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方論》~ 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第十七 (1)
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第十七 (1)
1. 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第十七
夫嘔家有癰膿,不可治嘔,膿盡自愈。
先嘔卻渴者,此為欲解。先渴卻嘔者,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
嘔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飲故也,此屬支飲。
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穀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師曰:以發其汗,令陽微,膈氣虛,脈乃數,數為客熱,不能消穀,胃中虛冷故也。
脈弦者,虛也,胃氣無餘,朝食暮吐,變為胃反。寒在於上,醫反下之,今脈反弦,故名曰虛。
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無氣,無氣則營虛,營虛則血不足,血不足則胸中冷。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為虛,澀則傷脾,脾傷則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穀不化,名曰胃反。脈緊而澀、其病難治。
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
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嘔而胸滿者,茱萸湯主之。
茱萸湯方:
吳茱萸一升,人參三兩 生薑六兩 大棗十二枚。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乾嘔,吐涎沫,頭痛者,茱萸湯主之。方見上。
嘔而腸鳴,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主之。
半夏瀉心湯:
半夏半升,洗 黃芩三兩 乾薑三兩 人參三兩 黃連一兩 大棗十二枚 甘草三兩,炙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乾嘔而利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方:
黃芩三兩 甘草二兩,炙 芍藥二兩 半夏半升,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諸嘔吐,穀不得下者,小半夏湯主之。方見痰飲中。
嘔吐而病在膈上,後思水者,解,急與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
豬苓散方:
豬苓 茯苓 白朮各等分
右三味,杵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嘔而脈弱,小便復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
四逆湯方:
附子生用,一枚 乾薑一兩半 甘草二兩,炙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小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人參三兩 甘草三兩 半夏半斤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胃反嘔吐者,大半夏湯主之。《千金》云:治胃反不受食,食入即吐。《外臺》云:治嘔,心下痞硬者。
大半夏湯方:
半夏二升,洗完用 人參三兩 白蜜一升
右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揚之二百四十遍,煮取二升半,溫服一升,餘分再服。
食已即吐者,大黃甘草湯主之。《外臺》方,又治吐水。
大黃甘草湯方:
大黃四兩 甘草一兩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
白話文:
這篇古文論述的是嘔吐、呃逆、下痢等症狀的脈象、病因和治療方法。
若嘔吐且體內有癰腫膿瘍,不應治療嘔吐,待膿瘍消盡,嘔吐自會痊癒。
先嘔吐後口渴,表示身體欲藉此排出毒素;先口渴後嘔吐,則可能是水停留在心下,屬於飲邪停滯。
原本口渴,嘔吐後卻不渴了,是因為心下有支飲,屬於支飲證。
脈象數而患者又能消化食物卻仍嘔吐,這是因為發汗過多導致陽氣虛弱,膈氣不足,脈象雖數,卻是客熱引起的,而非陽氣充沛,導致胃中虛冷而嘔吐。
脈象弦細,代表虛證,胃氣不足,早上吃東西晚上吐,晚上吃東西早上吐,變成胃反。寒邪在上,卻誤用下瀉的方法治療,脈象反而弦細,所以稱為虛證。
寸口脈微弱而數,表示氣虛,氣虛則營氣不足,營氣不足則血虛,血不足則胸中寒冷。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氣虛,澀則脾氣受損,脾受損則消化不良,早上吃東西晚上吐,晚上吃東西早上吐,宿食不消化,稱為胃反。脈象緊澀,則病症難治。
想嘔吐時,不可服用下瀉藥物。
呃逆且腹部脹滿,觀察其前後部位,找出不通暢的地方,疏通即可痊癒。
嘔吐且胸部滿悶,可用茱萸湯治療。茱萸湯的藥方如下:吳茱萸一升,人參三兩,生薑六兩,大棗十二枚,加水五升,煮成三升,溫服七合,一日三次。
乾嘔,吐出涎沫,頭痛,也可用茱萸湯治療,藥方同上。
嘔吐伴隨腸鳴,心下痞滿,可用半夏瀉心湯治療。半夏瀉心湯的藥方如下:半夏半升(洗淨),黃芩三兩,乾薑三兩,人參三兩,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炙甘草三兩,加水一斗,煮成六升,去渣,再煮成三升,溫服一升,一日三次。
乾嘔且腹瀉,可用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治療。黃芩加半夏生薑湯的藥方如下:黃芩三兩,炙甘草二兩,芍藥二兩,半夏半升,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加水一斗,煮成三升,去渣,溫服一升,一日兩次,夜服一次。
各種嘔吐,食物無法下嚥者,可用小半夏湯治療(藥方見痰飲篇)。
嘔吐且病在膈上,想喝水者,應立即給水解渴;想喝水者,可用豬苓散治療。豬苓散的藥方如下:豬苓、茯苓、白朮等量,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匙,一日三次。
嘔吐且脈象虛弱,小便頻數,身體微熱,出現厥逆症狀者,難以治療,可用四逆湯治療。四逆湯的藥方如下:生附子一枚,乾薑一兩半,炙甘草二兩,加水三升,煮成一升二合,去渣,分次溫服。體質強壯者,可加大附子用量至一枚,乾薑用量至三兩。
嘔吐伴隨發熱,可用小柴胡湯治療。小柴胡湯的藥方如下:柴胡半斤,黃芩三兩,人參三兩,甘草三兩,半夏半斤,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加水一斗二升,煮成六升,去渣,再煎成三升,溫服一升,一日三次。
胃反引起的嘔吐,可用大半夏湯治療。《千金要方》記載:治療胃反不能進食,食物入口即吐。《外台秘要》記載:治療嘔吐,心下痞硬。大半夏湯的藥方如下:半夏二升(洗淨),人參三兩,白蜜一升,加水一斗二升,與蜂蜜充分攪拌二百四十次,煮成二升半,溫服一升,餘量分次服用。
飯後立即嘔吐,可用大黃甘草湯治療。《外台秘要》記載,此方亦可治療嘔吐清水。大黃甘草湯的藥方如下:大黃四兩,甘草一兩,加水三升,煮成一升,分次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