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坤安

《傷寒指掌》~ 卷三 (10)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0)

1. 心下悸(述古)

心下悸者。心下築築惕惕。怔忡不寧之狀也。

邵評:悸者。心中跳動也。有虛實之分。心虛血少。則悸。水飲凌心亦悸。肝膽痰火上逆亦悸。務須辨清用藥。

傷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在胃。必作利也。

邵評:傷寒寒勝則厥。心下有水則悸。厥而心悸者。寒中於陰。而水聚於心下也。宜以茯苓甘草湯先治其水。水去然後治厥。否恐水漬入胃而作利。利作。則厥不回矣。蓋心下悸。是有水氣。乘其未漬胃時先治之。不致厥利相連。此治法之次第也。

如飲水多而小便少。心下悸。乃水停心下。水氣犯心也。茯苓甘草湯以治其水。

邵評:飲水多而小便少。水無出路而停於心下。水氣上逆作悸。亦用茯苓甘草湯。甘淡利水。而益中氣。水去則心悸自止。

若心下悸而厥冷。身瞤動者。因虛而腎水上犯也。宜真武湯。以鎮腎水。

邵評:心下悸。是水氣之徵。此腎陽外亡。腎水凌心。故厥冷而身瞤動。心屬火而水乘之則悸。腎虛火炎。水邪因得上侵。用真武湯降火利水而鎮逆。此治少陰陽虛。腎水凌心而悸之正法。以上數條。水氣凌心作悸。

若汗後。心中悸而煩者。虛也。宜小建中湯。以補心氣。

邵評:陽氣內虛則心悸。陰氣內虛則心煩。悸而煩者。正不足而欲入內也。不可攻其邪。當用小建中湯。溫養中氣之虛。中氣立。則邪自解。即不解。而攻取之法。亦可因之而施矣。

又評:小建中湯。治虛悸虛煩。若水氣衝心而悸。熱邪壅膈而煩者。此湯不宜輕用。

若傷寒邪入厥陰。已成敗症。脈結代。心動悸者。陰液涸也。炙甘草湯主之。

邵評:脈結代者。邪氣阻滯。營衛之氣澀少也。心動悸者。神氣不振。都城震驚也。此邪氣深入厥陰。陰液幾涸。故用復脈湯陰陽並調之。然此邪入深沉。陰陽並耗。脈失常度而見結代。是陰脈也。傷寒有此。是陽症見陰脈。故多死。不得已。用此方以背城借一耳。

若病後心氣虛。而怔忡不寧。聞聲即驚者。宜鎮心神以補心氣。如茯神遠志、棗仁、丹參當歸龍齒、辰砂、金箔之類。

邵評:病後陰傷營弱。血少不能養心。心氣大虛。虛火上擾而怔忡驚悸也。治以養營補心安神一法。此病後心虛營弱而怔忡心悸之正法。

如因驚而得怔忡者。亦由心虛有痰也。宜茯神、棗仁、川貝、天竺黃、鉤藤、丹參、竹茹半夏、辰砂、金箔之類。鎮心神以去驚痰。

邵評:驚則氣亂、擾動。肝火上逆。其人心氣素虛。內有伏痰。肝膽木火乘虛凌心。而怔忡心悸也。宜以清心滌痰降火之劑。此治心虛有痰。因驚而怔忡者。的是良法。以上四條。由虛而心悸。

2. 嘔吐(新法兼參葉案)

按靈樞經脈篇云。足厥陰肝所生病者。胸滿嘔逆。夫木動必犯土。嘔吐出於胃。而致病之由在肝。胃病治肝。不拘傷寒雜症皆然。不可專以胃火胃寒為治。

邵評:嘔吐為胃氣上逆。其胃氣之所以上逆。因肝木犯胃所致。夫嘔吐之因不一。有胃陰虧者。有胃陽虛者。有胃火盛而熱邪內結者。有胃中寒而濁陰乾犯者。有胃中有痰飲而氣不下降者。雖有多因。總因肝火上升。乘虛犯胃。以木土相仇。肝木剋土。而順乘陽明也。治嘔吐者。當兩和肝胃為法。

肝火犯胃,凡痞脹。食入即吐。並嘔酸水。口渴舌黃。此肝火犯胃。恆因惱怒而得。宜吳萸、川連、半夏茯苓厚朴枳實、薑汁、竹茹之類主之。

邵評:此方平肝火而和胃。最效。

胃火沖逆,凡陽明熱病。舌苔燥黃。煩渴嘔惡。脈來洪滑。米飲入口即嘔。惟涼水可納者。宜白虎湯。重加活水蘆根主之。

邵評:此方清胃經火熱。極效。

肝火沖逆,凡傷寒熱盛之時。自覺氣自左升。嘔吐。勺水不納。脈弦數。舌燥刺。或嘔吐酸苦黃水。此肝火上乘於胃。宜左金、半夏、陳皮、黑梔、(薑汁炒)茯苓、椒梅等。降之泄之。或用薑汁炒川連。或用吳萸湯炒川連。治嘔最驗。

胃脘陽虛,凡食入嘔吐。或納少不變。脈細小而弦。或右脈弦大。脘中滿痛。大便欲解未通。此胃脘陽虛。肝木未亢。治宜專益胃陽。人參、半夏、茯苓、陳皮、乾薑、吳萸主之。

胃氣不降,夫脾主升。胃主降。若因怫怒動肝。肝木犯胃。胃陽受傷。不能傳及小腸。變化失司。大便不解。納穀不飢。吞噫酸水。甚至胃底釀積之物。上湧為吐。此胃氣不主下行故也。法當溫胃陽制肝逆為治。宜熟附、乾薑、白芍、吳萸、枳實、炒白粳米主之。

