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指掌》~ 卷四 (4)
卷四 (4)
1. 但表不里
疫之傳有九。然亦不出表裡之間而已。但表不里者。其證頭疼身痛發熱。而復凜凜。內無胸滿等證。穀食如常。此邪傳外。由肌表而出。或斑消。或汗解為順。輕劑可愈。有汗出不徹。而熱不退者。宜白虎湯。或斑出不透。而熱不退者。宜舉斑湯。有斑汗並行。而並不透。合用煎湯。
白話文:
疫病的傳播方式有九種,但最終都逃不出表裡之間的範疇。
當病邪只在肌表,沒有深入內裡時,症狀會表現為頭痛、身痛、發熱,並且伴有微微的寒意。但內裡沒有胸悶等症狀,飲食如常。這是因為邪氣傳在體表,由皮膚表面排出。
這時候,可能出現斑疹消退或出汗解熱,屬於順利的情況,用輕度的藥物就可以治癒。
如果出汗不透,熱度不退,則可以使用白虎湯。如果斑疹不透,熱度不退,則可以使用舉斑湯。
如果斑疹和汗同時出現,但都未能完全透出,則需要將白虎湯和舉斑湯合用煎服。
2. 但里不表
但里不表者。惟胸膈痞悶。欲吐不吐。吐而不快。宜瓜蒂散吐之。若邪傳裡之中下二焦。則心腹脹滿。不吐不嘔。或燥結便閉。或熱結旁流。或熱結下利。或大腸膠閉。並宜承氣輩。有里而再里。或至於三。皆依前法。
邵評:吐下未淨。復聚於中。故曰里而再里。至三里之症。少有也。
白話文:
如果病邪只在裡,不在表,症狀表現為胸膈痞悶,想要吐卻吐不出來,吐了也不舒服,應該服用瓜蒂散來催吐。
如果病邪傳入裡之中下二焦,則會出現心腹脹滿,不吐不嘔,或者大便乾結不通,或者熱邪結聚在身體側面,或者熱邪向下導致腹瀉,或者大腸膠著不通。這些情況都應該使用承氣湯類藥物治療。
如果病邪在裡,又再次侵入裡,甚至三次進入裡,都應該按照前面所述的方法治療。
邵評
如果吐下藥未將病邪完全清除,病邪又再次聚積在裡面,所以稱為「裏而再裏」。病邪三次進入裡的情況比較少見。
3. 表而再表
表而再表者。所發未盡。膜原尚有隱伏之邪。故三四日後。依前發熱。脈洪而數。及其解也。斑者仍斑。汗者仍汗而愈。至於三表者。亦稀有也。
邵評:瘟疫之邪。由膜原達表。或癍或汗之表。表邪化而膜原尚有未盡之邪。復出於表。故曰表而再表。此與傷寒先表后里之治迥別。須使出表之邪。仍從癍汗而解。至三表之症。實罕見焉。
白話文:
表面上的病症看似已痊癒,但病邪並未完全消散,體內仍有潛伏的邪氣。因此,三四天後又會再次發熱,脈搏洪大而快。病症消退時,原本出疹的依然出疹,出汗的依然出汗,然後痊癒。至於表症出現三次的情況,則十分罕見。
4. 表裡分傳
表裡分傳。始則邪氣伏於膜原。尚在半表半裡。二證俱見。必先通其里。令里邪去。自能達表。或斑或汗。隨其性而升泄之。病退而熱未除者。膜原尚有未盡之邪也。宜三消飲調之。若分傳至再至三。未之頻見。照前同治。
邵評:疫邪自口鼻吸受。直行中道。流布三焦。伏於膜原。為半表半裡之界。邪在於此。或表裡分傳。表裡二症同見者。治宜先通其里。里通則表達。與傷寒先表后里之法大異。從表解者。或癍或汗兩門。隨症治之。膜原之邪。未能盡傳。表裡症並見者。用三消飲內外並解之。若分傳再三之症。亦屬稀少。治法同前。
白話文:
