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坤安

《傷寒指掌》~

回本書目錄

1. 瘟疫九傳

2. 但表不里

疫之傳有九。然亦不出表裡之間而已。但表不里者。其證頭疼身痛發熱。而復凜凜。內無胸滿等證。穀食如常。此邪傳外。由肌表而出。或斑消。或汗解為順。輕劑可愈。有汗出不徹。而熱不退者。宜白虎湯。或斑出不透。而熱不退者。宜舉斑湯。有斑汗並行。而並不透。合用煎湯。

白話文:

疫病的傳染途徑有九種,但最終都只在肌膚表面和臟腑內部之間循環。如果病邪只停留在肌膚表面,沒有深入內臟,症狀表現為頭痛、身痛、發熱,同時伴有寒顫,但沒有胸悶等內臟不適症狀,飲食也正常,這表示邪氣停留在體表,從肌膚表面排出即可痊癒。可能是出斑疹或出汗而痊癒,用輕劑即可治療。如果出汗不暢,發熱不退,應該服用白虎湯;如果斑疹不透,發熱不退,應該服用透疹湯;如果同時出斑疹和出汗,但都未能完全排出邪氣,則需合用兩種湯藥治療。

3. 但里不表

但里不表者。惟胸膈痞悶。欲吐不吐。吐而不快。宜瓜蒂散吐之。若邪傳裡之中下二焦。則心腹脹滿。不吐不嘔。或燥結便閉。或熱結旁流。或熱結下利。或大腸膠閉。並宜承氣輩。有里而再里。或至於三。皆依前法。

邵評:吐下未淨。復聚於中。故曰里而再里。至三里之症。少有也。

白話文:

但里不表症狀是指胸膈部感到痞悶,想吐卻吐不出來,勉強吐了卻也不舒服。這種情況應該用瓜蒂散來催吐。如果邪氣入侵裡證,並傳至中焦或下焦,則會出現心腹脹滿,不吐不嘔的症狀,或者大便秘結,或者熱邪壅結導致脇痛,或者熱邪下注引起腹瀉,或者大腸嚴重便秘。這些情況都應該服用承氣湯類的藥物治療。如果裡證一層層加重,甚至達到三層,也還是依照之前的治療方法。

邵氏評注:吐瀉後邪氣尚未完全清除,又再次積聚於體內,所以稱為「里而再里」,甚至「三里」的症狀,則比較少見。

4. 表而再表

表而再表者。所發未盡。膜原尚有隱伏之邪。故三四日後。依前發熱。脈洪而數。及其解也。斑者仍斑。汗者仍汗而愈。至於三表者。亦稀有也。

邵評:瘟疫之邪。由膜原達表。或癍或汗之表。表邪化而膜原尚有未盡之邪。復出於表。故曰表而再表。此與傷寒先表后里之治迥別。須使出表之邪。仍從癍汗而解。至三表之症。實罕見焉。

白話文:

表而再表指的是疾病的症狀雖已消退,但病邪並未完全清除,病邪仍潛伏於肌膚表層(膜原)。因此,三四天後,發熱症狀又會再次出現,脈象洪大而快。症狀消退時,起疹子的病人疹子仍然存在,出汗的病人仍然出汗,然後才痊癒。至於病情三次發作於肌膚表層(三表),則非常罕見。

邵氏評論:瘟疫的病邪,從肌膚表層(膜原)到達體表,可能表現為出疹或出汗。體表病邪雖已化解,但肌膚表層(膜原)仍有未盡的病邪,再次發作於體表,所以稱為「表而再表」。這與傷寒先表裡後表之症狀治療方法截然不同,必須讓體表發出的病邪,仍透過出疹或出汗來消退。至於病情三次發作於肌膚表層(三表)的症狀,確實非常罕見。

5. 表裡分傳

表裡分傳。始則邪氣伏於膜原。尚在半表半裡。二證俱見。必先通其里。令里邪去。自能達表。或斑或汗。隨其性而升泄之。病退而熱未除者。膜原尚有未盡之邪也。宜三消飲調之。若分傳至再至三。未之頻見。照前同治。

邵評:疫邪自口鼻吸受。直行中道。流布三焦。伏於膜原。為半表半裡之界。邪在於此。或表裡分傳。表裡二症同見者。治宜先通其里。里通則表達。與傷寒先表后里之法大異。從表解者。或癍或汗兩門。隨症治之。膜原之邪。未能盡傳。表裡症並見者。用三消飲內外並解之。若分傳再三之症。亦屬稀少。治法同前。

白話文:

表裡分傳指的是疾病初期邪氣停留在肌膚與臟腑交界處(膜原),呈現表裡證狀兼見的情況。治療應先治裡,待裡邪去除,表邪自然會消散,或出斑疹或出汗,根據病情變化而施治。若疾病好轉但餘熱未退,表示肌膚與臟腑交界處仍有邪氣殘留,宜服用三消飲調理。如果表裡分傳的情況反覆出現兩三次,雖然較少見,但治療方法與前述相同。

邵氏評注:瘟疫之邪經口鼻吸入,直接到達三焦,停留在肌膚與臟腑交界處(膜原),此處是表裡之間的交界。邪氣在此停留,可能出現表裡分傳,表裡兩種症狀同時出現。治療應先通利裡氣,裡氣通暢,則表邪可自行消除,這與傷寒論中先治表後治裡的原則大不相同。從表邪入手治療,可透過疹子和汗液兩種途徑排出邪氣,依症狀施治。若肌膚與臟腑交界處的邪氣未能完全清除,表裡症狀同時存在,則可用三消飲同時治療表裡。如果表裡分傳的情況反覆出現兩三次,雖然比較少見,但治療方法仍與前述相同。

6. 再表再里

有再表再里。或再表裡分傳者。醫家不解。反責病人不善調養。以致反復。病家不解。反咎醫師疏於救治。彼此歸怨。胥失之矣。不知病勢之當然。其氣性如此。

邵評:疫症是穢濁之邪。不正之氣。伏膜原而布三焦。其邪之或結或開。或表或里。本無一定。故多表而再表。里而再里。表裡分傳再見之症。此病情之傳變不常。邪氣之聚散無定。乃病勢之當然。非關調治之失宜。然必病者元氣不虛。方可隨症施治。若虛弱之體。恐未能當此纏擾耳。疫症之外。若風寒溫暑濕熱諸病。則鮮如此見症也。

白話文:

再表再裡是指疾病反覆發作,或表證和裡證交替出現的現象。醫生不明白這種情況,反而責怪病人保養不當導致病情反覆;病人也不明白,反而責怪醫生治療不力。雙方互相推卸責任,都錯了。他們不知道這是疾病本身的自然發展規律,邪氣的性質就是這樣變化不定。

邵氏評論:疫病是由於污濁邪氣、不正之氣侵入人體,停留在膜原(指臟腑之間的組織)而遍佈三焦(指人體的胸腹腔)。這種邪氣有時聚集,有時散開;有時在表層,有時在裡層,本來就沒有固定的模式。因此,常常出現多次表證,多次裡證,以及表裡證候交替出現的現象。這是疾病傳變過程中的正常現象,邪氣的聚集和消散也是無常的,是疾病本身的自然規律,並非治療失當所致。但是,患者必須元氣充足,才能根據症狀進行治療。如果體質虛弱,恐怕難以承受如此反复纏繞的病情。除了疫病之外,像風寒、溫熱、濕熱等其他疾病,很少出現這種反覆發作的現象。

7. 先表后里

先表后里者。始則但有表證。而無里症。宜達原飲。有三陽經症者。加三陽經藥。繼而脈大而數。自汗而渴。邪離膜原。未能出表。宜白虎湯辛涼解散。邪從汗解。脈靜身涼而愈。二三日後。或四五日後。依然發熱尚宜達原飲。至後反加胸滿腹脹、不思穀食、煩渴等證。加大黃下之。

邵評:邪從口鼻吸受。先由肺入。肺主皮毛。則先見表症。有頭疼身痛發熱凜寒之象。用達原飲以宣其邪。三陽者。太陽陽明少陽也。故太陽加羌活。陽明加葛根。少陽加柴胡也。

白話文:

先表後里指的是,疾病初期只出現表證,沒有裡證,應該服用達原飲。如果兼有太陽、陽明、少陽三陽經的症狀,則需加入治療三陽經的藥物。接著,如果脈搏洪大而快,自汗且口渴,邪氣離開經絡,尚未透發於表,則宜用白虎湯辛涼解表,使邪氣從汗排出,脈象平和、身體涼爽後即可痊癒。二三日或四五日後,如果再次發熱,仍應服用達原飲。但如果後來又出現胸悶腹脹、不想吃東西、煩渴等裡證,則需加用大黃瀉下。

邵氏評註:邪氣從口鼻吸入,先由肺進入。肺主皮毛,所以先出現表證,表現為頭痛、身痛、發熱、惡寒等症狀。使用達原飲可以宣通邪氣。三陽指太陽、陽明、少陽三經,所以太陽經症狀加羌活,陽明經症狀加葛根,少陽經症狀加柴胡。

