹、鬱金、石菖蒲等。延之數日,或平素心虛有痰,外熱一陷,里絡就閉,非菖蒲、鬱金所能開,須用牛黃丸、至寶丹之類,以開其閉,恐其昏厥為痙也。

白話文:

可能裡面有濕氣積聚在太陰經脈導致腹部脹滿,或者寒濕交雜導致疼痛,或是氣機阻滯導致脹滿,這就需要用其他方法來治療。

如果舌苔不厚而滑膩,說明熱邪尚未傷及津液,還可以清熱解表;如果舌苔雖然薄但乾燥,說明邪氣雖然消退,但津液已經受損,辛辣苦寒的藥物就應該忌用,應該用甘寒清涼的藥物。

如果熱邪傳入營分,舌頭顏色就會呈現紅色。深紅色稱為絳色。熱邪剛開始傳入營分,絳色中會夾雜著黃白色,這是因為氣分的邪氣尚未完全消散。此時應該疏泄衛氣,透達營氣,兩者調和即可。如果舌頭呈現純粹的紅色,光澤鮮明,說明包絡受病,應該用犀角、鮮生地、連翹、鬱金、石菖蒲等藥物治療。如果熱邪延續數日,或者平時心氣虛弱、痰濕較多,外熱侵入內部,裏面的經絡就會閉塞,單靠菖蒲、鬱金就無法打開,需要使用牛黃丸、至寶丹這類藥物來開通閉塞的經絡,以防昏厥痙攣。

再色絳而舌中心乾者,乃心胃火燔,劫爍津液,即黃連、石膏亦可加入。若煩渴煩熱,舌心干,四邊色紅,中心或黃或白者,此非血分也,乃上焦氣熱爍津,急用涼膈散散其無形之熱,再看其後轉變可也,慎勿用血藥,以滋膩難散。至舌絳,望之若干,手捫之原有津液,此津虧,濕熱熏蒸,將成濁痰,蒙閉心包也。

再有熱傳營血,其人素有瘀傷宿血在胸膈中,挾熱而摶,其舌色必紫而暗,捫之濕,當加入散血之品,如琥珀、丹參、桃仁、丹皮等。不爾,瘀血與熱為伍,阻遏正氣,遂變如狂、發狂之證。若紫而腫大者,乃酒毒衝心。若紫而干晦者,腎肝色泛也,難治。

白話文:

如果舌頭顏色偏紅,舌頭中央乾燥,說明心胃火氣過盛,灼傷津液,可以用黃連、石膏來清熱降火。如果病人感到煩躁、口渴、發熱,舌頭中央乾燥,舌頭邊緣發紅,舌頭中央或黃或白,這就不是血分的問題,而是上焦氣熱灼傷津液,應該急用涼膈散來清熱散熱,觀察後續變化,不要使用滋膩難散的血藥。如果舌頭發紅,表面看起來濕潤,但用手摸起來卻乾燥,說明津液不足,濕熱蒸騰,將要形成痰濁,矇蔽心包。

如果熱氣傳入營血,病人本身又有瘀傷宿血積聚在胸膈,夾雜熱氣凝結成塊,舌頭顏色就會呈紫暗色,摸起來濕潤,就需要加入散血的藥物,比如琥珀、丹參、桃仁、丹皮等等。否則,瘀血和熱氣相互作用,阻礙正氣,就會出現狂躁、發狂的症狀。如果舌頭呈紫色並腫大,說明是酒毒侵入心臟。如果舌頭呈紫色且乾燥晦暗,說明腎肝之氣虛弱,難以治療。

舌色絳而上有黏膩似苔非苔者,中挾穢濁之氣,芳香逐之。舌絳欲伸出口,而抵齒難驟伸者,痰阻舌根,有內風也。舌絳而光亮,胃陰亡也,急用甘涼濡潤之品。若舌絳而乾燥者,火邪劫營,涼血清火為要。舌絳而有碎點白黃者,當生疳也;大紅點者,熱毒乘心也,用黃連、金汁。

其有雖絳而不鮮,乾枯而痿者,腎陰涸也,急以阿膠、雞子黃、地黃、天冬等救之,緩則恐涸極而無救也。

其有舌獨中心絳乾者,此胃熱、心營受灼也。當於清胃方中,加入清心之品,否則延及於尖,為津干火盛也,舌尖絳獨干,此心火上炎,用導赤散瀉其腑。

白話文:

