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色外診簡摩》~ 卷上 (11)
卷上 (11)
1. 五臟陰陽絕證篇
脈浮而洪,(一作滑。)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漿不下,體形不仁,乍靜乍亂,此為命絕也。
又未知何臟先受其災,如汗出發潤,喘不休者,此為肺先絕也。陽反獨留,形體如煙燻,直視搖頭者,此為心絕也。唇吻反青,四肢漐習者,此為肝絕也。環口黧黑,柔汗發黃者,此為脾絕也。溲便遺失,狂言,目反,直視者,此為腎絕也。
又未知何臟陰陽前絕,若陽氣前絕,陰氣後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陰氣前絕,陽氣後竭者,其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溫,心下熱也。
六腑氣絕於外者,手足寒,上氣,腳縮。五臟氣絕於內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仲景。)
白話文:
脈搏浮起而有力,全身汗出如油,呼吸急促喘不過氣,喝水也無法下嚥,身體麻木不仁,時而安靜時而慌亂,這是生命將要結束的徵兆。
然而尚不清楚哪個臟器最先受損,若汗液發潤、喘息不止,則是肺部先衰竭。陽氣獨留,形體如煙燻,直視並搖頭,則為心臟衰竭。唇吻泛青,四肢抽搐,則是肝臟衰竭。口周圍發黑,汗液發黃,為脾臟衰竭。大小便失禁,胡言亂語,眼睛反白直視,則為腎臟衰竭。
此外,也難以判斷是哪個臟器的陰陽先衰竭。若陽氣先衰竭,陰氣後枯竭,此人將會死亡,遺體會呈現青色。若陰氣先衰竭,陽氣後枯竭,此人將會死亡,遺體會呈現紅色,腋下溫熱,心臟部位也會感到灼熱。
六腑氣息衰竭於外,則手腳冰冷,上氣不接下氣,腳趾蜷縮。五臟氣息衰竭於內,則無法控制大小便,下半身衰弱,手腳麻木不仁。
五臟氣絕於內者,脈口氣內絕不至,其死也,內氣重竭,無氣以動,故靜。五臟氣絕於外者,脈口氣外絕不至,其死也,陽氣反入,陰氣有餘,(陽並於陰。)故躁。(《靈樞》。)
肝絕,八日死。何以知之。面青,但欲伏眠,目視而不見人,汗(一作泣。)出如水不止。(又面腫蒼黑,肝敗。)
膽絕,七日死。何以知之。眉為之傾。筋絕,九日死,何以知之。手足爪甲青,呼罵不休。
心絕,一日死。何以知之。肩息,目亭亭回視。(又手掌並缺盆骨滿,心敗。)
小腸絕,六日死。何以知之。髮直如干麻,不得伸屈,自汗不止。
脾絕,十二日死。何以知之。口冷,足腫,腹熱,臚脹,泄利不覺,出無時度。(又臍腫滿突出,脾敗。)
白話文:
當五臟的氣息在體內斷絕時,脈搏的氣息也會在體內消失,無法到達脈口,因此死亡時,體內氣息完全枯竭,沒有氣息推動身體,所以會靜止不動。當五臟的氣息在體外斷絕時,脈搏的氣息也會在體外消失,無法到達脈口,因此死亡時,陽氣回歸體內,陰氣過盛,導致身體躁動不安。
如果肝臟的氣息斷絕,八天內就會死亡。怎麼知道呢?因為臉色會發青,只想昏睡,眼睛雖然睜開卻看不見人,而且不斷冒汗,就像水流一樣止不住。如果臉腫脹發黑,則表示肝臟已經敗壞。
如果膽囊的氣息斷絕,七天內就會死亡。怎麼知道呢?因為眉毛會下垂。
如果筋脈的氣息斷絕,九天內就會死亡。怎麼知道呢?因為手腳指甲會發青,不斷呼喊罵人。
