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色外診簡摩》~ 卷上 (14)
卷上 (14)
1. 五臟病證總例篇
(陰陽應象有在音為羽,在聲為呻,在變動為慄,在竅為耳。又按:以例推之,中央熱傷皮毛,寒勝熱,當作燥傷皮毛,熱勝燥。北方寒傷血,燥勝寒,當作寒傷骨,濕勝寒。蓋濕熱二氣相合,熱勝燥,是熱而濕也。濕勝寒,是濕而熱也。此五節字字精切,果能參透,萬病機括,無不貫澈。
上《素問》。)
假令得肝脈,其外證,善潔,面青,善怒。其內證,臍左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四肢滿閉,淋溲便難,轉筋。有是者肝也,無是者非也。(滿閉,即滿痹也。舊以閉淋二字句,誤。)
假令得心脈,其外證,面赤,口乾,喜笑。其內證,臍上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煩心,心痛,掌中熱而啘。有是者心也,無是者非也。
假令得脾脈,其外證,面黃,善噫,善思,善味。其內證,當臍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腹脹滿,食不消,體重節痛,怠墮嗜臥,四肢不收。有是者脾也,無是者非也。
假令得肺脈,其外證,面白,善嚏,悲愁不樂,欲哭。其內證,臍右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喘咳,灑淅寒熱。有是者肺也,無是者非也。
假令得腎脈,其外證,面黑,善恐欠。其內證,臍下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逆氣,小腹急痛,泄而下重,足脛寒而逆。有是者腎也,無是者非也。(上《難經》。)
白話文:
五臟病證總例篇
陰陽的表現,在聲音上是羽聲(輕微的聲音)、呻吟,在動作上是顫抖,在器官上是耳朵。 此外,以類推來說,中央(脾)的熱邪傷及皮膚毛髮,寒邪勝過熱邪,應該理解為燥邪傷及皮膚毛髮;熱邪勝過燥邪。北方(腎)的寒邪傷及血液,燥邪勝過寒邪,應該理解為寒邪傷及骨骼;濕邪勝過寒邪。總之,濕熱兩種邪氣結合,熱邪勝過燥邪,就是濕熱並存;濕邪勝過寒邪,就是濕熱並存。這段話裡的每個字都精準到位,如果能徹底領悟,就能洞悉萬病的機理。
假設診斷出是肝脈受損,外在症狀是喜歡乾淨整潔,面色青白,容易發怒;內在症狀是肚臍左側有氣體流動的感覺,按壓時堅硬且疼痛。其病症表現為四肢沉重麻木,小便困難,抽筋。出現這些症狀就是肝病,沒有這些症狀就不是肝病。(滿閉,就是滿身麻痹的意思。以前將「閉」與「淋」兩個字連在一起解讀是錯誤的。)
假設診斷出是心脈受損,外在症狀是面色發紅,口乾舌燥,喜歡笑;內在症狀是肚臍上方有氣體流動的感覺,按壓時堅硬且疼痛。其病症表現為煩躁不安,心痛,手掌發熱且出汗。出現這些症狀就是心病,沒有這些症狀就不是心病。
假設診斷出是脾脈受損,外在症狀是面色發黃,容易打嗝,愛思考,味覺異常;內在症狀是肚臍處有氣體流動的感覺,按壓時堅硬且疼痛。其病症表現為腹部脹滿,消化不良,關節疼痛,倦怠嗜睡,四肢無力。出現這些症狀就是脾病,沒有這些症狀就不是脾病。
假設診斷出是肺脈受損,外在症狀是面色蒼白,容易打噴嚏,悲傷憂愁,想哭;內在症狀是肚臍右側有氣體流動的感覺,按壓時堅硬且疼痛。其病症表現為咳嗽氣喘,寒熱交替。出現這些症狀就是肺病,沒有這些症狀就不是肺病。
假設診斷出是腎脈受損,外在症狀是面色發黑,容易害怕膽怯;內在症狀是肚臍下方有氣體流動的感覺,按壓時堅硬且疼痛。其病症表現為氣逆,小腹疼痛,大便稀溏且墜脹,小腿寒冷且僵硬。出現這些症狀就是腎病,沒有這些症狀就不是腎病。
2. 附:五邪病證心例
