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坤安

傷寒指掌》~ 發黃

發黃

傷寒發黃。惟陽明太陰兩經有之。陽明病。應遍身有汗。今但頭汗出。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身必發黃者。瘀熱在裡。內外無從發泄也。發汗已。身目皆黃者。大發濕家汗。風去濕不去也。發汗已。太陰病。身當發黃。因小便不利。濕土為熱所蒸。而黃色外現也。若小便自利。小腹硬滿者。瘀血發黃也。

邵評:以小便利不利。分發黃蓄血。是已。惟膽汁入血為膽黃。其症治尚須補入。治法。陽明發黃。乃胃家移熱於脾。必二便俱秘。茵陳蒿湯。太陰發黃。是脾家濕熱。必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茵陳五苓散

邵評:發黃有太陰陽明濕熱虛實之不同。若發黃而二便俱秘者。乃陽明胃實。移熱於脾。故宜用下。若發黃而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乃太陰脾濕蒸熱。故宜清利。

若發黃。汗出身冷。脈沉遲者。陰黃也。茵陳五苓加乾薑(參準繩)

邵評:寒濕留滯而成陰黃。故宜溫通。若更陽虛。可用茵陳四逆湯

金鑑云。表實無汗發黃者。宜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汗之。裡實不便者。宜茵陳蒿湯下之。無表裡症而熱甚者。宜梔子柏皮湯清之。大便溏。小便不利。發黃者。宜茵陳五苓散利之。陰證發黃者。宜茵陳四逆湯溫之。環口黧黑。冷汗者。陰黃死症也。身體枯燥如煙煤者。陽黃死症也。

邵評:發黃有汗下清利溫五種治法。治黃之法。不外是矣。陰黃陽絕。陽黃陰涸。均是死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