邵評:脾以上升為宜。胃以下行為順。因怒動肝。肝逆乘胃。胃氣不得下行。食不變化。挾肝火上升而嘔吐也。此與上條不同。上條只胃脘陽虛。無肝木乘侮。專理胃陽為治。此則胃陽受傷。因怒而肝火上升犯胃。故吞噫酸水。酸為肝味也。胃升不降。甚至胃底上泛。湧逆吐出。

其胃陽之衰弱已極。肝木之亢逆莫制。幾有胃陽虛脫之變。急當溫胃通陽。制肝降逆為治。

肝逆犯肺,凡病氣自左升。腹中膨脹。嘔吐涎沫酸苦黃水。則咳嗆不已。此肝氣逆乘。過胃犯肺。法宜制肝和胃。須陳皮、半夏、茯苓、川椒、烏梅、萸湯炒川連。薑汁炙枇杷葉主之。

邵評:氣自左升者。肝氣也。肝氣升則為腹脹。犯胃上逆。則吐涎沫酸苦黃水。肝挾相火。木火刑金。乘肺而作咳嗆。已過胃而上升莫制矣。宜平肝和胃治之。

陰濁犯胃,有氣從小腹上衝。為嘔為脹。所吐皆黑綠苦水。此屬下焦陰濁。沖逆犯胃。厥陰穢氣上逆也。宜川椒、烏梅、連制茱萸、茯苓、川楝子、(醋炒)小茴香、(鹽水炒)黑梔子(薑汁炒)等。以制肝逆。胃氣虛者加人參。

邵評:少腹為肝之部分。肝居下焦。其氣上衝。則濁陰隨之上逆。故嘔而且脹。吐出黑綠苦水。是胃底之濁水。被下焦之陰濁沖逆而上泛也。急當鎮胃平肝。通陽泄濁治之。

肝絡伏飲,凡氣衝偏左。厥逆欲嘔。嘔盡方適。此伏飲在於肝絡也。宜辛以通之。淡吳萸、(鹽水炒)半夏、茯苓、薑汁、旋覆花代赭石主之。

邵評:肝主一身脈絡。從左上衝者。肝氣也。肝挾飲邪上逆。入於絡中。則厥而嘔吐。宜和肝宣絡滌飲治之。

熱邪內結,痞悶嘔濁。不寐不飢。舌黃口渴。治宜苦辛瀉心法。黃芩、川連、半夏、枳實、薑汁。

邵評:熱邪痞結陽明。治以苦辛開泄。

暑穢內結,吸入暑穢。先走募原。募原是胃絡分布。故上逆而為嘔吐。脘悶而痛。寒熱不解。舌黃而渴。宜瀉心法。薑製川連、黃芩、半夏、枳實、藿梗、滑石通草鬱金

邵評:暑穢自口鼻吸受。從上直行中道而走膜原。膜原者。脾與胃以膜相聯。為半表半裡之界。暑熱穢邪。結於膜原。而嘔吐寒熱。宜苦辛開泄治之。然惟舌黃可用瀉心法。

又評:舌白苔者。不宜陷胸、瀉心。宜杏、蔻、桔、橘。苦辛開肺。如邪入膜原。舌苔粉白。當用吳又可達原飲。舌黃膩厚者。非瀉心不可。

濕熱相蒸,胃中有火。脾家有濕。濕熱相蒸。以致嘔吐不納。時飽時飢。渴不多飲。舌苔微黃黏膩。此胃熱蒸脾濕之驗也。治宜寒熱兼施。川連、乾薑、茯苓、半夏、廣皮、黃芩、澤瀉、枳實、薑汁。

邵評:脾濕胃熱。蘊結中宮。格拒不開而作嘔吐。治以和中開痞。清滲濕熱為主。

痰飲兼寒,嘔吐不渴。舌苔白滑。或兼咳嗽者。此痰飲兼寒邪也。二陳湯桂枝、乾薑、薑汁。

邵評:寒飲內伏於胃。上升射肺。故嘔吐咳嗽。寒邪有飲。則口不渴。白滑苔者。寒痰也。故用滌痰溫散之法。

痰飲兼火,嘔吐微渴。兼見咳嗽。舌苔淡紅而鮮。或帶微白者。此痰飲兼胃火也。

溫膽湯枇杷葉、(薑汁炙)黑梔子。(薑汁炒)

邵評:和胃化痰。宣肺清熱。此方極效。

胃中虛寒,納穀不受。時嘔涎沫。舌潤不渴。右關濡軟。六君子、加砂仁、乾薑、嘔涎沫者。加益智仁攝之。吐痰飲者。加桂枝、姜皮和之。

邵評:寒邪格拒不納。有寒飲則嘔涎沫。無熱則舌潤不渴。脈濡軟。胃虛也。故用補中化痰而溫散。

熱傷胃津,暑熱之邪不解。灼干胃中津液。舌紅鮮澤。口渴。食入即嘔。當戒腥油膩物。二陳湯去甘草。加釵斛、薑汁炒竹茹。或溫膽湯去枳實、甘草。加梔豉、金斛。

邵評:濕熱暑疫之邪。入於陽明。胃中津液受傷。而嘔吐津虧。胃熱則舌鮮紅而口渴。故以和胃生津化痰為治。

胃陰虛餒,如大汗後。胃中津液大虛。嘔吐不納。口渴。舌苔白嫩者。宜金水六君煎。加麥冬、沙參。以和胃陰。

嘔吐不已,此有升無降。宜鎮逆法。旋覆花、代赭石、半夏、茯苓、會皮。虛者加人參。

邵評:胃不下行而上逆。氣升嘔吐。用鎮逆降胃之法。極是。