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指掌》~ 卷二 (25)
卷二 (25)
1. 瘥後諸病新法
如見舌黃口渴。加黃芩、連翹。如兼飽悶挾食。加楂肉、麥芽。如兼頭疼惡寒。加蘇荷、蔥白。如兼寒熱。寒多加桂枝、紫蘇。熱多加柴、芩。一二劑後。必復汗而解。此屢試屢驗者。不可妄投補中。以致閉邪增病。
邵評:病後元虛。餘邪餘火。留結於中。又加勞動。復受外邪。而病。故名勞復。此虛而有邪。用表裡並治之法。此與但虛無邪之勞復。自是二種。
氣虛勞復,亦有瘥後。餘火餘邪已盡。止因正氣大虛。因勞復熱。微兼惡寒。四肢倦怠。無氣以動。脈虛右大。舌潤無苔。胸膈寬暢者。此真氣虛勞復也。宜補中益氣湯。甘溫補之。升柴須蜜炙。汗多惡寒。歸耆建中妙。
邵評:病退邪去。勞而復作。見症俱是虛象。與上條挾邪勞復之症不同。
陰虛勞復,熱病傷陰。腎氣已虧。稍加勞動。微挾風寒。其病復作。症仍頭痛。發熱。惡風。舌燥口渴。六脈浮數者。此陰虛勞復也。凡復症。必挾風寒外邪。仍宜梔子。豉湯、加蔥白、薄荷、鮮生地、淡竹葉、麥冬、骨皮之類。微汗之。如兼太陽。加羌活。陽明加葛根。少陽加柴胡。
瘥後色復,傷寒瘥後。氣血未充。早犯房事。則內損真氣。外觸邪氣而復作也。其症頭重不舉。目中生花。腰脅痛。小腹裡急絞痛。憎寒發熱。或陰火上衝。頭面烘熱。胸中煩悶是也。若卵縮入腹。脈離經者死。舌伸出數寸者。亦死。宜六味飲。加麥冬、豆豉、梔子。煎湯調下燒褌散。若小腹急痛。脈沉足冷。須用當歸四逆加吳茱萸湯。煎成。調下燒褌散。
邵評:病後氣陰兩虛。早犯房事。真元大傷。而復著外邪。邪入下焦陰分。銷爍陰精。為病極重。臨症極宜細辨。
陰陽易,男女新愈交接。病男傳不病之女。曰陽易。病女傳不病之男。曰陰易。此感其餘邪而生疾也。其症身重氣乏。百節解散。頭重不舉。目中生花。熱上衝胸。憎寒壯熱。頭面大熱。在男子。則陰腫。痛引小腹。在婦人。則裡急。痛連腰胯。甚者手足冷攣拳。男子卵陷入腹。
婦人痛引陰中。皆難治也。若見舌吐出者死。治法用竹茹半升煎湯。調下燒褌散。有黏汗出。陰頭微腫為效。或用韭白根一握。兩頭尖十四枚。水煎候冷服。取黏汗為效。亦可調下燒褌散。
瘥後調理,傷寒熱退之後。有宜和中者。有宜養陰者。如其人中氣虛者。病退後。必納穀少。運化遲。或大便不實。或噁心吐涎。宜六君子加減和中。形寒畏冷。宜黃耆建中溫補之。凡此症。脈皆緩大。舌皆白嫩可辨。如其人陰分虛者。必有餘熱未盡。舌燥口渴。二便艱澀。脈兼微數等症。宜生金滋水飲。或甘露飲加減養之。
邵評:感症熱退之後。有宜和中者。有宜養陰者。調理之法。須分陰虛氣虛。
白話文:
瘥後諸病新法
若病人舌頭發黃、口渴,則加入黃芩、連翹。若兼有飽脹、食滯,則加入山楂肉、麥芽。若兼有頭痛、惡寒,則加入蘇葉、蔥白。若兼有寒熱,寒多則加桂枝、紫蘇;熱多則加柴胡、黃芩。服用一劑或兩劑後,必定會再次出汗而痊癒。此法屢試不爽,不可胡亂服用補藥,以免閉塞邪氣,加重病情。