如果心臟的氣息斷絕,一天內就會死亡。怎麼知道呢?因為呼吸急促,眼睛會不停地轉動,往後看。如果手掌和鎖骨之間的區域腫脹,則表示心臟已經敗壞。
如果小腸的氣息斷絕,六天內就會死亡。怎麼知道呢?因為頭髮會變得直硬,像乾燥的麻繩一樣,無法伸展彎曲,而且不停地冒汗。
如果脾臟的氣息斷絕,十二天內就會死亡。怎麼知道呢?因為嘴巴冰冷,腳腫脹,腹部發熱,肚子脹滿,腹瀉不止,並且排泄失禁,無法控制。如果肚臍腫脹突出,則表示脾臟已經敗壞。
胃絕,五日死。何以知之。脊痛,腰中重,不可反側,腓腸平。(《中藏經》此文云骨絕,據諸證屬腎,當是骨。)
肉絕,六日死。何以知之。耳干,舌腫,溺血,大便赤泄。
肺絕,三日死。何以知之。口張,氣但出而不還。(又鼻黑唇腫,肺敗。)
大腸絕,不治。何以知之。泄利無度,利絕則死。
腎絕,四日死。何以知之。齒為暴枯,面為正黑,目中黃色,腰欲折,自汗出如流水,足心腫。(又陰陽腫不起,腎敗。)
骨絕,十日死。何以知之。齒黃落,色如熟小豆,或齒忽變黑,或齒光無垢。(以上《脈經》參《中藏經》。)
白話文:
胃氣衰竭,五天內就會死亡。怎麼知道呢?脊背疼痛,腰部沉重,無法翻身,小腿肌肉平坦。
肉氣衰竭,六天內就會死亡。怎麼知道呢?耳朵乾燥,舌頭腫脹,小便帶血,大便稀薄帶血。
肺氣衰竭,三天內就會死亡。怎麼知道呢?嘴巴張開,呼吸只能呼出不能吸入。
大腸氣衰竭,無法治療。怎麼知道呢?腹瀉不止,腹瀉停止就會死亡。
腎氣衰竭,四天內就會死亡。怎麼知道呢?牙齒突然枯萎,臉色發黑,眼中泛黃,腰部像要折斷,汗水像流水一樣流出,腳心腫脹。
骨氣衰竭,十天內就會死亡。怎麼知道呢?牙齒發黃脫落,顏色像熟的小豆子,或者牙齒突然變黑,或者牙齒光亮無垢。
2. 絡解篇
經脈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其常見者,足太陰過於外(當是內字。)踝之上,無所隱故也。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故經脈者,常不可見也。其虛實也,以氣口知之。脈之見者,皆絡脈也。諸絡脈者,皆不能經大節之間,必行絕道而出入,復合於皮中,其會皆見於外。
陽明之陽,名曰害蜚。上下同法,(上下,手足經也。)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陽明之絡也。其色多青則痛,多黑則痹,黃赤則熱,多白則寒,五色皆見,則寒熱也。絡盛則入客於經,陽主外,陰主內。
少陽之陽,名曰樞持。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少陽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故在陽者主內,在陰者主出,以滲於內,諸經皆然。(陽注於陰,陰滿之外。)
白話文:
十二條經脈,隱藏在肌肉之間,深入而不顯露,只有少數部分可以看見,例如足太陰經脈在腳踝之上,因為它沒有隱藏的地方。所有浮在表面、容易看見的脈絡,都是絡脈。因此,經脈通常是看不到的。想要知道經脈虛實,只能透過觀察氣口。那些看得見的脈絡,都是絡脈。所有絡脈都不會經過關節,必須穿過隱密的通道進出,最後彙集在皮膚表面,這些匯合處就容易看見。
陽明經的陽氣,叫做「害蜚」。手足經脈的原則相同,只要觀察身體部位是否有浮在表面的絡脈,就是陽明經的絡脈。絡脈的顏色,青色代表疼痛,黑色代表痺症,黃色或紅色代表發熱,白色代表寒症,五種顏色都出現,代表寒熱交雜。絡脈盛滿就會入侵經脈,陽氣主宰外,陰氣主宰內。
