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色外診簡摩》~ 卷上 (9)
卷上 (9)
1. 附:損至脈證
一呼三至,至一呼六至者,(此一動一至之例也。)此至之脈也。一呼一至,至四呼一至者,此損之脈也。至脈從下上,損脈從上下。(上下即內外也。吳師朗謂虛損有外感內傷兩大端,即此義。)一損損於皮毛,皮聚而毛落。二損損於血脈,血脈虛少,不能榮於五臟六腑也。
三損損於肌肉,肌肉消瘦,飲食不為肌膚。四損損於筋,筋緩不能自收持。五損損於骨,骨痿不能起於床。反此者,至之為病也。從上下者,骨痿不能起於床者死。從下上者,皮聚而毛落者死。(《靈樞》本臟篇敘五臟內傷,均以毛悴色夭為死證,即此義。)損其肺者益其氣,損其心者調其榮衛,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損其肝者緩其中,損其腎者益其精。(《難經》。
)
白話文:
呼吸一次脈搏跳動三次,最多跳動六次,這是正常的脈象。呼吸一次脈搏跳動一次,最少跳動四次,這是虛損的脈象。正常的脈象從下往上跳動,虛損的脈象從上往下跳動。上下指的是內外,意思是虛損有外感和內傷兩種情況。
第一種虛損影響到皮毛,皮膚皺縮,毛髮脫落。第二種虛損影響到血脈,血脈虛弱,無法滋養五臟六腑。第三種虛損影響到肌肉,肌肉消瘦,吃下去的食物無法滋養肌肉。第四種虛損影響到筋,筋無力,不能自主收縮。第五種虛損影響到骨骼,骨骼痿弱,無法從床上起身。
相反的情況,就是正常的脈象引起的疾病。從上往下跳動的脈象,最嚴重的是骨骼痿弱,無法從床上起身,就會導致死亡。從下往上跳動的脈象,最嚴重的是皮膚皺縮,毛髮脫落,也會導致死亡。
《靈樞》中關於五臟內傷的描述,都以毛髮枯萎、面色蒼白為死亡的徵兆,就是這個意思。
如果肺部虛損,就要補氣;如果心臟虛損,就要調和營衛;如果脾臟虛損,就要調整飲食,適應寒溫;如果肝臟虛損,就要緩解肝氣;如果腎臟虛損,就要補益腎精。這是《難經》中記載的治療方法。
2. 診大肉消長捷法篇
病人大肉已落,為不可救藥,蓋以周身肌肉,瘦削殆盡也。余每以兩手大指次指後,驗大肉之落與不落,以斷病之生死,百不失一。病人雖骨瘦如柴,驗其大指次指之後,有肉隆起者,病縱重可醫。若他處肌肉尚豐,驗其大指次指之後,無肉隆起,而反見平陷者,病即不治矣。
周慎齋三書云:久病形瘦,若長肌肉,須從內眥眼下胞長起,以此屬陽明胃,胃主肌肉故也。此言久瘦漸復之機也,不可不知。(趙晴初。)
目眶為足陽明所繫,極與大肉相關。惟下利,專泄胃氣,其目眶雖陷,而面色神光未改者,不足為慮。若壯年無病,目眶忽陷,久而不復;咳嗽帶紅,而目眶常陷;諸病飲食倍增,身面加肥,而目眶獨陷,皆脾真暗敗之先徵。即面色神光未改,且覺難於挽回。補救及時,方藥針對,僅可僥倖百一。
白話文:
患者身上的肌肉已經完全消失,這就表示病情嚴重到無法救治了。因為全身的肌肉都已經消瘦殆盡,病人已經無力迴天。我常以雙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在患者的後背部位,探查其肌肉是否還存在,用以判斷病人的生死,從未失誤過。即使病人瘦骨嶙峋,但只要在摸其大拇指和食指後面的位置,仍然感受到肌肉隆起,那麼即使病重也能治療。若患者其他部位的肌肉仍然豐滿,但摸其大拇指和食指後面的位置卻感覺不到隆起,反而平坦凹陷,那麼病情就無藥可醫了。