邵氏評語:疾病痊癒後,元氣虛弱,殘餘的邪氣和餘熱滯留在體內,又因勞動而再次受外邪侵襲而發病,故名為勞復。這是虛弱而兼有邪氣的狀態,需採用表裡兼治的方法。這與單純虛弱無邪氣的勞復,是兩種不同的情況。
氣虛勞復,也有痊癒後的情況,餘熱餘邪已盡,僅因正氣大虛,因勞動而復發熱,略帶惡寒,四肢倦怠,無力活動,脈象虛弱,右脈較大,舌頭潤濕無苔,胸膈寬暢,這是真氣虛弱導致的勞復。宜服用補中益氣湯,以甘溫之品補益,升麻、柴胡需蜜炙。若汗多惡寒,則歸脾湯、建中湯效果佳。
邵氏評語:疾病退去,邪氣已除,勞動後再次發病,所見症狀都是虛弱的表現,與上文所述夾雜邪氣的勞復症狀不同。
陰虛勞復,熱病傷陰,腎氣已虧,稍加勞動,略帶風寒,病情復發,症狀仍有頭痛、發熱、惡風、舌燥口渴,脈象浮數,這是陰虛導致的勞復。凡是復發的症狀,必定夾雜風寒外邪,仍需用梔子豉湯,加入蔥白、薄荷、鮮生地、淡竹葉、麥冬、骨碎補等藥物,微微出汗即可。若兼有太陽經症狀,則加羌活;陽明經症狀,則加葛根;少陽經症狀,則加柴胡。
瘥後色復,傷寒痊癒後,氣血未復充盈,過早房事,則會損傷真元之氣,又受外邪侵襲而復發。症狀表現為頭昏沉抬不起,視物模糊,腰脅疼痛,小腹裡急絞痛,惡寒發熱,或陰火上衝,頭面發熱,胸悶煩躁。若睾丸縮入腹中,脈象離經,則會死亡;舌頭伸出數寸,也會死亡。宜服用六味地黃丸,加麥冬、豆豉、梔子,煎湯服用,並配合燒褌散。若小腹劇痛,脈象沉而足冷,則需服用當歸四逆加吳茱萸湯,煎好後,配合燒褌散服用。
邵氏評語:疾病痊癒後,氣陰兩虛,過早房事,真元大傷,又再次受外邪侵襲,邪氣入侵下焦陰分,耗傷陰精,病情極重,臨症時務必仔細辨證。
陰陽易,男女痊癒後同房,男方患病傳染給健康的女方,稱為陽易;女方患病傳染給健康的男方,稱為陰易。這是因為感染了殘餘的邪氣而生病。症狀表現為身體沉重,氣力不足,關節疼痛,頭昏沉抬不起,視物模糊,熱邪上衝胸部,惡寒高熱,頭面發熱。男性則陰莖腫痛,疼痛牽引至小腹;女性則小腹裡急,疼痛牽引至腰胯。嚴重者手足冰冷攣縮,男性睾丸縮入腹中,女性疼痛牽引至陰部,這些都是難以治療的。若見舌頭伸出,則會死亡。治療方法是用竹茹煎湯,配合燒褌散服用,若有黏膩的汗液排出,陰部輕微腫脹,則表示有效。或用韭白根水煎,放涼後服用,以排出黏膩汗液為效,也可配合燒褌散服用。
瘥後調理,傷寒熱退之後,有的需要和中,有的需要養陰。若病人中氣虛弱,病退之後,必定食慾不振,消化功能減弱,或大便不成形,或噁心嘔吐,宜服用六君子湯加減以和中。若形寒畏冷,則用黃耆建中湯溫補。這些症狀,脈象都緩大,舌苔都白嫩,可以以此辨別。若病人陰虛,必定有餘熱未盡,舌燥口渴,大小便困難,脈象兼見微數等症狀,宜服用生脈飲、滋陰降火飲或甘露飲加減以養陰。
邵氏評語:感染性疾病熱退之後,有的需要和中,有的需要養陰。調理的方法,必須區分陰虛和氣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