少陽經的陽氣,叫做「樞持」。手足經脈的原則相同,只要觀察身體部位是否有浮在表面的絡脈,就是少陽經的絡脈。絡脈盛滿就會入侵經脈,所以位於陽氣部位的絡脈,主要負責內部,位於陰氣部位的絡脈,主要負責外部,藉此將氣血滲透到內部,其他經脈也都是如此。陽氣流向陰氣,陰氣滿溢就會向外流動。
太陽之陽,名曰關樞。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太陽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
少陰之陰,名曰樞儒。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少陰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其入經也,從陽部注於經;其出者,從陰內注於骨。
心主之陰,名曰害肩。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心主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
太陰之陰,名曰關蟄。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太陰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
凡此十二經之絡脈者,皆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於皮毛。邪中之則腠理開,開則入客於絡脈,留而不去,傳入於經。留而不去,傳入於腑,廩於腸胃。邪之始入於皮也,泝然起毫毛,開腠理。其入於絡也,則絡脈盛,色變;其入客於經也,則感虛乃陷下。其留於筋骨之間,寒多則筋攣骨痛,熱多則筋弛骨消,肉爍䐃破,毛直而敗。(上皮部論。)
白話文:
這段文字主要講述了十二經絡的絡脈和病邪入侵人體的過程。它說明瞭:
- 絡脈和經脈的關係: 絡脈是經脈的支脈,位於皮膚表層。當病邪入侵時,會先進入絡脈,再傳入經脈。
- 病邪入侵的過程: 病邪會從皮膚毛孔進入,再進入絡脈,最後進入經脈,並可能繼續傳入臟腑。
- 病邪入侵的症狀: 不同部位的絡脈充盈,會導致不同的皮膚顏色變化。病邪進入經脈,會使人感到虛弱。病邪停留在筋骨之間,會導致不同的疼痛和損傷。
這段文字闡述了中醫對病邪入侵人體的理解,以及它如何影響不同組織和器官。它強調了皮膚在疾病防禦中的重要性,以及早期發現和治療疾病的重要性。
按:絡有二說:一經脈之分支者,以其能從此經絡於彼經也,在三陽之部曰陽絡,三陰之部曰陰絡。一臟腑之膜與系也,膜能包絡臟腑之體,系能連絡臟腑於身,此皆謂之陰絡。《素問》:脈代而鉤者,病在絡脈。倉公:代者絡脈有過,皆以臟腑之系言之。繫有病,則臟腑之氣不能暢達於身,而脈來不一矣。
至於經脈之分絡,行於身者,雖有部位,而人不盡同。故曰絡脈者,實則必見,虛則必下,視之不見,求之上下。人經不同,絡脈異所別也。凡以絡脈求穴者,須知此義。
白話文:
關於「絡」的兩種說法
- 第一種:經脈的分支,稱為「絡」,因為它們能連接不同經脈。 屬於三陽經的部分稱為「陽絡」,屬於三陰經的部分稱為「陰絡」。