周慎齋在他的著作中說:長期生病導致身材消瘦,若要恢復肌肉,則必須從眼角下方眼窩開始長起。這與陽明胃經有關,因為胃主肌肉。這段話說明瞭長期消瘦患者逐漸恢復的機理,不可不知。(趙晴初)
眼窩是足陽明經所連接的位置,與肌肉息息相關。只有腹瀉,專門泄掉胃氣,導致眼窩凹陷,但面色和神采沒有改變,這就不必擔心。但如果壯年無病,卻突然眼窩凹陷,而且長期不恢復;或者咳嗽帶血,眼窩也常凹陷;又或者各種疾病導致食慾大增,身體和臉都變胖,唯獨眼窩凹陷,這些都是脾氣虛弱衰敗的先兆。即使面色和神采沒有改變,但想要挽回也難。只有及時補救,並使用正確的藥物和針灸,纔有一線生機。
若加見山根黯慘,兩角無光,短期速矣。再瘦人與高年,目眶雖陷而無慮者,蓋陷之形有不同也。胞皮寬縱,眶骨不至削如鋒刃者,是乃常見之事。若胞皮吸入骨里凹成深坑,得不謂之非常之變乎。
白話文:
如果再加上鼻樑下方暗淡悲傷,眼角沒有光彩,那麼病情很快就會惡化了。但是如果是瘦弱的人或是老年人,眼窩即使下陷也不用太擔心,因為這種情況下的下陷和別的情況有所不同。眼睛周圍的皮膚鬆弛且向下垂掛,眼窩骨骼不會像刀劍那樣尖銳,這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如果眼皮深深地吸進眼球裡形成一個深深的坑洞,難道不能說這是異常變化嗎?
3. 病深而形色毛髮有不變者篇
營氣霈然者,病在血脈。(是邪氣激其血脈,光澤浮越於外也。邪氣者,濕熱也。)
五色精微象見矣,其壽不久也。(是五臟精華全越於外也。前為邪盛,此為真漓。故曰色明不粗沉夭者,為病甚。)
嘗貴後賤,雖不中邪,病從內生,名曰脫營。嘗富後貧,名曰失精。五氣流連,病有所並。不在臟腑,不變軀形,身體日減,氣虛無精,病深無氣,洒洒然時驚。病深者,以其外耗於衛,內奪於榮也。(脫營失精,精氣外浮,其內愈竭,而毛髮面色愈美,此為病在心,心華在面,精氣並於心故也。所謂並者,虛而相併也。
故凡坐傷於憂愁思慮者,即肌肉消瘦,肢節痠軟,而毛髮面色自美也。凡男女愛慕,功名抑鬱者,多有此候。故《脈經》曰,憂恚思慮,心氣內索;面色反好,急求棺槨。上《素問》。)
白話文:
當營氣外溢明顯時,疾病就出現在血脈中。這是因為邪氣刺激血脈,使光澤浮現於外,而邪氣就是濕熱。
五臟的精華顯露在外,這種情況下,壽命就不長了。這是五臟精華都外溢的表現。之前是邪氣盛,現在是精氣外泄。所以說,面色光亮不粗糙,卻短命的人,病症很嚴重。
過去富裕後來貧窮,這種情況叫做失精。五氣互相影響,疾病也相互聯繫。疾病不在臟腑,不改變身體形狀,身體日漸消瘦,氣虛無精,病重無力,時常感到驚慌。病重的原因是,外在消耗了衛氣,內在損失了營氣。
脫營失精,精氣外浮,內在更加虛竭,而毛髮面色卻更好看,這是因為疾病在心臟,心氣外露於面部,精氣都集中於心臟。所謂並,指的是虛弱而相互影響。
所以,凡是因憂愁思慮而受傷的人,就會肌肉消瘦,肢體酸軟,但毛髮面色卻很好看。男女相愛,功名受挫的人,大多有這種症狀。所以《脈經》中說,憂愁憤怒思慮,心氣內虛;面色反而很好,趕快準備棺材。這是引用了《素問》的理論。
女子豎,病傷脾,在死法中。而視其顏色不變,不以為意,至春果嘔血死。其病得之流汗。流汗者同法,病內重,毛髮面色澤,脈不衰,此關內之病也。(流汗者,自汗也。內關之病,不自知其所痛,心慧然若無苦,若見一病,即不及救。)
