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坤安

《傷寒指掌》~ 卷二 (6)

回本書目錄

卷二 (6)

1. 太陰新法

黃癍發於手足唇口之上。毒歸於脾也。均屬危惡之症。治法亦只清解毒火。宣通氣血。用犀角、連翹、赤芍、銀花、川連、人中黃、栝蔞皮、牛蒡子、檳榔、楂肉、天蟲、角刺之屬。內外兩解。若見面白目青。則陽氣下陷。已屬不治。此藥又不可投。若見身上汗出津津。則元氣已泄。

其死尤速。蓋病邪傳裡。雖病太陰。而三陰與之同病者也。所藉者獨一肺經而已。肺氣開則面紅。肺氣閉則面白。若面黃則膽氣絕矣。身黃則脾氣絕矣。病在三陰。臨症者。尤宜深察焉。(陽邪內陷太陰癍症)

白話文:

太陰新法

手足唇口出現黃色斑點,毒素積聚在脾臟,屬危急重症。治療方法只能清解毒火,疏通氣血。藥物使用犀角、連翹、赤芍、金銀花、川連、人中黃、栝樓皮、牛蒡子、檳榔、山楂肉、斑蝥、角刺等。內外兼治。如果臉色蒼白,眼白發青,則陽氣下陷,已屬不治之症,此時不可再用藥。如果全身微微出汗,則元氣已泄,死亡速度更快。因為病邪已侵入內臟,雖然病在太陰,但三陰經脈也同時受累,只有肺經能起作用。肺氣通暢則面色紅潤,肺氣閉塞則面色蒼白。如果臉色發黃,則膽氣衰竭;如果全身發黃,則脾氣衰竭。疾病在三陰經脈,醫生診治時,必須仔細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