(出《難經》)
凡病從前來者為實邪,從後來者為虛邪,從所不勝來者為賊邪,從所勝來者為微邪,自病為正邪。假令心病,中風得之為虛邪,傷暑得之為正邪,飲食勞倦得之為實邪,傷寒得之為微邪,中濕得之為賊邪。
假令心病,何以知中風得之。然其色當赤。何以言之。肝主色,自入為青,入心為赤,入脾為黃,入肺為白,入腎為黑。肝為心邪,故知當赤色也。其病,身熱,脅下滿痛,其脈浮大而弦。
何以知傷暑得之。然當惡臭。何以言之。心主臭,自入為焦臭,入脾為香臭,入肝為臊臭,入腎為腐臭,入肺為腥臭。故知心病,傷暑得之,當惡臭也。其病,身熱而煩,心痛,其脈浮大而散。
何以知飲食勞倦得之。然當喜苦味也。虛為不欲食,實為欲食。何以言之。脾主味,入肝為酸,入心為苦,入肺為辛,入腎為咸,自入為甘。故知脾邪入心,當喜苦味也。其病,身熱,而體重嗜臥,四肢不收,其脈浮大而緩。(喜苦味,非心喜之,謂口中常患苦也。)
何以知傷寒得之。然當譫言妄語。何以言之。肺主聲,入肝為呼,入心為言,入腎為呻,入肺為哭。故知肺邪入心,為譫言妄語也。其病,身熱,洒洒惡寒,甚則喘咳,其脈浮大而澀。(寒本腎邪,此以為肺,必兼燥也。譫妄脈澀,皆出於燥。)
何以知中濕得之。然當喜汗出不可止。何以言之。腎主液,入肝為泣,入心為汗,入脾為涎,入肺為涕,自入為唾。故知腎邪入心,為汗不可止也。其病,身熱,小腹痛,足脛寒而逆,其脈沉濡而大。
白話文:
附:五邪病證心例
凡是疾病由外邪入侵所致,從正面入侵的稱為實邪,從側面入侵的稱為虛邪,從其所不克制的臟腑入侵的稱為賊邪,從其所克制的臟腑入侵的稱為微邪,自身臟腑功能失調引起的稱為正邪。例如心臟疾病,中風導致的心臟病屬於虛邪,中暑導致的心臟病屬於正邪,飲食勞倦導致的心臟病屬於實邪,傷寒導致的心臟病屬於微邪,感受濕邪導致的心臟病屬於賊邪。
例如心臟疾病,怎麼知道是由中風引起的?因為患者面色會發紅。為什麼呢?因為肝臟主宰顏色,肝邪入肝則面色青,入心則面色赤,入脾則面色黃,入肺則面色白,入腎則面色黑。肝臟是克制心臟的,所以知道患者面色發紅是肝邪犯心。其症狀為:身體發熱,脅肋下脹滿疼痛,脈象浮大而弦急。
怎麼知道是由中暑引起的?因為患者會感到惡臭。為什麼呢?因為心臟主宰氣味,心邪自入則氣味焦臭,入脾則氣味香臭,入肝則氣味臊臭,入腎則氣味腐臭,入肺則氣味腥臭。所以知道心臟疾病是由中暑引起的,患者會感到惡臭。其症狀為:身體發熱且煩躁,心痛,脈象浮大而散亂。
怎麼知道是由飲食勞倦引起的?因為患者會喜歡吃苦味的食物。虛證則不想吃東西,實證則想吃東西。為什麼呢?因為脾臟主宰口味,脾邪入肝則喜歡酸味,入心則喜歡苦味,入肺則喜歡辛味,入腎則喜歡鹹味,自入則喜歡甘味。所以知道是脾邪入心,患者才會喜歡吃苦味。其症狀為:身體發熱,身體沉重嗜睡,四肢無力,脈象浮大而緩慢。(喜歡苦味,不是指心臟喜歡,而是指口中常感到苦味。)
怎麼知道是由傷寒引起的?因為患者會出現神志不清、胡言亂語的症狀。為什麼呢?因為肺臟主宰聲音,肺邪入肝則表現為呼吸急促,入心則表現為言語不清,入腎則表現為呻吟,入肺則表現為哭泣。所以知道是肺邪入心,才會出現神志不清、胡言亂語。其症狀為:身體發熱,渾身發冷,嚴重者會喘咳,脈象浮大而澀滯。(傷寒本是腎臟的邪氣,這裡卻說是肺臟的邪氣,必然是兼有燥邪。神志不清、胡言亂語、脈象澀滯,都是燥邪所致。)
怎麼知道是由感受濕邪引起的?因為患者會出現汗出不止的症狀。為什麼呢?因為腎臟主宰體液,腎邪入肝則表現為流淚,入心則表現為汗出,入脾則表現為流涎,入肺則表現為流涕,自入則表現為流口水。所以知道是腎邪入心,才會出現汗出不止。其症狀為:身體發熱,小腹部疼痛,足脛冰冷且發麻,脈象沉細而濡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