- 第二種:臟腑的膜和系,稱為「陰絡」。 膜包覆著臟腑的組織,系連接著臟腑和身體,這些都稱為陰絡。
《素問》中提到「脈象出現代脈、鉤脈的,病在絡脈。」
倉公說:「代脈指的是絡脈有病變,都指的是臟腑的系。」 繫有病,臟腑之氣無法順暢地流動到全身,因此脈象不規律。
至於經脈的分支絡脈,雖然它們在身體上有特定的位置,但不同人之間的分佈並不完全相同。
因此說:「絡脈」實際存在時,必然能看見,虛弱時就會潛藏起來,無法看見,必須仔細尋找。每個人的經脈不同,絡脈的分佈也各有差異。
3. 絡形篇
《素問·繆刺論》敘絡脈病證甚詳,集隘不能備錄。
何謂虛實?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經絡俱實何如?曰:是寸脈急,而尺緩也,皆當治之。(寸口候經,所謂經不可見,其虛實以氣口知之也。尺膚候絡,所謂皮之部也。脈實則滿而急,絡實則膹起而緩。)滑則從,澀則逆也。夫虛實者,皆從其物類始,故五臟骨肉滑利,可以久長也。
(言虛實無定形,因物類以為推,如其物本澀者,即以得其澀為實,失其澀為虛矣。人之五臟骨肉本滑利,故不失其滑利者,可以久長也。)
絡氣不足,經氣有餘何如?曰:脈口熱而尺寒也。秋冬為逆,春夏為從,治主病者。
白話文:
答
邪氣入侵過盛,稱為實證;精氣被奪,則稱為虛證。
答
寸脈(寸口脈)急促,尺脈(尺澤脈)緩慢,都需要治療。(寸口脈反映經脈,經脈不可見,其虛實需要從脈氣的變化來判斷。尺脈反映絡脈,即皮部的脈絡。脈實則脈象滿而急,絡實則肌肉隆起而脈象緩慢。)脈象滑利則氣血運行順暢,脈象澀滯則氣血運行阻滯。
答
寸口脈熱而尺脈寒。秋冬季節氣血逆行,春夏季節氣血順行,治療時應根據病證的特性進行。
經虛絡滿何如?曰:經虛絡滿者,尺熱滿,脈口寒澀也,此春夏死,秋冬生。治此者絡滿經虛,灸陰刺陽;經滿絡虛,刺陰灸陽。(絡陽經陰,刺瀉灸補。)
色脈與尺之相應也,如桴鼓影響之相應也,不得相失也,此亦本末根葉之出候也。色脈形肉不得相失,故知一則為工,知二則為神,知三則神且明。調其脈之緩、急、大、小、滑、澀,而病變定矣。
脈急者,尺之皮膚亦急;脈緩者,尺之皮膚亦緩;脈小者,尺之皮膚亦減而少氣;脈大者,尺之皮膚亦膹而起;脈滑者,尺之皮膚亦滑;脈澀者,尺之皮膚亦澀;凡此變者,有微有甚。諸急者多寒,緩者多熱。大者多氣少血,小者血氣皆少。滑者陽氣盛,微有熱;澀者多血少氣,微有寒。
白話文:
經脈空虛而絡脈充盈的情況該怎麼處理呢?醫生回答說:經脈空虛而絡脈充盈的人,尺脈熱而滿,脈口寒涼而澀。這種人容易在春夏季節死亡,秋冬季節出生。治療這種情況需要根據經脈和絡脈的虛實來進行,如果絡脈充盈而經脈空虛,就應該灸陰穴,刺陽穴;如果經脈充盈而絡脈空虛,就應該刺陰穴,灸陽穴。(絡脈屬陽,經脈屬陰,刺穴要瀉,灸穴要補。)
面容氣色和尺脈的關係,就像鼓和槌子互相影響一樣,是密不可分的。這也是從表面現象來推斷本質原因的表現。面容氣色、脈象、形體和肉質,這些方面是互相聯繫的,缺一不可。因此,只知道其中一項就稱得上是精通,知道兩項就稱得上是神妙,知道三項就稱得上是神明透徹了。調整脈象的緩急、大小、滑澀,就能準確地判斷疾病的變化。
脈象急促的人,尺脈所對應的皮膚也緊繃;脈象緩慢的人,尺脈所對應的皮膚也鬆弛;脈象細小的人,尺脈所對應的皮膚也減少而缺乏生氣;脈象粗大的人,尺脈所對應的皮膚也豐滿而隆起;脈象滑利的人,尺脈所對應的皮膚也光滑;脈象澀滯的人,尺脈所對應的皮膚也粗澀。這些變化,有的輕微,有的明顯。凡是脈象急促的,大多是寒證;脈象緩慢的,大多是熱證。脈象粗大的,大多是氣盛血少;脈象細小的,大多是氣血都少。脈象滑利的,大多是陽氣盛,略帶有熱;脈象澀滯的,大多是血少氣虛,略帶有寒。