寒薄吾蟯瘕,腹大,上膚黃粗,循之慼慼(音瑟。)然。飲以芫花一撮,出蟯可數升,病已,三十日如故。病得之於寒濕,寒濕氣菀篤不發,化為蟲矣。所以知然者,切其脈,循其尺,其尺索刺粗,而毛髮奉美,(奉即菶字,茂也。原注當作秦,非。)是蟲氣也。其色澤者,中臟無邪氣及重病也。
白話文:
女子身體直挺,病症傷及脾臟,將會導致死亡。雖然她面色沒有變化,人們卻沒有在意,直到春天才吐血身亡。她的病症是因流汗而起。流汗引起的疾病,其病症嚴重,毛髮面色光澤,脈搏不衰弱,這是內臟的疾病。
由於體寒,導致寄生蟲積聚,腹部膨大,皮膚黃色粗糙,摸起來感覺凹凸不平。服用芫花一撮,排出寄生蟲達數升,病症痊癒,三十天后恢復如初。她的病症是因寒濕而起,寒濕之氣積聚不散,轉化為蟲。之所以能知道是這種原因,是因為把脈時,觸摸尺脈,尺脈索狀粗大,而毛髮光澤茂盛,這是蟲氣的徵兆。她的面色光澤,表示內臟沒有邪氣和重病。
(前案病內重而毛髮色澤,此臟無重病而亦然者,何也。讀者宜深思其故。上倉公傳。)
面色不變,肌膚日瘦,外如無病,內實虛虧,俗名桃花疰。其證必蒸熱咳嗽,或多汗,或無汗,或多痰,或無痰,或經閉,或泄精,或吐血,或衄血,或善食,或泄瀉。此為陰火煎熬之證,男女婚嫁過時及少寡者多有之。以陰火既乘陽位,消爍陽分之津液,而陰分津液亦隨氣而升,竭力以上供其消爍,故肢體日削,而面色愈加鮮澤也。
按:陰陽津液之說未瑩。面色屬心,心華於面,心神外馳,不能內守,是外有所慕,精神馳騖,故心之精華,全浮於面,與憂菀於內者迥別。倉公前案流汗,汗為心液,亦與心精外越之義符合,後案蟲氣,是正氣未傷,而濕熱內盛,化生蟯蟲,胃中轉多一番生氣,故上蒸頭面而毛髮奉美也。若至蟲能飲血齧腸,則亦必漸變枯索矣。
白話文:
面色紅潤,身體卻日漸消瘦,外表看起來沒有病,但內裡卻虛弱不堪,俗稱桃花疰。這種病症通常伴隨發熱咳嗽、出汗、痰多或痰少、月經停止、遺精、吐血、鼻出血、食慾旺盛或腹瀉等症狀。這是由於陰火旺盛,消耗陽氣津液,而陰分津液也隨之升上來,竭力補充消耗,因此四肢日漸消瘦,面色卻越來越紅潤。
傳屍疰者,是惡蟲齧人臟腑,其人沉沉嘿嘿,不知所苦,而無處不苦,經年累月,漸就羸瘦。其證蒸熱,咳嗽不止,腰背痠痛,兩目不明,四肢無力,或面色脫白,或兩頰時紅,常懷忿怒,夜夢奇怪,或與鬼交,最易傳染,甚至滅門。(此面時紅,陽浮無根也,非蟲氣矣。上張石頑《醫通》。)
白話文:
被寄生蟲咬傷的人會感到身體各處疼痛,症狀包括髮熱、持續不斷的咳嗽、腰部和背部痠痛、視力模糊、四肢無力等。有些人可能會出現臉色蒼白或者臉頰時紅的現象,並且常常生氣,晚上做怪異的夢,有時還會與鬼魂發生性行爲。這種疾病很容易傳染,嚴重的話可能導致全家死亡。
4. 百病虛實順逆篇
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五實死,五虛死。脈盛,皮熱,腹脹,前後不通,悶瞀,此謂五實;脈細,皮寒,氣少,泄利前後,飲食不入,此謂五虛。其時有生者,何也?曰:漿粥入胃,泄注止,則虛者活;身汗,得後利,則實者活。(何以得粥入泄止,何以得汗與利,是必有望於醫者。)
氣血以並,陰陽相傾,氣亂於衛,血逆於經,血氣離居,一實一虛。
血並於陰,氣並於陽,故為驚狂。(陰不勝其陽,脈流薄疾,並乃狂。三陽積並,發為驚狂。邪入於陽,重陽則狂,諸文皆指陽氣噴激也。)