表裡分傳是指疾病的邪氣從表傳到裡,或從裡傳到表。起初,邪氣會停留在膜原,這是一個介於表裡之間的位置。此時,表裡兩方面的症狀都可能會出現。治療時,必須先通其裡,讓裡面的邪氣散去,然後才能達表。可以根據患者的症狀,用發斑或發汗的方法來促進邪氣的排出。如果病症消退但熱度不退,說明膜原還有未盡的邪氣,可以用三消飲來調治。如果邪氣不斷傳播,從表到裡再從裡到表,這種情況比較少見,治療方法與之前相同。
疫邪會從口鼻吸入,直接到達三焦,停留在膜原。膜原是表裡之間的界線,邪氣停留在這裡,可能會導致表裡分傳,表裡兩方面的症狀同時出現。治療時,應該先通其裡,裡通則表達,這與傷寒先治表後治裡的方法不同。從表解邪氣可以用發斑或發汗的方法,根據症狀選擇治療。如果膜原的邪氣還未完全散去,表裡症狀同時出現,可以用三消飲來同時治療表裡。邪氣不斷傳播,從表到裡再從裡到表的情況比較少見,治療方法與之前相同。
5. 再表再里
有再表再里。或再表裡分傳者。醫家不解。反責病人不善調養。以致反復。病家不解。反咎醫師疏於救治。彼此歸怨。胥失之矣。不知病勢之當然。其氣性如此。
邵評:疫症是穢濁之邪。不正之氣。伏膜原而布三焦。其邪之或結或開。或表或里。本無一定。故多表而再表。里而再里。表裡分傳再見之症。此病情之傳變不常。邪氣之聚散無定。乃病勢之當然。非關調治之失宜。然必病者元氣不虛。方可隨症施治。若虛弱之體。恐未能當此纏擾耳。疫症之外。若風寒溫暑濕熱諸病。則鮮如此見症也。
白話文:
有些病症會先表現在外,然後再深入內里,或是在表裡之間反覆傳遞。醫生們不明白,便責怪病人沒有好好調養,導致病情反覆。病人也不明白,便怪罪醫生治療不當,互相指責,結果都錯了。其實,這些症狀是病勢自然發展的結果,病邪的特性就是這樣,有時聚合,有時散開,沒有固定的模式。
6. 先表后里
先表后里者。始則但有表證。而無里症。宜達原飲。有三陽經症者。加三陽經藥。繼而脈大而數。自汗而渴。邪離膜原。未能出表。宜白虎湯辛涼解散。邪從汗解。脈靜身涼而愈。二三日後。或四五日後。依然發熱尚宜達原飲。至後反加胸滿腹脹、不思穀食、煩渴等證。加大黃下之。
邵評:邪從口鼻吸受。先由肺入。肺主皮毛。則先見表症。有頭疼身痛發熱凜寒之象。用達原飲以宣其邪。三陽者。太陽陽明少陽也。故太陽加羌活。陽明加葛根。少陽加柴胡也。
白話文:
先表後裏者
一開始只出現表證,沒有裡症,應該使用達原飲。如果出現三陽經症狀,就要加入三陽經藥物。
接著脈搏有力且快速,自汗且口渴,邪氣離開表層,還沒有透出體表,應該使用
白虎湯**,辛涼解散邪氣。
等到之後反而出現胸悶腹脹、食慾不振、煩渴等裡證,就要加入
大黃瀉下去。
邵評
邪氣從口鼻吸入,首先進入肺經。肺主皮毛,所以先出現表證,有頭痛、身痛、發熱、畏寒的症狀。使用達原飲來宣散邪氣。
三陽經指的是太陽、陽明、少陽三經,所以太陽經加羌活,陽明經加葛根,少陽經加柴胡。
7. 先里後表
先里後表者。始則發熱。漸加里證。下之便愈。後復發熱。反加煩疼。身重脈浮者。宜白虎湯主之。不得汗者。津液枯竭也。加人參。覆杯即愈。
邵評:瘟疫自口鼻而入。直行中道。伏於膜原。膜原為半表半裡。其邪自內出外。故有先見里症。可先下之。下后里通。邪漸出外。在陽明之經。故見煩熱脈浮身疼重之症。再用白虎湯以清之。不得汗者。正虛液竭。白虎加人參。以扶正達邪。若大汗大下後。表裡之證悉去。
繼而一身盡痛。身如被杖。脈沉細者。此汗出太過。陽氣不周。骨寒而痛。非表證也。此不必治。二三日後陽回自愈。
