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

《診家正眼》~ 卷二 (8)

回本書目錄

卷二 (8)

1. 緊脈(陰中之陽)

體象,緊脈有力,左右彈人;如絞轉索,如切緊繩。

主病,緊主寒邪,亦主諸痛。左寸逢緊,心滿急痛。右寸逢緊,傷寒喘嗽。左關、人迎,浮緊傷寒。右關、氣口,沉緊傷食。左尺見之,臍下痛極。右尺見之,奔豚疝疾。

兼脈,浮緊傷寒,沉緊傷食。急而緊者,是為遁屍。數而緊者,當主鬼祟。

【按】緊者,繃急而兼絞轉之形也。古稱熱則筋縱,寒則筋急;此惟熱鬱於內,而寒束於外,故緊急絞轉之象,徵見於脈耳。《素問》曰:「往來有力,左右彈人手」,則剛勁之概可鞠。夫寒者,北方剛勁肅殺之氣,故緊急中復兼左右彈手之象耳。仲景曰:「如轉索無常。」叔和曰:「數如切繩。

」丹溪曰:「如紉簟線。譬如以二股三股糾合為繩,必旋轉而絞,乃緊而成繩耳。」可見緊之為義,不獨縱有挺急,抑且橫有轉側也。苟非橫有轉側,則《內經》之左右彈人,仲景之轉索,丹溪之紉線,叔和之切繩,將何所取義乎!高陽生偽訣未察諸家之說,而妄云「寥寥入尺來」,不知於緊之義何居乎!蓋緊之挺急而勁,與弦相類;但比之於弦,更有加於挺勁之異,及轉如繩線之狀也。

中惡、祟乘之脈而得浮緊,謂邪方熾而脈無根也。咳嗽、虛損之脈而得沉緊,謂正已虛而邪已痼也。咸在不治之例。

白話文:

緊脈,是一種有力且繃緊的脈象,摸起來像絞索般旋轉,或像拉緊的繩子一樣。

這種脈象主要反映體內有寒邪,也可能是各種疼痛的徵兆。左寸脈緊,表示心胸滿悶、劇烈疼痛;右寸脈緊,則可能是傷寒引起的咳嗽氣喘;左關脈和人迎脈浮緊,說明是傷寒;右關脈和氣口脈沉緊,則可能是傷食。左尺脈緊,則臍下疼痛劇烈;右尺脈緊,則可能是奔豚、疝氣等疾病。

此外,浮緊的脈象也見於傷寒,沉緊的脈象則見於傷食。脈象又急又緊,可能是「遁屍」症狀;脈象又數又緊,則可能是鬼祟作祟。

總之,緊脈的特點是繃緊且伴有絞轉旋繞的感覺。古籍記載,熱證時筋脈舒展,寒證時筋脈收緊;緊脈是寒邪束縛於外,熱邪鬱滯於內的表現。寒邪屬北方之氣,剛勁肅殺,所以緊脈常伴有左右彈動的感覺。不同的醫家對緊脈的描述略有不同,但都強調其繃緊、旋轉的特點。 簡單來說,緊脈像繃緊的弦,但比弦更緊,更有旋轉感。

如果中惡或邪祟入侵,出現浮緊脈,說明邪氣盛而正氣不足;如果咳嗽、虛損的人出現沉緊脈,說明正氣已虛,邪氣已深,這兩種情況都難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