血並於陽,氣並於陰,乃為炅中。(炅即炯字,熱也。此陽氣內郁也。)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主要論述了中醫的實證和虛證,以及它們對人體的影響。實證是指身體陽氣過盛,表現為發熱、腹脹、便祕等症狀;虛證是指身體陰氣不足,表現為畏寒、氣虛、腹瀉等症狀。
文中還提到了五實死和五虛死,說明實證和虛證都可能導致死亡。但如果能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還是有可能救治的。
文中還提到了氣血失衡、陰陽失調以及驚狂和炅中的病症,並對其病因和症狀進行了描述。
總的來說,這段古文闡述了中醫的基本理論,以及對不同病症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它對我們理解中醫思想和觀點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血並於上,氣並於下,心煩惋,善怒。(此陽氣下抑也。)
血並於下,氣並於上,亂而善忘。(此孤陽亢逆,陰津不能上濡也。)
血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返則生,不返則死矣。
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宜用溫散溫下,不可溫補。)是故氣之所併為血虛,血之所併為氣虛。何者?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故氣並則無血,血並則無氣。血與氣相失,故為虛焉。絡之與孫脈,俱輸於經,血與氣並,故為實焉。夫陰與陽,皆有俞會,陽注於陰,陰滿之外,陰陽勻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
(上虛實。以上《素問》。)
白話文:
血液上涌,氣息下沉,容易心煩意亂,容易發怒。(這是陽氣下沉受抑。)
血液下沉,氣息上涌,思緒混亂,容易健忘。(這是陽氣孤獨亢盛逆行,陰液無法上達滋潤。)
血液和氣息都往上走,就會導致昏厥,昏厥就會暴死,氣息如果能回歸就會活過來,回不來就會死。
血液和氣息喜溫惡寒,寒則血液凝滯不能流動,溫則血液消散而去。(應該用溫和的藥物散寒溫陽,不能用溫補的方法。)因此,氣息偏盛導致血液虛損,血液偏盛導致氣息虛損。這是因為有則為實,無則為虛,所以氣息偏盛則無血液,血液偏盛則無氣息。血液和氣息互相失衡,就會導致虛損。經絡和分支脈絡,都輸注到主要的經脈,血液和氣息充盈,就稱為實證。陰陽都有交匯的地方,陽氣注入陰氣,陰氣充盈於外,陰陽平衡,才能充盈形體,九個脈象都如同一個脈象,稱之為健康人。
(以上論述虛實,來自《素問》。)
喜怒不測,飲食不節,陰氣不足,陽氣有餘,營氣不行,(所謂氣行血止也。陰津不足以載血,使之滑利,而陽氣之悍者湧來,血遂擁擠而成癰疽。)發為癰疽。陰陽不通,兩熱相搏,(是血愈擁擠,而悍氣亦不得通,故蒸而為膿矣。)乃化為膿。膿成,十死一生。其白眼青,黑眼小,一逆也。
納藥而嘔,二逆也。腹痛渴甚,三逆也。肩項中不便,四逆也。音嘶色脫,五逆也。除此五者,為順也。(今瘍科有五善七惡之說,義即本此。上癰疽順逆。)
熱病脈靜,汗已出,脈躁盛,是一逆也。病泄,脈洪大,是二逆也。著痹不移,䐃肉破,身熱,脈偏絕,是三逆也。淫而奪形,身熱,色夭然白,及後下血衃,血衃篤重,是四逆也。(淫,馬注謂好色,非也。凡遺精漏濁下利自盜汗皆是。)寒熱奪形,脈堅搏,是五逆也。