白話文:
起初病症先從內臟開始,表現為發熱,逐漸出現內臟症狀。服用瀉藥後病情好轉,但之後又再次發熱,反而出現煩躁疼痛、身體沉重、脈搏浮的症狀。這種情況適合用白虎湯來治療。如果患者無法出汗,說明體內津液枯竭,應該加人參,服用後很快就會痊癒。
瘟疫從口鼻進入,直達身體中樞部位,潛伏於表裡交界之處。由於邪氣由內向外發散,所以患者會先出現內臟症狀,可以用瀉藥來治療。瀉藥可以通暢內裏,邪氣慢慢向外發散,到達陽明經脈,所以患者會出現煩躁發熱、脈搏浮、身體疼痛沉重的症狀。此時可以用白虎湯來清熱解毒。如果患者無法出汗,說明正氣虛弱,體液枯竭,可以加人參來扶正祛邪。如果患者大量出汗和腹瀉後,表裡症狀都消失了。
接著患者全身疼痛,像被棍棒打了一樣,脈搏沉細。這是因為患者出汗過多,陽氣不足,導致骨骼寒冷疼痛,這不是表面的症狀,不需要治療。兩三天後陽氣回升,身體會自然痊癒。
邵評:汗下之後。表裡之症雖去。而津虧氣弱。不能營養筋骨脈絡。故痛如被杖。用藥宜養營和陽之劑。
又評:瘟疫與傷寒大異。傷寒不可早下。瘟疫有先里後表之症。故可先下。下之裡通而表達。蓋瘟疫之邪自內達外。與傷寒先表后里之治不同法。此瘟疫傷寒分涇渭處也。
白話文:
邵氏認為,汗法治療後,雖然表裡之症已經消除,但由於體內津液虧損,氣血虛弱,無法滋養筋骨脈絡,所以會出現疼痛如被杖打的感覺。因此用藥應該以滋養營氣,溫補陽氣的藥物為主。
他又說,瘟疫和傷寒的病症大不相同。傷寒不可過早使用下法,而瘟疫則有先內後外的病症,所以可以先用下法。下法可以通利內臟,然後再疏解表證。這是因為瘟疫的邪氣是由內而外侵襲的,與傷寒先表後裡的治療方法不同。這就是瘟疫和傷寒治療方法的根本區別。
8. 表證偏勝
表證偏勝者。膜原之伏邪發時。傳表之邪多。傳裡之邪少。當治其表。里證兼之。
邵評:膜原附近於胃。為表裡之分界。邪伏膜原。出表者多。入里者少。則表證偏勝。乃七表三里之候。當先治表。而略兼治里。
白話文:
如果病症偏向於表面症狀嚴重,那麼在膜原處潛藏的病邪會更容易向外散播到皮膚和肌肉之間,而不是向內進入臟腑之中。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優先治療表面症狀,同時稍微兼顧內部症狀。邵雍認為,膜原靠近胃部,是身體外部與內部的一個界限,所以邪氣在膜原處潛藏,通常更多地往外走,而非往內走。這就是為什麼表面症狀更突出的原因,而且它們的比例通常是7:3(即表面症狀佔了大部分)。所以在治療的時候要首先解決表面問題,然後再考慮如何兼顧內部症狀。
9. 里證偏勝
若里證多而表證少。但當治其里。而表證自愈。
邵評:膜原之邪。入里者多。出表者少。則里症偏勝。乃七里三表之候。但治其里。里通。則邪外出而愈。
白話文:
如果病症主要在身體內部(裡),而不是外部(表) ,就應該先治療身體內部的病徵,因為這樣可以讓外部的病徵自然痊癒。邵氏評論指出,在膜原部位受到感染時,病毒進入身體內部的比例較高,而出現在外部的比例相對低。因此,身體內部的病情更嚴重,這可能是“七里三表”的症狀之一。只要把身體內部治好,那麼病毒就會從外面排出,疾病也就會好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