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坤安

《傷寒指掌》~ 卷二 (8)

回本書目錄

卷二 (8)

1. 少陰本病述古

以上三條。皆陽經熱邪傳裡。但不轉屬陽明。故不用承氣。

邵評:此陽邪傳裡。少陰熱厥證。因陽邪陷入陰中。陽內而陰反外。以致陰陽脈氣。不相順接。而為四逆。此熱厥也。或咳或悸等症。皆因水氣為患也。少陰樞機無主。故有此或然之症。用四逆散以斂陰泄熱。以散四逆之熱邪。後隨症加味。以治或然之症。此少陰氣分之下劑也。

少陰病。有大承氣急下者三症。一曰得二三日。口燥咽乾。急下之。一曰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痛。口乾燥。急下之。一曰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此皆陽經熱邪傳裡。銷爍腎液。以致胃中大實。病已轉屬陽明。故用承氣急下。

邵評:少陰用承氣急下三症。此是陽經熱邪。傳入少陰。臟不能容。則還而轉屬陽明胃腑。腑實燥熱。灼耗腎精胃液。而見口燥咽乾。下水便秘腹脹等症。故急下之。以救陰液。

白話文:

少陰本病述古

上面三種情況,都是陽經的熱邪傳入內裡,但並沒有轉移到陽明經,所以不用大承氣湯。

邵氏評注:這是陽邪傳入內裡,導致少陰熱厥證。由於陽邪入侵陰經,陽氣在內而陰氣反而在外,導致陰陽脈氣不相通暢,而出現四逆症狀,這就是熱厥。咳嗽、心悸等症狀,都是因為水氣受阻所致。少陰經的樞紐失調,所以才會出現這些症狀。使用四逆散來收斂陰氣、泄去熱邪,散去四逆的熱邪,之後再根據症狀加減藥物,治療各種不同的症狀。這是少陰氣分病的下焦用藥。

少陰病,有大承氣湯急下治療的三種情況:一種是得病二三日,口乾舌燥,要急下;一種是自行腹瀉清水,顏色純青,心下疼痛,口乾舌燥,要急下;一種是病了六七天,腹部脹滿,沒有大便,要急下。這些都是陽經熱邪傳入內裡,灼傷腎液,導致胃中積聚太多,病情已經轉移到陽明經,所以要用大承氣湯急下。

邵氏評注:少陰病使用大承氣湯急下治療的三種情況,這是陽經熱邪傳入少陰經,臟腑承受不住,便轉移到陽明胃腑。胃腑實熱燥熱,灼傷腎精和胃液,於是出現口乾舌燥、小便不利、便秘腹脹等症狀,所以要急下,以拯救陰液。

2. 但欲寐

衛氣寤則行陽。寐則行陰。故寐為足少陰病。若欲寐。無表裡症。身和脈小。是已解也。風溫症亦欲寐。多眠。則有脈浮發熱汗出。身重鼻息鼾鳴之異。

白話文:

但欲寐

人體的衛氣,醒著的時候運行陽氣;睡著的時候運行陰氣。所以睡眠是足少陰經的病理現象。如果想睡覺,沒有表裡證候,身體舒適,脈象微弱,那就表示疾病已經痊癒了。風溫病也會想睡覺,而且嗜睡,會有脈象浮弱、發熱、出汗、身體沉重、鼻鼾等不同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