白話文:
情緒起伏不定,飲食無度,導致陰氣不足,陽氣過盛,氣血運行不暢。由於陰津不足以滋潤血液,使血液流動不順暢,而陽氣過於旺盛,導致血液淤積,形成癰疽。
陰陽失衡,兩股熱氣互相衝撞,使血液更加淤積,陽氣也無法通暢,因此蒸發成膿。膿瘡形成,十死一生。
眼睛發白,瞳孔縮小,這是第一逆。
服用藥物後嘔吐,這是第二逆。
腹痛口渴嚴重,這是第三逆。
肩頸僵硬不適,這是第四逆。
聲音嘶啞,面色蒼白,這是第五逆。
除了以上五種逆證之外,其他的都是順證。
熱病脈搏平靜,汗液已排泄,脈搏卻變得躁動有力,這是第一逆。
病患腹瀉,脈搏洪大,這是第二逆。
關節疼痛不移位,肌肉破損,發燒,脈搏微弱,這是第三逆。
縱慾過度,身體虛弱,面色蒼白,之後出現下血,血塊沉重,這是第四逆。
寒熱交替,身體虛弱,脈搏堅強有力,這是第五逆。
腹脹,身熱,脈大,一逆也。腹鳴而滿,四肢清,泄,脈大,二逆也。衄而不止,脈大,三逆也。咳且溲血,脫形,其脈小勁,四逆也。咳,脫形,身熱,脈小以疾,五逆也。如是者,不過十五日而死矣。
腹大脹,四末清,脫形,泄甚,一逆也。腹脹,便血,脈大,時絕,二逆也。咳,溲血,形肉脫,脈搏,三逆也。嘔血胸滿引背,脈小而疾,四逆也。咳嘔,腹脹,且飧泄,其脈絕,五逆也。如是者,不及一時而死矣。(上雜病順逆。)
熱病不可刺者有九。所謂勿刺者,有死徵也。一曰汗不出,大顴發赤,噦者死。二曰泄而腹滿甚者死。三曰目不明,熱不已者死。四曰老人、嬰兒熱而腹滿者死。五曰汗不出,嘔,下血者死。六曰舌本爛,熱不已者死。七曰咳而衄,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八曰髓熱者死。九曰熱而痙者死。
白話文:
肚子脹痛,身體發熱,脈搏強勁有力,這是第一種逆症。肚子咕嚕咕嚕叫又脹滿,四肢冰冷,腹瀉,脈搏強勁有力,這是第二種逆症。流鼻血不止,脈搏強勁有力,這是第三種逆症。咳嗽且尿血,身體虛弱,脈搏微弱而有力,這是第四種逆症。咳嗽,身體虛弱,發熱,脈搏微弱而快速,這是第五種逆症。出現這些症狀,不超過十五天就會死亡。
肚子脹得很大,四肢冰冷,身體虛弱,腹瀉嚴重,這是第一種逆症。肚子脹痛,便血,脈搏強勁有力,時而消失,這是第二種逆症。咳嗽,尿血,身體消瘦,脈搏微弱,這是第三種逆症。嘔血,胸部滿悶,疼痛蔓延至背部,脈搏微弱而快速,這是第四種逆症。咳嗽嘔吐,肚子脹痛,又腹瀉,脈搏消失,這是第五種逆症。出現這些症狀,不到一個時辰就會死亡。
熱病不可針灸治療的情況有九種。所謂不可針灸,是指有死亡徵兆。第一種是出汗不出來,臉頰泛紅,呃逆,就會死亡。第二種是腹瀉,肚子脹得厲害,就會死亡。第三種是眼睛看不清楚,發熱不止,就會死亡。第四種是老人、嬰兒發熱,肚子脹滿,就會死亡。第五種是出汗不出來,嘔吐,下血,就會死亡。第六種是舌根潰爛,發熱不止,就會死亡。第七種是咳嗽又流鼻血,出汗不出來,或者汗出不到腳底,就會死亡。第八種是骨髓發熱,就會死亡。第九種是發熱抽搐,就會死亡。
腰折,瘛瘲,齒噤齘也。凡此九者,不可刺也。其可刺者急刺之,不汗且泄。(上熱病順逆。以上《靈樞》。)
白話文:
當腰部受傷、四肢抽搐痙攣、牙關緊閉口角歪斜等症狀出現時,不宜使用針灸治療。如果必須進行針灸,應迅速施術,不要讓患者出汗或排便(這是關於熱性疾病的順逆論述,出處為《靈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