是故刺急者,深內而久留之。刺緩者,淺內而疾髮針,以去其熱。刺大者,微瀉其氣,無出其血。刺滑者,疾髮針而淺內之,以瀉其陽氣而去其熱。刺澀者,必中其脈,隨其逆順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髮針,即按其痏,無令血出,以和其脈。諸小者,陰陽形氣俱不足,勿取以針,而調以甘藥也。
(澀脈多血,後人多疑之。其實經意指氣虛血壅,以病形言。如形瘦脈大,胸中多氣者死;豈真多氣而反死哉,正以其氣滿而喘息不便耳。)
奇邪之不在經者,血絡是也。是故刺血絡而僕者,脈氣盛而血虛,刺之則脫氣,脫氣則僕。(氣悍而血少不能維之,刺之則見開而出,氣脫而僕矣。凡浮大而散之脈,重用汗劑,則汗出不可止而亡陽,亦此意也。經脈曰:其脈青而短,少氣甚者,瀉之則悶,悶甚則僕不得言。義理正可互參。)
白話文:
這段文字主要闡述了針灸治療中的不同刺針感覺和對應的處理方法,以及針刺血絡時可能出現的昏倒現象,並解釋了其原因。
- 刺針感覺: 根據刺針的阻力和滑利程度,可以判斷針刺深度和留針時間,以及是否需要瀉氣或瀉血。
- 澀脈: 指的是脈象澀滯,通常伴隨著血瘀。古人認為澀脈代表氣虛血瘀,而並非真正多血。
- 血絡: 指的是血管,當針刺血絡時,如果病人昏倒,可能是因為氣血虛弱,刺針後導致氣血耗散。
- 氣虛血少: 指的是體質虛弱,氣力不足,血液不足。這種情況下,過度瀉血容易導致氣血耗散,引起昏倒。
- 浮大而散之脈: 指的是脈象浮大而散亂,通常伴隨著氣虛。大量使用發汗藥物,會加重氣虛,導致汗出不止,最終損傷陽氣。
這段文字體現了古代中醫對針灸治療的深刻理解,以及對人體氣血運行的精妙認識。
血出而射者,血氣俱盛,而陰氣少,其血滑,刺之則射。血少黑而濁者,陽氣蓄積,久留而不瀉,其血黑以濁,故不能射矣。
血出清而半為汁者,新飲而液滲於絡,而未合和於血也,故血出而汁別焉。其不新飲者,身中有水,久則為腫。(血必得水調之,始能滑淖,故經謂水入於經,其血乃成。新飲而未合和,故汁別也。)
髮針而腫者,陰氣積於陽,其氣因於絡,故刺之血未出而氣先行,故腫。
按:病有浮沉,刺有淺深,若刺淺不及病,反生外壅而為腫矣。
血出若多若少,而面色蒼蒼者,陰陽之氣其新相得而未和合,因而瀉之,陰陽俱脫,表裡相離,故脫色而蒼蒼然。(血出若多若少,言不必皆因多出血而然。)
白話文:
血液噴射而出,代表血氣都很旺盛,而陰氣不足,血液滑利,因此刺針就會噴射出來。血液量少,顏色黑且混濁,代表陽氣積聚,停留太久無法宣洩,血液因此變得黑濁,所以無法噴射出來。
血液流出,清澈且帶有水狀,說明近期喝了大量水,水分滲入血管,尚未與血液完全融合,所以血液流出時水分分離。若近期沒有大量喝水,可能是身體積水,時間久了就會腫脹。(血液必須靠水分調節,才能變得滑利,因此經書中說水進入經絡,血液才能形成。近期喝了水,但尚未與血液融合,所以水分會分離。)
用針刺穴位後腫脹,代表陰氣積聚在陽氣之上,氣息聚集在血管中,所以刺針時血液還沒流出,氣息就先跑出來,因此腫脹。
要注意的是,疾病有表淺和深沉之分,刺針也有淺和深之分。如果刺針太淺,沒有觸及病竈,反而會導致外圍阻塞,造成腫脹。