舌象分析:

1. 舌色絳而上有黏膩似苔非苔者,中挾穢濁之氣,芳香逐之。

意思是:舌頭顏色發紅,表面有一層黏膩的東西,看起來像苔但又不像苔,這表示體內有穢濁之氣,可以用芳香的藥物來驅除。

2. 舌絳欲伸出口,而抵齒難驟伸者,痰阻舌根,有內風也。

意思是:舌頭發紅,想要伸出來但卻被牙齒阻擋,伸展困難,這是因為舌根被痰阻,並且有內風的症狀。

3. 舌絳而光亮,胃陰亡也,急用甘涼濡潤之品。

意思是:舌頭發紅而且光亮,說明胃陰不足,需要緊急服用甘涼滋潤的藥物。

4. 若舌絳而乾燥者,火邪劫營,涼血清火為要。

意思是:舌頭發紅且乾燥,這是由於火邪侵襲營氣,需要用清熱涼血的藥物治療。

5. 舌絳而有碎點白黃者,當生疳也;大紅點者,熱毒乘心也,用黃連、金汁。

意思是:舌頭發紅,上面出現白色或黃色的碎點,這是疳積的症狀;如果出現紅色大點,則表示熱毒侵犯心臟,需要用黃連和金汁等藥物治療。

6. 其有雖絳而不鮮,乾枯而痿者,腎陰涸也,急以阿膠、雞子黃、地黃、天冬等救之,緩則恐涸極而無救也。

意思是:舌頭雖然發紅,但顏色不鮮豔,並且乾燥枯萎,說明腎陰不足,需要緊急服用阿膠、雞蛋黃、地黃、天冬等滋補腎陰的藥物,如果拖延治療,腎陰耗竭就沒有救治的機會了。

7. 其有舌獨中心絳乾者,此胃熱、心營受灼也。當於清胃方中,加入清心之品,否則延及於尖,為津幹火盛也,舌尖絳獨幹,此心火上炎,用導赤散瀉其腑。

意思是:如果舌頭只有中間部位發紅乾燥,這是胃熱和心營受到灼傷的表現,需要在清胃的藥方中加入清心火的藥物。否則,火邪會蔓延到舌尖,造成津液枯竭,火氣旺盛。如果舌尖發紅乾燥,這是心火上炎的表現,可以用導赤散來瀉火。

再舌苔白厚而乾燥者,此胃燥氣傷也,滋潤藥中加甘草,含甘守津還之意。舌白而薄者,外感風寒也,當疏散之。若白乾薄者,肺津傷也,加麥冬、花露、蘆根汁等輕清之品,為上者上之也。若白苔絳底者,濕遏熱伏也,當先泄濕透熱,防其就干也。勿憂之,再從里透於外,則變潤矣。

初病舌就干,神不昏者,急加養正透邪之藥;若神已昏,此內匱矣,不可救藥。

又不拘何色,舌上生芒刺者,皆是上焦熱極也,當用青布拭冷薄荷水揩之,即去者輕,旋即生者險矣。

白話文:

如果舌苔白厚且乾燥,代表胃火太旺,需要滋潤藥物,加上甘草,因為甘草能滋潤津液。舌苔白而薄,代表外感風寒,需要疏散風寒。如果舌苔白乾且薄,代表肺部津液不足,需要加入麥冬、花露、蘆根汁等清涼滋潤的藥材。如果舌苔白而底部發紅,代表濕氣阻礙熱氣,需要先泄去濕氣,再透發熱氣,防止它繼續乾燥。不用擔心,慢慢地從內向外透出,舌苔就會變得潤澤。

疾病初期,舌頭就乾燥,但神志清醒的,要趕緊服用滋補正氣、透發邪氣的藥物;如果神志已經昏迷,就代表身體內虛,無力迴天了。

不論舌苔是什麼顏色,只要舌頭上長出芒刺,都代表上焦熱氣過盛,應該用冷的薄荷水浸濕青布,擦拭舌頭。如果芒刺很快就消失,病情較輕;如果擦拭完馬上又長出來,病情就比較危險了。