8. 先里後表

先里後表者。始則發熱。漸加里證。下之便愈。後復發熱。反加煩疼。身重脈浮者。宜白虎湯主之。不得汗者。津液枯竭也。加人參。覆杯即愈。

邵評:瘟疫自口鼻而入。直行中道。伏於膜原。膜原為半表半裡。其邪自內出外。故有先見里症。可先下之。下后里通。邪漸出外。在陽明之經。故見煩熱脈浮身疼重之症。再用白虎湯以清之。不得汗者。正虛液竭。白虎加人參。以扶正達邪。若大汗大下後。表裡之證悉去。

繼而一身盡痛。身如被杖。脈沉細者。此汗出太過。陽氣不周。骨寒而痛。非表證也。此不必治。二三日後陽回自愈。

邵評:汗下之後。表裡之症雖去。而津虧氣弱。不能營養筋骨脈絡。故痛如被杖。用藥宜養營和陽之劑。

又評:瘟疫與傷寒大異。傷寒不可早下。瘟疫有先里後表之症。故可先下。下之裡通而表達。蓋瘟疫之邪自內達外。與傷寒先表后里之治不同法。此瘟疫傷寒分涇渭處也。

白話文:

先里後表是指一開始發燒,症狀逐漸加重,出現裡證(內臟的病症)。服用瀉下藥後病情好轉,但後來又發燒,且伴隨煩躁疼痛、身體沉重、脈搏浮快,這時應該服用白虎湯治療。如果服用白虎湯後仍然不出汗,表示體液耗竭,需要加入人參,很快就能痊癒。

瘟疫從口鼻入侵,直接進入身體中焦,潛伏在膜原(臟腑之間的薄膜)。膜原兼具表裡兩方面的性質,邪氣由內向外發作,所以一開始會出現裡證,可以先使用瀉下藥。瀉下後裡證消除,邪氣逐漸外傳,到達陽明經,因此出現煩熱、脈搏浮快、身體疼痛沉重等症狀,再用白虎湯來清熱解毒。如果服用白虎湯後仍然不出汗,說明正氣虛弱,體液耗竭,此時白虎湯中加入人參,可以扶助正氣,驅除邪氣。如果經過大量汗出和瀉下後,表裡症狀都消失了,

接著全身劇烈疼痛,如同被棍棒打傷一般,脈搏沉細,這是因為汗出過多,陽氣不足,導致骨骼寒冷疼痛,這已經不是表證了,不必治療,二三天後陽氣恢復,自然痊癒。

汗出和瀉下之後,雖然表裡症狀都消失了,但體液虧損,氣血虛弱,不能滋養筋骨和經絡,所以會感到疼痛如被棍棒打傷。此時應該服用滋養營氣、溫補陽氣的藥物。

瘟疫和傷寒的治療方法大不相同。傷寒不能早期使用瀉下藥,而瘟疫有先里後表症狀,所以可以先瀉下。瀉下後裡證通暢,然後表證也就好了。因為瘟疫的邪氣是由內向外發作,與傷寒先表後裡的治療方法不同,這就是瘟疫和傷寒的主要區別。

9. 表證偏勝

表證偏勝者。膜原之伏邪發時。傳表之邪多。傳裡之邪少。當治其表。里證兼之。

邵評:膜原附近於胃。為表裡之分界。邪伏膜原。出表者多。入里者少。則表證偏勝。乃七表三里之候。當先治表。而略兼治里。

白話文:

表證偏勝是指邪氣初犯人體時,停留在肌膚(表層)的邪氣較多,深入臟腑(裡層)的邪氣較少。此時應先治療表證,即使伴隨輕微的裡證,也應以治表為主。

邵氏評注:膜原(指胃部附近)是表裡之間的界限。邪氣停留在膜原附近,多數會從肌膚表面發作,少數會進入臟腑。因此表證較為明顯,呈現七分表證三分裡證的狀態,治療應優先處理表證,同時略微兼顧裡證。

10. 里證偏勝

若里證多而表證少。但當治其里。而表證自愈。

邵評:膜原之邪。入里者多。出表者少。則里症偏勝。乃七里三表之候。但治其里。里通。則邪外出而愈。

白話文:

如果裡證的症狀明顯多於表證,那就應該著重治療裡證,表證自然會好轉。

邵氏評注:病邪侵入體內深層(裡)的較多,從體表(表)出來的較少,所以裡證的症狀就比較明顯,這是裡證盛於表證的症候。只要治療裡證,裡證通暢了,病邪就能從體表排出而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