血液流出量多或少,但面色蒼白,代表陰陽之氣剛開始相合,尚未完全融合,因此刺針後瀉出,陰陽氣血都虧損,表裡分離,所以臉色蒼白。 (血液流出量多或少,不一定是因為出血過多造成的。)
刺之血出多,面色不變而煩悗者,刺絡而虛經,虛經之屬於陰者,陰脫故煩悗。(虛經之屬於陰者,謂虛其陰經也,此刺失於深也。)
多出血而不動搖者何也。陰陽相得而合為痹者,此為內溢於經,外注於絡。如是者陰陽俱有餘,雖多出血,弗能虛也。(不動搖,言形色神氣俱無所變動也。)何以知其有餘也?曰:血脈者盛,堅橫以赤,上下無常處,小者如針,大者如箸,則而瀉之,萬全也,(馬氏曰:則,當是側字。愚按:則。
因也。)故無失數矣。針入而肉著者,熱氣因於針則針熱,熱則肉著於針故堅矣。(血絡篇:因,聚結之義也。)
是故視其經脈之在於身也,其見浮而堅,其見明而大者多血;其見細而沉者多氣也。(骨度篇:多氣即少血也,經每有此文法。)
白話文:
針刺後出血量多,但面色無變化,卻感到煩躁不安,這是因為針刺了絡脈而虛了經脈。虛的經脈屬於陰經,陰氣外脫,所以才感到煩躁不安。(虛的經脈屬於陰經,指的是虛了陰經,這是因為針刺不夠深。)
為什麼會出現出血量多,但病人卻沒有任何反應呢?這是因為陰陽氣血相互調和,形成了痹症。這種情況下,氣血內溢於經脈,外注於絡脈。如此一來,陰陽氣血都過於充盈,即使出血很多,也無法使其虛弱。(不動搖,指的是身形、面色、神氣都無任何變化。)
怎麼判斷氣血是否過於充盈呢?觀察血脈:如果血脈充盈,堅硬而橫行,顏色發紅,位置不固定,小的像針,大的像筷子,那麼就應該側身放血,這樣才能萬無一失。(馬氏說:「則」應是「側」字。我認為「則」就是「因」的意思。)所以,放血時不要失誤。針刺入肉後,肉緊貼著針,這是因為熱氣聚集在針上,使針發熱,熱氣又使肉緊貼著針,所以肉就硬了。(《血絡篇》中說:「因」是聚集的意思。)
因此,觀察經脈在身體上的情況,如果經脈浮出表面且堅硬,顏色明亮而粗大,說明血氣充盈;如果經脈細小而深沉,說明氣多而血少。(《骨度篇》中說:氣多就是血少,經文中經常出現這種文法。)
諸刺絡脈者,必刺其結上,甚血者雖無結,急取之以瀉其邪,而出其血,留之發為痹也。(經脈篇。)
凡人著黃,五種黃皆同,其人至困,冥漠不知東西者,看其左手脈,名手肝脈,兩筋中其脈如有如無。又看近手屈肘前臂,當有三歧脈,中央者名手肝脈,兩廂者名歧脈。若肝脈全無,兩廂壞者,其人十死。若中央脈近掌三指道有如不絕,必不死。脈經三日,漸徹至手掌,必得汗而愈。
婦人看右手脈也。(巢氏:有如不絕,謂有而又不散斷也。經言:脈之大、小、長、短、厚、薄、緩、急、結、直,內應小腸,即賅絡脈言之。已見前身形內應臟腑篇,不復贅錄。)
白話文:
治療刺絡脈的方法,必須在脈絡的結節處刺針,血脈充盈者即使沒有結節,也要立即取血瀉邪,放出血來,否則會積聚成痹症。
如果一個人穿著黃色的衣服,五種黃色的衣服都一樣,而且人非常虛弱,昏昏沉沉,分不清東南西北,就要觀察他的左手脈搏,叫做手肝脈,兩根筋之間的脈搏,若隱若現。再觀察靠近手肘前臂的三叉脈,中間的一條叫做手肝脈,兩邊的叫做歧脈。如果肝脈完全消失,兩邊的歧脈也壞了,此人十死無生。如果中間的脈搏在手掌三指處,若隱若現,但沒有斷絕,此人一定不會死。脈搏經過三天,逐漸延伸到手掌,必然會出汗而痊癒。
婦女則觀察右手的脈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