舌苔不燥,自覺悶極者,屬脾濕盛也。或有傷痕血跡者,必問曾經搔挖否,不可以有血而便為枯證,仍從濕治可也。再有神情清爽,舌脹大不能出口者,此脾濕胃熱,鬱極化風,而毒延口也,用大黃磨入當用劑內,則舌脹自消矣。

再舌上白苔黏膩,吐出濁厚涎沫,口必甜味也,為脾癉病。乃濕熱氣聚,與穀氣相搏,土有餘也,盈滿則上泛,當用省頭草芳香辛散以逐之則退。若舌上苔如鹼者,胃中宿滯挾濁穢鬱伏,當急急開泄,否則閉結中焦,不能從膜原達出矣。

若舌無苔,而有如煙煤隱隱者,不渴肢寒,知挾陰病。如口渴煩熱,平時胃燥舌也,不可攻之。若燥者,甘寒益胃;若潤者,甘溫扶中。此何故,外露而里無也。

白話文:

舌頭上的苔蘚不乾燥,自己感覺非常悶,屬於脾濕盛。如果有傷痕或血跡,一定要問病人是否曾經抓過或挖過,不能因為有血就判定為枯證,仍然要按照濕症治療。

如果病人精神清爽,但舌頭腫脹很大,無法伸出口外,這是脾濕胃熱,鬱結到極點化為風,毒氣蔓延到口腔,應該用大黃磨碎加入藥方中服用,舌頭腫脹就會自己消退。

如果舌頭上覆蓋著白苔,又黏又膩,吐出來的是濁厚粘液,嘴巴一定有甜味,這是脾癉病。這是濕熱氣聚集,與食物氣相衝撞,脾土過盛,過滿就向上泛溢,應該用芳香辛散的藥物來驅除它才會退去。如果舌頭上的苔蘚像鹼一樣,代表胃裡有宿食和濁穢鬱結,應該要趕快開泄,否則會阻塞中焦,無法從胃經到達出口。

如果舌頭上沒有苔蘚,但隱隱約約有像煙煤一樣的顏色,不渴肢寒,就知道是挾帶著陰病。如果口渴煩熱,平時胃燥舌頭也乾燥,不能用攻邪的藥物治療。如果舌頭乾燥,就應該用甘寒的藥物來滋養胃氣;如果舌頭潤濕,就應該用甘溫的藥物來扶持中焦。這是因為舌頭外露而裡邊沒有病氣。

若舌黑而滑者,水來剋火,為陰證,當溫之。若見短縮,此腎氣竭也,為難治。欲救之,加人參、五味子,勉希萬一。舌黑而乾者,津枯火熾,急急瀉南補北。若燥而中心厚㾦者,土燥水竭,急以鹹苦下之。

舌淡紅無苔者,或干而色不榮者,當是胃津傷,而氣無化液也。當用炙甘草湯,不可用寒涼藥。

若舌白如粉而滑,四邊色紫絳者,溫疫病初入膜原,未歸胃腑,急急透解,莫待傳陷而入,為險惡之病,且見此舌者,病必見凶,須要小心。

白話文:

1. 舌頭黑而滑

  • 原因: 水寒剋制內火,屬於陰證。
  • 治療: 應該用溫熱的藥物來調理。
  • 舌頭短縮: 表示腎氣衰竭,難以治療。
  • 治療: 可以嘗試用人參和五味子來勉力救治,但成功率很低。

2. 舌頭黑而乾

  • 原因: 體內津液枯竭,火氣旺盛。
  • 治療: 應急急瀉火降火,並滋補腎陰。

3. 舌頭乾燥,舌苔厚膩

  • 原因: 土燥水竭,水分不足。
  • 治療: 應急用鹹苦味的藥物來清熱瀉火。

4. 舌頭淡紅無苔

  • 原因: 胃津受損,氣化無力。
  • 治療: 應使用炙甘草湯等溫補藥物,忌用寒涼藥物。

5. 舌頭白如粉末且滑,四邊呈紫紅色

  • 原因: 溫疫病初期侵犯體表,尚未侵入內臟。
  • 治療: 應急急透解,避免病邪蔓延。
  • 預後: 此種舌苔預示病情兇險,需要格外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